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018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室引流管护理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从产生。.作用: 1、保护脑部和脊髓免受外界振荡损伤。 2、调节颅内压。 3、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 4、维持正常PH。脑脊液在各脑室与蛛网膜下腔之间循环,属于无功能细胞外液,如脑室的通道发生阻塞,则脑室中的脑脊液越来越多,并扩大形成脑积水。,循环途径: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中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隙,最后经蛛网膜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室引流,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颅内出血引流到体外,以达到调节和控制颅内压(成人:0.691.96Kpa,儿童:0.490.98K

2、pa)的一种方法。,脑室引流的目的,.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内高压危险状态。.脑室术后引流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并早期控制颅内压。.经脑室引流管冲药控制颅内感染。.脑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术前可先行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避免开颅术中颅内压骤降引发脑疝。,脑室引流病人观察的要点,.生命体征:术后24h内每隔0.51h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神志的变化。.引流液的观察:准确记录24h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术后12天可略有血性。 量:脑脊液由脉络丛分泌,每三分钟约分泌1ml,因此,每日约不超过500ml。性质: 正常:无色、透明 脑室出血:鲜红、逐渐加深 感染:浑浊、絮状物,脑室引

3、流病人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量。.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至引流管上。.更换时先夹管用碘伏离心式消毒引流管内壁,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引流袋高度,.平卧位: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cm(儿童:510cm)。.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夹闭引流管。.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电解质补充。,脑脊液的颜色、量、性状,.颜色:术后12

4、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量:小于500ml/d。.性状: 正常:无色、透明、无沉淀 异常: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保持引流管畅通,.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成角。.病人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治疗: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引流液: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示通畅,反之表示堵塞。.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拔管,.术后34日:颅水肿期将过,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及早拔管,一般不超过7天。.拔管前一天: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引流液循环是否畅通,颅内压是否升高。.观察: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的

5、原因,.颅内压低于1.181.47kpa。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必要时更换引流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颅内感染: 很少发生,可因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穿刺器械及引流装置消毒不严、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持续引流时间过长等引起。.预防措施: .保持病室清洁,定时消毒,最好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内。. 进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和无菌,不可任意拆卸或在引流袋上穿刺,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 预防脑脊液倒流,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紧引流管,引流袋应悬挂于床头,不

6、可过高或过低,引流不畅时,及时查清原因并通知医生。,脑疝,.发生原因:因引流袋位置过低或变化体位时,接头脱落,使脑脊液流出过多、过快,颅内压力突然降低,使脑干上移而发生小脑疝;也可因引流不畅,高颅压得不到纠正,而发生枕骨大孔疝。.预防措施: .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是颅内压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第一天应保持颅内压不低于原高压水平的30%50%,注意引流袋的高度。 .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避免大幅度升降。 .保持引流管通畅。,颅内出血,.发生原因:穿刺不力,穿刺针固定不牢,在颅内活动引起脑组织脉络丛血管损伤而导致脑室内出血,或因颅内压降得过低,脑组织塌陷,使桥静脉撕裂,造成硬膜下血肿。.预防措施: .引流管妥善固定,预防脱落,对儿童及躁动患者应加强头部及引流系统的固定和保护,防止坠床;变换体位时,头部和引流管的方向保持一致,以免引起脑组织和血管损伤而出血。 .做好颅内压监护,预防低颅压,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脑脊液,可能为脑室出血,应保持引流畅通,必要时用止血药;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防止有大量出血形成血肿,引起脑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