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学院《水质工程学1》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学院《水质工程学1》课程教学大纲.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鞍山学院水质工程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2 .课程类别:专业课,专业必修课3 .学分:3.04 .总学时:48总学时(课堂授课学时:48;实践学时:0)5,适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水质工程概论、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和典型给水处理工艺系统等相关的知识,是本专业本科生在已修专业基础知识前提下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其教学目标如下:课程教学目标1:结合本课程教学专业内容,通过典型工程及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哲学思考,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自来水厂问题的能力。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爱国
2、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系统掌握城市给水污染控制与工矿企业工业给水治理及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3:理解和掌握给水处理工程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水量调节等系统的各工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较全面的,能够推理分析、识别和判断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初步掌握与典型工艺相关的水质稳定、水质软化、除盐等其它水质处理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目标4:通过查阅资料、数字文献,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处理工程水工艺开发、设计、选型和运行管理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5:通
3、过扎实专业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分析比较各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确定给定处理方案的合理性。课程教学目标6:使针对给定的水质、环境条件,使学生能够制定给水工程的解决方案,确定合理的工艺构筑物或工艺流程,并对处理工序、处理单元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课程教学目标7: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了解本专业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5课程目标6课程目标7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1 .工程知识2 .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四、
4、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计划学时授课方式对应课程教学目标1水质与水处理概论6讲授1、21.1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B11.2水源水质与水质标准A11.3水处理方法及反应器理论A21.4水质工程设计与计算概论B22凝聚和絮凝8讲授2-62.1胶体稳定性原理、混凝机理A22.2混凝剂、助凝剂分类和应用A22.3混凝动力学、影响混凝效果因素B22.4混凝剂的配制、投加和混合与絮凝设备B2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计划学时授课方式对应课程教学目标3沉淀和气浮8讲授2-63.1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A23.2沉淀池(平流沉淀池与斜板和斜管沉淀池)A43.3澄清池与气浮池B24过漉8讲授2
5、-64.1过滤基本理论A24.2滤料和承托层、滤池冲洗、普通快滤池A24.3无阀滤池、移动罩式滤池B24.4V型滤池、其它形式滤池B2S氧化还原与消毒4讲授2、55.1氧化剂与氧化净水技术B25.2消毒理论、氯化消毒及其它消毒A26吸附3讲授2-46.1吸附现象、模型、动力学A16.2活性炭吸附与再生B27水的软化与离子交换6讲授2、4、57.1水的药剂软化A27.2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软化方法与系统A27.3离子交换除盐方法与系统B2S膜滤3讲授2-78.1膜滤分类、性质、原理B18.2膜生物处理技术、膜水处理系统及运行A29其他处理方法B2讲授7合计48(注:A熟练掌握;B一掌握;C了解
6、)五、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第一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第二至三节;第二章凝聚和絮凝第一至二节;第三章沉淀和气浮第一、二节;第四章过滤第一、二节;第五章氧化还原与消毒第二节;第六章吸附第二节;第七章水的软化与离子交换第一、二节;第八章膜滤第二节为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系统熟练的理解和掌握。2、难点:第一章水质与水处理概论第三至四节;第二章凝聚和絮凝第一、三节;第三章沉淀和气浮第一、二节;第四章过滤第一、二节;第五章氧化还原与消毒第二节;第六章吸附第一节;第七章水的软化与离子交换第二、三节;第八章膜滤第二节等为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内容。六、课程教学方法1、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授课方法,充分激
7、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2、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视频等)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适当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4、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授课方式,安排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七、课程考核方法根据马鞍山学院关于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该课程的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
8、参照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的方式进行统计。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及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期末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60%。具体考核依据与评价细则如表所示。考核依据分值考核/评价细则平时成绩40出勤根据学生的出勤签到打分。作业(1)主要考核学生对重点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2)每次作业进行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书面作业成绩。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1)卷面成绩为100分。卷面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2)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试题型为选择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
9、答及计算题等。八、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1 .选用教材:1水质工程学(上册)(第3版),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 .推荐参考书:1水质工程(第1版),范瑾初、金兆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煦世、范瑾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九、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依据与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副院长审定后编写的。突出了给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知识和理论,强调传统给水工程及近年兴起的水处理工程理论共性的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制定人:赵贺芳制定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审核人:葛根旺制定日期: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