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406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的生长方式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多数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常有纤维性包膜,容易手术切除,切除后不复发。但血管瘤是一个例外,不呈膨胀性生长,而呈浸润性生长。,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恶性肿瘤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无包膜形成,境界不清。局部切除后,常有肿瘤残留,容易复发。 浸润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2.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ve growth),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都可以有这种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基底部无浸润,而恶性肿瘤则伴有基底浸润。,3.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二、肿瘤的生长速度,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1、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一般说,良性肿瘤分化好,生长缓慢

2、;而恶性肿瘤分化差,生长较快。,2、倍增时间: 即肿瘤细胞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3、生长分数(增殖指数):即处于增殖状态(S、G2、M)的细胞比例生长最旺盛的肿瘤增殖指数也仅有20%左右。,4、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增多=生成 - 丢失丢失:凋亡、坏死,5、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血管形成的机制:肿瘤细胞产生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肿瘤/间质产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血管生成 生成抑制,恶性肿瘤由于生长快,但血管形成慢,造成供血

3、不足,常易发生坏死、溃疡、出血等继发性改变。,第五节 肿瘤的扩散,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一、直接蔓延,肿瘤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神经束向邻近组织和器官侵袭蔓延。,二、转移(Metastasis),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并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同的肿瘤,这个过程叫转移。原发部位的肿瘤叫原发瘤, 所形成的新肿瘤叫继发瘤或转移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中,只

4、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应当指出,浸润是转移的基础。,1.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但少数情况下也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行转移。,瘤细胞侵入淋巴管,随淋巴液进入局部淋巴结,先聚集在边缘窦,逐渐累及破坏整个淋巴结,并可进一步转移到下一站引流淋巴结,最终经胸导管进入体循环。受累的淋巴结肿大、变硬、互相粘连成团,切面灰白而干燥。,2.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是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癌如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肺癌以及其它癌的晚期也发生血道转移。肝、肺是两个

5、血道转移的靶器官。,肿瘤侵入血管,随血流运行,到达远隔器官。肿瘤栓子进入门静脉引起肝转移;进入体静脉引起肺转移;进入肺静脉引起全身性转移;进入胸、腰、盆腔静脉,可通过吻合支,进入脊椎静脉丛引起脊椎、脑转移。,血道转移,3.种植性转移:,体腔内器官的肿瘤累及到器官的表面时,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各器官的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瘤。腹腔、胸腔最常受累,心包腔、蛛网膜下腔亦可受累。常在浆膜面形成多数转移结节,很少侵入器官的深层,并常伴血性积液,积液内可查到肿瘤细胞。,4.接触转移:,非常罕见。如下唇肿瘤转移到上唇的接触部位。,(二)浸润转移的机制,1、浸润的机制,1)肿瘤细胞解离 (Detachmen

6、t):细胞间连接分子 E-cadherin 表达下降2)肿瘤细胞附着(Attachment)于基底膜: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的量和分布改变: laminin 受体, fibronectin 受体,3)消化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肿瘤/间质细胞分泌酶:IV型胶原酶(金属蛋白酶, Metalloproteinase MP)等消化基底膜、间质的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4)肿瘤细胞移动(Migration): 阿米巴运动:自主、趋化,2、转移的机制,浸润是转移的基础转移过程:1)穿过基底膜:细胞解离、消化、移动2)穿过细胞外基质:消化、移动3)穿过血

7、管壁:消化、移动,4)入血循环:大部分被清除、血小板粘附、瘤栓5)附着血管壁/栓塞6)穿过血管壁:消化、移动7)血管生成:转移瘤形成,3、抑制浸润可抑制转移 增加E-cadherin 的表达 金属蛋白酶 (MP) 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 消化 抑制,4、抑制血管生成也可以抑制转移因为血管生成是转移瘤形成和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一、肿瘤的分级,恶性肿瘤的分级是根据其分化程度的高低来确定恶性程度的级别。比较广泛使用的是三级分法,即将恶性肿瘤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级。这种分级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和判

8、定预后有一定意义。,分化、异型性、间变、浸润/转移能力,分化异型性间变浸润/转移良性肿瘤高小无无恶性肿瘤较差明显可有有高:较小者 无较低中:中等可有中等低:大可有高,二、肿瘤的分期,较为常用的是TNM分期。T:Tumor,表示肿瘤,根据一个特定肿瘤的体积,分为四级,分别用T1、T2、T3、T4表示,肿瘤越大,级别越高。,N:Lymph Node,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Metastasis,表示有无远隔转移。 Mo、M1、M2,No:没有淋巴结转移。N1:只有少数淋巴结转移。N2:很多淋巴结转移。,第七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局部压迫和阻塞作用。2.某些内分泌腺

9、发生的良性肿瘤,由于分泌相应的激素而产生全身影响。3.良性肿瘤可发生出血和感染。4.良性肿瘤恶变。,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2.引起溃疡形成、穿孔、瘘、大出血,继发感染。,1.引起压迫阻塞,常进行性加重。,3.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影响消化吸收,到晚期出现极度消瘦、无力、贫血、全身衰竭,叫恶病质(cachexia)。,4.晚期,肿瘤侵犯神经,或转移到骨或其他器官引起顽固性疼痛。,5.异位性激素的产生:一些非内分泌性肿瘤产生激素或激素类物质,引起内分泌紊乱。,6.恶性肿瘤晚期局部直接蔓延和远隔转移,破坏机体的重要器官如脑、肺、肝等,导致死亡。,副肿瘤综合症(para

10、neoplastic syndrome),肿瘤病人具有的、既不能用肿瘤的局部作用和远处扩散解释、也不能用肿瘤起源组织能产生的激素解释的一系列症状,叫副肿瘤综合症。,1)内分泌病:异位激素肺小细胞癌产生 ACTH, Cushing syndome2)高血钙(Hypercalcemia):Carcinoma of breast, lung, kidney, and ovaryPTHrP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3)神经肌病:外周神经病、脑皮质变性、多发性肌炎等肿瘤引起交叉反应,4)黑色棘层肥厚:皮肤出现灰黑色、片状疣状增生5)肥大性骨关节病(新骨形成、关节炎、杵状指):支气管肺癌6)血管及血液系统改变:

11、移动性血栓性静脉炎(肺癌)、DIC(前列腺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粘液癌),第八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第九节 原位癌和癌前病变,一、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是指癌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发生浸润,基底膜还完整的癌。这是最早期的癌,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常见的有乳腺小叶原位癌、子宫颈原位癌、食管原位癌、乳腺导管内癌。,二、癌前病变,是指一类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长期治疗不愈,可能癌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家族性大肠腺瘤病、大肠腺瘤(特别是绒毛状腺瘤)、胃、膀胱、外阴、喉的乳头状瘤、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口腔及外阴的粘膜白斑、子宫颈糜烂、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纤维囊性乳腺病、皮肤慢性溃疡等。,三、非典型增生(Dysplasia, atypical hyperplasia),指上皮的异常增生。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核深染,核分裂像增多,排列紊乱,具有异型性。异型增生又可分为轻度(mild)、中度(moderate)和重度(severe),重度异型增生接近原位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