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4936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水的具体测试方法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作:Peter 2008-11-29,胶水分析及测试技术,胶水的基本参数,比重(密度)粘度硬度彎曲強度抗張強度(AL-AL)抗張強度(Fe-Fe)T型接著強度玻璃轉化溫度熱膨脹係數,介電常數介電損失體積阻抗耐电压热变形温度耐温度熱传导係數抗压強度,胶水的组成部分,基体(天然高聚物,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固化剂或硫化剂(和必要是热固性胶和橡胶胶的主要成分成分)填料(铝 粉,石英粉,氧化铝 粉,滑石粉,硅微粉,瓦粉,石墨粉,银粉,石棉粉,轻质碳酸钙,云母粉锌粉等)增塑剂或者增韧剂(为了改善抗冲击韧性)偶联剂(即称:表面处理剂),密度与比重实验,密度:为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

2、质的质量比重:为一体积的固体或者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质量与相同体积的相同温度下或者度水的质量之比值(或者称相对密度)实验方法(比重瓶法,比重杯法,比重计法,金属杯法,重量杯法),比重计法,儀器設備玻璃:比重計,按d20刻度,精確到0.01.溫度計,050,分度0.1 .試驗步驟:將適量的膠黏劑試樣倒入干燥潔淨5001000ml的玻璃量筒中,試樣中不應有氣泡存在.測量試樣的溫度,當溫度處在(250.5) 時,將選取好適合量程的玻璃比重計徐徐插入試樣中,至比重計穩定在液柱中間不動時,讀取液面邊緣的讀數,作為測量值,精確到0.01.,黏度試驗,概述:黏度是流體的內摩擦,是一層流體與另一層流體作相對運動

3、的阻力,其單位為Pas(帕秒)或mPa S(毫帕秒),過去則常用P(泊)或Cp(厘泊),1P0.1Pa S,1cP=1mPa S.黏度的代表符號為.實驗方法(旋轉黏度計法、品氏黏度計法、烏氏黏度計法、塗-4杯黏度計法、黏度杯法、落球式黏度計法),旋轉黏度計法,原理:將已知恒速的轉子浸入到被測的膠黏劑樣品中,所產生的阻力通過與轉子相連的指針在一個刻度盤上表示出來,即圓盤上的刻度盤指針所指示出它的黏度或它黏度的倍數.儀器設備:旋轉黏度計(測量誤差小於5%)、超級恆溫水浴(溫度波動范圍小於0.1)、溫度計(0100,分度為0.1)、秒表(精度0.2s)、容器(直徑為67cm,高度為不低於11cm的容

4、器或附屬於在旋轉黏度計的專用容器).試驗步驟:取樣(供測試的試樣應均勻、無氣泡無膠凝與結團),試驗(視試樣黏度大小,應選用適宜的轉子及轉速,使讀數在刻度盤的20%80%的范圍內,將轉子垂直浸入試樣中心,使液面至轉子的位標線有軸保護裝置應裝上.將待試容器中的試樣和轉子恆溫至(25 0.5) ,並保持試樣溫度均勻,如產品標准中另有規定,則按產品標准規定溫度執行.開動旋轉黏度計讀出轉子旋轉時指針在圓盤上不變時的讀數,對每個試樣測試3次).,塗-4杯黏度計法,原理:測定盛裝在一特定錐形容器中的100ml膠黏劑,通過下部一直徑為(40.2)mm漏孔的流出時間.儀器設備:塗-4杯黏度計由塑料或黃銅加工而成

5、,但以金屬黏度計為准(圖4-4),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圓錐形,壁表面粗糙度0.4m.試驗步驟:取樣(試樣應為無結塊、無凝膠、均勻的流體,事先將試樣放在規定溫度下恆溫).試驗(測試前應用沾有溶劑的紗布清潔黏度計內表在面,冷風干燥,對光觀察漏嘴孔內應潔淨,裝黏度計安置在水平位置上,黏度計下面放置100ml量杯,將膠黏劑試樣事先加熱到25+0.5時,用左手中指堵住黏度計漏嘴孔,迅速將試樣倒入黏度計杯,用玻璃棒將氣泡和多余試樣刮入槽內,使杯內液面與杯邊緣齊平.若室溫高於25,則將試樣事先控制在25-0.5.放開按緊的左手中指,使膠黏劑流出,同時開動秒表,記錄膠黏劑從黏度計漏嘴孔中流出其流絲中斷的時間s

6、).,圖4-4塗-4杯黏度計(單位mm),本體強度試驗(硬度),材料的硬度是表示它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也可以说材料的刚性物压入时的阻力,他的大小反映出材料本身强度實驗方法(邵氏A型硬度試驗、邰氏D型硬度試驗、密封劑本體拉伸強度試驗),邵氏A型硬度試驗,原理:邵氏A型硬度試驗是以一定的負荷,將硬度計壓針按壓在硫化橡膠型密封劑與封裝料試樣的表面上,測定由於材料的反作用力而使壓針上升一定高度的一種試驗方法.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mm)与橡胶的邵氏A型硬度存在以下关系(A).儀器設備:邵氏A型硬度計是一種變負荷硬度計,主要工作部件有圓台形壓針,向壓針施力的壓縮彈簧和指示硬度計的指針及刻度盤.試驗步驟:試

7、樣(試樣的厚度不小於6mm,寬度不小於15mm,長度不小於35mm);試驗(在進行硬度試驗前,應先檢查試樣表面情況,如有雜物應用紗布沾酒精擦淨,然後在試樣下面墊上厚5mm以上的光滑、平整的玻璃板或硬金屬板,硬度計用定負荷架輔助測定試樣表面硬度,在試樣緩慢地受到1kg的負荷時1s內讀數,當手持硬度計測試時,當硬度計的底面與試樣表面平穩的完全接全時起,1s內讀數,試樣上的每一點只准測量一次硬度,點與點之間的距離不少於10mm).,邵氏A型硬度计压针尺寸图,影响因数,试样厚度读书时间压针长度压针头部直径负荷试样叠加与试样的表面状态取值问题,邵氏D型硬度試驗,原理:邵氏A型硬度試驗是以一定的負荷,將硬

8、度計壓針按壓在硫化橡膠型密封劑與封裝料試樣的表面上,測定由於材料的反作用力而使壓針上升一定高度的一種試驗方法.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mm)与橡胶的邵氏D型硬度存在以下关系(D).儀器設備:邵氏D型硬度計壓針、彈簧力、測定架.試驗步驟:試樣(應厚度均勻、表面光滑、平整、無氣泡損傷及雜質等,厚度不小於3mm,各測量點之間距離不小於6mm,各點距邊緣不小於12mm,一般試樣尺寸為50mmX50mm正方形.)試驗(試驗時硬度計垂直安裝在支架上並沿壓針軸線方向加上規定質量的重錘,測試時瞬時讀數可以采用下壓反與試樣完全接觸後1s讀數,通常是以下壓板與試樣完全接觸15s後立即讀數,每組試樣測量點不少於5個,可

9、以在一塊或幾塊試樣上進行).,沖擊強度試驗,概述:沖擊強度是指膠黏劑試樣受到沖擊破壞時,膠黏劑可吸收的能量,或者說是膠黏劑抗沖擊能所消耗的功,單位為焦耳/米2(J/m2或Nm/m2)/kg.m/cm2.實驗方法(剪切沖擊強度試驗、彎曲沖擊強度試驗、T剝離沖擊試驗).,彎曲沖擊強度試驗,原理:由兩個端面為正四方形的金屬長條對接面成的試樣.儀器設備:擺錘式沖擊試驗機,支架間距離為10mm,沖擊功為0.985.88J.擺錘沖擊速度為(3.50.5)m/s.試驗步驟:試樣制備按圖8-77試件尺寸,按膠黏劑有關技術文件規定,將兩試件對接膠接成試樣,試樣端面膠接處錯位小於0.1mm,膠接面應平整,且與試樣

10、縱軸方向垂直.將試樣放在試驗機支架上,仔細檢查試樣擺放的位置,使試樣膠層位於兩支架間距的中央,擺錘端面應與試樣軸線垂直,並通過支架中心,准備完畢後,松開擺錘,使其自由下落,沖擊速度為(3.50.5)m/s,試樣斷裂後,停止擺錘,記錄擺錘升起的角度(或刻度),即試樣破壞時所消耗的功A(J),精確到0.1J.而後將破壞試樣膠接面對接後,重新放在沖擊試驗機上進行沖擊,以求出擺錘“空白”所消耗的功A0(J).,圖8-77彎曲沖擊試樣(單位mm),剝離強度試驗,概述:剝離是一種膠接接頭常見的破壞形式之一,測定膠接接頭的抗線應力的能力大小,主要采用剝離試驗來測定它的剝離強度,單位是KN/m.實驗方法:T剝

11、離強度試驗(金屬-金屬)、180剝離強度試驗(金屬-金屬)、浮滾剝離強度試驗、爬鼓剝離強度試驗、90 剝離強度試驗、密封劑T剝離強度試驗、密封劑180 剝離強度試驗),T剝離強度試驗(金屬-金屬),原理:用T剝離方法從未膠接端開始施加剝離力,使金屬對金屬膠接件沿膠接線產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剝離力.儀器設備:拉力試驗機並附有能自動記錄剝離負荷的繪圖裝置以及有一能夾緊試樣的夾持器.試驗步驟:試樣制備(組成T剝離試樣的被膠接材料必須是性材料,並被彎曲成90也不會出現破裂)、試驗條件(整個試驗時,試驗室溫度應控制在(235) ,對溫、濕度特別敏感的膠黏劑,則應控制在溫度(232) 、相對濕度(655

12、) %)、試驗(從試樣制備好到試驗之間的最短停放時間為16h,最長為一個月.試驗前試樣應在試驗環境下停放0.5h以上,測量試樣上5處的寬度與厚度,寬度測量精確到0.1mm、厚度精確到0.01mm,將試樣自由端剝開10mm,並對稱地夾持在上、下夾持器中,試驗過程中,試樣夾持部分不能滑移.以(10010)mm/min的速度加載,按T方式剝離試樣,試樣剝離長度至少要有125mm,自動記錄裝置應同時繪出試樣剝離負荷曲線,並注意破壞形式,即黏附破壞、內聚破壞或被粘物破壞,用精確到0.1cm2的平面求積儀測量BCEF的面積,用精確到0.5mm的直尺測量底線EF長度(見圖8-54),底線EF所反映的試樣剝離

13、長度在70mm左右,以平均等高線計算剝離強度時,等高線精度不應低於1mm.,影响因数,剥离强度计算方法剥离力的波动性剥离角度被粘物的性质和厚度接头尺寸胶粘剂性质胶层厚度试验温度和拉伸速度,P 180剝離,P90剝離,P T剝離,P,圖8-54試樣剝離負荷曲線,180剝離強度試驗(金屬-金屬),原理: 180剝離方法施加應力,使金屬對金屬膠接件的膠接處產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儀器設備:拉力試驗機,帶有能自動記錄剝離負荷的繪圖裝置與能夾緊試樣的夾持器.試驗步驟:試樣制備(試樣制備與試驗條件等其他要求與T剝離強度試驗相同.)試樣(試樣條件,在試驗室環境下停放時間,試樣自由端剝開一定長度、試樣夾持

14、、加速速度為(100 10)mm/mm,有效剝離長度約為125mm,其他規定均與T剝離強度相同.),90剝離強度試驗(金屬-金屬),原理:用90 剝離方法施加應力,使性金屬試片對剛性金屬板膠接件的膠接處產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儀器設備:拉力試驗機應符合標准要求,應優先采用電子拉力試驗機,並附有自動記錄剝離負荷的記錄裝置,剝離試驗應在專用夾具上進行,測溫裝置可由熱電偶與測量儀表組成,控溫精度不大於0.5.試驗步驟:試樣制備(試板膠接按膠黏劑所規定的有關膠接工藝進行,試板固化後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h後才可分割成試樣,每組試樣個數應不少於5個,分割後試樣在試驗前最短停放時間為16h,最長為1個月

15、.)試驗(用卡尺測量35個寬度值,精確到0.1mm,取其平均值作為試樣寬度,用精度為0.1cm2的求積儀測量BCEF的面積(見圖6-67),用精確到0.5mm的直尺測量底線EF的長度,且不應小於50mm.與EF相應的有效剝離長度不應小於100mm,剝離載負荷值從試樣剝開的初峰值後10mm開始計算,若用讀數法測定膠接剝離強度,應在有效剝離長度EF內劃出等距離讀數標線,標線的總數不應少於10條。),圖8-67 90剝離試驗曲線,玻璃化溫度試驗,概述:非晶態高聚物或部分結晶高聚的非晶區,當溫度升高到玻璃化溫度或從高溫熔體降溫至玻璃化溫度時,可以發生玻璃化轉變,玻璃化轉變的實質是高聚特的鏈段運動隨著溫

16、度的降低被凍結或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激發的結果。實驗方法(DSC法玻璃化溫度試驗、熱機械法玻璃化溫度試驗.),玻璃化溫度关系图,DSC法玻璃化溫度試驗,原理:把確定質量的鋼球置於填滿試樣的金屬環上,在規定的升溫條件下,鋼球進入試樣,從一定的高度下落,當鋼球觸及底層金屬擋板的溫度,視為軟化點.儀器設備:環球軟化點測定裝置,它由 銅環、鋼球(直徑9.5mm)、銅質環架、球心定向器銅質結構、攪拌器、支架(由上圓板、銅質環架和下底板組成)、標准溫度計分度值0.1符合GB514要求、燒杯(25ml,800ml,內徑85mm,高125mm以上).工具與材料,小刀或刮刀、光滑的銅質板、鋁板或磁板、尺寸100mm

17、x150mmx2mm、200恆溫烘箱,靈敏度2 、電爐1000W、鑷子、新煮沸的蒸鎦水、工業甘油、硅脂.試驗步驟(將試樣置於坩堝中,在不斷攪拌下加熱熔化,將熔化好的試樣注入銅環填平,並使其在冷卻後稍有多余部分,30min後用稍許加熱的刀子剔平膠樣除去多余部分,取比估計軟化點低45 的水加入燒杯中,水面並應高出試樣環50mm,在恆溫水浴中保持15min,加熱水浴,在攪拌下,按(51) /min升溫速度升溫,直到鋼球穿到試樣環進入試樣,當被試樣包圍的鋼球觸到金屬球架下底板時,記下溫度計上所顯示的溫度. ),熱穩定性試驗,實驗方法(負荷熱變形溫度試驗、維卡軟化點試驗、線膨脹系數試驗、澆注料收縮率試驗

18、),線膨脹系數試驗,原理:試樣膨脹值和收縮值即可計算出試樣在測試溫度區間內的平均線膨脹系數,通用測定溫度規定為(-3030) ,也可按產品標准規定.儀器設備:石英管膨脹計、千分表量程01mm、測量儀器為數字溫度表或精密水銀溫度計分度值0.1、恆溫浴在濃度測試范圍內其溫度應均勻且溫度波動在0.2 以內、游標卡尺分度值為0.02mm.試驗步驟:試樣用澆鑄法制備,試樣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毛刺且垂直於長軸,試樣內部應無氣泡、夾雜、裂紋等缺陷.試樣應在GB2918規定的標准狀態溫度(23 2),相對濕度45%55%,氣壓86106kPa調節48h.將已測量長度(精確到0.02mm)的試樣,裝入石英膨脹計

19、外管中,兩端墊上墊片,將膨脹計放入T1(如-30 )恆溫埸,保溫30min,調整千分表零點.同樣小心將膨脹計又平穩地移入T1溫度場,待千分表摜針平衡後(510min)記錄試樣的收縮值與T1溫度,數值分別取到小數點後第3位與第1位.,電性能試驗,概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高聚物電介質作為絕緣材料的情況也越來越多,以高聚物為基體的膠黏劑與密封劑也不例外,所以測定膠黏劑與密封劑的絕緣性能與導電性能便成了在電子和電氣工業中應用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必測項目之一.實驗方法(介電性能、電絕緣性、介電強度).,介電性能,概述:通常電子、電氣工程對高聚特的介電性與電導性,因其用途不同而有不同要求,高聚特在外

20、電場作用下,所出現的對電能貯存和消耗的性質,稱為高聚特的介電性能.(1)介電常數:以絕緣材料為電介質的電容器電容與以真空為電介質制成同一尺寸的電容器的電容之比值叫做介電常數,介電常數是一個表征電介質貯存電能能力的特理量,因而是絕緣材料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2)介電損耗角正切:在交變電場中,電介質會損耗部分能量而發熱,這就是介電損耗.當對電介質施加正旋波電壓,外施電壓與相同頻率的電流之間相角的余角的正切值tg叫做介電損耗角正切.介電損耗角正切tg是表征電介質介電損耗的物理量.,介電強度,概述:前面討論的都是高聚物在弱電場中的行為,在弱電場中,其絕緣體的電流與電壓關係服從於歐姆定律,但在強電場1

21、04105V/mm中,隨著電壓的升高,電流與電壓關系不再服從歐姆定律,電流升高比電壓更快,當電壓升到材料的臨界值時,試樣中形成了局部電導,從而使它喪失電絕緣性能,這一現象稱為介電擊穿.介電強度試驗方法是一種破壞性試驗方法.,絕緣電阻率的測定,概述:電阻率是表征材料非導電能力的一特征值,電阻是加於試樣上的直流電壓和流過試樣全部電流之比,它包括體積電阻與表面電阻,絕緣電阻是電氣與電子元器件彼此之間以及它們和地之間的絕緣必不可少的性能實驗方法(高阻計法、檢流計法).,高阻計法,原理:對試樣施加直流電壓,測定通過內部或沿試樣表面洩漏電流,計算出試樣的體積電阻率(pv)與表面電阻率(ps),本方法依據G

22、B/T1692-92硫化橡膠絕緣電阻率測定.儀器設備:直讀試高壓電阻測試儀,ZC36型儀器應滿足 a.測量誤差小於20%,測量范圍1017 b.當儀器在穩定的工作電壓及無信號輸入時,通電1h後,在8h內零點漂移不大於全標尺的 4% c.測試回流應有良好的屏蔽 d.高電阻測試儀原理.試驗步驟:試驗應在標准環境條件下進行,試樣應事先按標准規定進行預處理;試驗電壓為1000V或500V,其偏差不大於5%;調整好儀器,將試樣按試驗目的接入儀器測試商;當阻值在1014及其以下時,讀取1min的示值,阻值在1014以上時,讀取2min的示值;每一個試樣測試完畢,將“放電一測試”開關拔到“放電位置”,輸入短

23、路開關拔到“短路”位置,取出試樣,若繼續測試可更換試樣按上述步驟進行,試驗全部結束後,切斷電源.,原理图,电极材料,電氣強度的測定(耐電壓),概述:在高電壓的作用下,電介質中也可能發生化學變化而使電氣強度降低,從而導致擊穿,這種擊穿形式又稱為電化學擊穿,由於電介質中的可能發生的化學變化而使電氣強度發生變化的現象叫電介質老化.通常分為 1.耐電壓 2.擊穿電壓 3.介電強度.實驗方法(擊穿電壓與耐電壓的測定、絕緣膠黏帶工頻介電強度的測定),擊穿電壓與耐電壓的測定,原理:用連續均勻升壓或逐級升壓方式,對試樣施加交流電壓,直到擊穿,測出擊穿電壓值(U),計算試樣的介電強度(E);用迅速升壓方式,將電

24、壓升到規定值,保持一定時間試樣不擊穿,此電壓值為試樣的耐電壓值.儀器設備:(1)儀器 擊穿電壓測試儀的原理主要性能要求,a.過電流繼電器的動作電源應使高壓試驗變壓器的次級電流小於其額定值;b.工頻電源頻率為50Hz的正弦波,其波形失真率不大於5%;c.高壓變壓器容量應保証次級電流不小於0.1A;d.調壓變壓器應能均勻調壓,其容量與試驗變壓器容量相同;e.電壓測定可在高壓側用不大於2.5級的高壓靜電伏特計,球隙或通過電壓互感器來測量,也可以在低壓側用不大於1.5級的伏特計測量,其測量誤差為4%.(2)電極 電極材料為黃銅.試驗步驟:(1)試樣.(2)測試 a.試驗媒質(試要媒質為變壓器油,其介電

25、強度應2.5KV/2.5mm);b.試驗環境條件(溫度為252,相對溫度655%,也可采用272 溫度,但要在報告中注明);c.試驗時要求上、下電極對准中心,電極與試樣的接觸壓力,按產品標准要求;d.擊穿電壓測試(連續升壓試驗電壓從零開始,讀取擊穿電壓值U);e.耐電壓試驗(迅速將電壓升至產品標准規定值,保持1min觀察試樣是否被擊穿,若不被擊穿則此電壓為耐電壓值.),击穿电压测试原理图,熱穩定性試驗,實驗方法(負荷熱變形溫度試驗、維卡軟化點試驗、線膨脹系數試驗、澆注料收縮率試驗),負荷熱變形溫度試驗,原理:將一定尺寸要求的矩形試樣,放在跨距為100mm的支座上,並在兩支座的中點處施加規定的負

26、荷,形成三點式簡支梁式靜彎曲,當試樣中點的變形量達到與試樣高度相對應的規定值時,讀取相應溫度,這就是負荷熱變形溫度.儀器設備:負荷熱變形溫度測定儀由金屬試樣支架、負荷壓頭、磕碼、中點形變測定儀、溫度計及可程序升濁的保溫浴槽組成,試樣支架兩支點的距離為(1002)mm,負荷壓頭位於支架的中央,支架及負荷壓頭與試樣接觸的部位是半徑(3.02.0)mm的圓角,加熱浴中的液體加熱介質,應選取在試驗過程中與試樣相容性好.試驗步驟:(1)試樣為澆注成型的長條試樣,其長度為120mm,高為15mm,厚度為10mm;(2)應加磕碼的質量;(3)測量試樣的中點附近高度與寬度實際尺寸,精確至0.02mm;(4)將

27、溫度計安放在試樣中點附近與試樣相距3mm處,以(121) /6min等速升溫;(5)把裝好試樣的支架小心入入保溫油浴槽內,試樣距加熱介質液面高度不小於35mm,加上友磕碼使試樣產生最的彎曲應力為1.81N/mm2或0.45N/mm2;(6)開始攪拌器,5min後調節變形測量裝置使之為零,然後加熱,開始升溫;(7)當試樣中點彎曲變形量達0.2mm時,迅速記錄這一點溫度;,熱變形溫度实验装置图,脆性溫度試驗(耐溫度),概述:高聚物在玻璃態時,鏈運動被凍結,脆性溫度是橡膠型密封劑的特性溫度,但它並不完全代表其工作溫度下限,利用它可以比較不同配方低溫性能的優劣實驗方法:脆性溫度試驗(單試樣法).,脆性

28、溫度試驗(單試樣法),原理:在一定條件下,密封劑試樣受沖擊產生脆性(斷裂、裂紋及肉眼可見的微孔等)時的最高溫度.儀器設備:(1)設備(本試驗設備由工作台、升降夾持器、沖擊裝置、低溫測溫計或溫度計、盛冷凍介質的低溫瓶、攪拌器等部分組成);(2)低溫測溫計(最小分度1的內標式半浸低溫溫度計,以尾長150mm,浸深75mm為宜,或用熱電偶與電阻溫度計等);(3)冷凍介質與傳熱介質(干冰-酒精溶液).試驗步驟:用裁刀裁取長度為(25.00.5)mm寬(6.00.5)mm 厚為(2.00.3)mm試樣,且表面光滑、無外來雜質及損傷,試驗室標准溫度為(232) 或(272) ,按下升降夾持器,安放低溫測濁

29、計,使溫度計的溫包與夾持器的下端處於同一水平位置,提起升降夾持器,將試樣垂直地夾在夾持器上,夾持不宜過緊也不可太松,以防試樣變形脫落,按下夾持器,開始前冷凍試樣,並啟動時間程序控制開關或開動秒表計時,試樣在規定溫度下將3.0+0.5min冷凍時,其溫度波動不得超過1 ,提起升降夾持器,使沖擊在0.5S內沖擊試樣,取下試樣,將試樣按沖擊方向彎曲成180,仔細觀察有無破壞,試樣經問擊後每個試樣只准沖擊一次,如出現破壞時,應提高冷凍介質的溫度,否則降低其溫度,繼續重復上述操作進行試驗.,熱導率試驗(熱傳導系數),概述:熱量從物體的一部分傳導至另一部分,或從一物體傳導至另一物體,稱為熱傳尋,熱導率是一

30、表明物質熱傳導能力的性能參數.實驗方法:熱導率試驗,熱導率試驗,原理:本方法基於穩定導熱原理,當試樣上、下兩表面處於不同的穩定溫度下,測量通過試樣有效傳熱流及試樣兩表面間的溫差和厚度,計算熱導率.試驗儀器:測試熱導經的護熱平板式熱導率測量儀主要由:a.主加熱板能提供穩定的加熱功率和穩態的溫度t2;b.護熱板能保證主加熱板的熱量全部通過試樣;c.冷板能保證及時把通過試樣的熱量傳走,並保證溫度t1穩定;d.加熱板與冷板的溫度控制系統;e.主加熱板所消耗功率的計量系統;f.試樣厚度的測量和支持器.試驗步聚:制備好的試樣應是均質的,兩表面應平行、平整與光滑、無裂紋、氣孔等缺陷.若試樣為導熱膩子應均質並

31、用木制框架圍住,用千分尺測量試片厚度,精確至0.05mm,沿四周至少測量四點,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試樣試驗前厚度,試樣放在儀器的冷、熱板間,使之緊密接觸,冷、熱板應維持一恆定溫度,保持選定的溫度差,並記錄各溫度值,精確至0.1K.當主熱板放和護熱板溫差小於1K時,即認為溫度已達平衡,當在加熱功率不變時,主加熱板溫度波動每小時不超過0.1K時,則認為已達穩態,每隔30min連續測量三次通過有效傳熱面的熱流與試樣兩面溫差,算出熱導率,當兩測量值與平均值之差小於1%時,結束試驗,同時再測試試樣試驗後沿試樣四周四點的厚度值,並計算出試驗後試樣的厚度平均值,以試樣試驗前、後的厚度平均值作為試樣結果計算的厚

32、度值.,熱導率测试仪结构示意图,膠本體強度試驗(抗壓強度),實驗方法(膠本體拉伸強度試驗、膠本體壓縮強度試驗、膠本體彎曲強度試驗、膠本體沖擊強度試驗),膠本體壓縮強度試驗,原理:標准試樣施加壓縮負荷至破裂過程的最大壓縮應力.儀器設備:機械式拉力試驗機,機載負荷誤差1.0%.測量變形的儀表誤差不超過1%.卡尺 分度值0.02mm.澆注模 模腔尺寸應符合圖8-107要求,內表面鍍鉻,且1出5.試驗步驟:試樣制備(試樣制備有兩種澆注方法,直接澆注法與平板澆注法,試樣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氣泡、裂紋及明顯雜質與加工損傷等缺陷,每組試樣不小於5個);測試,在試樣標線55mm0.5mm中部及離兩端標線5mm

33、處,各取一點用卡尺測量試樣的寬度與高度,精確至0.02mm,夾持試樣,使試樣的中心軸線與上、下夾具的中心對准一致,安上防護罩,按(105)mm/min速度均勻連續加載,直至破壞記下破壞負荷及斷裂伸長率,測定拉伸彈性模量時,在工作段內安裝測變形儀表,按2mm/min速度或手動加載,施加破壞負荷5%的初載,檢查和調整儀表,使試樣兩側變殂比較一致,然後以一事實上間隔施加載荷,記錄相應載荷值與變形值,在非工作段斷裂的試樣數據應予以剔除,並補充試樣試驗.,圖8-107 拉伸試樣(單位mm),橡膠膠黏劑力學性能試驗,概述:橡膠制品,如輪胎、航空軟油箱、膠管、汽車V形帶、傳遞帶密封制品、減震器和飛行員生命保

34、證系統橡膠制品中,除了使用生膠與各種配合劑外,還要使用很多纖維制品與金屬對其進行增強.實驗方法(橡膠與金屬膠接扯離強度試驗、橡膠與金屬膠接拉伸剪切強度試驗、橡膠與金屬膠接180剝離強度試驗),橡膠與金屬膠接扯離強度試驗,原理:在試樣的膠接面上施加均勻垂直拉力,測定試樣破壞的最大力,試樣單位面積上的最大力為橡膠與金屬的膠接強度.儀器設備:拉力試驗機(擺錘式或電子式,應優先用電子拉力試驗機,力值示值誤差應優於1%,使用擺錘式拉力試驗機破壞負荷應處在全量程15%85%范圍內,加載時應與試樣受力中軸線保持一致)卡尺(分度值0.02mm).試驗步驟:試樣的環境調節和試驗的標准溫度、濕度與時間應按GB/T

35、2941規定,試件(金屬試件如圖8-92所示,材料LY12CZ鋁合金或45號鋼,金屬試件15mm直徑與40mm直徑的同軸度不大於0.05mm,直徑7mm相對直徑15mm的對稱度不大於0.1mm,垂直度不大0.1mm,橡膠板厚度為30.10mm,試件表面一般應用100目鋼玉吹砂處理後,在干燥器中估存待用,待用時間不應超過8h膠接工藝或按膠黏劑廠商推薦的有關規定進行);測試(將試樣裝入拉力機上、下夾持器中,以(505)mm/min速度加載,直至破壞,記下最大破壞負荷破壞類型.),橡膠與金屬膠接拉伸剪切強度試驗,原理:試樣為橡膠夾在兩個平行的金屬片間的單搭接結構,在試樣的膠接面上施加一平行於膠接面的

36、拉伸剪切力,測定試樣破壞時的最大拉伸剪切力,其單位膠接面上的最大拉伸剪切力為它的膠接拉伸剪切強度.儀器設備與試樣:拉力試驗機(擺錘式或電子式,應優先用電子拉力試驗機,力值示值誤差應優於1%,使用擺錘式拉力試驗機破壞負荷應處在全量程15%85%范圍內,加載時應與試樣受力中軸線保持一致)卡尺(分度值0.02mm).試樣尺寸及共搭接長度如圖8-95所示.試驗步驟:試樣制備(試片表面應平整、光滑、無彎曲、毛刺、飛邊、撓曲與歪斜等缺陷,邊緣應保持直角,膠接應按相應產品標准規定進行);測試(用卡尺測量實際膠接面寬度與長度).,橡膠與金屬膠接180剝離強度試驗,原理:試樣由硫化橡膠與金屬膠接而成,試樣在單位

37、長度上所承受的平均剝離力為180剝離強度,單位為kN/m.儀器設備:拉力試驗機應優先選用無慣性的電子拉力試驗機,同時應配有剝離專用夾具.試驗步驟:試樣(試樣膠接組合圖如圖8-96所示,載成橡膠試片尺寸如圖8-96所示,金屬試片應平整、光滑、無壓痕、劃傷缺陷,試樣可采用單片膠接,也可采用大板膠接,然後切割成試樣尺寸,但應防切割時熱與機械損傷試樣,試樣不少於5個);測試(試樣的試片寬度測量每個不少於3次取平均值,精確到0.1mm,將剝離端橡膠片彎曲180夾持在拉力機下夾持器中,金屬板夾在上夾持器中,使剝離面面向操作者,以10010mm/min的速度對試樣進行剝離,剝離長度不應少於125mm,記錄每

38、個試樣最大剝離強度與最小剝離強度).,可燃性試驗,概述:測試按水平、垂直位置放置的試樣被施加火焰後的行為,以衡量材料的可燃性,它屬於表面火焰傳播試驗方法,即可燃性試驗法.實驗方法(水平燃燒法、垂直燃燒法),水平燃燒法,原理:水平地夾住試樣一端,對試樣自由端施加規定的氣體火焰,通過測量線性燃燒速度來評價試樣的燃燒性能.儀器設備:(1)帶試樣夾的鐵台架兩個,用以支撐與夾住試樣與本生燈.(2)一盞有管體和圓柱形底座的本生燈內徑9.5mm,規定要求,儀器安裝如力11-1所示.試驗步驟:試樣(試樣尺寸、外觀及預處理應符合要求);試驗(在距試樣點燃端25mm和100mm處,與試樣長軸垂直,各劃一條標線,用

39、夾具夾緊試樣遠離第一標線的一端,使試樣長軸呈水平方向,其橫截面軸線與水平方向成45角,將燃料氣體的氣源與本生燈接通,在離試樣約150mm的地方點燃本生燈,通過調節燃氣流量和空氣進口閥,使本生燈在燈管為豎直位置時產生20mm2mm高的藍色火焰.共試驗3根試樣),垂直燃燒法,原理:垂直地夾住試樣的一端,對試樣自由端施加規定的氣體火焰,通過測量燃燒速度有焰及無焰燃燒時間來評價試樣的燃燒性能,本方法是以ISO1210為依據.儀器設備:儀器設備同垂直燃燒法原理規定.試驗步驟:試樣(試樣尺寸、外觀及預處理應符合要求);試驗(用支架上的夾具夾持試樣上端6mm,使試樣長軸保持鉛直,並使試樣下端距水平鋪置的干燥

40、醫用脫脂棉層的距離約為300mm撕薄的脫脂棉層尺寸為50mm*50mm,其最大未壓縮厚度為6mm,示意如圖11-3所示,點燃本生燈與水平法相同,將本生燈火焰對准試樣下端面中心,並使本生燈管頂面中心與試樣下端面距離保持為10mm,點燃試樣10S,標准中推薦了一種固定在本生燈上的指示標尺,如圖11-4所示,有助於保持本生燈頂部與試樣下端距離為10mm,對試樣施加火焰10S後,應立即把本生燈撤到離試樣至少150mm處,同時用秒表或其他計時裝置測定試樣的有焰燃燒時間t1,,噹試樣的有焰燃燒停止後,立即按上述方法再次對試樣施焰10S,並需保持試樣余下部分與本生燈口相距10mm施焰完畢,立即撤離本生燈,同時測定試樣的有焰燃燒時間t2和無焰燃燒時間t3,共測試五根試樣.),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