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4082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调查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一、活动主题产生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青春期的孩子却往往不能够和父母和睦相处。冲突碰撞时有发生。每每发生爱的碰撞和冲突,作为孩子的你可能都会埋怨父母根本就不了解自己。那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了解父母的工作吗?你知道父母在工作中要付出多少艰辛,会遭遇哪些烦恼吗?二、确定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参与活动,了解父母的付出,知道感恩父母的做法;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活动,帮

2、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体会和谐家庭的美好。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能够感恩父母,体贴父母。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周)1、启发引导,引出活动主题政治课代表根据政治老师要求写出“了解体验父母工作,增进理解学会感恩”生活调查的活动倡议书,然后在班级发出倡议。2、分组协作,制定调查表班长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制定父母工作调查表。为保护家长隐私,调查表不用出现工作单位,可以从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加班情况、工作中的困难、完成工作需要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设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周)1、完成调查,增进理解(1)孩子询问,父母回答,共同完成工作调查表;

3、(2)依据工作调查表的内容,孩子写出父母工作的不易;2、体验父母工作,学会感恩(I)条件允许的,可以跟着父母上班一天,亲身体验父母工作的实况。录制成小视频,展示阶段使用。(2)父母和孩子角色扮演。父母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创作出简单的剧本,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录制成小视频,展示阶段使用。(3)根据调查和体验,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感恩父母的做法。或是录制向父母表达爱的小视频。(4)各小组收集整理本组成员的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制作成PpT或是剪辑制作小视频,展示阶段使用。第三阶段:展示阶段(1周)1、以小组为单位,以PPT或是视频的形式分别展示调查结果。由班级同学根据内容和制作情况进行

4、投票评选。2、老师进行点评。四、评价与反馈小组评价: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强调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态度评价调查表展示阶段参与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基本都能完成调查?小组展示符合要求?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完成任务?小组成员都能认真完成调查?按要求展示,且制作认真?积极参与活动,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好评?小组成员认真且如实完成调查?按要求展示,制作认真,内容表达真实有创意,受到好评?评价评价评价个人反馈:反馈针对小组个人,关注个人在活动中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总结和提高。综合实践作业反馈卡活动名称:活动时间:班级:姓名:我的自评优秀O良好O一般O需要提高O父母评价优秀O良好O一般O需要提高O我的

5、收获父母寄语五、习题演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该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1)请列举一例有关家教家风的典故。(2)有关家教家风的故事,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两个方面即可)(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建设,注

6、重家庭、家教、家风?(两个方面即可)(4)请你为“建设和谐家庭”献计献策。(至少三个方面)【答案】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等。(一例即可)(2)向老师咨询、向同学请教、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等。(3)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有利于建设和谐家庭,形成良好家风;有利于把个人、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4)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家庭成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家庭成员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等等。【

7、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的内容考点考查:传承优良家风、构建和谐家庭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健康成长(1)本题考查有关家教家风的典故,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是获取家教家风故事的途径,联系我们的生活经历;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有关家教家风的故事T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回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向老师咨询、向同学请教、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等。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是“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原因,联系题文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

8、审材料。有效信息: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T家的重要性以及建设良好家风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有利于建设和谐家庭,形成良好家风;有利于把个人、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4)本题考查如何构建和谐家庭,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2.某校七年级(2)班准备举行一次以“亲情之爱”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任务。【唱感恩歌曲】主题班会上,班长小江深情地歌唱:小时候长守在父母的身旁。父母的爱伴随我成长,

9、爸爸是肩膀,妈妈是春梁家是我避风的港湾、挡风的墙(1)听完这首歌,谈谈你对家的理解。【评孝心少年】课代表小西在班会上讲述了2020年“河南最美孝心少年”赵祥瑞的故事。赵祥瑞的爷爷患有慢性脑溢血,因病发先后住了5次院。三年里,赵祥璃只要一有时间就陪在爷爷身边,直到爷爷病故。给爷爷治病导致家里负债累累,父亲在一次精神错乱的情况下离家出走,再无音讯。当时年仅13岁的赵祥瑞和3岁的弟弟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纪大,患有心脏病,赵祥瑞便承担了照顾家人的重担。(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赵祥瑞的行为进行简要点评。【扬传统美德】听了“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己所能关心帮衬父母并向全

10、体同学发出倡议。(3)请你完成倡议书的内容。倡议书向“最美孝心少年”赵祥瑞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答案】(1)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我们的避风港。(答出两点即可)(2)孝敬家人,分担家务,为长辈分忧;孝亲敬长,尽孝在当下。(答出一点即可)(3)孝亲敬长或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善于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担家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尽孝在当下。(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某校七年级(2)班准备举行一次以“亲情之爱”为主题的班会。考点考查:家的含义、孝亲敬长

11、。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精神。(1)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自己,需要调用家的含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家的理解。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小时候长守在父母的身旁,父母的爱伴随我成长,爸爸是肩膀,妈妈是脊梁家是我避风的港湾、挡风的墙可以联系家的含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我们的避风港。(2)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自己,需要调用孝亲敬长的有关知识,对赵祥瑞的行为进行简要点评。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三年里,赵祥瑞只要一有时间就陪在爷爷身边,直

12、到爷爷病故,可以联系孝亲敬长。有效信息:奶奶年纪大,患有心脏病,赵祥瑞便承担了照顾家人的重担,可以联系孝亲敬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孝敬家人,分担家务,为长辈分忧+孝亲敬长,尽孝在当下。(3)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分享了一则新闻。小区里住着一对父子,父亲八十多岁,儿子也六十多了。每到阳光明媚的日子,总能看到头发斑白的儿子用轮椅推着老父亲,不时轻轻地替父亲掖一掖衣服、撩一撩头发花甲之年的儿子将耄耋老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成为佳话。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这则新闻写一篇IOO字左右的短评。【答案】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法定义务、社会主

13、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评价。示例:这则新闻讲述了花甲儿子赡养耄耋父亲的感人故事。儿子的做法弘扬了孝亲敬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履行了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重视对老人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为他人做出了榜样。我们要践行和传承美德,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遵守法律,履行法定义务,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本题以新闻为背景考点考查:孝敬父母能力考查:分析材料提取观点的能力核心素养: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孝敬父母的有关知识,分析为这则新闻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评。回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或技巧联系孝敬父母的相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探究一有效信息:头发斑白的儿子用轮椅推着老父亲,不时轻轻地替父亲掖一掖衣服、撩一燎头发花甲之年的儿子将耄耋老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T用行动孝敬父母,体贴父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法定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评价。观点明确,知识运用恰当,能够从三个及以上的角度综合分析,条理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