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963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概说,太阳病是六经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表。,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 其直者: 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 循肩膊,挟脊抵腰中, 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至小指外侧 ”,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1.阳气旺盛,为六经之藩篱:1)循行路线最长,穴位最多(67个),五脏六腑背俞穴所在。2)与督脉交于百会,连与风府,并行与背部。3)与肾相连,肾内藏元阳。,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2.统摄营卫,主人身之表:1)卫出于下焦,借助于肾中的元阳,膀胱之气化而化生;“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

2、其应。”灵枢本藏 2)卫气借助于中焦脾胃的滋养;3)卫气有赖于上焦肺气的宣发与输布。,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3.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1)“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2)借助肾阳温化,而成太阳之气。,太阳病概说 一、太阳的生理,4.经脉相连,与少阴相互表里:1)生理上相互联系;2)病理上相互传变:太阳飞渡少阴,少阴外出太阳。,太阳病概说,二、太阳病成因1.风寒外邪侵袭肌表。2.少阴病热移膀胱。(293),太阳病概说,三、太阳病证候类型1.经证:1)太阳中风证;2)太阳伤寒证;3)太阳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4)表郁轻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等。,太阳病概说 三、

3、太阳病证候类型,2.腑证:1)蓄水证;2)蓄血证。,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3.兼证:1)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兼肺气不利、兼阳虚漏汗、兼胸阳不振、兼营气不足。2)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兼内热郁闭、兼水饮内停。注意:有些兼证实为变证,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4.变证:1)热证:热郁胸膈之虚烦证、邪热壅肺之咳喘证、里热夹表邪之下利证;2)虚证:内脏阳虚证、阳虚兼水气证、阳阳两虚证;3)结胸证;4)脏结证5)痞证。,太阳病概说 三、太阳病证候类型,5.太阳病类似证:1)风湿证;2)悬饮证;3)痰实证。,太阳病概说 四、太阳病治法,1.经证:发汗解表(峻汗、缓汗、微汗)。2.腑证:化气行

4、水;活血逐瘀泻热。3.兼证:主治方基础上随证化裁。4.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太阳病概说 五、太阳病传变,1.治疗得法、汗出而愈;2.表邪不解、传入他经:1)少阳(96条小柴胡汤证);2)阳明(179条太阳阳明);3)少阴(82条真武汤证);3.失治误治、发生变证。,太阳病概说 六、补充,1.伤寒论条文体例:1)原病;2)治疗过程(部分可无);3)现病证;4)病机分析;5)治法及治方。,太阳病概说 六、补充,2.伤寒论的常用特殊笔法:1)倒装句(46条)2)省略句(51条)3)插笔(124条)4)互文见义(179条)5)假宾定主(71条),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

5、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释义】1.太阳病经证的脉证特点;2.病因病机;3.太阳病表证的本质;4.太阳病热型。,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补充:六经病提纲证须满足两个条件:1)提示本经病的主要证候内容;2)提示本经病的病机本质。,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1.太阳病的经证的脉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太阳病的经证的证候与病因病机:太阳病经证病机:邪袭太阳,经气不利, 营卫失和,正邪交争。,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3.提纲证揭示了太阳病经证的本质脉浮病位在表;头项强痛病邪在太阳经;恶寒病机为风寒伤及卫阳;

6、注意:三者同时并见方可诊断为太阳病,缺一不可。,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4、太阳病热型:恶寒与发热并见。提纲证为何不提发热?1)发热出现较迟,或初起不明显;2)发热不为太阳病所特有。注意:恶寒与畏寒的区别,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提要】太阳中风证主要脉证。【释义】1.病机分析;2.相关说明。,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1.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卫不外固,营阴外泄)。2.相关说明:1)脉证要点:汗出、脉缓。2)表虚并非“精气夺则虚”之虚证。3)此四证的先后顺序为病证的出现顺序。,第一节 太阳病

7、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提要】太阳伤寒证主要脉证。【释义】1.病机分析;2.相关说明。,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1. 病机:风寒束表,卫阳郁闭,营阴郁滞。2.相关说明:1)脉证要点:无汗、脉紧;2)发热的迟早与感邪轻重和体质的强弱有关;3)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辨证以有汗无汗为着眼点,可通过切诊来辨别感邪发为中风还是伤寒与病人平素体质有关,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8、。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提要】论述太阳温病的主要特点及误治后的变证。【释义】1.病机分析;2.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之鉴别;3.误治后变证分析。,惊风、痫证,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1.太阳温病的主要证候:发热正邪相争。口渴邪热灼伤津液。不恶寒当为微恶寒,风热邪伤卫。病机:外感温热之邪,邪犯肺卫,致热邪伤津。,2、太阳中风、伤寒、温病的鉴别:,证名,病因,同,异,主 症,病机,治法,中风,伤寒,温病,风寒,风寒,风热,发热脉浮,恶风、汗出、脉缓,恶寒、无汗、脉紧,不恶寒、口渴、脉数,卫强营弱

9、,卫闭营郁,风热外袭,解肌祛风,辛温发汗,清凉透解,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3、误治后的变证,若发汗已(误用辛温发汗):,身灼热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邪热壅盛,灼伤津液,其热更炽。邪热充斥内外。热迫津泄。热壅气滞,经脉不利。或热盛伤气热盛神昏。邪热壅 肺,呼吸不利。热盛神昏,或热壅于 肺。,( 治当辛凉甘寒,清热育阴,切忌攻下、火疗等法。),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误下变证: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误下重伤津液,化源枯竭。津伤热炽,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以上诸症反映了风温误下,致热愈炽而津愈伤,真阴枯竭之象。,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10、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误火变证发黄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热盛熏灼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热迫神明,引动肝风。火邪伤营,瘀热郁蒸。,预后: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误治,正气损伤不甚,尚可迁延时日。,反复误治,必致阴液耗竭,病势垂危。,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提要】外感病初期分辨阴阳的要点【释义】 1.条文本义;2.后世发挥;3.水火成数;4.七日节律。,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释义】 1.本义:

11、阳指太阳中风,阴指太阳伤寒2.引申义:1)辨病发于三阴三阳;2)辨病发于太阳少阴。,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3.关于水火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炎,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易传系辞 “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人有七日节律,但六七日不可拘泥,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提要】判断疾病传变

12、与否当以脉症为凭。【释义】1.伤寒一日与伤寒二三日之含义;2.太阳病传变与否之脉证;3.补充说明。,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补充:此两条提示:1)太阳病传变的早期症状。2)太阳病传变的方向:主要是阳明、少阳。3)太阳病传变不拘时日。,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提要】论述太阳病经尽自愈的机理及预防传经之法。【释义】 1.头痛、经尽自愈之解释;2.预防传经之法。,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提要】预测太阳病邪解之后,痊

13、愈的日期。【释义】1.外感病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2.凡病之解,注意扶正和自身正气的恢复。3.正气恢复,不要唯药论。,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谷肉果菜,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五、太阳病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提要】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推论太阳邪气欲解的时间。【释义】1.阳气最盛之时,太阳邪气得解。2.临床可供参考,但不必拘泥;应以中间时辰为中心。,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五、太阳病欲解时,3.欲解时临床意义1)邪轻病不重,欲解时病邪可不药而解。如表解不了了者,可在欲解时彻底痊愈。2)借助欲解时,有利于驱邪外出。因而在欲解时,应及时施治,以提高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