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3914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 田 水 利 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徐英,第一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第七章 排水沟道系统,田间排水网(农沟及以下排水沟)各级输水沟道(干、支、斗沟)排水闸、涵、站等建筑物排水承泄区(江、河、湖、海等),一、排水系统的组成,二、排水系统的类型,1一般排水系统组成:干、支、斗、农沟。作用:一般只起排水作用。适用: 山丘区,一般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2综合利用排水系统(也称河网化排水系统)组成,二、排水系统的类型,作用:以排水为主,兼顾滞涝、引蓄水灌溉、养殖、通航等作用。河网的主要特征深:(“深”是综合利用的关键)网:水系成网,调度灵活;平:沟底要平,能排能引,航运、养殖;分:高低片分级控

2、制,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适用:低洼的平原地区或圩区。,第二节 排水系统的规划布置,第七章 明沟排水系统,1、汛期排水和日常排水2、自流排水和抽水排水 3、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4、地面截流沟(又称撇洪沟)和地下截流沟排水,一、排水方式(P227自学),1、低处布置2、便于机耕、管理3、降低造价4、洪涝分治 5、灌排配套,二、规划布置原则,6、综合利用7、高低分排8、排蓄结合9、安全可靠,三、排水系统的规划布置,山丘区干支沟:尽可能利用天然河道。斗、农沟:地面有一定坡度时,用灌排相邻布置;平坦时,作灌排相间。一般斗沟间距400800m,深1.52m;农沟间距100200m,深1.01.5m。,三、排水

3、系统的规划布置,平原地区骨干排水沟道尽量利用原有河沟河网的一般规格:,平原地区基本河网布置示意图,三、排水系统规划布置,圩区外河网:地区骨干河网(干、支河)内河网:由中心河、生产河组成较小的圩区宜采用丰字形内河网。较大的圩区宜采用井字形内河网。生产河的间距约为200300。,注意:一般排水系统排水沟与灌溉渠统一布置;综合利用排水系统则先于渠道系统布。,第三节 排水沟的设计流量,第七章 明沟排水系统,一、设计排涝流量,设计排涝流量:排除某一排涝设计标准下的暴雨产生的地面径流的排水流量。作用:确定(骨干)排水沟断面、排水建筑物的尺寸。计算方法:经验公式法平均排除法,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

4、,(一)经验公式法1. 平原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法设计排涝模数:排涝区单位面积(km2)上的设计排涝流量。单位:m3/s/km2,用符号q表示。计算步骤: (了解) (1)确定设计暴雨量P (2)计算设计净雨R (3)用经验公式计算排涝模数q (4)计算设计排涝流量Q,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 山丘区排涝模数经验公式(1)10km2F100km2时的经验公式,Ps设计暴雨强度,mm/h;F汇水面积,km2;Ka 流量参数,按下表取值,式中:,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F10km2时的经验公式 式中 :Kb径流模数; n汇水面积指数,F1km2时n=1。 山丘区Kb、n

5、值参考表,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二)平均排除法(重点掌握)1特点:以排涝历时内的平均排涝流量作为设计排涝流量,农田会受短时间淹没。2. 适用:较小的排水沟道(汇水面积10km2)或抽水排水地区和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河网地区。,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3.公式T排涝历时(d);t每天排水时间(h), 一般,自排t=24h,抽排t=1822h。,计算R时注意: R水和R旱计算方法同前; 平原河网地区宜考虑排水沟滞蓄; 圩区应考虑预降滞蓄,圩堤渗漏产水和套闸 进水,【算例】,已知淮北平原地区,F=20km2,F水田=12km2,F旱田=7km2,F沟=1km2,稻田耗水e=4m

6、m/d,稻田滞蓄30mm,沟道水面蒸发e0=3mm/d,沟滞蓄500mm。排涝标准为日雨量200mm雨后1天排出。求用平均排除法求Q、q。根据水文手册,本地区,二、设计排渍流量(日常流量),(一)定义:非降雨期间为控制地下水位而经常需要的地下水排水流量,又称为日常流量。(二)设计排渍模数:排水区单位面积上的设计排渍流量。(三)作用:确定排水沟沟底高程,并校核允许最小流速。,二、设计排渍流量(日常流量),(四)计算方法:1、确定排渍模数(1)采用当地或邻近地区实测资料。(2)采用公式计算(规范中公式)。(3)采用经验数据(P279,表9-4),二、设计排渍流量(日常流量),2、计算排渍流量,已知

7、苏南某圩区,F=3.8Km2,其中旱地占15%,水田占80%,河沟占5%。水田日耗水e=5mm/d,水田滞蓄30mm,河沟水面蒸发e0=3mm/d,预降滞蓄500mm,旱地径流系数为0.6 。排涝标准为日暴雨200mm雨后1日(即排涝历时2d)排出。试求设计排涝流量Q和排涝模数q。,作业,结 束,河网,骨干河网,基本河网(沟网),田间墒网,干河(一级河),支河(二级河),大沟(三级河),中沟(四级河),小沟(生产河),毛沟,腰沟,墒沟,干沟,支沟,斗沟,农沟,(1)徐淮平原,(2)通南和太湖平原,丰字形河网布置,适用:地形中间高,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1确定设计暴雨P(1)历时:,

8、1日,3日,(2)暴雨量:由设计标准进行频率 分析计算得到。,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求设计净雨深R(1)水田地区采用暴雨扣损法,P设计暴雨量(mm),h田滞水田滞蓄水深,h田滞=hp-h0,h0雨前正常水深,可取,hp雨后最大允许蓄水深度,mmE排水期间水田耗水量,mm,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求设计净雨深R(2)旱田地区 1)利用P+PaR关系曲线 P设计暴雨量; Pa前期影响雨量,Pa=Im; 前期影响系数,一般0.50.8 Im最大初损,湿润地区为80120mm,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求设计净雨深R(2)旱田地区 2)径流系数法(适用于小汇水面积)

9、 式中:径流系数。,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2求设计净雨深R(3)有水田也有旱田,F水水田面积,km2F旱旱地面积,km2F水旱地总面积,km2R水、R旱水田、旱田净雨深,mm,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3计算排涝模数 经验公式,式中:,R设计净雨深,mm;,K综合系数,表8-5;,m峰量指数,表8-5;,n递减指数,表8-5,使用时,可查当地水文手册,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4计算排涝流量,适用:较大的骨干排水沟和河道(汇水面积10100km2(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QQmaxQ设,一、设计排涝流量(最大设计流量),流量参数Ka值,山丘区Kb、n值,qh设计排渍模数(m3/skm2)土壤给水度(释放水量与土 壤体积的比值)H地下水位设计降低深度(m)T排渍历时(h),各种土质设计排渍模数表,()井字形内河网,圩子面积较大时,纵横两方向具有两条以上干河。此时称内河网为井字形河网。,兴化市钓鱼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