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0008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常用穴位主治 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太阴肺经,肺的生理特性,肺又称“华盖”,相傅之官。 肺五行属金。应秋天,白色,西方。喜润恶燥 开窍于鼻,在体合皮毛 ,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 肺与大肠相表里,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腧穴 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中府 (肺募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下1寸。作用:调理肺气,补中气主治:气不足,腹胀,水肿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引起气胸。,天府,过敏性鼻炎,尺泽(合穴),定位

2、: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法:仰掌,微屈肘,在肘横纹中可摸到 肱二头肌腱,其桡侧凹陷处为穴。作用:清肺降气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孔最 (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处。取法:尺泽与太渊连线中点上1寸。作用:降气止血,发汗。主治:急性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痔疮。,列缺 (络穴),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两手虎口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为穴。作用:祛风宣肺,通络止痛。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经

3、渠(经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内侧, 腕横纹上1寸处。主治:治咳要穴,太渊 (原穴,脉之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作用:清宣肺气,复脉通络。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无脉症,手腕痛。 与血脉相关的病症-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少商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作用:醒脑开窍,清热利咽。主治: 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中暑呕吐,小儿惊风,癫狂,咳嗽,鼻衄。用法:放血,手阳明大肠经,大肠 位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接(阑门),下端为肛门。生理功能 传导、排泄糟粕,胃的降浊,肺的肃降,肾的气化,大肠的传导排泄,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4、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齿痛,目 赤肿痛,头痛,鼻衄。 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 外经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腧穴 本经共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手阳明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是迎香。,商阳 (井穴),定位:食指桡侧甲角旁约0.1寸。作用:清热泻火,醒脑开窍。主治: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中风

5、昏迷,热 病无汗,下齿痛,青盲(青光眼)。,应用:感冒发热,热病无汗配合谷。 耳鸣耳聋配中渚、外关。 齿痛配厉兑、合谷。 青盲配巨髎 中风昏迷、中暑配水沟、劳宫。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备考:井穴,合谷 Hegu LI4(原穴),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取法:将对侧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处为穴。,作用:祛风解表,清热通络。主治: 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鼻衄,牙关紧闭,耳鸣耳聋,痄腮,疔疮,上肢瘫痪,腹痛,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小儿惊风,经闭,滞产。操作:直刺0.51寸。孕妇慎针。,温溜(郄穴),定位:阳

6、溪与曲池连线,腕横纹上5寸作用:人体阳气聚集处,可补阳可泻本经热主治:虚寒证常灸 身体燥热可刮痧 急性面部疖肿,曲池 Quchi LI11(合穴),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作用:祛风解表,清热凉血。主治: 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痛,齿痛, 上肢不遂,手臂肿痛,风疹,高血压,瘰疬,癫狂,腹痛吐泻。,应用: 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痛配合谷、外关。 风疹配风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瘫痪配合谷、外关、肩髃。 手臂肿痛配尺泽、天井、外关、合谷操作: 直刺11.5寸。,肩髃 Jianyu LI15,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取法:上臂平

7、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作用:活血通络,疏风清热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迎香 Yingxiang LI 20,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约0.5寸,当鼻唇沟中。作用:活血通络,通窍驱虫。主治:鼻塞,鼻鼽,鼻衄,鼻息肉,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应用:鼻塞、鼻鼽、不闻香臭配合谷、印堂、上星。口歪配颊车、四白。面痒配合谷。 (大成:面痒肿:迎香、合谷) 胆蛔症透四白配阳陵泉。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备考:手阳明与足阳明交会穴。,足阳明胃经,胃 胃又称胃脘,位于中焦,与脾“以膜相连”。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又称“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

8、”。临床强调“保胃气”。2.主腐熟水谷即初步消化饮食物。,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主治概要脾胃疾病: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头面五官疾病:头痛,口眼歪斜,齿痛,面痛,牙关紧闭。外经病:乳痈,膝痛,下肢痿痹,脚气。,腧穴本经共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

9、庭、厉兑。,足阳明胃经穴,四白 ST2【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功效】清热止痛,祛风明目。 【主治】1.眼赤痛痒,目翳,迎风流泪。 2.头面疼痛,口眼歪斜,眼睑瞤动。【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配穴举例: 配风池,太阳治目赤肿痛、近视;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等治疗口歪眼斜(面瘫); 配胆囊穴,阳陵泉,四白透迎香治胆道蛔虫症。,人迎 ST9【定位】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主治】1.咽喉肿痛,胸满喘息,瘰疠,瘿气。 2.头痛,眩晕。【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30.8寸;慎灸。,胃经颈部穴,天枢 ST25 (大肠募穴)【定位】在腹中部,脐

10、中旁开2寸。【功效】健脾和胃,调经导滞。【主治】1. 绕脐腹痛,腹胀肠鸣,肠痈,痢疾,泄泻,呕吐。 2. 痛经,癥瘕,月经不调,崩漏。【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梁丘 ST34 (郄穴)【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功效】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主治】1. 急性胃痛,乳痈。 2. 膝髌肿痛,下肢不遂。 配伍 配曲泉、膝阳关可治疗膝关节曲伸不利。 配肩井、乳根可治疗乳痈【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足三里 ST36 (合穴,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健脾和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通经活血

11、。【主治】1. 全身强壮要穴,常用艾灸能强身健体。 2. 胃肠病之主穴,如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疳疾等消化系病证。 3. 咳嗽多痰,癫狂,妄笑,痫证。 4. 心悸气短,产后血晕,晕厥。 5. 膝胫痠痛,下肢不遂,脚气,水肿。 6. 乳痈。【操作】直刺1.02.0寸;可灸。,足三里 合穴,下合穴,配穴举例: (1)配中脘,内关,公孙等治疗胃脘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 (2)配天枢,上巨虚治疗急慢性泄泻,痢疾,便秘等病 (3)配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治疗下肢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 (4)配曲池,太冲,风池,人迎可降血压。,上巨虚 ST37(大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12、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功效】健脾和胃,理气通腑。【主治】1. 肠中切痛,痢疾,泄泻,腹胀,肠鸣,腹痛。 2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下巨虚 ST39 (小肠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功效】调理肠胃,通经活络。【主治】1.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 2泄泻,痢疾,乳痈。 3.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丰隆 ST40 (络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功效】健脾化痰,和胃降逆。【主治】1.哮喘,咳嗽多痰(本穴为全身祛痰之要穴)。 2.头痛,眩晕,癫狂痫证。

13、 3.下肢痠痛,痿痹。【操作】直刺1.01.5寸;可灸。,内庭 ST44 (荥穴)【定位】在足背,当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功效】清胃泻火,理气止痛。【主治】1. 齿痛,口喎,喉痹,鼻衄,热病。 2. 腹痛,腹胀,泄泻,痢疾。 3. 足背肿痛。【操作】直刺或向跖骨方向斜刺0.30.5寸,亦可用三棱针放血;可灸。,特定穴,足太阴脾经,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 脾五行属土。脾为仓廪之官 脾的主体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 脾的联属功能:开窍于口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

14、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主治概要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胃痛。 前阴病: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尿,遗精。 外经病:下肢痿痹,脚气。,腧穴 本经共21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隐白 Yinbai SP1(井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作用:健脾安神,调经统血。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晕厥,胸痛。,太白(输穴,原穴),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作用:健脾补气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体

15、重节痛。山药薏米粥,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弓形的第一跖骨后缘下方,赤白肉际。 作用:健脾化湿,和胃行气。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 糖尿病、胰腺炎等慢性病,三阴交 Sanyinjiao SP6,定位: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作用:健脾化湿,疏肝补肾。妇科要穴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痛经,难产,遗精,阳萎,疝气,遗尿,失眠,下肢痿痹,脚气。备考: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交会穴。 孕妇禁针。,地机 (郄穴),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

16、下3寸。作用: 健脾理血。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腹泻等脾胃病。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病症。,阴陵泉 (合穴),定位: 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取法:沿小腿内侧后缘由下往上推,至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处后下方凹陷处。作用:健脾化湿,利尿消肿。主治: 腹胀,水肿,黄疸,淋证,癃闭,遗尿,遗精,膝痛。,血海 (百虫窝),定位: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取法:屈膝,医生以左手掌心置于患者右侧髌骨上缘,食指至小指向上伸直,拇指与食指呈45角,拇指尖为穴。主治:一切血症,皮肤病(对抗过敏-灸法),手少阴心经,解剖之心居于胸腔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心为神之舍、血

17、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心为君主之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的主体功能:一、心主血脉 二、心藏神心的联属功能:开窍于舌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二)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三)主治概要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神志病:不寐,健忘,癫狂痫。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四)腧穴 本经共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歌诀: 手少阴心起极泉 青灵少海灵道全 通里阴郄神门下 少府少冲属于心,极泉 Jqun HT1,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作用:通络止痛,宽胸宁心。主治:上肢瘫痪,心痛,胸闷,胁肋

18、疼痛,瘰疬,肩臂疼痛,咽干烦渴。操作: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少海(合穴),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作用:清心宁神,化痰通络。交通心肾主治:心痛,手颤,健忘,暴喑,肘臂麻木酸痛,肘臂屈伸不利,瘰疬,腋胁痛。,定位: 在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作用:宁心安神,清心除烦。主治:心痛、惊恐、心悸、吐血、衄血、失语、骨蒸盗汗。 应用:配复溜治疗盗汗。,阴郄(郄穴),神门 (输穴、原穴),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取法:将腕横纹三等分,在尺侧1/3的中点。作用:安神定志,宁心清热。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

19、狂,痫证,胸胁痛。,应用: 五十岁以后点按防止老年痴呆 晕车 增强胃动力,少府(荥穴),降心火主治先天性心脏疾患阴道瘙痒、阴囊湿疹,少冲:Shaochong HT9,定位: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作用:醒脑开窍,清热熄风。主治: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热病;胸胁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备考:井穴。,手太阳小肠经,(三)小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别浊,剩余水分(浊中之清),残渣糟粕(浊中之浊),膀胱,脾,尿,肾的气化,大肠,粪便,小肠,受盛食糜,化物,分清,水谷精微,全身,(二)主要病候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

20、,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三)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耳鸣,耳聋,齿痛,头痛,目翳,咽喉痛。热病:发热,疟疾,黄疸。外经病:肘臂痛,肩背痛,颈项强痛。,(四)腧穴 本经共19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少泽 ShaoZe SI1,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作用:开窍泻热,利咽通乳。主治:乳痈、乳汁少等,昏迷热病等急症,头痛、咽喉肿痛。应用:妇人无乳,少泽、合谷、膻中。(针灸大成)操作:斜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备考:井穴。,后溪 Houxi SI3,定位

21、: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作用:止痛通络,聪耳宁神。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疟疾,癫狂,痫证,盗汗,目赤,目眩,咽喉肿痛。,应用:头项强痛,落枕配天柱。 后头痛配风府、至阴。 腰背痛,闪腰配水沟。合谷透后溪,配合腰部活动。 痫证配鸠尾、神门(大成胜玉歌) 荨麻疹点刺后放血,配针曲池、足三里。 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操作:直刺0.51寸。治疟疾用灸法。备考: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支正 (络穴),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尺骨掌侧缘为穴。作用:清热解表,通络宁神。主治:项强,肘挛,手

22、指痛,头痛,目眩,热病,好笑善忘,消渴。人体赘生物(消痰结),小海 Xiaohai SI8,定位:屈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作用:驱风、通经、活络。调节小肠功能,祛人体燥火备考:合穴。,天宗 Tianzong SI11,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平第4胸椎。取法:肩胛岗下缘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中1/3交界处。作用:祛风通络,理气通乳。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气喘,乳痈。应用:防治乳腺问题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听宫 Tinggong SI19,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作用:聪耳安神。主治:耳鸣,耳聋,齿痛,癫狂,痫证。应用:耳鸣耳聋配翳风

23、、外关。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备考: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交会穴。,足太阳膀胱经,(五)膀胱,肾的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功能 失调,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尿痛,淋涩,排尿不畅,甚至癃闭。,(二)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股、臀部和下肢后侧疼痛等症。(三)主治概要外经病:头痛,目疾,项强,背腰痛,下肢痿痹。脏腑病:背俞穴主治所属脏腑的病证。神志病:癫狂,痫证,失眠。,(四)腧穴 本经共67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

24、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睛明 Jingming BL1,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作用:清热明目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视物不明,目翳,近视,夜盲,色盲。应用:预防近视和眼疲劳备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风门FengmenBL12,定位

25、: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祛风宣肺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鼻塞多涕,目眩,项强,胸背痛。应用:伤风咳嗽配肺俞、列缺; 感冒发热配合谷、风府; 鼻塞多涕配风池、曲池。操作:向内或向下斜刺0.50.8寸。备考: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肺俞 Feishu BL13,定位: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骨蒸,潮热,盗汗,咯血,鼻塞。应用:咳嗽,气喘配中府。 骨蒸,潮热,盗汗,咯血配膏肓、三阴交。 鼻塞配迎香,合谷。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备考:肺脏背俞穴。,心俞 Xinshu BL15,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

26、下,旁开1.5寸。作用:宁心安神,宽胸降气。主治: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咳嗽,吐血,梦遗,胸背痛。应用:失眠配内关、神门; 痫证配肝俞、丰隆; 心痛、惊悸配巨阙、内关。操作:斜刺0.50.8寸。备考:心脏背俞穴。,膈俞 Geshu BL17,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法: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作用:和胃降逆,宽胸理血。主治:呕吐,呃逆,胃脘痛,饮食不下,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肝俞 Gnsh BL18,定位:当第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疏肝明目,行气通络。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视物不明,夜盲,癫狂,痫证,背痛。应用:胁痛配支沟、阳陵泉;

27、目眩配太冲。操作:斜刺0.50.8寸。备考:肝脏背俞穴。,脾俞 Pishu BL20,定位: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健脾和胃。主治:腹胀,泄泻,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黄疸,背痛。应用:腹胀,吐泻,配章门。 黄疸、水肿配足三里、三阴交。 泄泻、痢疾配上巨虚、天枢。 背痛配天宗。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备考:脾脏背俞穴。,胃俞 WeishuBL21,定位: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调中和胃,化湿消滞。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胸胁痛。应用:胃脘痛配内关、梁丘。 完谷不化配中脘、足三里。 疳积配四缝。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备

28、考:胃腑背俞穴。,肾俞 Shenshu BL23,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法:肋弓下缘平第二腰椎。作用:补肾壮腰。主治:遗精,阳萎,早泄,不育,不孕,月经不调,白带,遗尿,小便不利,水肿,头昏,耳鸣,耳聋,腰背酸痛。,应用: 遗尿配京门。 遗精配三阴交,关元。(大成) 带下,水肿配阴陵泉、三阴交。 耳鸣耳聋配太溪、听宫。 腰痛配大肠俞、委中。操作:直刺0.51寸。备考:肾脏背俞穴。,大肠俞 Dachangshu BL25,定位: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法:髂脊平第四腰椎。作用:调理大肠,通络止痛。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腰脊疼痛。应用:腹胀、泄泻配天枢。 便

29、秘配上巨虚、承山。 腰痛配至阳、腰阳关。 腰腿痛配肾俞、环跳、委中。操作:直刺0.81.2寸。备考:大肠背俞穴,次髎 Ciliao BL32,定位:当髂后上棘内上方,适对第2骶后孔。取法: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水平连线的中点。 作用:理气调经。主治:腰痛,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遗精,遗尿,下肢痿痹。应用:小便不利、遗尿配三阴交、中极、肾俞。 痛经配血海、关元、三阴交。操作:直刺l.01.5寸。治前阴病要使针感向前阴放射。,委中 Weizhong BL40,定位:腘横纹中央。取法:股二头肌腱(外)与半腱肌腱(内)连线的中点。作用:壮腰强膝,舒筋清热。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吐泻,

30、小便不利,遗尿,丹毒。,应用: 下肢痿痹配阳陵泉、悬钟。 腰痛配肾俞、腰阳关。 腹痛,吐泻,丹毒配曲池。 小便不利、遗尿配中极。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备考:合穴,膏肓 Gaohuang BL43,定位: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作用:清肺养阴,益气补虚。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应用:咳嗽,气喘配天突、定喘。 肺痨配足三里、膈俞。 健忘,遗精,完谷不化配足三里、关元。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承山 Chengshan BL57,定位: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取法:1.委中与跟腱(平外踝

31、尖)连线中点。 2.足跟上提时腓肠肌人字沟的顶点。作用:和肠疗痔,舒经活络。,主治:腰背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气。应用:痔疮配长强、血海; 便秘配大肠俞、秩边; 小腿抽筋拘急疼痛配委中。操作:直刺12寸。,昆仑 Kunlun BL60,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作用:疏风通络,安神止痛。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疟疾,肩背拘急,腰痛,脚跟痛,小儿痫证,难产。降血压,申脉 Shenmai BL62,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作用:舒筋活络,安神定志。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病,腰腿酸痛。治胯骨两侧的腰痛要穴。应用:配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配穴法,治疗内眦和颈项病。操作:直刺0.30.5寸。备考: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至阴 Zhiyin BL67,定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1寸。作用:通鼻明目,补肾转胎。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应用:胎位不正取双侧至阴,用艾条温和灸,以妊娠28周至36周疗效最好,灸前排空小便,松开腰带,正坐垂足位或仰卧屈膝位,每侧腧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灸15次收效,见效即止。配风池、攒竹治头痛。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妊娠慎针。备考:井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