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548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诗人简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冬夜读书示子聿,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自学自导一,默读冬夜读书示子聿,思考:诗句中“示”、“学问”、“无遗力”、“绝知”、“躬行”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主要写了什么?(4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示:训导。子聿:陆游的小儿子。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 终:到底,毕竟。 绝:

2、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记一记】,我会选,A.工夫 B.功夫1.我学会游泳,花了三天(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他的画儿很见( )4.你有( )再来玩。,工夫:时间的占用、空闲时间功夫:本领技艺,A,B,B,A,用冬天读书时发的感想来教导子聿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古诗解说】,自学指导二,再读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想告诉儿子什么道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钟后比谁说的好),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写的是诗人陆

3、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古诗小结】,陆游想,【拓展想象】,当堂训练,背诵古诗,观书有感,观书有感,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 含蓄,具有哲理。,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

4、,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鉴赏 徘徊,比认字:,观 书 有 感 宋 朱 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感知诗意,自学指导一:默读观书有感,思考:诗句中“鉴、“渠”、“清如许”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主要写了什么?(3分钟后交流),鉴:镜子 开:打开渠:指方塘 哪得:怎么会如许:如此这般 像这样为:因为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和云的影子。为什么方塘里这样澄澈,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学会道理,自学指导二:再读观书有感,思考: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这是为什么呢? (3分钟比谁说的好),这首诗以水塘的形象来作“暗喻”。 前两句将自己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方塘,又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 后两句以方塘作比喻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心的睿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知识拓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当堂训练,背诵本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