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164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演示文稿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病历资料,时间:2012.10月-2015.10月病例数: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压迫病例构成:男853例,女647例,手术年龄21-85岁,平均53岁。手术方式:局麻下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神经根松解术。手术节段:L1/2 5例 L2/3 15例,L3/4 39例,L4/5 843例,L5/S1 598例。,结果,手术时间:60-100分钟不等,平均80分钟并发症:5例终板炎,2例出口根挫伤,5例类脊髓高压综合征,2例神经鞘膜破裂,1例发生脑脊液漏。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个疗效评价指标:改良Macna

2、b标准随访结果:优75,良17,可3,优良率92。,一、血肿,血肿的发生率:很低,0.97。主要以腰大肌血肿和椎管内血肿为主。 以腰背部胀痛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季肋部疼、肿胀。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乏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出血量:531270ml,平均500ml,Yong Ahn, Jin Uk kim, Byung hoi Lee, et al. Postoperative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 following 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J Neurosurg Spine

3、,2009, 10:595602,原因:穿刺损伤节段血管分支、椎管内增生炎性血管和静脉丛、骨面渗血。 旁开远穿刺角度偏腹侧易损伤腹膜后位器官或腹腔脏器,形成腹膜后血肿或腹腔积血。,血管损伤,穿刺损伤节段血管分支 损伤炎性增生血管,血肿,弥漫型血肿:A 术前B 术后 (箭头 示血肿 形成)C 术后 (箭头 示血肿 形成),处理和预防:旁开距离不易过大,穿刺角度勿太偏向腹侧。穿刺及置管勿偏椎间孔的上13。镜下止血要仔细,必要时放置引流管。,二、麻醉意外,硬膜外麻醉:多表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减弱或消失,健侧明显。术后卧床休息一般1小时左右缓解。全脊麻: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上移,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4、,选择头高脚低位,对症处理。,麻醉药中毒:多见年老体弱者,表现为血压、心率下降,意识淡漠等。注意事项:1、局麻药宜选用0.5%-1%浓度。2、注意回抽,防止麻醉药快速入血管。3、椎间孔给药切勿过深、过量。,三、出口神经损伤,术后感觉异常 肌力减弱 出口神经损伤的发 生率在1.0%- 9.0%,choi: 8.9%,穿刺角度,与椎体后缘连线的角度,腰4/5及以上节段 40-55度 腰5/骶1 30-45度,原因:穿刺及置管要掌握“宁下勿上,宁腹勿背”原则,穿刺角度过大过小都易损伤出口根。手术中应注意C臂与患者体位的关系,防止判断有误。患者在穿刺扩孔的第一时间的反馈至关重要,如果诱发相应阶段根性痛

5、一定要调整角度,避,开出口根。“安全三角”并不绝对安全,一般情况下适当切除部分上关节突要比不切更安全。,术后处理: 早期激素冲击治疗、营养神经、脱水对症治疗。后期针灸、功能锻炼为主。预后根据损伤的强度及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四、行走根及硬膜囊损伤,包括神经根鞘损伤、神经根疝型损伤、神经根挫伤及切割伤、硬膜囊撕裂伤、马尾神经损伤。根据不同损伤临床表现和预后各不相同。,原因: 1、操作暴力,盲目自信。一般镜外操作损伤几率较多,扩孔时角度的微妙变化会使导丝进入椎管,增加损伤风险。骨钻的间接或直接损伤。这会一定警惕患者的反馈信息。 2、中央型突出、椎管狭窄较重的患者,扩孔及置管位置一定要慎重,要分清C臂

6、影像和镜下到,一区和到达一区的区别。 3、镜下组织结构辨识不清,操作不当。镜下处理时先辨清组织,认准方向,可以先处理部分黄韧带暴露神经根,然后沿神经根自头到尾,自腹及背,自患侧至对侧清理压迫组织。,五、类脊髓高压综合征,完成减压,结束手术。 3、激素冲击治疗。 4、卧床休息,一般2小时症状消失。,六、导丝折弯或断裂,手术操作一定要轻柔,切勿暴力。4mm骨钻易导致导丝折弯或断裂,所以下骨钻时注意导丝角度,不要轻易变角度,如需调整先退导丝。折弯不重时可以放置三级扩张管,然后取出并更换。折弯较重时放置三级扩张管-工作套管,取出并更换。,七、术后反应痛,术后反应痛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神经支配区的酸

7、痛,多数患者以轻度疼痛为主,无需用药治疗。特殊情况下患者表现剧烈腰痛、偶伴下肢神经支配区疼痛,约占10%左右。一般在术后12周疼痛剧烈,12月逐渐缓解。反应痛剧烈原因:1)手术操作的轻柔及熟练程度;2)镜下处理瘢痕增生、椎间盘骨化、椎体后缘骨赘等;3)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椎管狭窄;,八、髓核残留和复发,髓核残留:常见初学者,置管偏腹侧,镜下探查处理范围不够。还有一部分60岁以上病史较长影像以脱垂和上翘为主的患者,99%镜下表现髓核组织脱水变性,较碎,由数块或数十块的碎髓核组织叠加。”9+1=10”的概念,一般处理13-12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当然做这种病例套管位置必须足够,才能取出更多或全部。

8、,复发:我们医院病例数统计复发率不足1%。一般情况神经根松解结束后,腹侧椎间盘后13退变的髓核组织是要常规摘除的。极少患者可能退变髓核靠椎间盘中央,术后短时间内可能易再发。当然我们不能害怕复发而过度处理。,九、术后终板炎及椎间隙感染,终板炎:术中对上下终板保护不当,过多处理引起终板水肿,产生终板炎。出现术后长时间腰痛。椎间隙感染: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1%-5%(开放手术)、 0.12(孔镜手术)。感染通常局限在椎间隙,很少有硬膜外脓肿。,症状体征出现较开放手术早(353天)而且严重,表现为剧烈的腰痛、发热、甚至颈项强直。早期的诊断很重要,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是重要的信息,早期核磁检查并不是唯一诊断依据。治疗:穿刺抽液培养、抗感染、局部清创、融合。,十、其他并发症,术后骨屑卡压神经 结束手术时仔细检查并冲洗。穿刺中损伤内脏器官或腹腔 避免旁开过大及穿刺角度过前 术中器械断裂 避免操作粗暴 术后不稳 尽量减小腰椎结构破坏,保留椎间高度,勿过度处理间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