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998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8.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脐灸的操作课件.ppt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者:八音魔琴,脐 灸 的 操 作,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引言,概述,适应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引言,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保健甚多,历代医家对神阙穴抗衰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如早在殷商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诸虚百损,防病保健,强身延年。,壹,添加本,参考资料,在所有的穴位中,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神阙穴既与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相连联,也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医宗金鉴明

2、确指出神阙穴能“主治百病”,概述,贰,概述,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治百病。通过对脐灸温补,可补虚泻实,治标固本。经脐部艾灸,不通过消化道的吸收,肝脏的分解,肾脏的排泄,直接作用与体内及病灶部位。脐灸既有供热、传热、聚热、散热的快速反应,又有通经活络的显著效果。既能沟通表里上下,加速气血运行,又能安五脏、平六腑、养胃气、守元气、保精气、提神气、驱邪气。把体内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脐灸疗法:简、便、效、廉,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被人们称为绿色环保疗法。,概述,又圆又深的脐为健康的脐。脐浅者免疫力低下、易疲劳。脐偏上方代表肠胃功能失调、脾胃不和。脐偏下方代表生殖系统失调

3、、下焦不调。横脐代表肠胃失调或两边天枢高者为便秘竖脐代表肠胃失调、腹泻。脐左偏为气虚,怕冷、口淡无味、叹气等脐右偏为血虚,易疲劳睡眠质量差、燥热、浑身酸痛等。脐下腹高代表宫寒。 (生产后一年校准),巨阙-脐上6寸-调理心脏,心慌胸闷上腕-脐上5寸-肠胃中脘-脐上4寸-肠胃下脘-脐上2寸-十二指肠天枢-脐旁2寸-排便大横-脐旁4寸-排便带脉-绕脐一周-瘦腰气海-脐下1.5寸-月经不调、浮肿眼睑下垂、早衰、肥胖关元-脐下3寸-妇科生殖、减肥中极-脐下4寸-活血除湿,脐诊,脐穴,适应症,叁,适应症,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4、,脐疗在临床上可用于遗精、阳痿、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通调三焦,利水消肿,临床上可治疗小便不通、腹水、黄疸等病症。,扶正祛邪,养生延年,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防保健。,适应症,.,操作流程,肆,操作流程,1,2,3,4,准备姜,洗干净姜,用搅拌机把姜搅拌为姜末。,制作姜饼,通过专用的仪器,把姜末制作为如图所示的姜饼。,制作艾柱,把艾绒制作成如图所示的艾柱,患者准备,患者去平卧位,暴露相关穴位,注意保暖,如图所示。,操作流程,5,6,7,放置姜饼和艾柱,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姜饼和艾柱放于相关穴位。,点燃艾柱,根据病人实际的情况,适当选择艾柱的数量

5、,一般以3-5壮为例。,健康宣教,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注意保暖。,8,贴敷疗法,辨证论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方。(见下页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01,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消胀散,03,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便秘、大便秘结治法:功治导泻、凉血解毒药物:生大黄粉取穴:神阙穴方法:药研细末,开塞露适量调为糊状,敷于神阙穴,具有润肠通便作用。,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03,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食物积滞治法:调中和胃,消积导滞药物:肉桂、丁香、苍术等取穴:神阙穴、中脘方法:药研细末,加适量注射用水或生姜汁调成糊状,填人脐中

6、(神阙穴)、中脘穴,胶布固定。,开胃散,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01,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止痛散,03,这里输入图片的说明性文本,口疮、咽喉肿等痛降压;缓解腹痛止泻。治法:导热下行,引火归元药物:吴茱萸 取穴:涌泉穴;神阙穴方法:药研细末,陈醋或白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涌泉穴,具有降压作用和治疗口疮、咽喉肿痛;敷于神阙穴,具有缓解腹痛止泻作用。,注意事项,伍,注意事项,1,2,3,4,5,6,灸后4-6个小时忌接触冷水或洗澡,勿受风邪入侵,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身体发炎部位禁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注意事项,作者:八音魔琴,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