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分析课件.ppt
《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生产方式——标准化作业分析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的目的:,通过有效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提高生产率1.通过有效劳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2.实现各工序间的同步化(生产线平衡)3.把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限定在必要的最小数量(消除多余),推行标准化作业的好处:,保持生产效率;稳定提高品质;确保品质在工序中制造出来的最有效的工具规定和考虑安全体现对人性的尊重有序作业品质稳定异常暴露提供改善课题,改善为品质提供保证行为的规范,提高人的素养,二、什么是标准作业?1、标准作业是运用较少的工位、人员, 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一种工作手法。2、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 排除在作业动作中的浪费( MUDA )。总之:标准作业是以人
2、为中心,将人、物、设备有效地组合,把管理要求(品质Q、成本C、生产物流的时机D、安全等)按目标设定最有效的全员必须遵守的作业规则,严格实施不断改善。,标准作业 1.保证产品品质与生产准确度 2.节省时间、消除各种浪费 3.防止设备损坏 4.安全 以较少的作业程序 制造高品质的产品 消除作业各种浪费,在TOYOTA制定标准作业的人是现场监督人员(组长),同时也负 责标准作业的更正。标准作业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1. 作业的改善。 2. 设备的更改 、生产线的调整。 3. 生产量的变化 、节拍( TT )变化,而随之变化。,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基础: 1.标准作业是完全以人的动作做为基础,进行合理
3、的作业研究而得出来的。2.如果生产过程中每一次作业程序都不相同的话,或是作业动作有偏差时, 这就表示,该项作业并没有标准化。 3.如果一项工作流程没有制定标准化,即使人们努力改善作业,但他的改 善效果也不容易明显化(维持不住)。 4.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一个没有作业标准化的生产工程里,即使进行改 善也是丝毫没有意义的,所以作业标准化是改善第一个首要步骤和基础。,不断的循环和提高,建立标准作业后的改善效果,t,没有建立标准作业工程改善的效果,例:管理效果,坚持改善,松懈管理,为了建立起标准作业我们对标准作业的特性应有些了解:1.在作业中,能够反复的实施作业的动作或作业的程序的这种流程,可以建立标
4、准作业。因为这是以人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是根据人的四肢以及眼睛的动态来建立标准作业的。车间生产作业;检验作业;物流作业都能建立标准作业。,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2.在机械设备以及生产线的运行中, 不能有太多故障事情发生:机械设备经常发生故障,就会产生长时间的停止运做,要实施反复的同样作业,就很困难。何况在维修故障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浪费。部品件送货不及时也会产生长时间的停止运做,也产生大量的浪费。所以,要求改善效果良好,就必须事前检查确保机械设备良好运做,消除故障的原因,物流应及时、准确。,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3.标准作业对品质的要求是:产品的品质要尽可能减少问题的发生(前序带来和本工序
5、的问题)。例如:在装配作业中,如果因部品、车身发生偏差无法装配的情况时,这样会造成装配时间产生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无法实施反复的作业了。,三、标准作业的必要条件:,上述三个条件已基本具备,但还特别需要政策的支撑,措施的保证。,四、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1.节拍时间 (Takt Time ): 2.作业顺序: 3.标准手持量:,节拍时间小 (TT),能卖出去的总数量,销售市场需求,作业标准,标准作业(三票),实施、遵守标准作业并管理,平准化,平均各种车型,平均总量,作业训练,人员配置,节拍时间大 (TT),制造部门检验部门物流部门,生产部门,计划1产量大,计划2产量小,作业标准,标准作业(三票)
6、,人员配置,标准作业流程,Q、C、D在工位具体体现,服务、管理,2、作业顺序作业顺序:作业者在规定循环时间内能够最高效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动作顺序。工序间拿件、装卡、卸下的顺序多能工操作多种设备或从事多种作业时的顺序如果作业顺序不明确时,各人就会依照自己的喜好,任意排定作业顺序,如此一来,前面所提到的循环时间(C.T)也会因人而改变,这样就会容易造成不良品增多以及机械设备损坏等困扰的问题出来。,1.节拍时间(D):一个零件(总成)、一辆车的生产或装配作业按需要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日产量(班)=,每月产量,每月工作日数,每日的工作时间(定时)例:460分*2(班次),可动率按100%计算,实际
7、节拍:在规定生产时间以外的时间(加班)设定节拍,设定各车间生产节拍时按规定的各车间可动率计算,3、标准手持量标准手持量:按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为能反复地用同一顺序、动作进行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少量的半成品数量。可以拉动消除多余的在制品库存节约资金的占用,特别应对:单机生产工序中的分总成件,各个准备工序中的分总成件进行管理和规定。,拉动不合格品和各种影响生产的问题减少,循环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持有量,标准作业,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制品进行的所有工序间的同步生产,确定标准作业的步骤:,确定节拍时间确定一个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确定标准作业顺序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编制标准作业书,五、标准作业书,
8、工程能力表 标准作业组合表 标准作业票,三票,积木图,CT1,CT5,CT3,CT2,CT4,改善,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制做积木拼图的例子:,1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制做多大的积木拼图(根据需要产量设定节拍时间)。2其次要测定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尺寸(工程能力表):A,对大于需要积木拼图(节拍时间)的积木(瓶颈工序)要改善,B,对积木之间的缝隙(浪费)要修正(改善)。3,然后要找出最容易(品质保证)最有效(减少浪费)的顺序和方法拼图(作业组合表)拼图效果应无缝隙和空缺(无浪费)、无多余边角( T.T=C.T)否则应重拼(训练)或修正。4,最后要把定好的拼图顺序(作业顺序)要点(安全、品质等)做成说明
9、图表(标准作业票)放在拼图地点(悬挂在工位)并由老师(组长)对孩子们(操作者)进行培训(训练)。5,由老师(组长)指导孩子们(操作者)严格遵守规则(标准作业)。,工序能力表是在有机械设备的工程中所用的,它可以显现出工程的生产能力,根据这张表的内容可以很快地了解这个工程有何瓶颈。就能很容易的明白这台设备究竟何处需要加以改善,满足市场需要的不同产量和节拍的要求。,参加人:组长工艺人员设备人员操作人员,工具:秒表工艺文件、参数作业单元基准时间表(手工作业)设备资料,工序加工能力,各线生产能力,各车间生产能力,公司生产能力,标准作业组合表是为了作业分配即决定作业程序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参加人、工具同工
10、序能力表)。(Q、C、D)表中清楚地显示了人工作业及机械作业的经过时间。组长、工艺人员可以利用这张表来分析每一个操作者的工作量以及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等问题,以便作为如何加强改善的参考。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及步行时间,研究在某个需要的节拍内一个人能负责多大范围最有效的作业。记入设备自动进给时间(包括传送时间),综合起来考虑人和设备是否可更有效的组合。 标准作业组合表 各工序作业量均衡有效 规范分配,代表操作时间,代表步行时间,T。T=180 S,标准作业票是记录每一个人的作业范围,公布在生产线现场,以作为工长、组长管理现场作业人员的工具。(Q、C、D)标准作业由组长负责制作,并公布在现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方式 标准化 作业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4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