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300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分析报告.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一、在国国民经济地位逐渐增强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行业变化将影响到纺织、服装等许多基础行业原材料供需和价格走势。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地位也主要得益于化学纤维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的领先。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所占GDP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1.29提高到2006年的1.49,2007年更是上升到1.64。未来,随着我国整体宏观经济的提高及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行业地位将会稳步提升。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二、化学纤维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行业供给稳定 合成纤维

2、占有优势化学纤维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4年化学纤维产品产量供给增长速度都保持在10%以上。化学纤维产量在2004年仅有1424万吨,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2180万吨。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化学纤维行业的主要子行业是纤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及合成纤维制造业,前者的主要产品为粘胶纤维,后者的主要产品是以涤纶、锦纶为代表的合成纤维产品。从产品产量上看,由于粘胶纤维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所以产量较少,而合成纤维以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由于化工合成技术的成熟,合成纤维产量在化学纤维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两种主要子行业产品产量都在快

3、速提高,粘胶纤维产量从2004年的96万吨提高到2007年11个月生产142万吨,而合成纤维产量在2004年仅有1313万吨,但是2007年前11个月就超过了2000万吨。从主要产品增速上看,粘胶纤维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上升速度明显,2007年更是达到了28.10,反观合成纤维行业,产品产量增速有所波动,增速基本处于10-20之间。不过,由于二者产量差距过于悬殊,合成纤维产品产量的绝对优势地位仍然无法撼动。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二)行业需求扩大 天然纤维比重上升近四年来,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消费保持了较快增长。全行业销售收入从2

4、004年的1885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3107亿元。而2007年前11个月就达到了3612亿元。从增长速度上看,销售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即使2006年行业处于发展谷底阶段,销售收入仍然有22的增速。2007年行业销售收入增速恢复到26.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同时,化学纤维行业需求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合成纤维产品占据我国市场绝大部分,整体销售额占到全行业的86-90。而纤维素原料纤维行业的销售额仅占到化学纤维产品的10-15。化学纤维产品的需求结构主要受到材料价格、材料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预计未来消费者将逐渐认识到天然纤维素原料纤

5、维的绿色环保性能,市场规模将快速提高。但是同时,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也会限制天然纤维素原料纤维扩张速度。因此,总的趋势是:天然纤维素原料纤维比重逐渐提高,但是提高幅度逐步趋缓。2004-2007年11月各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子行业200420052006200711纤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13.09 11.50 10.90 12.49 合成纤维制造业86.91 88.50 89.10 87.5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原料进口依存度较高 退税显著降低产品出口化学纤维行业进口量主要集中在一些国内技术难以实现的高档产品和主要的原料上。特别是在化学纤维原料方面,我国化纤原料的进口量已达总需求量的2

6、/3,进口依存度水平很高。从下表可以看出,人造纤维原料出口仅有40000多吨,出口额也不过是4214万美元,但是进口高达62万吨多,进口总额达到53490万美元。其中,进口比重较高的是棉短绒和人纤木浆。而在合成纤维原料进口方面,进口量达到了5055089吨,进口额达到了758814万美元。其中,比重较高的则是未梳含脂羊毛、未梳棉花和对二甲苯。2007年1-11月人造纤维原料进出口统计商品名称出口进口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棉短绒645.6 71.4 115035.7 4005.7 棉短绒纸浆56225.6 5892.5 5844.8 457.4 其中人纤用39357.9

7、 4124.8 4091.4 320.2 人纤木浆24.8 2.3 475993.7 47419.9 其它纤维状纤维素化学浆181.0 16.0 31228.4 1744.8 总计40209.3 4214.4 626349.1 53490.6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1-11月合成纤维初级原料进出口统计商品名称出口进口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数量(吨)金额(万美元)桑蚕丝11842.8 29144.4 389.9 293.4 榨蚕丝743.7 1825.3 0.0 0.0 未梳含脂羊毛601.1 68.3 237696.7 148383.8 未梳棉花19395.8 2998.2

8、 2136552.2 297842.8 对二甲苯226504.6 25269.0 2634404.4 303400.0 混二甲苯96.3 14.5 6711.9 558.1 聚乙烯醇27771.6 4765.8 39334.4 8336.2 总计286955.9 64085.5 5055089.5 758814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自2007年7 月1 日起,粘胶纤维及其制品共计12 类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1下调到5,对行业出口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将影响纤维制品的直接出口,其中对粘胶长丝的出口影响较大,因为目前出口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将影响纤维产品的内销市场

9、,加大国内供应压力,进而影响到长丝短纤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长丝需求低迷、成本上涨已经使有关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同时盈利空间再次受到挤压。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6-2007年粘胶长丝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四)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结构矛盾长期存在总的来看,我国化纤行业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水平基本稳定在90以上。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全年只有3、4两个月份的产量小于销量,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整体看,我国化纤行业的供需平衡趋势短期内不会打破,产销率水平将保持在90-98左右。不过在一定时期内,我国仍将保持着差别纤维产品供不应求、常规纤维产品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数据来源:中

10、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产销量及产销率变化(五)行业需求强劲 价格持续上涨2007年化纤纤维产品价格和2006年相比明显上升。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07年我国粘胶纤维价格变化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的旺盛,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消费增速逐月加快,10 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63 亿元,同比增长18.1,创下1997 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月度增速,月度增速11 年来首次超过18%。前10 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6%。纺织消费的增加,直接拉动纤维需求的增长,如粘胶短纤在棉纺织

11、原料中的占比在纺纱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依然有所提高。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三费比重降低总的来看,2004-2005年,化学纤维行业的三费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水平。不过2006年以来,随着化学纤维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复苏,行业的三费的增速也大大加快了,甚至有些费用已经超过了销售收入的增速。2007年管理费用增速达到了36,大大高于销售收入26的增速,而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也超过了20以上,和销售收入增速比较接近。由于这两年行业效益复苏很大程度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导致企业扩张过快,这也是导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水平提高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也迫使企业提高了销售费用和

12、财务费用。不过从长期看管理费用增长过快很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将从扩张转移到提高自身效率,控制自身成本。因此,未来三费水平的增速很可能趋缓。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增速变化从三费占到销售收入比重来看,虽然2007年三费比重略高于2006年,但是从2004年以来的趋势观察,行业三费所占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不过三费比重接近销售收入的5,而产品利润率水平也不过只有3.84,说明行业内企业未来在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营销成本方面还要有所提高。信贷部门对于化学纤维行业企业放贷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三费支出所表征的企业

13、成本控制能力进行重点考察,有意识将贷款比例向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二)行业整机经济运行良好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8.57 6.58 7.01 8.77 销售利润率()3.84 2.13 1.94 3.34 资产报酬率()6.74 4.36 3.75 4.80 偿债能力负债率()60.03 59.51 60.01 59.55 亏损面()17.24 19.30 22.50 20.99 利息保障倍数(倍)3.37 2.36 2.22

14、2.97 发展能力应收账款增长率()25.79 16.54 26.13 6.28 利润总额增长率()109.27 41.56 -20.30 16.06 资产增长率()17.58 11.59 11.82 20.97 销售收入增长率()26.30 22.47 27.0432.89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9.82 21.15 19.94 20.72 产成品周转率(次)18.24 23.00 19.55 15.13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84 2.83 2.64 2.6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7年前11月,化学纤维行业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均是2004-2007年四年来的最高水平。销售利

15、润率达到3.84,资产报酬率也达到了6.74,销售毛利率也比2005和2006两年有了明显提高,达到8.57,仅仅略低于2004年的8.77。化学纤维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充分反应了行业已经从2005年的低谷逐步开始强劲的反弹。同时利润率的持续改善也说明了这次行业的反弹并不是简单依靠粗放式的数量增长,而是充分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增加了利润水平,从开源的角度提高了行业的盈利能力。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不变,在60左右。但是亏损面情况相比前两年已经明显好转。2007年前11个月的化学纤维行业亏损面仅有17.24,比上一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利息保障倍数则比2

16、006年提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达到了3.37倍。表明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带动了行业整体偿债能力的改善。化学纤维企业偿债能力有所进步也降低了行业的经营风险。未来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可以考虑逐步增加企业财务杠杆的利用水平。从发展能力看,2007年的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前几年相比变化不明显,但是利润总额增长能力却是大大高于2004-2006这三年的。这也反应了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而受到行业发展复苏的鼓舞,行业投资速度加大也使得化学纤维行业资产增长速度也摆脱了2005、2006两年的缓慢态势,达到三年来的最高的17.58。不过,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行业投

17、资增速有可能趋缓,未来资产增长速度有可能减慢。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展能力中应收帐款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说明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市场扩张速度良好。但是同时也反应了企业为了快速占领市场而采取了一些较为宽松的赊销政策,这将有可能提高企业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流通领域成本,进而对企业乃至全行业的盈利和发展水平带来负面影响。07年,行业的总体运营能力有所下降。应收账款、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上一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也是导致企业三费水平控制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业营运效率下降短期内对行业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看流动资金量降低、运转效率下降将会对行业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三)平均生产率水平

18、大幅上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水平化学纤维行业平均生产水平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这主要和化学纤维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行业的规模效益凸现,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人均生产效率提高。2004年时,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分别为分别为48.75万元/人和1.63万元/人,到2007年,分别达到了88.39万元/人和3.40万元/人,基本上两组数据均增加了接近一倍。四、子行业对比分析与预测(一)规模指标比重变化资产收入利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化纤行业子行业规模比重分析化学纤维行业的子行业较少,主要分为两大类子行业。一个是纤

19、维素原料及纤维制造业,另一个是合成纤维制造业。由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资源相对较少,而现代化工合成技术日益成熟。因此,总体看,受到原料供给的影响,纤维素原料制造业的比重相对较低,而合成纤维行业的比重较高。具体从资产、收入和利润三项指标看,纤维素原料制造业的资产比重稳定在16-18,而合成纤维行业资产比重约为82-84;在收入比重方面,合成纤维行业的比重更大,约为87-90,而纤维素原料制造业仅占10;但是,由于纤维素原料的稀缺性,导致纤维素纤维产品的利润率水平更高,因此两个子行业的利润比重差异并不像资产和收入比重那样明显,纤维素纤维制造业的利润约占到三分之一,而合成纤维行业的收入尽管占到90,但

20、是利润仅占全行业的三分之二。(二)行业利率润对比2006年以来纤维素原料纤维行业附加值水平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产品利润率水平更是达到4年来最高的9.97。而合成纤维行业2005和2006两年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仅为1.5左右。尽管进入2007年后行业呈现复苏态势,但是利润率水平仍然不过仅有2.97。不到3的行业利润率水平大大低于纤维素原料制造业接近10的利润率水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化纤行业子行业利润率对比分析五、化纤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GDP增长迅速,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是高通胀压力有可能吞噬行业利润,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目前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调控政策将会加大企

21、业的融资成本和扩张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小规模未上市企业成本上升,发展能力受到限制,但是可以有效抑制通胀带来的经济过热风险和原材料采购风险。人民币升值虽然可以减少技术引进、设备采购等成本,有助于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但是人民币升值也对企业利润会有较大冲击,直接影响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产业政策以扶持为主,通过产业规划和行业集中等方式有效降低化纤行业的经营风险,不过对于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和经营风险。产业政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将会直接影响到行业整体供需平衡和成本传导力度。当然,行业最主要的的风险仍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的不稳定性。原材料价格将直

22、接影响到行业供需、规模、效益,为行业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个对于行业发展带来较高风险的则是市场产品结构矛盾,常规纤维产能过剩,差别化纤维供不应求的现状若不通过发展新型纤维技术开发项目而及时有效的得到改善,则将大大加大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风险。六、行业授信策略建议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增长,随着国家化纤行业“十一五”规划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家对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及产业技术升级趋势都将加大加快。这为化学纤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行业复苏态势持续保持。对于化纤行业的授信应当以产品升级、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为主。化学纤维制造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23、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高新技术纤维短缺、常规纤维产品过多的状况一直没有彻底改变,“结构性过剩”的供求关系将在较长时期制约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市场需求总的态势是,一般性传统产品虽有一定需求增长,但竞争十分激烈;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差别化纤维需求将快速增长。因此,对于国内化学纤维行业的企业来说,未来的行业竞争的核心也将会是企业的技术实力,资本需求量较大的一个方向将是行业的技术研发项目。而这类项目一般都是短期内造成行业成本上升,降低行业盈利能力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项目的成功将很好的改善我国化纤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并将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多的优惠政策,项目

24、投资风险很低。并且,一旦技术研发取得成功,也将全面提升行业技术实力和我国整体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议信贷部门对于行业项目严格审查的同时可以对一些前景明朗的技术改进项目适当延长授信期限,增加长期贷款的比例。另外,面对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局面,我国化学纤维企业也会更多将资本投向上游原材料领域,增加自身原料供给率,并且完善自身产业链条。这种项目一般都将显著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较强,值得信贷部门关注。目 录第一章 化学纤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1一、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1二、化学纤

25、维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变化2三、化学纤维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2第二节 化学纤维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4一、化学纤维行业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4二、化学纤维行业供给结构变化分析5三、化学纤维行业2008-2010供给预测6第三节 化学纤维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7一、化学纤维行业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7二、化学纤维行业需求结构变化分析7三、化学纤维行业2008-2010需求预测8第四节 化学纤维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10一、化学纤维原料依赖进口10二、出口退税对化纤产品出口影响明显10三、化学纤维行业进出口预测11第五节 化学纤维行业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3一、化学纤维行业供需平衡分析13二

26、、化学纤维行业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14第二章 化学纤维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16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16一、化学纤维行业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6二、化学纤维行业收入和利润变化16第二节 化学纤维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18一、化学纤维行业三费变化分析18二、化学纤维行业效益分析19三、平均生产率大幅增长20四、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的影响因素21五、化学纤维行业绩效预测22第三章 化学纤维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3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竞争特点分析23一、化学纤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3二、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4三、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25第二节 化学纤维行业竞争格局发展趋势预测27一、企业竞争

27、最大的风险来自成本而不是价格27二、技术创新和环保节能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热点27三、品牌建设会成为未来竞争主要方向28四、产业链的延伸将降低竞争风险28第三节 化学纤维行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30第四节 化学纤维行业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31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化纤产业31二、加快高技术纤维发展,重点品种实现产业化生产。32三、加强工程力量32第四章 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分析及预测33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对比分析33一、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规模指标比重变化分析33二、化学纤维行子行业经济运行对比分析34第二节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36一、行业发展基本特征36二

28、、行业规模及经济运行状况38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0第三节 合成纤维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2一、行业发展基本特征42二、行业规模及经济运行状况44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7第五章 化学纤维行业地区分析及预测49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49一、化学纤维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49二、化学纤维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49三、化学纤维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0第二节 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2一、浙江省在化学纤维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52二、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3三、浙江省子行业对比分析55四、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56第三节 江

29、苏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7一、江苏省在化学纤维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57二、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8三、江苏省子行业对比分析60四、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1第四节 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3一、福建省在化学纤维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63二、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4三、福建省子行业对比分析65四、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6第五节 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8一、广东省在化学纤维行业中的地位及特征分析68二、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9三、广东省子行业对比分析70四、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1第六章 化学纤维

30、行业企业分析及预测73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企业特征分析73一、化学纤维行业企业总体特征分析73二、化学纤维行业企业规模特征分析73三、化学纤维行业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76四、长三角地区是化学纤维行业主要企业分布地区78第二节 化学纤维行业企业集中度分析79一、总体集中度分析79二、前20家企业经济运行分析80第三节 化学纤维行业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84一、总体排名分析84二、获利能力分析85三、营运能力分析86四、偿债能力分析87五、发展能力分析87第四节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分析89一、企业基本情况89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89三、企业采购及技术优势分析90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90五、公

31、司发展规划及前景预测91第五节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分析92一、企业基本情况92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93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93四、公司发展规划及前景预测94第七章 化学纤维行业授信风险分析及提示95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及提示95一、宏观经济环境95二、宏观调控政策95三、汇率变化风险96第二节 上下游风险分析及提示98一、上游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98二、下游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99三、其它关联行业风险分析与提示99第三节 行业政策风险分析及提示101一、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101二、出口退税政策降低102第四节 行业市场风险分析及提示104一、市场竞争风险分析与提示104二、市

32、场供需风险分析与提示104第八章 化学纤维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106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总体发展特点及授信建议106一、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106二、行业资金需求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106第二节 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授信分析与建议108第三节 化学纤维行业区域授信分析与建议109一、化学纤维行业区域特点分析109二、区域市场授信建议109第四节 化学纤维行业企业授信分析与建议111一、适当增加授信额度给技术、环保占有优势的企业111二、产业链完善应作为企业授信重要依据111三、根据企业运营效率与财务状况决定授信策略111四、授信重点应放在名牌企业111附 表2007年1-11月人造纤维原料

33、进出口统计42007年1-11月合成纤维初级原料进出口统计4表12007年1-11月合成纤维行业主要产品产量5表2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主要在建及拟建项目6表32004-2007年11月各子行业销售收入比重变化7表4人造纤维原料进出口统计10表5合成纤维初级原料进出口统计10表6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19表7纤维素原料纤维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37表8纤维素原料纤维子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37表920042007年纤维素原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40表10合成纤维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43表11合成纤维素子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44表122

34、0042007年合成纤维制造业财务指标47表13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资产和收入各区域分布50表1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地区盈利状况分析51表15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前四大地区亏损状况51表162004-2007年浙江省化学纤维产量变化52表17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53表18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53表1920042007年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54表20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55表21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55表222004-2007年江苏省化学纤维产量变化57表23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58表24江苏省化学纤

35、维行业2007年11月前10家企业指标比重58表2520042007年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59表26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60表27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61表282004-2007年福建省化学纤维产量变化63表29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64表30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企业指标比重64表3120042007年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65表32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66表33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66表342004-2007年广东省化学纤维产量变化68表35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企业类型状况69表36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200

36、7年11月企业指标比重69表3720042007年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财务指标70表38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规模对比71表39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盈利状况对比71表40化学纤维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状况74表41化学纤维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亏损状况75表42化学纤维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状况75表43化学纤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状况76表44化学纤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状况77表45化学纤维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状况77表46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企业区域分布78表47化学纤维企业2007年11月集中度79表48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指标比重79表49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

37、11月前20家企业获利能力80表50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偿债能力81表51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发展能力82表52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11月前20家企业营运能力83表53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84表54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企业排序84表55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获利能力85表56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营运能力86表57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偿债能力87表58化学纤维行业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发展能力88表592007年三季度浙江华峰氨纶公司行业地位90表6020042007年浙江华峰氨

38、纶公司财务指标91表612007年三季度山东海龙股份公司行业地位93表6220042007年山东海龙公司财务指标94表63化学纤维行业宏观经济风险分析97表6406年初至2007年11月粘胶原料价格变动分析99表65化学纤维行业上下游产业风险分析100表66化学纤维行业政策运行风险101附 图图1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占GDP比重变化2图2化学纤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图3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4图42004-2007年化学纤维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4图5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子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变化5图6200

39、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变化7图72006-2007年粘胶长丝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11图82006-2007年氨纶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11图9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存货及库存水平变化13图10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产销量及产销率变化14图112007年我国粘胶纤维价格变化14图122007年我国氨纶纤维价格变化15图13我国纺棉织品三大原料用量比例()15图14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资产变化16图15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收入和利润变化趋势17图16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17图17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增速变化18图1820

4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19图19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平均生产率变化水平21图2020042007年化学纤维行业销售收入增速变化23图2120042007年化学纤维企业数量变化25图2220042007年化学纤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26图23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资产比重变化33图24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收入比重变化34图25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利润比重变化34图26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资产增速对比35图27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收入增速对比35图282004-2007年不同子行业利润增速对比35图29纤维素原

41、料纤维制造成本比例36图302004-2007年纤维素原料制造行业资产变化38图312004-2007年纤维素原料制造行业收入和利润变化趋势39图322004-2007年纤维素原料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39图332006年11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趋势42图34合成纤维行业各种产品毛利润率比较43图352004-2007年合成纤维制造业资产变化45图362004-2007年合成纤维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变化趋势45图372004-2007年合成纤维制造业利润率变化趋势46图38浙江省化学纤维行业在全国行业中地位变化52图39江苏省化学纤维行业在全国行业中地位变化57图40福建省化学纤维行业在全国行业中地

42、位变化63图41广东省化学纤维行业在全国行业中地位变化68图42化学纤维企业规模分布74图43化学纤维企业所有制分布76图44化学纤维行业工业总产值和GDP总量相关性95图452006-2007年11月国内市场PTA 和乙二醇(化纤级)价格走势98第一章 化学纤维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化学纤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一、化学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化学纤维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生产化学纤维产品的工业部门称为化学纤维行业。化学纤维按原料来源又分为人造纤维(也称为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人造纤维是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主

43、要产品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二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等。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得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制得的纤维。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绝大部分合成纤维以石油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纤维的品种较多,其中产量较大的品种有聚酯纤维(也称为涤纶)、聚酰胺纤维(也称为锦纶)、聚丙烯腈纤维(也称为腈纶)、聚丙烯纤维(也称为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也称为维纶)、聚氨酯纤维(也称为氨纶)、聚氯乙烯纤维(也称为氯纶)等,这些纤维又称为通用合成纤维。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合成纤维品种生产量虽然不大,但具有特殊性能或特殊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用途,这类纤维

44、分别称为高性能纤维和功能纤维。化学纤维的加工过程复杂,需经过多次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而且因产品性能要求不同,加工过程相差也较大。化学纤维的加工过程包括纺丝液的制备、纺丝及初生纤维的后加工等。以天然纤维素和经过处理的再生纤维素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后可获得纺丝原液。将成纤高聚物溶解或熔融可得到纺丝液。将纺丝原液或纺丝液用纺丝泵连续、定量而均匀地从喷丝头小孔压出,形成粘液细流,经凝固或冷凝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后加工得到再生纤维或合成纤维。后加工因产品需求不同而有不同工序,长丝后加工大体上包括热牵伸加捻、后加捻、热定型、络丝等工序;短纤维后加工包括集束、牵伸、上油、卷曲、热定型、切断、打包等工序。化学纤维行业的总体规模较小,且大、中、小型企业同时存在。相对而论,采用熔融纺丝工艺的化学纤维品种,如涤纶、锦纶、丙纶等,其规模可以较大;而采用溶液纺丝工艺的化学纤维品种,如晴纶、维纶、粘胶纤维等,其规模要小一点。化学纤维行业生产的产品多数经过一步加工后即直接进入消费市场,因而一般应建在直接消费区域,以加大与市场的联系。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的生产方向,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化学纤维行业的降低能耗和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要。化学纤维行业生产过程长,有不少工序在高温下进行,能量消耗很大;而且多数化学纤维品种采用有机化学物质为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