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063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双击添加学校名称/教师姓名,德育第二册,2,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小结页,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3,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阅读教材所提供的案例2009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前20名的中国企业思考并回答问题:(1)上述公司属于哪种所有制?(2)发展壮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国民经济有何作用?,教学活动,4,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2007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

2、比重分别高达97.7%和91.3%;在煤炭采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为65.2%;在冶金、有色、化工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27.2-44.6%之间。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5,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

3、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各个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6,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1995年全国股份制工业企业共有5559个,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

4、0.1%;从业人员253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8%。2008年,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有20.7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7.6%;从业人员4010万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50.6%。,7,2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外,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经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

5、式。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8,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2009年全国工商系统共引导、支持72.6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的15.94万人。 截止2009年9月统计,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718.5万户,比上一年增长了9.3%,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是的70.2%,用工人数6985万人,比08年底增长了8.2%。 2008年,占全国企业总数约3%

6、的外商投资企业,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9.7%,缴纳税收占全国的21%,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 根据这段文字,谈谈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何作用?,教学活动,9,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

7、提高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10,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到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28.3%,集体企业占2.4%,非公企业比重上升到65.6%。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3.5%。,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补充资料,回第2页,11,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阅读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李某一家5口人的收入情况思考并

8、回答以下问题:(1)李某一家有哪些收入来源?(2)请说说你家现在的收入来源是怎样的。,教学活动,12,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要求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向劳动者支付不同的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不得。,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大锅饭”是平均分配的一种形象比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企业扩权试点。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企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广泛开展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

9、要内容的改革,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多干多拿,少干少拿,不干不拿”,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13,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人们描绘海尔电器在80年代初的状态讨论: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么结果?,教学活动,14,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学活动,提示: 在现阶段实行平均分配,必然导致“懒汉”

10、的出现,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出来,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整个社会的发展必然缓慢,最终导致共同贫穷。,15,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社会分配方式的主体,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向社会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取得相应的报酬,参与收益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11、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着客观必然性。第一,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二,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第三,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16,教学活动,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右侧漫画名为同富不同路。对这幅漫画内容的正确理解是()A靠劳动致富体现的是按劳分配 B靠科学致富体现的是按治理要素分配C靠投资获利体现的是按土地要素分配 D三者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现,17,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2、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学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状况,填写下表:,你所调查的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分别属于我们学习的收入分配方式的哪一种?你计划自己的未来工作会有哪些形式的收入?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这种分配制度有何必然性?,18,3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上要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与劳动者的报酬紧密结合,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供分配。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讲公平要建立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否则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坚持社会公平,才能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19,居民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上,一个重要指标是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相当低,并且一直呈持续下降趋势,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5左右降至现在的10左右。其变动过程是:19901994年的平均值为14.7,19951999年的平均值降至12,20002007年的平均值进一步降至10.9。,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补充资料,20,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三课 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教学活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什么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想想我国为调节收入差距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回第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