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844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冬季演出期间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演艺节目安全、平稳、有序开展,根据目前市内外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按照市、区两级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要求,结合节目演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闭环管理、科学施策、精准防控的原则,严格落实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和各项防控措施,建立与医疗卫生和防疫部门的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防新冠疫情在演出场所内传播,保障观众及演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要求1 .入口管控要严之又严。开放管理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总体要求,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认真落实实名制门

2、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严格落实游客入内扫码登记、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2 .场所消杀要全面彻底。各类室内场所、物品和环境要加强消毒,特别是游客高频使用的设施设备,做到消毒全覆盖,不留死角空白,同时须配备足量免洗消毒液供游客使用。3 .客流调控要精准细致。引导游客执行好一米线,错峰游览。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安排专门人员加强管理,严防拥堵和瞬时聚集。4 .应急处置要及时有效。要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妥善处置异常情况。(二)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要求1 .制定预案并演练。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开展演练。统筹

3、医疗、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社区等力量,做好联防联控工作。设立与景区规模和质量等级相匹配的临时隔离观察室,对发现可疑症状者进行及时隔离,及时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疫情,及时启动预案,做好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序开放期间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在报告当地政府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果断处置。要建立工作台账和考核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2酒已备防护物资。超前谋划,合理储备防疫物资;落实新冠病毒防控的资金和防控用品等物资保障,确保满足防控工作需要;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规范岗位工作秩序,合理安若能岗排班,采取小班制模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取消不必要的会

4、议,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3 .合理设置人员接待上限,强化卫生管理,加强通风消毒。4 .对进入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三)从严从紧抓好员工健康监测管理1 .加强对员工日常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员工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确保员工健康上岗。2 .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坚决杜绝带病上1.J1.-J冈。3 .加强疫情防控培训,让员工熟练掌握疫情防控制度和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提升员工疫情防控工作意识和能力,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所有一线岗位上岗人员需经过岗前个人防护、消毒程序、测温登记、异常游客处置流程、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考核合格

5、后方可上岗;外地返海员工需居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且无异常后方可上岗。4 .做好员工防护。员工每日上岗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在岗期间全程佩带防护口罩和手套。如有员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者应立即就医并向文旅局报告。5 .严格日常管理。落实员工不集中会议、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岗、不集中就餐规定,员工用餐采用分时段就餐和分餐制。二、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XXX(负责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和指挥)成员:XXX、XXXo主要职责: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演出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协作配合、沟通有效、处置有序。三、演出前防控准备(一)工作人员、演职人员入

6、场要求1 .工作人员预先进行健康申报,于进场前14日开始每日进行健康申报;2 .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演职人员入场需持有3日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证明以及疫苗接种完成证明。省外人员建议在进省前完成检测;3 .实施轨迹管理签订相关承诺责任书所有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申领和轨迹管理,排练开始前,签订疫情防控承诺责任书,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有异常症状者及时进行就诊排查。4 .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演职人员到达呼伦贝尔后,须每日排练前2小时测温登记,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5 .工作人员与演职人员每日做好体温筛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门。(二

7、)防控物资准备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体温检测仪、75%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剂、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在人员进入通道、安全检查等关键岗点设置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有条件的)或手持体温检测仪、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三)开展预防性消毒、通风和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演出前对演出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清理和预防性消毒,演出现场配备专职消毒人员,于演出前后对聚集的场地进行全面消毒,做好消毒记录。重点包括舞台核心区、公共洗手间、临时就餐区、休息室、垃圾堆放等区域、以及栏杆、门把手、座椅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特别是演出当天15点起每2小

8、时消毒一次,每日应不少于3次,建立消毒工作记录台账。同时做好演职人员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演出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现场配置专用垃圾收集箱,主要用于废弃口罩的集中回收,以便演出后对现场的遗留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室内物品和环境要加强消毒,特别是楼梯扶手等游客高频次接触的设施设备,做到消毒全覆盖,不留死角空白。(四)开展宣传和培训提前向工作人员及演职人员通告注意事项、有关要求及防控知识,入场安排及防疫事项提示等。演出前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包括体温检测、健康信息查验、秩序维护、消毒、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等防控要求,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新冠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流程。演出前可通过大屏、广播、宣传牌

9、等不同形式再次进行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的温馨提示。(五)开展模拟演练,强化风险排查提前对演出进行模拟、演练,分析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针对性安排解决措施,特别是人员健康状况筛查、人员进出管控、现场布局、通风换气、消毒、应急处置等。(六)实施人员密度管控根据演出场所实际情况,尽量分散人群,控制人员密度。对出入口、出入路线提前规划、合理设置、做好引导,避免引起人群扎堆。提前将演出时间等信息告知相关人员,张贴醒目的路线指引,以确保所有人员有序入场、离场。(七)设置隔离室、医疗保障室在场馆外部设置隔离区域、医疗保障区域。四、演出期间防控措施(一)游客要求1 .实名制网络购票。实施实名制分时段网

10、络预约购票方式有序进入,采用扫码支付、电子门票等非接触服务技术手段,减少人员接触。疫情期间不接受现金支付。2 .设置宣传告示牌。景区主入口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游客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测体温、戴口罩,活动不扎堆、不聚集、不随地吐痰等内容。3 .实施入场必检。游客进入时必须佩戴口罩,必须接受体温测试。对不佩戴口罩、不配合体温检测和发热游客拒绝入内。4 .控制游客流量。瞬时总人数不超过景区瞬时最大承载量的30%o5 .保持安全间距。购票窗口、验证验票、安检等处设置游客排队1米线,拉开游客间距,适当增加景区入口通道,快速疏导游客进入。在景区内部易造成人员聚集点位采取疏导措施限制人员驻留时间

11、和聚集数量。6 .落实消杀措施。门区售票窗口、体温检测仪、闸机、护栏等游客可能接触的公共设施,使用含有效氯500mg1.的消毒液擦拭或喷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日消毒3-4次,可视游客量增加,适当增加消毒频次。(二)游客服务中心要求1 .保持通风换气。游客中心等室内服务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每2小时必须开窗、开门通风30分钟以上,确保空气流通。2 .提倡开门服务、线上和电话服务,室内减少座椅、停止播放宣传片等容易产生游客集聚的服务项目,热水提供宜设置在通风透气的宽敞处。3 .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物品,做到一天一消毒、一客一消毒。电子触摸屏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少于4

12、次。有条件的可在无人时用紫外线灯消毒,照射时间至少1小时。(三)卫生间要求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在确保设备正常使用的条件下提倡开门服务,保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2 .门把手、衣帽钩、水龙头、洗漱池、墙壁等使用含有效氯1000mg1.的消毒液进行擦拭,30分钟后再使用清水擦拭干净。每日消毒3-4次。3 .地面、坐便器、蹲坑、小便池等使用含有效氯1000mg1.的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全面消毒每日不少于3次。随游客使用情况和如厕流量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4 .拖把、抹布等洁具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分类存放,并用含有效氯1000mg1.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13、备用。(四)服务设施1 .路椅、栏杆、残疾人坡道扶手等服务设施每日集中消毒2次以上。使用含有效氯500mg1.的消毒液擦拭或喷洒,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观众入场前必须完成1次消毒作业。2 .管控内部交通。内部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使用,如需使用,应采取隔位固定位置就坐方式控制乘坐人数,增加消毒次数。(五)垃圾存储清运1 .增设废弃口罩回收专用箱。垃圾箱每日集中消毒2次。使用含有效氯1000mg1.的消毒液喷洒,30分钟后按正常程序清洁。2 .垃圾楼的地面、墙壁、垃圾盛装设施、地沟等每日集中消毒2次。使用含有效氯1000mg1.的消毒液喷洒,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3 .每次回收垃圾要及时进行一次消杀

14、作业。垃圾清运车要做到入场内必消毒。(六)人员工作要求1 .认真做好消毒、检查等记录,做到可追溯可倒查,加强工作督导。2 .酒精爆燃点较低,如无必要不得使用;确需使用,集中管理,不得喷雾喷洒,只可擦拭物体表面,使用后严禁明火。3 .配制消毒剂时要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建议佩戴防护镜。84消毒液不能与其他消毒或清洁用品(如洁厕灵、滴露等)混用,防止产生毒副作用。实施消毒清洁作业时必须佩戴口罩,戴橡胶手套。(七)实行“扫码通行管理1 .凡入场人员须严格落实预先健康申报体温检测新冠疫苗接种完成证明实名制入场全程佩戴口罩对号入座六个100%要求。2 .在现场检票处,观众须出示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疫苗接种

15、证明、纸质演出票,并做演出疫情防控观众信息登记。所有人员进入演出现场时,均需测温+扫码,场馆方要落实专人在入口处负责提醒、引导和督促进入人员逐一扫码,体温正常并且出示绿码者登记信息后方可进入。3 .现场配合测量体温,严格对号入座。(八)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场馆前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进行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手部消毒,鞋底及身体酒精喷洒消毒。检票处人员必须佩戴医用一次性口罩及手套。场馆入口处放有免洗消毒洗手液,观众进入前须进行手部消毒。观众就坐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演出期间,提醒观众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九)加强症状监测

16、加强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演出期间观众或工作人员如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和医务人员。(十)观众限流管理制定合理的人员路绩口分流措施,适当控制进入观众的数量,不得超过座位数的75%o检票时避免人员密集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安排观众隔位、分散就坐。管控区域设置出入口单行通道,人员入场、离场做到分批有序,演出结束后禁止逗留、扎堆。(十一)做好应急处置1 .在演出进口处设置体温测量通道,设置值班台并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75%酒精消毒液、免洗手消液等防护用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全程负责监测,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发现体温异常及健康码、行程码为黄色和红色的,及时做好人员隔离登记并

17、立即向海拉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2 .体温检测异常。工作人员或观众如经两次以上复核体温之37.3。C或有咳嗽等可疑症状者,立即引领至隔离室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经现场医务人员、流调人员初步评估,不能排除可疑病例的,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并迅速联系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进一步排查。3 .其他疑似症状监测。在演出场地发现咳嗽、咳痰、乏力、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皮疹、黄疸、结膜充血等疑似症状者,应立即联系防疫部门安排就诊排查。4 .出现中、高风险地区,发热或有异常症状者及时上报疫情防控中心。(十二)以下人员不得入场1 .新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接者。2 .病例处于出院后的隔离医学观察期。3 .无症状感染者处于解除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的医学观察随访期。4 .演出开始前14天有国内高、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5 .演出入场时,未佩戴口罩、无核酸检测证明、新冠疫苗接种完成证明或体温37.3。C及以上者。五、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发展,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呼伦贝尔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针对疫情相关的风险和苗头”事件,对演出疫情有关措施及时调整。1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