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8412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最新范文 百事孝为先”的道德思想,始终根植在无数人民的内心深处。“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那么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3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二十四孝图。大家听着是不是很熟悉?对,弟子规中我们学过一部分,可还有许多我们没听过的呢 最让我感动的是“恣蚊饱血”,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叫吴猛的八岁小孩,家里很穷,买不起蚊帐,所以,夏天的晚上,有再多的蚊子咬

2、他也不驱赶,他认为,如果把蚊子赶走,那么,蚊子就会咬他的双亲。吴猛的孝心已到了这种地步。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家都成了过去的“地主老财”了,不用再向吴猛学习了,但爸爸妈妈无比辛苦,我们回到家里,帮他们拿衣、换鞋、倒茶、做顿饭,这都是“孝”。 二十四孝图中还有很多故事,像:孝感动天、刻木事亲、哭竹生笋都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看着它,让我时时刻刻不要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范文二 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咱们从中得到领悟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差距,

3、并不是没一个故事都让咱们追捧和领悟,咱们要懂得从中筛选,知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百事孝为先”的道德思想,始终根植在无数人民的内心深处。“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扼虎救父”中杨香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后放下父亲跑掉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孝感,让咱们从中去领悟如何关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范文三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

4、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 比如尝粪心忧说:“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医学上只听说有观粪便看病情的,而没听说过尝粪便的。 父亲病重,儿子尝粪便,难道是为医生提供配方根据吗?父亲病重,儿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鲁迅认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范文四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黄香,他在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黄香对父亲就更加孝顺、关爱了。严冬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之前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捂热,

5、为的是让父亲能温暖舒适的睡个好觉;酷暑时,黄香就用扇子将枕席扇凉,为了让父亲睡的凉快,自己不惜累的满头大汗。亲朋邻居知道后,都称赞黄香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孝”,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关于孝的感人事迹一直发生,件件都令我们深受震撼。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范文五 “孝”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恪守的人生准则。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可动摇。 我们中有谁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闻者感叹:我们自己丢掉、忽视的,发达国度的人却要拾起来。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否应该好好地珍惜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