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
《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导论第一节 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的涵义一、学习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一)学习公务员制度是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二)学习公务员制度是及时学习新法规,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三)学习公务员制度有利于大家认识社会,更好地参加社会实践。二、公务员的涵义(一)概念比较1、文官(英国:Civil Servant):中央行政机关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常任官员,不包括政务官(首相、大臣、国务大臣、政务次官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地方自治机关人员和法官。2、政府雇员(美国:Government Employee):联邦行政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称“政府雇员”,包括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
2、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治任命的官员和行政部门的其他文职人员。3、公务员(法语:Fonctionnaire):所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大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所有人员,都划入公务员的范围,但区分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两种。4、干部(社会主义国家):传统上把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能,实行编制管理,其工资福利等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群体称为国家干部。严格意义上的、职务意义上的国家干部;也有身份意义上的国家干部;更有泛称的干部。 (二)公务员范围比较大范围中范围小范围受雇于国家,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公职人员法国、日本、科特迪
3、瓦、摩洛哥、突尼斯、几内亚、尼日利亚、乍得、黎巴嫩美国、菲律宾、泰国、韩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加纳、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奇、英国首相布朗在他们国家是不是公务员?一国公务员范围的变化:中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法: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三)各国公务员的共同特征:1、公务员是担任公职,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2、公务员职位实行编制管理。3、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等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四)公务员的涵义: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实行
4、编制管理,国家财政负担其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3、 公务员制度的涵义(1) “制度”的涵义1、微观: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照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2、宏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3、旧指政治上的规模法度。汉书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二)公务员制度的涵义:公务员制度是指近现代国家为了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而建立并运行的一套法规体系。1公务员制度是一套法规体系。 2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3公务员制度是近现代国家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三)公务员制度的三个层次: 1、操作层次:作为人事管理体制或模式的公务员制度。 2、制度设计层次:
5、作为治理体制的公务员制度。 3、宪政选择层次:作为符号或象征系统的公务员制度。第2节 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形式、功能与意义一、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形式制度形式主要表现为制度的部件和框架结构,即该制度由哪些部分构成和如何构成。 公务员制度是根据公务员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 需要补充人员录用制度 在某一职位上工作职务与级别 公务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要做出评价 考核 上一层次的职务有空缺 晋升二、公务员制度的功能 公务员制度的功能是公务员制度运行产生的作用和结果。 (一)选拔配置功能 (二)更新功能 (三)监控功能 (四)保障功能 (五)开发功能 (六)激励功能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的是选拔配置功能、更新功能、监控功
6、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兴起,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开发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务员制度中的各项具体制度分别承载不同的功能。但是,某一项具体制度与某一功能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 职务升降制度:选拔配置功能之外、开发和激励功能。更新功能:录用、交流、公开选拔、辞职辞退、退休。二、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一)有利于国家政治和行政秩序的长期稳定。(二)有利于防止和避免政府的吏治腐败。(三)有利于政府机关选用优秀人才和促进社会公平。(四)有利于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五)有利于政府为社会提供规范化的公共服务。第二章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
7、历史条件一、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一)经济总量迅速发展。(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矛盾爆发。(三)政府职能、政府规模日益扩大。二、政治理论、行政理论的发展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政治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理论、代议民主理论、权力制衡理论。 (二)行政理论:威尔逊、古德诺。三、中国科举制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借鉴。科举制是关于官员管理的一套体系。美国人事管理总署署长的讲话。四、政治改革的现实需要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直接因素。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封建恩赐官职卖官鬻爵政党分肥第2节 西方典型国家
8、公务员制度的演进一、英国 (一)具体背景19世纪初,经济繁荣,政治腐败,法制混乱。19世纪20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形成激进主义运动,开始政治改革。(二)建立过程:标志:职务常任、考试录用、法律法规一八05,财政部双重官制:政务次官、常务次官。一八30年以后,其他各部推行双重官制。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公司赫尔利伯略行政管理学校。一八33,议会法案: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一八53,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期满,麦考莱报告: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一八54,关于重组英国文官的报告(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政府设立文官考试委员会、择优录用、建立职位分类系统、依据才干晋升、政治中立。议会未通过。一八5
9、4.10,英俄克里米亚战争失利。一八55.5.21,帕麦斯顿内阁颁布关于录用国王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不受党派干涉,独立主持文官招生考试的3人文官事务委员会。一八59,议会颁布文官退休法明确了文官的范围。一八70,枢密院法令再次确认文官的公开竞考择优录取原则。这一法令标志着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步建立。 一八83,年金法:文官工资制度。1920,文官职位分类法。1930,增加口试。二、美国绅士政府时期:华盛顿亚当斯(第六任)。政党分肥:杰克逊(一八29一八33):“战利品应属于政治上的胜利者”。哈里森(一八41):肺炎累死。林肯(一八61一八65 ):撤换90官员,没有救火时间。加菲尔德(一八
10、81):被刺杀。一八53、一八55:两个改革 官制法案:全国考试委员会、择优录用、分类管理。一八71:三人文官委员会一八76:海关、税务、内政实行公开考选。一八82,阿瑟总统着手全面改革公务员制度。一八83,文官制度法案(彭德尔顿法)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彭德尔顿法确立的美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原则:功绩竞考、职务常任、政治中立。公务员数量的扩大:19世纪末10.5,20世纪初46,1945年85,1970年代90以上。1920,文官退休法1923,职位分类法1939,哈奇法案:对职业保障、职位常任、政治中立做重要补充修改。1945,联邦政府雇员工资法条例。3、 德国17一三(腓特烈一世)17
11、37(腓特烈一世)1743(腓特烈大帝)1770(腓特烈大帝)法官、律师、书记官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扩大竞考范围,行政与司法官员必须竟考。官员应具备大学学历,实习一年,考核录用。高级官员必须大学毕业,经笔试、口试录用。1794(弗朗茨二世)俾斯麦(一八62一八90)1919(魏玛共和国)1933(希特勒)1953(联邦德国)关于国家官员的权利与义务,进一步规范官员任用制度。三次改革官员任用制度,公开竞考和培训制度更加完善。魏玛宪法文官任用法:种族歧视、政治歧视、扩大公务员范围。联邦公务员法、联邦政府工资法四、法国大革命前大革命期间第一帝国一八53、一八59封建恩赐制、卖官鬻爵选举制、任命制官职
12、恩赐与任命制,一八09,公务员登记薪俸制;1910,行政学院官员退休法190519一三二战战后政府官员处分条例政府官员调配法维希卖国政府使官员队伍声名狼藉。借鉴英美,建立公务员制度。5、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一八71岩仓初考察英国一八81伊藤博文考察德国一八85 伊藤博文任首相一八87恩赐制、世袭制明治政府准备改革官职任用制度明治政府决定引进德国吏治经验仿照德国关于国家官员的权利与义务,制定官吏纲要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划分了高级官员与普通官员一八93一八95一八9919一三1946文官任用令:竞考公平思想强化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高等文官考试文官三令:文官任用令、文官资格保障令、文官惩戒令,雏形政务
13、官与事务官分离美军占领当局:政治整肃令、开除公职令。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第3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一、法治化原则(一)对公务员的管理要依法进行。(二)公务员的职务行为要依法进行,对法律负责。(三)有关公务员的规定及其修订,要依法进行。二、政治中立原则常任公务员不能参加和支持党派活动,不能参加和支持反对政府的活动,不能参加政治性竞选活动,不与政务官共进退。三、政事分开原则政务官和事务官在产生方式、任用条件、管理形式、职责范围和职务履行等方面实行区别管理。四、职务常任原则公务员非因违法失职并经过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和辞退,可以长期任职。五、功绩制原则六、强调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补充:二战以来
14、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两大阶段:70年代与政治改革相一致具体公务员制度的改革第3章 中国古代公务员制度第1节 中国古代选官的理论 两个方面:一是用什么样的人;二是如何用人。 一、“尊贤”、“用贤”的德行观“贤”在儒家学说中,被视为人的崇高德行的标志。 “贤”的标准: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其贤焉,然后用之”。(孟子)“为公”是“贤”的具体体现,做官的首要条件是要能“辨别公私二字”。 “事君者果能以公胜私,于治天下何难?若挟其私心,则天下必不能治”。(康熙)君主将“尊贤”、“用贤”作为选择人才的最高标准 。孟子:“不用贤则亡” 。吕不韦:“身定国安天下治,必
15、贤人”。 唐太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五次下“求贤举人诏”,要求和奖励大臣举贤。举贤必须退不肖: “举贤退不肖,正百官也,二者不可偏废”,“如举贤而不能退不肖,则贤者不知其所勉,而不肖不知其所惩,终非劝众之道,惟黜不肖之员,则众人方知所戒,俱勉为好官矣”。2、 唯才是用的人才观“才”即才能,能力。曹操提出“唯才是举”,认为在丧乱之际,功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人才为己所用。 不看出身,看能力。不看过去,看现在和将来。曹操:即使是那些“负侮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等为道德所不容的人,只要他们有“治国用兵之术”,亦可举进而重用。不念旧
16、恶,重用原来敌对阵营的人。曹操用贾诩。“外举不避嫌”, “内举不避亲” :唐太宗用长孙无忌 。大胆启用新人:王安石 三、知人善任的用人观用人要先知人,知人才能使各类人才各展其才 。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人,约生于汉灵帝光和年间(一八0年左右),约卒于正始十六年(245年)。所著人物志是古代人才学 的集大成之作。刘邵: “人才不同,能各有异” ,12类人才。清节家,道德高尚,道德高尚,堪为师表,可以掌管教育;雄杰,胆略过人,威猛雄豪,可以委以将帅之任;国体是辅弼之材,可参议大政,作为君主的宰相 。唐太宗:没有全才,关键用人要各尽其才,“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房谋杜断。仅“善任”是
17、不够的,还必须为“尽其才”创造条件:用人不疑,用人以专。“为君不易,为臣极难” 。唐太宗将人君的“推心待士”作为驱驾英才的重要条件,“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第2节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和等级制度一、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历史分期与两大官员制度 朝代歌(人教版)夏商与西周 ,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一)历史分期: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夏辽金元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夏辽金元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形成并不断完善时期 高度发达时期衰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二)两大官员制度:世
18、卿世禄制和封建官僚制(主要)世卿世禄制也称世官制,是夏、商、西周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官员制度。 西周进入鼎盛时期,与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相结合。封建官僚制是战国以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制度,科举制是其典型。两大官员制度的分期: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斗争的需要)两大官员制度的区别:1.君臣关系不同:世卿世禄制是君主与贵族的关系;封建官僚制是主仆关系,交易关系。2.官员获取报酬的方式不同:世卿世禄制:土地。封建官僚制:实物和货币。3.官职任用条件和方式不同:世卿世禄制:出身(主要)。封建官僚制:才学(主要)。二、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官员选拔的原则:德才兼备。官员选拔的依据:出身
19、和才学。历史过程:从重出身到重才学。(一)夏商西周的官员选拔制度:世卿世禄制,各选各的(主要)。国子、贡士。(二)春秋战国:世卿世禄制衰落,新的选官制度开始出现。荐举、学校、游说自荐、招贤、军功、任子、吏胥等方式。(三)秦汉魏晋南北朝:察举、考试、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纳赀、任子、计吏、上书、博士子弟和国子、技艺。1.察举:东汉民谣: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2.九品中正制:一时的作用和后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成为巩固门阀政治,阻碍寒素人才入仕的工具。(四)隋唐五代宋以后:科举为主。科举制度:始于隋代,唐宋完善,明清保守
20、衰落。科举与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了私学和官学发展,形成了中国地主阶级、官僚、学者三位一体的超稳定体制。其他方式:荫恩、从军、荐举、捐纳等。科举:分科选拔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唐代:贡举和制举两种。贡举由礼部主持,有进士、五经、明经、明法、明册。武则天开武举,兵部主持。制举由皇帝临时下召设定科目,不定期举行。唐宋科举的完善:考试的组织、管理更加严格:糊名、誊录、锁院。不准官员推荐考生,官员子弟复试。扩大录取名额,减少门第限制。明清考试更规范。八股文与科举制的衰落。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制度等级的标志:身份、俸禄、职位重身份、轻职位由合一到分离(一)先秦:分封制,等级表现为爵命。三代实行分封制下的世
21、禄制;春秋以来所封之君仅食租税。(二)秦汉魏晋南北朝:四个序列:官秩品、官爵位、官班阶、官职位。俸禄形式:粮食、布匹等实物。差距大。(三)隋唐五代宋以后:等级已经自成体系,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体系:文武散官、勋官、爵位、赐、阶、位、品、检校、封君、号等。俸禄形式:宋代以后:货币为主。第3节 中国古代官员的其他管理制度1、 中国古代官员任用制度(一)先秦:选拔任用基本不分。(二)秦汉魏晋南北朝:选拔任用开始分开。1.任用方式:候补之类:待诏、郎选、听选。试用之类:行、守、试、假、权。试用期13年。拜授之类:拜授、遗诏。兼领之类:兼、行、权、判、带、领、录、护、典、都、督、掌、监等。参知之类:参、
22、知、平、议。2.任用权限: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西汉:丞相、御史主管。东汉:尚书台主管。魏晋南北朝:吏部主管。3. 任用限制:秦汉以来:重农抑商。东汉:籍贯、亲属限制。魏晋南北朝:限制寒族为高官,民族限制。(三)隋唐五代宋以后:唐代:任用标准:身言书判隋代:任用权限收归中央。任用方式:增加了检校、差遣。二、中国古代官员考课奖惩制度(一)先秦:三代几乎没有正常的考课奖惩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开始探索考课奖惩。(二)秦汉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经常的考课奖惩制度。秦汉: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既有统一标准,又有根据不同职务设置的标准。统一标准:清正、治行、勤谨、廉能。考课项目:户口垦田、
![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21/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1.gif)
![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21/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2.gif)
![公务员制度相关资料.docx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2-12/21/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a0044880-91a8-4db1-82a8-1f388d02ca2e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制度 相关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85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