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4996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脏腑辨证之脾与肝课件.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21,中医诊断学,第三节 脾病辨证,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肤浮肿,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多见脾胃不和、土不生金及土克水等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脾之病变的常见证候。即:虚证饮食、劳倦、思虑、久病,致脾气虚证等。实证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寒湿,致湿热蕴脾等。,2022/12/21,中医诊断学,脾 一、脾虚证 病 二、脾血虚证 常 三、中气虚弱证 见 四、清阳不升

2、证 证 五、中气下陷证 候 六、脾不统血证 七、气虚发热证 八、脾阳虚证 九、中气滞证 十、脾湿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一、脾虚证,【临床表现】特征:不知饥饿、食少、食后困倦思睡、食后有胀滞感即欲便、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不和。,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脾虚=特征+基础证(胃气不和)脾虚,多指脾胃虚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现象。它的证状是纳食不思,食亦无味,食后困倦思睡,平时大便不成形,稍进油腻即大便成糊状。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而后脾病,故胃气不和为其基础证,多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2022/12

3、/21,中医诊断学,健脾的药物,白术,砂仁,白豆蔻,鸡内金,陈皮,2022/12/21,中医诊断学,二、脾血虚证,【临床表现】特征:面色萎黄、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血虚。基础证:脾虚或过度劳倦。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脾血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脾虚)+加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 血虚证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脾虚初起,先见食少、便溏;从而营养缺乏、面色萎黄;进一步小便利而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系营养缺乏的脾虚血少证常伴有困倦,眩晕,心悸等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脾血虚与心

4、、肝血虚比较,由于它的特征不多,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2022/12/21,中医诊断学,认清脾血虚病史:多有食少、便溏等脾虚病史,或苦力劳倦病史。特别是食少便溏之脾虚,与面色萎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把它(脾虚)看作是脾血虚的组成部分。掌握脾血虚的特殊色诊: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 脾血虚鉴别诊断:黄疸是一身俱黄,脾血虚是其小便利而目不发黄;,2022/12/21,中医诊断学,脾血虚兼证:脾血虚而见心悸头晕,多先有脾虚,脾血虚,后见心肝血虚,说明心肝受累。现代医学提示。脾血虚的黄色病色,是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色诊。总的来说:脾血虚的病因是脾虚,其

5、病理为营养缺乏而生血减少,它的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三、中气虚弱证,【临床表现】 特征:中气不足为胸闷,自觉气短,大便频,大便先干后溏,老人脱肛,小便黄浊,有粉样沉淀;中气虚弱为神疲困倦,懒言声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中气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 中气虚是在脾虚基础上发展的,但脾虚不等于中气虚弱。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缺乏的而导致的气分

6、不足: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另外中气不足是只见中气某一方面的功能异常,初见虚象;中气虚弱为特定的证候群,已是虚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补中益气的药物,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大枣,炙甘草,2022/12/21,中医诊断学,四、清阳不升证,【临床表现】特征:眩晕欲仆、头痛昏重、身重。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清阳不升=特征+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 清阳不升多起于中气虚或痰湿中阻。疲劳过度,中气损伤,清阳不升,头痛沉重,悠悠忽忽,伴有少气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痰湿阻胃,亦使头重胀痛,天旋地

7、转,眩晕欲仆,身重,常伴胸膈满闷,呕恶痰诞,苔白厚腻等。这种头重头痛,虽然亦为清阳不升,但与中气虚的头重头痛不同。清阳不升的头重头痛因中气不足而清阳不升,而痰湿阻胃为痰湿阻遏导致清阳被抑;故清阳不升用升补,痰湿阻胃用健中、化痰、利湿为主。,2022/12/21,中医诊断学,五、中气下陷证,【临床表现】特征:行动喘促、久泻不止、小腹坠胀、脱肛、及妇科崩漏、白带不断、子宫脱垂。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中气下陷=特征+基础证(中气虚) 中气虚弱,多为神疲困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进一步发展,出现行动喘促,久泻不止,方可认作中气

8、下陷。可以看出,行动喘促是中气下陷的特征,而是中气虚弱的或然证,轻者可不出现。,2022/12/21,中医诊断学,脱肛,前面提到老人脱肛是中气不足,这里又说脱肛属于中气下陷,有何根据?老人脱肛,往住因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属于中气不足;久泻久痢,亦能脱肛,见于中气下陷。中气不足会导致老人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出现脱肛;而中气下陷的脱肛为久泻所致。病机有所不同。其中久泻为中气下陷的特异性证状。,2022/12/21,中医诊断学,升提的药物,升麻,柴胡,荆芥,防风,2022/12/21,中医诊断学,六、脾不统血证,【临床表现】特征:便血久不止,血色暗黑及妇科崩漏不断。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兼证:面

9、色不华,舌质淡等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脾不统血=特征+基础证(中气虚)+兼证(血虚) 中气有提摄能力,因气虚而血出不止,称为脾不统血。多见便血经久不止,及妇科崩漏等。气不摄血,根本由于中气不足,常见神疲困倦,少气无力等。血出不止,亦兼见面色不华,眩晕,心悸等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统血的药物,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七、气虚发热证,【临床表现】特征: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气怯,面色白,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共征:身热、心烦、脉数等内热。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兼证:外邪。,2022/12/21,中医诊断学,

10、【证候分析】气虚发热=特征+共征+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兼证(外邪) (1)气血有不可分割关系,虚证发了,虽分气虚和血虚,但气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气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血虚发热亦能促使气分亦弱。(2)气虚发热特征:由于气血亏损之体不耐烦劳,往往在动作之后即有发热,这种发热用一般退热法均不能控制,是较长时间断续发热,上午明显。,2022/12/21,中医诊断学,(3)气虚发热基础证:面色白,气怯无力,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等。(4)气虚发热易感外邪:气虚发热有两种热型,一种是单纯的气虚发热(指不夹外感);热度往往不高;一种是在气虚发热基础上加上外感发热(理由是卫气不固,易感外邪

11、),产生更高和不规则的复杂热型,属于本虚标实证。所以气虚发热中不但血虚是发热的原因,气虚亦是发热的原因,且气虚占居着主导地位。,2022/12/21,中医诊断学,八、脾阳虚证,【临床表现】特征:主脏在胃,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食后饱暖;主脏在腑,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痛绵绵;痰饮,咳嗽痰多,恶寒背部尤甚;水湿,肢体浮肿,腹满,足背肿,舌苔白滑粘腻。共征:天冷易发,喜温喜按,舌质较淡等阳虚。基础证:神疲困倦,气短无力等中气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脾阳虚=特征+共征+基础证(中气虚)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中医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

12、性的归于脾,这是脾胃病的划分原则。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科学分类,伴随脾胃病划分原则也出现了负面影响。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症状不分,甚至出现指鹿为马的现象。,2022/12/21,中医诊断学,所以我们可以从辨主脏的方法入手,先从局部着手,分辨主脏,然后从整体考虑,再次定位定性,作出总的诊断。如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首先从局部入手,分辨主脏在胃,然后根据脾胃病划分原则,从整体考虑,空腹胃痛不仅属于胃,而着重在脾,属于脾阳虚。泄泻,腹痛绵绵,应该属于肠病,然后从虚实来分,可以看到虚证多关于脾,其病机属于脾阳虚弱。这样来辨别可以避免脾胃肠概念不清的混乱局面。脾主运化水湿,阳气亏乏,水湿停留,还可出现

13、痰饮,水湿等本虚标实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温阳的药物,干姜,炮姜,白术,砂仁,高良姜,2022/12/21,中医诊断学,九、中气滞证,【临床表现】特征:胸闷、脘痞、腹满或脘腹胀满。共征:来势急骤、时作时止等气滞。基础证:食少、便溏等脾虚;食呆、大便不调、舌苔白滑粘腻等脾湿。,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气滞=特征+基础证(脾虚或脾湿) 中气滞多起于脾虚或脾湿。中虚生满者,因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多见于食少、便溏等脾虚,治宜补中为主,少佐理气。脾有寒湿,湿易凝滞,阻碍气机,在中则脘痞,在下则腹满,治宜温脾燥湿,佐以理气。,2022/12/21,中医诊断学

14、,中气滞与胃肠气滞的关系,类似于肝郁与肝气,一为不及一为太过前者为气机郁结偏于虚;后者为气机横逆,偏于实。中气滞以痞满为主,须在补脾或温脾燥湿的基础上佐以调气;肠胃气滞以胀为主甚则胀痛,治宜理气为主。辩证关健在于虚、寒二字,因脾虚属于虚,脾湿偏于寒。,2022/12/21,中医诊断学,调中的药物,木香,苏梗,藿香,砂仁,檀香,2022/12/21,中医诊断学,十、脾湿证,【临床表现】特征:脘痞、腹满、大便不实、舌苔白滑粘腻。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基础证:恶寒、口多清水等脾阳虚。兼证:食呆、嗳噫吞酸等消化不良。,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脾湿=特征+共征+基础证(脾阳

15、虚)+兼证(消化不良) 因脾和胃的性质不同,胃湿多由湿浊暂时郁遏,芳香宣通,郁滞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不能健运,必须温化。且必须明确脾湿多偏于寒,与单纯的胃湿有所不同。如脾湿的大便不实、苔白滑等,便是脾阳不足之明证。所以用药只有与脏腑结合,疗效才能较速,这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2022/12/21,中医诊断学,苦温燥湿的药物,苍术,厚朴,干姜,草果,砂仁,2022/12/21,中医诊断学,第四节 肝病辨证,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性主升发,宜条达舒畅。若肝脏血亏,即引起供血器官缺血等一系列证状。如果谋虑不遂,情志不舒,肝脏不能疏泄,便产生肝郁之证。肝在志为怒,怒则伤肝,发为肝气、肝火。不

16、但本脏有病变,还往往影响其他脏腑,如乘胃、克脾、累肾等,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证候。,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病常见证候,一、肝血虚证二、肝阴虚证三、肝阳虚证四、肝气虚证五、肝气证六、肝郁证七、肝寒证八、肝热证九、肝火证十、肝阳证十一、肝风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一、肝血虚证,【临床表现】常见特征:目眩、不耐烦劳、筋惕肉膶、妇女经少、经淡、经闭。偶见特征:目干涩、视物模糊、雀盲、头痛自眉梢上攻、拘挛、膝屈伸不利、指甲少泽。共征:形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等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血虚=特征+共征(血虚)由于肝血虚牵扯面广,证状又比较复杂,

17、如全盘托出,常令人感到头绪纷繁,难于掌握。故分常见证,而偶尔提及的证状纳入偶见证,但偶见证不等于不重要。关于不耐烦劳,我们常见的表述形式有4种:不耐烦劳、不耐操劳、易疲劳和疲乏,它们意思相近。关于疲乏,多以为中气虚,为什么又见于肝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把疲乏归于中气虚,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由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故肝血虚多见疲乏,不耐烦劳。关于中气虚,应该换一种提法“四肢无力”,这与脾在生理上主肌肉四肢有关。疲乏和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疲乏多见肢体酸、沉、胀,下肢比较明显,多在小劳后或午后出现,不为休息所缓解。俗称不解乏。四肢无力多起于食少便溏,早晨醒来没干活就没劲。而疲乏是

18、早晨起来有劲,只是不耐操劳而已, “不耐”就是工作不能耐久。故疲乏多从肝治,轻则偏重补血,重则气血双补;无力则从脾治,培补中焦。,2022/12/21,中医诊断学,补肝血的药物,当归,白芍,熟地,何首乌,阿胶,沙蒺藜,枸杞子,2022/12/21,中医诊断学,二、肝阴虚证,【临床表现】特征: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目干涩、下肢软弱、足跟痛。共征;舌红无苔、脉虚数。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阴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肝阴临床常常是肝肾并提,其表述的形式有4种:肝肾阴虚、肝肾阴血不足、肾阴肝血不足和肝肾阴血极虚等。其实临床没有单纯的肝阴

19、虚,即使有肝阴虚,也是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阴虚见于肾阴虚不能养肝,肝血亦虚;或肝血虚累及到肾,肾阴亦虚。肝肾阴虚这种惯用提法比较模糊,因其中的肝仍然是肝血虚。所以我们可以换个提法:肾阴肝血不足或肝肾阴血不足。在此单列肝阴虚证型,这实际是变相讨论肝肾阴虚证型。,2022/12/21,中医诊断学,补肝阴的药物,北沙参,麦冬,百合,天冬,玉竹,石斛,生地,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三、肝阳虚证,【临床表现】特征:头痛麻木、并不剧烈、得温轻减。共征: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多由逐渐形成。基础证:懈怠不耐劳、忧郁胆怯等肝气虚;腰冷酸痛、晨寒、小便频数等肾阳虚。

20、,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阳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肝气虚或肾阳虚)肝阳虚多起于肝气虚,当辨认肝气虚本证。肝阳虚还起于肾阳虚,固肾阳虚常累及肝。导致肝阳亦虚。如骨髓痨即是。肝阳虚与肝阳证均有头痛麻木。但肝阳头痛起于血液不充,肝阳循经上扰,头痛偏重两侧、畏光,重则颠顶如有物重压,兼有麻木感。肝阳虚头痛是相火不能温养头目而头顶冷痛麻木,但不剧烈,得温轻减。,2022/12/21,中医诊断学,前者肝阳相对亢盛,其性质近于热,治以清滋柔镇;后者肝阳本身虚弱,属于虚寒,必须在补体之中加入温养。头痛麻木,虽为肝阳虚的特征,但在肝阳虚初起或证状不典型时,也可以暂时不出现,这时就必须抓住

21、肝阳虚的共征,再结合其基础证的特征(肝气虚的懈怠胆怯)等即可判断。特征的意义不仅在于能确定它所在的证型,还能判定与之有关的证型。,2022/12/21,中医诊断学,补肝阳的药物,肉桂,淫羊藿,艾叶,木瓜,2022/12/21,中医诊断学,四、肝气虚证,【临床表现】特征:意志箫索、懈怠胆怯、卧不安、极度疲劳、倏时头晕眼花无所见、胁下一点痛不止、遗尿。共征:气短、无力等气虚。基础证:多疑善虑、忧郁不欢、胸胁苦满等肝郁;目眩、筋惕肉膶、指甲少泽等肝血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气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肝郁或肝血虚) 血液循行脉内全身受其营养,气能改善血液的功能和帮助血液的

22、正常运行。二者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假如气受到心理上、环境上的刺激,无论情志方面的喜怒哀乐,气候方面的冷热都会影响到血。,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气虚多起于肝郁,肝郁不舒,久则发热,热郁于内,不易发泄,耗气烁血,适渐体力衰退成为气虚。 肝以血为体,气为用。肝血虚,生气不强,肝气亦虚。故肝郁和肝血虚是肝气虚的基础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气虚的特征,在精神方面意志箫索、懈怠胆怯、卧不安;体志方面极度疲劳、下肢酸软;见于局部,突然头晕眼花无所见或胁下一点痛不止或气虚疏泄不禁而遗尿。,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气虚与肝血虚均有目眩、疲乏等证。但肝气

23、虚的证状就表现得严重。如头晕眼花无所见、极度疲乏等,这是由于肝气虚是在肝血虚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决定的。,2022/12/21,中医诊断学,五、肝气证,【临床表现】特征:头胀、两胁胀满作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睾丸胀痛。共征:先胀后痛、时痛时止、来势急骤等气滞。兼证:胸闷太息、腹胀矢气等胃肠不和。,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气=特征+共征+兼证(胃肠不和)肝气的形成,多因精神上受到刺激,肝脏气机不和,出现横逆现象。为什么同样受到精神刺激,会有肝都、肝气之别?,2022/12/21,中医诊断学,性柔多肝郁,性刚多肝气。肝气以作胀为特征先因气机胀滞,然后作痛。故肝气

24、病有胀而不痛的。没有痛而不胀的。肝气发病,多从本脏本经部位开始,以两胁至少腹最为明显,然后循经扩散,上逆于头部,下及前阴等处,再影响胃肠。,2022/12/21,中医诊断学,降肝气的药物,沉香,降香,代赭石,2022/12/21,中医诊断学,六、肝郁证,【临床表现】常见特征:意志消沉、忧郁寡欢、多疑善感、胸胁痞满、妇女月经不调。偶见特征:头昏、痴呆、妇人小便频数、量少窘急、甚则遗尿。兼证:胸痞腹满、大便不调等脾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郁=特征+兼证(脾虚)肝郁的原因,多由于性格内向,忧郁寡欢,沉默少言,不善于感情沟通。还与思维方式有关。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正确对待

25、。,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气郁结,多表现为多疑善感,觉得全身都不舒服,头脑不清,胸胁不畅,脘痞不舒,常常作一次深呼吸才觉得痛快。临床所说的肝郁,多指气分病,兼见血虚,近于本虚标实。肝郁脾必郁,多影响中焦,出现胸痞腹满大便不调等脾虚。,2022/12/21,中医诊断学,疏肝郁的药物,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橘叶,柴胡,青皮,枳壳,香附,路路通,玄胡,沉香,2022/12/21,中医诊断学,七、肝寒证,【临床表现】特征:头痛脑冷、少腹痛、经行小腹急痛。共征:四肢厥冷、指甲青紫、脉沉紧、病来急骤等实寒。兼证:呕吐清涎粘沫、或吐酸水等胃气上逆。,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

26、候分析】肝寒=特征+共征+兼证(胃气上逆) 四肢不温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肝寒须与肝的症状结合。,2022/12/21,中医诊断学,厥阴头痛,由肝经寒气上逆,头痛脑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郁。微带青晦,夹胃气上逆而呕吐清涎粘沫等。寒邪直中少腹,多见少腹拘急疼痛,吐酸水清水等。胃气上逆虽属兼证,但从侧面反映了该证的特点,也应重视。,2022/12/21,中医诊断学,温肝寒的药物,桂枝,细辛,小茴香,吴茱萸,川椒,2022/12/21,中医诊断学,八、肝热证,【临床表现】特征:寒热往来,目赤红肿流泪、口苦,手足发热、胁痛而有热感。共征:烦闷、小便黄赤,脉弦数等实热。基础证:肝气郁结

27、。,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热=特征+共征+基础证(肝气郁结) 引起肝热的原因,有气郁化热和外感温病传变的。当其化热内伏,而没有冲激上逆现象的时候,称为肝热。肝热多见寒热往来,手足发热、目赤红肿、胁痛而痛处有热感。,2022/12/21,中医诊断学,清肝的药物,丹皮,黄芩,山栀子,夏枯草,青蒿,青黛,牛黄,2022/12/21,中医诊断学,九、肝火证,【临床表现】特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耳鸣、耳聋、恼怒、发狂、梦遗。共征:烦闷,大便秘结,脉弦数,来势急骤等实火。基础证:肝气或肝热。兼证:吞酸、嘈杂等胃气不和。,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火=

28、特征+共征(实火)+基础证(肝气或肝热)+兼证(胃不和) 引起肝火的原因有肝脏蕴热或肝气转化。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故肝热和肝气为其基础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由于火性炎上,其证状多集中在头面。表现为头胀痛、耳鸣、耳聋、面红等。肝火冲逆无制可引动胃失和降,兼见吞酸、嘈杂等证。肝气与肝火,均可引起急躁,恼怒等精神不安现象。两者有何不同?,2022/12/21,中医诊断学,(1)肝气多因情志刺激而生气,证见胸胁少腹胀痛等,由于气机阻滞还可以出现急躁,恼怒,耳鸣等证。 (2)肝火是火性上炎,冲逆无制,证见头痛昏胀,急躁,恼怒,耳鸣等。 (3)生气不等于恼怒,生气是不快与内心,属于气滞;

29、(4)恼怒是发泄于外,属于火逆。,2022/12/21,中医诊断学,(5)肝气出现恼怒,是因气机阻滞而继发的,它也可以不出现。 (6)肝火之恼怒,是火性上逆而直接引发的头面症状。 (7)这样看来,恼怒是肝火的常见证,而是肝气的或然证,故不在肝气的主证之列。,2022/12/21,中医诊断学,泻肝火的药物,龙胆草,黄连,芦荟,苦参,2022/12/21,中医诊断学,十、肝阳证,【临床表现】特征:轻者头晕偏头痛、目眶痛、严重的头痛如裂、巅顶如有物重压、兼有麻木感。共征:喜静恶烦,畏光畏火等阳热证。基础证:肝热和肝血虚。兼证:泛漾呕恶等胃气不和。,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阳=

30、特征+共征(阳盛)+基础证(肝热和肝血虚)+兼证(胃失和降) 引起肝阳浮动的原因,一是肝热而阳升于上,一为血虚而阳不潜藏故肝热和肝血虚是其基础证。肝热引起的肝阳可兼血虚,血虚引起的肝阳亦多内热两者不能绝对分开。所以分别来说前者偏于实,后者属于虚;总的来说,肝阳的性质偏于热,接近于火,基本上是一个虚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阳上逆的主要表现为头痛。但这种头痛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头痛的部位:一般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重,或偏在一边所说偏头痛即属此类。(2)头痛的性质与程度:暴裂痛或者隐隐作痛,于生气着急后更为严重。(3)头痛的时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不同于肝火、肝气头痛,来势急骤

31、,存在短暂,很快消失。,2022/12/21,中医诊断学,(4)头痛的突出兼证:肝阳头痛常同时伴有头胀和眩晕肝热引起的肝阳头痛偏于实,实则多兼胀(头胀);血虚引起的肝阳头痛偏于虚,虚则多兼晕(眩晕)。肝阳是临床辨证上的棘手问题。,2022/12/21,中医诊断学,潜肝阳的药物,菊花,钩藤,天麻,桑叶,牡蛎,石决明,珍珠母,2022/12/21,中医诊断学,十一、肝风证,【临床表现】特征:轻者眩晕欲仆、耳鸣,肢麻、手指濡动,重者头、舌颤抖,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共征:多动善变,时作时止等风证。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蒹证:泛漾呕恶等胃气不和。,2022/12/21,中医诊断学,【证候分析】肝

32、风=特征+共征(风证)+基础证(阴血极虚)+兼证(胃不和)肝风多起于血虚,除肝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疲乏、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证。习惯上肝风多由肝阳所化,那么,肝阳是不是肝风的基础证呢?,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风不仅为肝阳所化,还见于热盛动风、血虚生风和肾虚动风等。肝风的基础证决不是肝阳、热盛、血虚和肾虚等几个证候的简单相加。而是从这些证候中找出共同的病理变化。如肝阳转变为肝风,其病理由血虚内热而阳浮,变为阴血极虚而风动。阴血极虚不仅是肝阳化风的病理基础,也是血虚生风、热盛动风和肾虚动风的病理基础。,2022/1

33、2/21,中医诊断学,临床上肝血虚和肾阴虚的病人很常见。其中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肝风,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阴血极虚的程度。阴血极虚的“极”字很有意义,它点明了肝血虚和肾阴虚的病变程度。肝阳是血虚内热而阳浮的一种证候,仅见头晕目眩等视觉浮动的现象;,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风纯粹是一种虚象,不仅肝血虚而且肾阴亦虚,由于阴血极虚而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出现震动不定现象。,2022/12/21,中医诊断学,内经时期所说的肝风,多隶属于五脏中风。而后,历代关于肝风的证候论述,开始有手足不收、言语蹇涩、口歪眼斜、神思昏愦等中风证状。实用中医内科学在肝风内动条目中解释:肝风为眩晕、手足颤抖、抽

34、搐昏迷、口歪眼抖、角弓反张、半身不遂等。从中可以看出肝风与中风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概念不清、证状不分的问题。,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风是病理名词,亦为病名,而中风是病名。肝风作为病理名词,它是中风的原因之一;肝风作为病名,它可以是中风的前期证。如高血压患者临床可见:一天夜里突热被惊醒,醒时就发现自己右半身的上下肢在不停地抖动。大约抖动了十几下就停下来。间隔半分钟又抖动。如此反复了数次随后右半身瘫痪,确诊为脑血栓。这前后的三次抖动,当属肝风。它恰恰就是中风的前期证。,2022/12/21,中医诊断学,肝风一旦出现了中风证状,疾病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化,应从中风立论,所以在肝风证候中不应含有中风证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