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446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计算和分析同济大学 王松庆 张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威摘要: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结合居住建筑物本身的特点,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内容,把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边界划定为建材的生产、建筑的施工、使用、拆除以及建筑废料回收和废物处理五个阶段。使用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模型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能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一些有利于推进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结论和措施。关键词 生命周期 居住建筑 能耗 严寒地区1 引言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建筑物的能耗急速增加,在能源使用方面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同时建筑物又是使用寿命最长的经济产品之一1-2,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会达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漫长的使用寿命导致了居住建筑极低的更新率,房屋一旦建成,如不进行较彻底的改造,其所带来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房屋拆除。因此寻找一种先进的评价方法对居住建筑的能耗进行计算和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居住建筑本身特点,使用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模型对严寒地区(以哈尔滨为例)4幢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能耗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一些有利于推进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结论和措施。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技术框架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是一

3、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始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分配、使用以及最终的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3。2.2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项用于评价产品环境因素与潜在影响的方法,由目标定义和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与改善评价4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4。目标定义和范围是指根据项目研究的理由、应用意图以及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确定评价目的的定义,并按照评价目的界定研究范围,这是生命周期评价的第一步,也是整个生命周期评价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清单分析是生命周期评价4部分中发展最完善的一部分,它是指对一种产品的工艺过程或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量与原材料需要量及对环境的排放进行

4、以数据为基础的客观量化过程。影响评价是生命周期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它是对清单阶段所辨识出来的环境负荷影响进行定量和(或)定性的描述与评价。改善评价是指评估系统在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削减能源、原材料使用以及环境释放的需求与机会。3 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的计算模型3.1 建筑物生命周期边界的划定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的内容,本文把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边界划定为建材的生产、建筑的施工、使用、拆除以及建筑废料回收和废物处理5个阶段。划定生命周期边界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则由上述5个阶段的能耗共同组成。3.2 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的计算模型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能耗的计算公式如

5、下:式中,为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为建筑物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的能耗;为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能耗;为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能耗;为建筑物拆除阶段的能耗;为建筑废料回收和废物处理阶段的能耗。3.2.1 建筑物建筑材料生产阶段能耗的计算建筑物建筑材料生产阶段能耗的计算见下式: 式中,n为建筑物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种类;为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废弃比例;为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用量;为生产建筑材料的单位能耗。3.2.2 建筑物施工阶段能耗的计算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能耗由2部分组成,即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能耗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能耗;为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能

6、耗;为建筑材料从生产地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Tc为单位建筑材料运输单位距离的能耗;为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类型的数目;为施工总量;为每种施工类型的单位能耗。3.2.3 建筑物使用阶段能耗的计算建筑物使用阶段能耗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o,y为建筑物使用阶段中的年使用能耗;为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建筑物在使用阶段期间使用不同能源形式的时间。 3.2.4 建筑物拆除阶段能耗的计算建筑物拆除阶段能耗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拆除过程中不同施工类型的数目;为拆除总量;为每种拆除方法的单位能耗。 该阶段的能耗主要与进行拆除作业的机器设备有关。根据相关文献,拆除阶段的能耗通常可以按施工过程能耗的90%计算5。所以建

7、筑物拆除阶段的能耗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Qd=0.9 3.2.5 建筑物建筑废料回收和废物处理阶段能耗的计算该阶段能耗计算公式为:Q p= Q t,r+ Q t,w式中,Q t,r为废旧建材回收再循环的运输能耗;Q t,w为废旧建材运往处理场所的运输能耗;为废旧建材总重量;为废旧建材的回收比例;Td为单位废料运输单位距离的能耗;为废旧建材运送到回收处理地点的距离;为废旧建材运送到最终处理地点的距离。公式(1)(12)主要参考和引用了国外一些关于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计算的研究成果6-7,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得到。 4 建筑实例计算和分析 利用上述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模型对严寒地区(以哈尔

8、滨为例)4幢居住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居住建筑具有房间结构与使用功能相似等特点,所以4幢居住建筑均只考虑每幢建筑的1个居住单元,最后得到的结论同样可以适用于整幢建筑。建筑实例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表1 建筑实例的基本特征ABCD面积/ m2110.761 335.151 355.152 103.88层数15512 层高/m314层为35层为3.314层为35层为3.3111层为312层为3.3体形系数0.7310.3220.3230.337窗墙比0.20.1940.1920.165注:A、B、C、D分别代表砖混平房、多层砖混楼房、多层钢混楼房、高层钢混楼房在计算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

9、的取值依据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常用的一些数据以及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选取8-10。计算结束后,分别对居住建筑使用寿命为常量和变量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4.1当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常量假设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为50年,每幢居住建筑生命周期中5个阶段能耗的分配图如图14所示。由图14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结构的建筑,在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阶段能耗所占比例最大,都达到了80%以上,而建材生产阶段能耗处于第2的位置,比其它剩余3个阶段能耗之和还要大。建筑物节能的关键就是看其使用阶段能耗和建材生产阶段能耗是否过高,只有把这2个最重要的阶段处理好,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能耗才会得到降低,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建筑物的

10、节能。 图1 砖混平房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分配图 图2 多层砖混楼房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分配图 图3 多层钢混楼房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分配图 图4 高层钢混楼房整个生命周期能耗分配图4.2当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为变量假设上述所举4幢居住建筑的寿命可以达到90年,对4幢居住建筑在不同使用寿命情况下的各自生命周期能耗进行计算和分析,其分析图如图5、6所示。 图5 不同居住建筑不同使用寿命情况下整个生命周期 图6 不同居住建筑不同使用寿命情况下整个生命周期单位能耗的分布情况 单位能耗减少的变化率由图5、6可以看出,随着居住建筑使用寿命达到40年后,不同围护结构的居住建筑其单位能耗越来越趋向于稳定,并逐渐与其使用阶

11、段的单位能耗接近。这说明在实际中延长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可以使居住建筑的节能水平达到其自身的最优结果。同时可以发现,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钢混结构居住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单位能耗减少的百分比速率明显高于砖混结构居住建筑,最大时二者相差23%左右,而且砖混结构居住建筑的单位能耗又是钢混结构的23倍。因此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分析采用钢混结构比砖混结构更加节能。5 结 论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对其使用寿命为常量和变量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居住建筑的使用阶段和建材生产阶段的能耗多少直接决定了居住建筑是否能够达到节能要求;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优于平

12、房;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分析出居住建筑采用钢混结构比砖混结构更加节能;延长居住建筑使用寿命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其节能水平达到其自身可达到的最优结果。因此在严寒地区推进居住建筑节能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鼓励多层和高层居住建筑的发展,减少平房的建造数量;广泛推广钢混结构的居住建筑,在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传热系数较小的围护结构,采用保温效果较好的墙体、门窗和屋顶;尽可能延长居住建筑的使用寿命。参考文献1 OECD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Building: Challenges and PoliciesRThe OECD Environment Program,20

13、03. 2 张昌叙谈建筑节能陕西建筑,2006,25(5):133 束庆,张旭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整合方法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3,14(4):8186.4 刘忠文ISO14040生命周期评价概述环境导报,1998,15(1):32335 杨健AB活性污泥法的生命周期能耗分析四川环境,2002,21(1):23266 Adalberth KEnergy use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 buildings: a metho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1997(32):3173207 Sheng-Lung Lin. LCA-base

14、d energy evaluating with application to school buildings in TaiwanCProceedings of EcoDesign2003: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and Inverse Manufacturing,2003:4094138 杨静建筑材料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9 Scheuer C,Keoleian G,Reppe PLife cyc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 new university building:modeling challenges and design implicationsJEnergy and Buildings,2003,35(10):1049-106410 仲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四川:四川大学,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