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4725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7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年成品油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成品油行业作为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等。成品油的终端用户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行业、交通运输、农业、渔业、电力、工矿企业、建筑施工等类别。因此,成品油油价的变动牵制着这个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行业供应状况1、整体供应状况分析2007年我国成品油行业供应状况偏紧,受油价倒挂影响,成品油产量增长乏力。国际原油价格自2003年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尤

2、其2007年一路飙升,导致炼油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急剧增长,大量企业选择降低产能利用率来减少亏损。2007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从年初开始先跌后升,振幅较大,国内成品油价格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因此,6月开始生产企业加工亏损,地方炼油企业由于亏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使得国内资源大幅减少。2007年上半年总体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一季度需求淡季加之国际油价走低的影响资源偏多,二季度需求旺盛加之油价走高、地炼资源减少影响资源偏紧,市场平稳供应难度加大。2007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8942万吨,同比增长4.2。2007年下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速度加快,导致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全面亏损

3、,国内成品油供应迅速下跌,两大集团在政府的压力下保证成品油市场的供应。2007年底,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成本压力,缓和的成品油供应市场的紧张状态。2007年政府两次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减弱了炼油厂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提高了成品油供给商的积极性,促进供给的增加。但是由于对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幅度仍不及国际油价变动所产生的影响,故我国成品油供给状况仍然偏紧。2、产量分析2004年以来成品油产量增速呈逐年降低趋势。2003以来,成品油的产量逐步上升,2004年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14.26%,2004年以后,增长幅度逐年

4、减弱,2006年仅同比增长3.82%,而2007年111月的产量仅为19877.59万吨,同比降低2.89%。造成成品油产量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虽多次上调,但仍然无法抵挡成本上涨的压力,造成我国成品油生产厂商亏损或者濒临亏损的状态,打击了生产商的积极性,影响了成品油的产量供应。具体而言,2005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我国成品油价格虽然7次上调,但是仍然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形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而2007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没有调整,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却在3月份以后开始上涨,特别是9月13日和10

5、月25日分别突破了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10月29日冲至每桶93.53美元,屡创历史新高。这个价格比2007年年初上涨4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80。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国际油价的上涨使国内的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按照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80美元计算,现在炼油厂加工一吨原油亏600块钱,折算到成品油是每吨亏1000块钱。由于炼油企业加工亏损,造成了一些炼厂特别是一些地方炼厂出现了停产和半停产的现象,影响了成品油的供应,故造成2007年产量降低的现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32007年成品油行业产量及变化(二)行业供给预测成品油行业供给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有来

6、自国际油价、政府措施以及石油生产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成品油供应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明显,预计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短期内若没有较大变动的话,成品油生产商仍将面临亏损状况,预计供应仍然偏紧。其次,对成品油供给偏紧的状况,2007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油荒。第一,政府首先要求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加大供应,各大地区的开工率出现上升;第二,加大进口;第三,提供原油,开始委托地方炼厂代加工。成品油行业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计政府在2008年仍将通过各种途径来保证成品油供应问题。再次,从石油的生产来看,我国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洋油田产量仍较低,因此我国石油产

7、量不可能大幅增长,所以成品油产量也不可能大幅增长,但鉴于政策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不断调节,成品油供给会小幅上升。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影响,我们预测2008年我国成品油供给仍偏紧,但较2007年会略有缓和,供给会小幅上升。(三)行业需求状况2004年以来,成品油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稳步增加,增长比率均在25%以上,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总体增长趋势放缓,尤其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降低,销售收入达到13746.17亿元,同比增长15.42%。与前三年相比降低许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销售收入及变化我们认为,成品油需求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有三个原因:首先,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高

8、涨推高了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导致国内需求增长速度下降。成品油价格上涨,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群体对成品油的需求,导致需求增速趋缓。其次,销售收入的变化与成品油的行业周期有较大的联系。我国成品油的行业周期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全球经济放缓,加快了行业的景气下行。从行业发展的景气循环来看,成品油行业运行一个景气周期的时间大致为57年左右。我国的这一波景气循环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4年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成长迅速,达到成长高峰。2005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价格虽然7 次上调,但是仍然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致使成品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下滑

9、,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再次,这与国家颁布实施节能政策也有一定的关系。2006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同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编制的“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发布。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国内原油产量难以大幅度增加,必须大力节约降耗,发展石油替代产品,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因此,我国节能政策倾向是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节能改造,以及推广石油替代产品,这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对成品油的需求,造成成品油需求增速的下降。同时,由下图可看出,2004年以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年降低,国家节能降耗的一些列措施也初见成效。20022006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GDP同

10、比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00269.10.7200315.3101.53200416.110.11.59200510.610.41.0220069.611.10.87数据来源:中经网(四)行业需求预测我们预计,2008201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5.5%,20102020年成品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2%,均快于同期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成品油需求占石油需求比重进一步提高。就分品种而言,汽油需求量的预计增长速度最快;预计柴油需求量相对汽油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前后开始放缓。因此,总的来说,2008年成品油的需求仍会增加,但增速较小。(五)行业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2007年,中国成品油市

11、场经历了由上半年的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持续平稳,到下半年价格在高位平稳中不断小幅向上推进,同时,汽油、柴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趋紧的变化。尤其是11月份,随着上调价格政策的实施,成品油价格涨幅超过10%,11月份平均价格月环比及同比价格分别上涨10.8%和11.6%。与此同时,以柴油为主的供需紧张局势愈演愈烈。12月份后随着各有关部门的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两大石油公司积极组织生产及进口,使资源供应明显增加,到12月中下旬成品油市场供需紧张局势缓解,价格也有所回落。总的来说,2007年我国成品油行业供需增速均趋缓。我们预计,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仍将主导着国内成品油的供求矛盾状况,但随着成品油定价

12、机制的逐步完善,行业供需紧张局势将有所缓解。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行业三费变化分析2005年之前,成品油行业三费增速一直低于销售收入增速,2006年财务费用高于销售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2006年央行两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使得行业内企业利息支出增加,财务费用增多。2007年管理费用在三费增长中最快,并超过了销售收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按国家要求,行业内企业加强了安全隐患治理,相应增加了安全生产费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三费增速变化2006年之前,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上是下降的,这主要是由于行业规模扩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过高等因素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

13、效率,加强对各项支出的控制,最大可能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2007年,由于管理费用明显增加,故导致管理费用比重上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二)行业效益分析2007年全行业利润总额为负,有近一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主要是由于行业成本不断上升,成品油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使得成品油价格虽有所增加但仍然无法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故利润为负。但值得注意的是,与2006年相比,2007年前11月的行业利润虽仍为负数,但有所增加,说明行业效益有所提高。从销售毛利率来看,20042006年,成品油行业的销售毛利率逐年下降,2007年又有所回升;而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

14、2005年明显下降,之后逐年上升。总体而言就是,20052006年盈利能力较弱,究其而言,2005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我国成品油价格虽然7次上调,但是仍然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形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因此行业的盈利空间缩小,投入产出水平较低。2007年,受销售量的不断增加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影响,盈利能力有所回升。从偿债能力上看,行业内企业负债率逐年提高,财务风险增加;亏损面逐年降低,行业内企业亏损数目减少;利息保障倍数20042006年逐年降低,2007年有所回升,达到2.45倍,但仍不及2004年的水平。总体而言,偿债能力有所降低。从发展能力

15、来看,20042007年,应收账款增长率低于销售收入增长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对应收帐款的控制较好,2007年应收账款迅速增加,超过了销售收入增长,企业运营状况变差。利润总额2007年利润总额增长率为-119.88%,实际上,2007年利润略有增加,增长率为负值的原因是2006年行业利润为负值,导致增长率值为负数。总的来说,发展能力有所减弱。从营运能力来看,2004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增加,2007年有所降低,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有所降低;产成品周转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2007年库存略有增加;流动资产周转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近三年的变化较小。总体而言,营运能力有所降低。20

16、042007年成品油行业行业效益变化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5.76 1.91 2.85 9.86 销售利润率0.68 -2.96 -1.82 2.71 资产报酬率2.70 -6.31 -3.34 6.60 偿债能力负债率58.42 53.74 55.97 49.87 亏损面16.78 19.85 20.14 20.87 利息保障倍数2.45 -6.19 -4.19 7.93 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32.18 0.35 6.52 28.29 利润总额增长率-119.88 137.27 -190.94 155.84 资产增长率19.64 14.78 23.

17、60 13.04 销售收入增长率15.42 26.66 35.0433.85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53.42 69.95 55.84 44.13 产成品周转率39.15 43.55 44.61 34.61 流动资产周转率5.90 5.82 5.93 6.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行业平均生产率大幅提高由于行业利润变动较大,近几年的成品油行业平均生产水平变化差异明显。由于20052006年行业利润大幅下跌,导致人均利润总额大幅降低。2007年有所回升,达到2.56万元/人。人均销售收入逐年提升,表现出增长态势,这主要和成品油行业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技术水平

18、提高,行业的规模效益凸现,人均销售收入提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变化(四)行业效益预测我们认为,成品油行业效益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成品油行业的盈利能力受成本压力的影响较大,而成本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国际原油市场,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对成品油行业的行业效益有较大的影响。2008年这种影响依然呈强劲势头。其次,我们预计政府对成品油定价机制预计会有一定的调整,即使没有调整,对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差距也会做相应的协调和措施,以减少国内成品油和原有倒挂对炼油厂所产生的影响。再次,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较好,将推动成品油需求

19、的进一步增加,而成品油出厂价格也会不断攀升,成品油企业产能会有一定的扩大,盈利空间也会有所扩大。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我们预计2008年成品油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行业效益会进一步提高的。四、子产品对比分析及预测汽油、柴油是大陆成品油中产量最大的两种油气,汽油和柴油占成品油总量的58左右,其中柴油比重最大,达到39,并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柴油比重较大是主要由于柴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且增长速度大于汽油。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促进了柴油的需求量。随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的拖拉机、农用排灌机械等都要用柴油做燃料,这也加大了对柴油的需求。因此,柴油在成品油

20、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生产比例越来越接近需求比例。从各子产品的销售量变化来看,2006年各油品销售量的增速均有所下降,尤其是煤油和燃料油销售量同比有所下降,这时由于国内炼油厂为保证国内汽、柴油的供应而提高汽、柴油产量导致煤油和燃料油产量降低,煤油和燃料油销售量因此下降。2007年各个油品的销售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煤油增长最快,其次燃料油,这是由于2006年两油品销售量下降,导致环比基数小,增长幅度则显示较快。20042007年前三季度成品油行业子产品销售量变化单位:万吨时间汽油销售量同比增长煤油销售量同比增长柴油

21、销售量同比增长燃料油销售量同比增长2004年9月3749.28.68%676.59.29%7472.719.61%1246.812.73%2005年9月3931.74.87%746.110.29%8130.78.81%1414.113.42%2006年9月3996.41.65%691.6-7.30%8574.35.46%1336.9-5.46%2007年9月4296.97.52%820.218.59%9128.56.46%1466.89.72%注:以上数据均为累计数据五、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一)市场供需风险提示2007年,受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定价倒挂引起供求矛盾,大部分成品油生产企业由于

22、国际油价的高涨而无力或者不愿生产成品油,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而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又不断提升,导致供求矛盾。预计2008年国际油价仍高位运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否能完善仍在争议中,影响着成品油的供给状况,故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及风险。(二)价格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风险提示作为成品油原材料的原油价格2007年一路上扬,严重影响着成品油行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原油价格飙升,大幅增加了成品油的生产成本,使很多成品油中小企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我们认为这一轮原油价格上涨是由需求推动的,持续时间会较长,这是因为供给在未来几年很难有快速的增加,要产生一定的剩余产能,需

23、求方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而这个调整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只有在油价出现大幅的上升,才会出现需求的下降。因此,我们预计2008年全球原油的供求情况仍然偏紧,原油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故存在较大的原材料价格风险。2、成品油价格风险提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2007年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自2007年11月1日零时起,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480元和5020元调整为5980元和5520元,上调幅度分别约为9.12%和9.96%;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元和0.46元。虽然20

24、07年成品油价格经历了两次调整,但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仍不完善,对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仍不到位,政策的制定很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故存在较大的成品油价格的风险。3、行业竞争分析及风险提示成品油行业市场竞争风险提示影响因素特征描述风险判断进入壁垒进入壁垒降低。2007年开1月1日开始实施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取消了成品油批发企业必须具有“从事两年以上成品油零售经营业务,并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的规定。取消了加油站的门槛,从而降低了我国油品市场门槛。这一条件明显放松了准入资格,使社会单位从此有更多机会进入批发市场,标志着我国原油、成品油批发市场从此向内资外资企业全面开放。低等风险国内竞争国

25、内竞争加剧。进入壁垒的降低使得民营企业更有机会参与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对原有的国有石油企业产生一定的威胁和挑战。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资金和规模实力的限制,需通过民企并购,或者被外资兼并的方式参与竞争,单凭民企自身的能力是无法与现存的大石油企业抗衡的。故短期内民企对国内竞争的影响尚处于微弱阶段。中等风险国际竞争国际竞争加剧。进入壁垒的降低使得外资企业更有机会参与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国外石油巨头在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经营能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成品油流通市场供应格局的形成,对现有的国有石油企业产生较大的威胁和挑战。高风险替代品风险在替代品方面,煤炭、生物柴油是成品油的替代

26、品。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前成品油供求矛盾严重的状况下,为替代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品风险。中等风险综合评价行业竞争加剧,国有石油企业仍站主导,国外企业步步为营,行业秩序有望得到改善,大型企业的优势越来越得以体现,小型企业处境愈加艰难。中等风险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市场准入的新政策正式开始实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石油行业公平准入政策的逐步完善,更多的市场主体将具备进入石油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格,行业竞争风险因此增大。国外石油巨头加速渗透。伴随着

27、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的开放,以及国家相应政策的推出,国外石油巨头通过与我国国内大型石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了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逐步进入我国石油市场。 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国内成品油和原油倒挂,民营成品油流通企业缺少稳定油源供应的问题日益严重,很多民营企业将不得不打包外卖或是关闭从事其他行业,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外资并购。国有石油企业仍站主导地位。在我国成品油流通市场上,中石油和中石化由于政策支持,通过收购以及自己投资兴建,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伴随我国成品油流通市场的开放,将会有更多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加入到成品油流通领域。民营企业以新姿态出现。在成品油流通市场上,民营企业充当了被

28、收购的对象。被国外公司合并收购,或者民企联合,很可能是民企在未来的成品油流通市场上的出路,对民企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就目前而言,民企的力量仍较薄弱,对行业的风险影响较小,但长期来看,对行业风险的影响会逐渐加大。总的来说,三个市场主体的确立加剧了行业竞争,行业竞争风险增大,但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六、行业授信建议2007年,我国成品油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压力,从行业发展的景气循环来看,成品油行业运行一个景气周期的时间大致为57年左右。我国的这一波景气循环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4年达到成长高峰。2005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价格虽然7 次上调,但是仍然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

29、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致使成品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下滑。2006年和2007年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我国成品油的行业周期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全球经济放缓,加快了行业的景气下行。2007年成品油行业发展趋缓,目前成品油行业整体的投资机会不多,因此应严格控制对于成品油行业的授信额度,特别是对于企业投资项目与其自身规模和实力不相匹配的项目应高度关注其风险。但是,我们认为成品油行业目前的低利润是由于成品油定价机制造成的,属于政策性因素,而非需求性因素,因此,授信时可以多关注企业利润受成品油定价机制影响较小的企业。目 录第一章 2007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30、2007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1一、行业产业链分析1二、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2三、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2四、成品油行业周期性波动3第二节 2007年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5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5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7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8第三节 2007年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9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9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10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11第四节 2007年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12一、进口分析12二、出口分析14第五节 2007年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7一、供需平衡分析17二、供需平衡预测18三、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18第二章 2007年行业

31、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22第一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22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22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22第二节 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24一、行业三费变化24二、行业效益分析25三、行业平均生产率大幅提高26四、行业效益预测27第三章 2007年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8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28一、行业竞争特点分析28二、行业竞争特点预测29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31一、竞争主体多元化31二、成品油零售业进入结构调整期31第三节 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33一、外资通过合资稳步入华33二、国内企业强强联合、扩张网络33第四节 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34一、油品质量不高34二、炼

32、油企业能耗较高34三、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34第四章 子行业和子产品分析36第一节 子行业对比分析37一、子行业规模指标比重变化37二、子行业经济运行对比分析39第二节 汽油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1一、行业供给状况分析41二、行业需求状况分析41三、行业进出口分析42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44第三节 柴油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5一、行业供给状况分析45二、行业需求状况分析45三、行业进出口分析46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47第四节 煤油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9一、行业供给状况分析49二、行业需求状况分析49三、行业进出口分析50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51第五节 燃料油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52一

33、、行业需求状况分析52二、行业供给状况分析53三、行业进出口分析53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54第六节 润滑油发展状况及分析56一、润滑油行业竞争状况56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57第五章 细分地区分析58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58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58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8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9第二节 山东省成品油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1一、山东省成品油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1二、山东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2三、山东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63四、山东省成品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4第三节 辽宁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5一、辽宁省

34、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5二、辽宁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6三、辽宁省子行业产量分析67四、辽宁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7第四节 江苏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9江苏省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9二、江苏省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9三、江苏省子行业产量分析70四、江苏省成品油仓储状况分析71五、江苏省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2第五节 浙江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3一、浙江省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3二、浙江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3三、浙江省子行业产量分析74四、浙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5第六节 上海市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6一、上海市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6二、上海市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6三、上海市子

35、行业产量分析77四、上海市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8第七节 广东省成品油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9一、广东省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9二、广东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9三、广东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80四、广东省成品油行业进出口分析81五、广东省成品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82第六章 企业分析83第一节 行业企业特征分析83一、行业企业总体特征分析83二、规模特征分析83三、所有制特征分析85四、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87第二节 企业综合分析88一、行业集中度分析88二、行业规模指标分析89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89第三节 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96一、总体排名分析96二、获利能力分析97三、营运能力分析

36、97四、偿债能力分析98五、发展能力分析99第四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分析100一、企业基本状况100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100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102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102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104第五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析107一、企业基本状况107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107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110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111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113第七章 2007年行业授信风险分析及提示115第一节 环境风险分析及提示115一、宏观经济对行业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115二、汇率变化对行业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115三、国际环境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116四、

37、政策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116第二节 上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118一、上游行业影响分析及风险提示118二、下游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118第三节 行业政策风险分析及提示119一、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解读119二、税费改革方案的即将出台119三、政府调控导致出口存在一定的风险120四、进口关税下调将略微降低了进口风险,增加燃料油进口商风险120第四节 行业市场风险分析及提示121一、市场供需风险提示121二、价格风险提示121三、行业竞争分析及风险提示122第八章 2008年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24第一节 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24一、总体授信机会及授信建议124二、区域授信机会及建议124三、企业授信机会

38、及建议125第二节 产业链授信机会及建议127一、原油开采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27二、交通仓储邮电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27附 表表120032007年柴汽比变化8表220022006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0表320032006年石油对外依存度14表4我国成品油调价一览表20表5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行业效益变化26表620042007年燃料油累计进口数量变化54表7成品油行业资产和收入地区分布59表8成品油行业地区盈利状况分析59表9成品油行业地区亏损状况分析60表10山东省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62表11山东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3表12辽宁省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66表13辽宁省

39、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7表14江苏省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69表15江苏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0表16浙江省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73表17浙江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4表18上海市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76表19上海市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7表20广东省成品油行业企业类型状况79表21广东省成品油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80表22成品油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资产状况84表23成品油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亏损状况84表24成品油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状况85表25成品油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状况86表26成品油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亏损状况86表27成品油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状况

40、87表28成品油行业企业数量分布87表29成品油行业规模指标及其比重分析88表30成品油行业前20家企业盈利能力分析90表31成品油行业前20家企业偿债能力分析92表32成品油行业前20家企业发展能力分析93表33成品油行业前20家企业营运能力分析95表34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96表352007年成品油行业上市公司企业排序96表36上市公司获利能力97表37上市公司营运能力98表38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分析98表39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分析99表402007年上半年中石油油品销售状况103表41中石油经济运行分析104表42中石化营销及分销运营情况110表43中石化经济运行状况分析113表44央行2

41、007年内6次加息116表45我国成品油调价一览表117表46成品油行业市场竞争风险提示122附 图图1成品油行业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变化2图2成品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图3石油行业景气指数4图420032007年成品油行业产量及变化6图5成品油行业产量指数6图620042007年工业总产值及变化7图720042007年煤油产量变化7图8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销售收入及变化9图920042007年成品油累计进口数量12图1020042007年成品油累计进口金额13图1120042007年燃料油进口数量13图1220042007年成品油累计出口量15图13200420

42、07年成品油累计出口金额15图14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库存增速变化及比重17图15石油行业预警指数18图162007年国际油价走势18图17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资产变化22图18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收入与利润变化23图19石油行业利润总额指数23图20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三费增速变化24图212004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25图2220042007年成品油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变化26图2320042006年成品油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37图2420042006年成品油子行业利润比重变化38图2520042006年成品油子行业收入比重变化38图26200420

43、07年成品油子行业销售利润39图2720042007年成品油子行业资产增速40图2820042007年成品油子行业收入增速40图2920042007年汽油累计产量变化41图3020042007年前三季度汽油累计销售量变化42图3120042007年汽油累计出口量变化43图322007年汽油月度累计进口量变化43图3320042007年柴油累计产量变化45图3420042007年前三季度柴油累计销售量变化46图3520042007年柴油累计进口量变化47图3620042007年柴油累计出口量变化47图3720042007年煤油产量49图3820042007年前三季度煤油销售量50图3920042

44、007年煤油累计进口数量变化50图4020042007年煤油累计出口数量变化51图41中国燃料油需求变化(2006年2007年与五年平均水平对比)52图421991年2007年(111月)中国燃料油生产消费情况53图4320042007年燃料油累计出口变化54图44山东省成品油行业在全国的地位62图45山东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63图46辽宁省成品油行业在全国的地位65图47辽宁省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67图48江苏省成品油在全国的地位69图49江苏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71图50浙江省成品油在全国的地位73图51浙江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75图52上海市成品油在全国的地位76图53上海市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78图54广东省成品油在全国的地位79图55广东省成品油子行业产量分析81图56成品油行业企业规模分布83图57成品油行业企业所有制分布85图58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101第一章 2007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2007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一、行业产业链分析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成品油行业作为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等。成品油上游行业是原油,石化行业等,故原油市场的变化直接会影响成品油市场;而成品油下游行业主要是工业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