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门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都门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讲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都门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讲稿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侯秀丽课题来源:门头沟图书馆“永定河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走进古都北京之第二讲古都门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学科:地方文化;对象:普通市民、学生;人数:50人左右;时间:90分钟。学习目标:概述明清北京城城墙与城门的修建、格局,介绍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演示大量图片配合讲解,引领市民领略古城之美。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大家好,欢迎光临永定河文化大讲堂。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认为:我国有一条被世界公认为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我们的首都北京也有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城墙与城门,同样是工事宏伟的古建筑,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其价值毫不逊色于长城
2、。“那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我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对当时被称做文化古城的北平,心怀向往,终于在一个初秋的傍晚,乘火车到达了前门车站(即现在的铁路工人俱乐部)。当我在暮色苍茫中随着拥挤的人群走出车站时,巍峨的正阳门城楼和浑厚的城墙蓦然出现在我眼前。一瞬之间,我好象忽然感受到一种历史的真实。从这时起,一粒饱含生机的种子就埋在了我的心田之中。在相继而来的岁月里,尽管风雨飘摇,甚至狂飙陡起,摧屋拔木,但是这粒微小的种子,却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直到北平解放了,这历史的古城终于焕发了青春,于是埋藏在我心田中并已开始发芽的这粒种子,也就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迅速发育成长起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北京这座古城
3、的城墙和城门,怀有某种亲切之感,是它启发了我的历史兴趣,把我引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科学探讨的殿堂。”侯仁之(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现在要寻迹北京古城墙,地面可见的就只有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遗迹,远古的城墙痕迹已经不复存在。明代城墙是北京建城史上修筑得最宏伟、最完整、最坚固的建筑物,堪称北京城的标志。清代完全沿袭了明代城垣,只是把某些城门名称改动了,并进行了修缮。今天我们所介绍的北京城墙,主要是明、清两朝帝京的城墙,也即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区位所在之古城墙。这座古城的布局与建筑曾被一些国际专家称之为世界上最为宏伟壮观的古城设计,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内容:一、明清北京城墙城
4、门的修建二、明清北京的四重城垣(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三、明清北京城墙城门的历史风云四、明清北京城墙城门的拆除与保护讲解演示环节:序:古都门户城墙城门的功用谈到城墙,首先就免不了涉及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建城墙?城墙有什么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标志,城墙则又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墙是用以防御的墙垣,中国汉字中的“城”,既指“城墙”,也指由城墙围起来的“城市”。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的一个特征是,大多先修筑城墙,后形成市区的,这与西方相反。城墙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如果将它所保卫的城市比作建筑物的综合,城墙的作用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外墙。国都的城墙还是统治者中心形象
5、的扩大,所以,历代统治者会把“城”当作“国”的同义词,倾城即是国破。例如英法联军入城后,咸丰皇帝无奈地说:“业已入城,一经驳斥,必致决裂,只可委曲将就,以期保全大局。”城郭的形状多为矩形,一般认为是受了周礼考工记中有关营国规定的影响。历史上西汉时期的长安城,隋唐时的长安城,金元明时期的中都、大都,乃至北京城等,其城郭的形状均近乎矩形。近乎矩形而非绝对的矩形,是因为自然条件的制约会使建城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的构想有些出入,例如明代北京城的西北角的建设,就由于受环境限制而缺了一角。明北京城墙极富特色。其城墙外壁呈不同的倾斜度,城砖层层叠砌,形成阶梯效果,而内侧壁则比外侧壁略微陡峭,并设有上下城所使用的
6、马道。内侧边缘筑有女墙,其下部的方洞用作排水;外侧边缘筑垛口,垛墙下部的方洞用于防御。明清北京城垣固沟深,恢弘壮丽,不仅仅是为了展示皇权,更是出于保卫帝都的需要,城楼、箭楼、闸楼、瓮城、城墙、角楼、护城河等,无一不是满足军事的需要。明清北京城墙高约12米,城墙横断面呈梯形。城墙上面铺有城砖。马道建在北京城墙内侧,坡度15度左右,宽约4至5米。可以骑马从这里上城。城墙顶部外侧用砖砌有雉堞(也叫垛口),每个雉堞高1.9米,宽1.5米,厚0.7米。城墙内侧砌有女儿墙,约有1米高,厚0.7米,是为了防止失足跌下城墙而修建的。北京城内外城墙共有垛口20772个,垛口下的炮眼共有12600个。城墙每隔不到
7、90米设有一个敌台(也叫墩台、马面),敌台的高度与城墙同高,但比城墙向外突出。敌台的顶部约长15米,宽13米。它的功能是让城上的士兵能够用弓箭等射杀位于城墙根处的敌人。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这些城楼坐落在墩台上,和左右的城墙相连,墩台的下边正中间开有一个拱形的券洞,通常也叫做城门洞。门洞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外包铁钉(也叫门钉),门后有木制的大门栓。内城的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均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城楼一般是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朝阳门和阜成门为进深三间)。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守城将士可以登楼远眺和休息,也可以储藏武器。外城的城楼以永定门最高,城楼高约20米,与正阳门遥
8、相对应。广安门(也叫广宁门)虽然也是二层,但稍矮了一些。广渠门、左安门和右安门都是单檐歇山顶的一层城楼,高度15米。东便门和西便门的最小,城楼高度只有12米。城门的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叫箭楼。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并且和城墙相接,这就在各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这统称叫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状基本上是正方形,但在相邻两面墙的相接处采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正阳门和德胜门的瓮城是长方形;东便门和东便门的瓮城是半圆形的。各座箭楼的形制不完全一致,其中以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城台高约12米,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南侧面阔九间,北出抱厦七间,东西南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
9、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前门箭楼高38米,宽52米,进深32米。箭楼主要用于向敌兵施放箭弩、火枪。而瓮城的修建,是为了加强对城门的防守。城门是木制的,虽然包上铁叶,仍然容易遭到敌方攻城,瓮城的修建使城门的防御增加了一道防线。内城和外城的四个角上建有角楼。内城角楼有三排箭孔,外城角楼只有二排箭孔。现在仅存内城东南角上的角楼为例,是由东、南两座箭楼衔接而成,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转角处正脊相交并饰以宝顶。楼内设有楼板三层,重檐之上开一排箭窗,重檐之下开三排箭窗,两座箭楼共有箭窗144个。北京城墙外,与城墙平行设有护城河。它不是天然河流,而是人工挖掘的壕堑。护城河水是从玉泉山经长
10、河引入的。明正统年间又将护城河加深,并铺设石砌的河岸。各城门外的护城河上设有石桥,供行人进出城通行。护城河宽约30米,深约5米,离城墙约50米。河上的石桥外设置了能关的铁栅栏,遇有敌情时可以封闭。那时候在护城河外建有大型冰窖,每逢冬季,从护城河锯取大块冰,厚约零点五米,长宽约二乘一米,装入冰窖内,供夏季使用。那时的护城河不足二米深,内有水草和小鱼小虾,沿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空地有的种有各种庄稼,呈现一片农家景象。明清北京城的守卫简介。(机动)一、明清北京城墙城门的修建1.明初北平府的设立北京城墙的初建阶段解说:元代的北京城墙是夯土筑成的土城墙,外边没有包砌城砖,每当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为了
11、保护城墙,当时使用苇子覆盖城墙。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明初的北京称为北平,从1369年起(明代洪武年间),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将元大都的北部城墙废弃,在南面五里处建起新城墙,开始了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墙的工程。其中内城东西两边的城墙是利用元大都的土城墙作为墙心,在墙外侧加砌内外两层砖。外层用大砖,内层用小砖。土墙的内侧加砌一层大砖。内城的北城墙是洪武年间修的。这期间的北京城,仅是明王朝的一座地方城市北平府,其城市规模也绝不能超越当时的都城南京城。因此,必须缩减大都城的城市规模,从而建成符合当时封建等级规制的北平府,其城市规模为九门,城墙周围40里。资料:明北京城的最初建立,是在元大
12、都城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座地方性的北方重镇。明代初期,朱元璋建都于南京,燕王朱棣攻克元朝的大都城。在这期间,作为元代京城的大都成,曾被降为明代的北平府。按当时封建城市的建筑规制,明初曾对大都成在格局及规模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在大都城的基础上建成了明代初期的北平府。据寰宇通志记载:“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筑新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改元都安贞门为安定门,建德门为德胜门。”洪武北平图经志书也记载:“旧土城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以北之半,创包砖甓,周围四
13、十里,其东南西三面各高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阔到十八丈有奇,城门为九:南三东二门,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北二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东二门,东南曰齐化,东北曰崇仁;西二门,西南曰平则,西北曰和义。”可见,明初的北平府,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造建设而成,规模仅为大都城的三分之二,多数城门仍沿用元代名称。对明初北京城的这一重大变化,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当时政治原因所致,即明初建立都城的南京,是国家都城的规制,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当时封建城市的建筑理念及等级规制,必将元代的大都城降为明初的地方城市,其城市规模也绝不能超越当时
14、的都城南京城。因此,必须缩减大都城的城市规模,从而建成符合当时封建等级规制的北平府,其城市规模为九门,城墙周围40里。这期间的北京城,仅是明王朝的一座地方城市北平府,其城墙外侧已开始包砌城砖,但此时城墙与城门建筑,仅为明初地方城市的规制。2.明北京的确立北京城墙的建设形成阶段(明永乐至正德年间)解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帝位,改年号永乐。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改称北京。明代定都北京,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件大事,永乐四年(1407)明成祖下诏建北京宫殿,修城垣。永乐十五(1418)年陈圭受命负责营建北京。根据文献记载,永乐年间耗时十余年修建了紫禁城、皇城外,又将原南侧城墙向外
15、扩展至现正阳门一线,修筑了正阳门及南侧一线城墙,扩大了原有的城市面积,使城墙的总长度达到52里。前三门中名为丽正门、左称文明门,右称顺成门;改崇仁门与和义门为东直门和西直门(因瓮城为直角)。在永乐以后一段时期内,对城墙的修缮加固工程始终未停,到正统时期完成了当时北京城九门城楼、城的四座角楼、新筑九门石桥等工程。城门名称全部定为今名。明代北京的城墙砖多是在山东临清、聊城、河南安阳等地烧制的,这些地方靠近大运河,运输十分便利,当地又有优质粘土,因而成为理想的烧砖地点。当时每块砖约重24公斤。据称北京维修一公里城墙遗址可能需要几百万或上千万的城砖。故事:侯仁之到美国访问送的礼品就是一块城砖。故事:刘
16、伯温、姚广孝设计“八臂哪吒城”的传说。人人都说北京城是个“八臂哪吒城”。人人都说只有八臂勇哪吒才能镇服得了“苦海幽州”的孽龙。北京城究竟怎么样修造的这一座“八臂哪吒城”呢?这在北京就传说下来一个民间故事。 皇帝要修一座首都北京城啦,就派了工部大官去修建。工部大官慌啦,赶忙奏明了皇帝,说:“北京这块地方,原来是个苦海幽州,那里的孽龙,十分厉害,臣子是降服不了的,请皇上另派军师们去吧!”皇帝一想,这话也有道理,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能知神,下能知鬼的“能人”,是不能修建北京城的。当时,皇帝就问这些军师们:“你们谁能去给我修建北京城呢?”好多军师们,都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不敢答话,时间长了,实
17、在不好不答话啦,大军师刘伯温说:“我,我去吧!”二军师姚广孝紧接着也说:“我也去!”皇帝老儿高兴啦,准知道这两位军师是能“降龙伏虎”了不起的人,就派了他们去修建北京城。 刘伯温、姚广孝领了“圣旨”,就到了现在北京城这块地方来啦。刘伯温、姚广孝到了北京这块地方,打下了公馆以后,就天天出去采看地形,琢磨怎么修建让孽龙捣不了乱的北京城。大军师刘伯温是看不起姚广孝的,二军师姚广孝是也看不起刘伯温的,刘伯温说:“姚二军师,咱们分开了住吧,你住西城,我住东城,各自想各自的主意,十天以后见面,然后坐在一起,脊背对脊背坐着,各人画各人的城图。北京人都知道、都传说:“刘伯温、姚广孝脊梁对脊梁画了北京城”,画好了
18、再对照一下,看看两个人的心思对不对头。”姚广孝明知道刘伯温是要大显才能,独夺大功的,就冷笑了一声说:“好吧,大军师说得有理,就这么办!”当下,两个军师就分开住啦。起初两天,两个人虽然没住在一起,也没出去采看地形,可是两个人的耳朵里,都听见一句话:“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听这句话,象个孩子的声音,清清楚楚地说个没完,这是谁说话呢?怎么看不见人呢?照着你的“话”,你的“话”是什么“话”呢?刘大军师琢磨不透,姚二军师也琢磨不透。到了第三天上,两个军师都各自出去采看地形去啦,刘大军师走到哪里,他总看见有一个穿红袄短裤子的小孩子,在他前面走,刘伯温走得快,那小孩子也走得快,刘伯温走得慢,那小孩子也走得
19、慢,刘伯温起初也没觉出特别来,后来他也有些疑心啦,就故意停住脚步,咦!真奇怪!那小孩子也站住啦,刘伯温琢磨不透这个小孩子是干什么的。另外,那姚二军师呢?也是碰见了这么样的一个小孩子,姚广孝也琢磨不透这个小孩子是干什么的。刘伯温、姚广孝各自回到各人公馆以后,耳朵里就又听见了那句话:“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刘伯温在东城想,姚广孝在西城也这么想:难道这个红袄短裤子的小孩,就是哪吒不成?不象啊!哪吒是八条膀臂呀!刘伯温在东城想:明天再碰见这个小孩子,我要细细瞧瞧他。姚广孝在西城也想:明天再碰见这个小孩子,我要细细瞧瞧他。 一夜过去了,是两个人约会的第四天啦,刘伯温吃完了早饭,带了一个随从出去遛达去了
20、,他为什么今天要带随从呢?为的是:叫随从也帮助他看看是不是哪吒。在西城住的姚广孝,也是这个心思,也带了一个随从出去找哪吒。两个军师,虽然一个住在东城,一个住在西城,可是心思都是一样,听见的话都是一样,碰见的孩子都是一样,今天他们又都碰见那红袄短裤子的小孩子啦。刘伯温、姚广孝今天碰见的小孩子,还穿的是红袄,还穿的是短裤子,只是红袄不是昨天那件红袄了,这件红袄很象一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边有浮镶着的软绸子边,风一吹真象是有几条膀臂似的。刘伯温看了,心里一动:这不是八臂哪吒吗?赶紧往前就追,他想揪住这个小孩子,细细瞧瞧,没想到刘伯温追得快,那小孩子跑得更快,只听见一句:“照着我画,不就成了吗!”那小
21、孩子就跑得没影没踪啦,再也瞧不见啦。刘伯温的随从,看见军师爷在大道上飞快地跑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在后面直喊:“军师爷!军师爷!您跑什么呀?”刘伯温听见了喊声,就停住了脚步,问他的随从:“你看见一个穿红袄短裤子的小孩了吗?”“没有啊!咱们走了这么半天,不就是我跟军师爷吗!一个人也没瞧见呀!”刘伯温心里明白:这一定是八臂哪吒啦。那姚广孝呢?姚广孝也碰见了这么一个小孩子,也追那个小孩子来着,也听见了那么句话,他的随从也没看见有什么人,他也明白了这一定是八臂哪吒啦。刘伯温回了他的东城公馆,姚广孝也回了他的西城公馆。刘伯温想:照着我画,画一定是画图的画字,不是说话的话字,八臂哪吒要我照他的样子画
22、城图,那一定是能降服得住苦海幽州的孽龙啦,好!我看你姚广孝怎么办?我看你姚广孝画不出城图来,怎么配当军师爷!那在西城住的姚广孝,也是这么想来着:看你这个大军师,“大”字得搬搬家!在第九天上,刘伯温就通知了姚广孝:明天正午,在两城的中间,脊背对脊背画城图,请姚二军师准时到场。姚广孝答应啦。 第十天正午啦,在城中一个大空场上,摆下两张桌子,两把椅子,椅子背对椅子背,刘伯温来啦,姚广孝也来啦,刘伯温说:“二军师朝哪面坐呢?”姚广孝说:“大军师住在东城,就朝东坐,小弟朝西坐。”两个人落了座,有随从给摆好了纸、笔、墨、砚,两位军师拿起笔来,唰、唰、唰地一画,太阳刚往西转,两个人的城图就都画完啦。姚广孝拿
23、起大军师画的城图来着,刘伯温拿起二军师画的城图来看,俩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两张城图都是一样,都是“八臂哪吒城”。姚广孝请大军师给讲讲怎么叫八臂哪吒城?刘伯温说:“这正南中间的一座门,叫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脑袋嘛,就应该有耳朵,他的瓮城东西开门,就是哪吒的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就是哪吒的眼睛;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东面城门的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这半边身子的四臂;正阳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西面城门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那半边身子的四臂:北面城门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姚广孝点了点头说:“呕,是了。这个哪吒没有五脏,空有八臂行吗?”刘伯温红了脸,说:“哪里有没五脏的哪吒
24、呀!死哪吒镇服得了孽龙吗?”说着,急急地一指城图:“老弟你看,那城里四方形儿的是皇城,皇城是哪吒的五脏,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是五脏口,从五脏口到正阳门哪吒脑袋,中间这条长长的平道,是哪吒的食道。”姚广孝笑啦,慢条斯理地说:“大军师别着急呀,我知道您画得挺细致,那五脏两边的两条南北的大道,是哪吒的大肋骨,大肋骨上长着的小肋骨,就是那些小胡同啦,是不是?大军师画得挺细致!”刘伯温叫姚广孝逗的急不得、恼不得的,反正“八臂哪吒城”的“北京城图”,是画出来啦,大军师刘伯温没夺了头功,二军师姚广孝也没夺了头功,刘伯温还不怎么在意,姚广孝是越想越难过,就出家当了和尚,专等看刘伯温怎么修造北京啦。资料:明永乐元年
25、,将北平府确立为都城北京,并着手开始北京城的大规模修建工程。据日下旧闻考引洪武北平图经记载:“永乐元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八承大统,其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中都之制,立为京师。制曰:可。其以北平为北京,府为顺天府。”据日下旧闻考引成祖实录记载:“四年闰七月,建北京宫殿,修城垣。”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七年十一月,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明代定都北京,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件大事,根据文献记载,永乐年间耗时十余年修建了紫禁城、皇城外,又将原南侧城墙向外扩展至现正阳门一线,修筑了正阳门及南侧一线城墙,扩大了
26、原有的城市面积,使城墙的总长度达到52里。在永乐以后一段时期内,对城墙的修缮加固工程始终未停,据明英宗实录载“正统元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四年四月,修建京师门楼城濠桥闸完,正阳门城楼一,月城中左右楼各一,崇文、宣武、朝阳、阜城、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月城楼一,各门外立碑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其濠,两涯悉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两桥之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闸,从城东南隅流出大通桥而去。自正统二年正月兴工,至是始毕。焕然金汤巩固,足以从万年之瞻矣。”“城南一面长二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
27、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顶收五丈”。可见,正统时期完成了当时北京城九门城楼、城的四座角楼、新筑九门石桥等工程。另据史料记载,明正统年间同时完成了全北京城内侧城墙的包砖工程。在这次开展的城墙遗迹的保护工程中,还可以看到这一工程的痕迹,如在保留的唯一一段北侧城墙的断面处,显现出北侧外墙包砖与南侧外墙包砖完全不同的砌筑方法:南侧外墙包砖因与城心夯土同时夯砌,故南侧外墙城砖从基础开始逐层向城内“收分”垒砌,与内侧夯土结为一体,密不可分;而北侧外墙包砖的砌法是,北侧墙面逐层向内“收分”,但与城心夯土结合
28、处的砖体自基础至顶部与夯土形成九十度的直墙,与城心夯土结合不牢固。这种砌筑方法,与南侧城墙包砖砌筑方法的差别,特别是与城心的夯土结合上看显然不是同时完成的建筑物,这也印证了正统年间对北京内侧城墙实施的包砖甓工程。这一时期在城墙建设上实施的上述重大工程,使明初北京城墙更为坚固、耐久,其防护设施更为齐全、有效,从而使北京城墙整体的防护能力有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并成为北京城墙今后几百年的历史城墙建设发展的规范性模式而加以沿用。营建规模如此之大的北京城,耗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尤以砖材所用最多。据有关文献记载,营建北京所用的城砖,分别由运河水流经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府州县烧造,其中以山东临清为
29、最多。明会典卷一百九十记载:“永乐间专派工部侍郎一员于山东临清管理烧造。”同时统辖自直隶至山东、河南军卫、州县的烧窑事宜。据临清直隶州志记载:“永乐年是岁征城砖百万。可见当初其烧造规模之大。到嘉靖年间,工部专门在临清设立了工部厂,差官管理并负责集中烧造事宜。临清直隶州志详细记载了明代官窑旧砖的样式:一种长一尺五寸、宽七寸五分、厚三寸六分,即482412cm;另一种长一尺三寸、宽六寸五分、厚三寸三分,即422111cm,以上两种规格的城砖,也是北京城墙所用最多的。根据有关记载,为保证城砖的质量,城砖的烧造有十分严格的操作规范,而且还要有很高的制做、烧造技术。首先是选土,临清州县具有上好的烧砖土质
30、,将土堆至场地,经日晒雨淋,使其颗粒分解无硬块,先过大小筛各一遍,然后经泥地过滤为泥浆,池满后,待其自然沉淀。其次,是练泥,从滤地中取出泥,用脚在泥中反复踩踏,使其稠而均匀。再次,制坯,先在砖模里面铺上一层麻布,再从练好的泥中取一块约六十斤重的泥料,填入模中挤压,砖坯必须棱角分明,六面平正,然后进行风干。最后入窑烧制。根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城砖因烧料不同,可分为白城砖和黑城砖。用煤烧造,出火成白色,即白城砖;用柴烧造,出火呈青黑色,即黑城砖。北京城墙所用城砖都属黑城砖。以柴烧砖耗柴薪极多,木柴、麦秸、棉柴等,须烧半月,涸半月,一月只能烧一窑砖。临清直隶州志卷九记载:“每烧砖一窑,约需柴八九万
31、斤不等,办柴州县,除东昌府隶外,有东平、东阿、阳谷共十八处,每年须办柴运送各窑”。明代的临清,位于运河东岸,有舟楫往来之便,故所烧大批城砖依运河自山东漕运至京城,而每年百万城砖的运输,也确是一项艰难的工程。3.明中后期营建北京外城北京城墙的扩展阶段解说:明嘉靖32年(1553年),因防范蒙古鞑靼部入侵,为了保卫城南外边的居民,决定修建外城。外城基本有三面城墙。由于外城比内城宽了一千三百米,所以在外城东西城墙的北端各修了一段约650米的城墙,与内城的东南、西南角相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北京城独特的“凸”字形布局。内城墙周长52里,外城墙周长28里,总长度为80里。故事:严嵩贪污,国库空虚,外城修
32、建没有完成原有计划,草草收尾,成为凸字形。资料:北京经元末兵火之后,明初人口大减,据宛署杂记的记述,当时北平一度出现“商贾未集,市廛尚疏”的现象,据明史记载,朱棣为使北京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曾先后下令“选应天、浙江富民三千户充北京宛、大二县厢长,附籍京师”;“发流罪以下垦北京田”;徒山西民实北京,徒直隶、苏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减免逋赋等措施,使北京人口大增,特别是又经过宣德、正统、景泰、成化、正德等朝百余年的发展,使北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在北京南城的正阳、崇文、宣武三门之外,逐渐形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建有正东坊、正西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等。由于城
33、南地区处于辽、金旧城与明北京新城之间,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形成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长安客话“皇都杂记”中记述:正阳门外是京城最繁华的地区“大明门前棋盘天街天下士民工贾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崇文门外,大街左右,市肆极盛,车马塞门,百货云集,人声鼎沸等等。同时,城南地区是皇家祭祀天地、先农的天坛、先农坛所在的重要区域。对当时南城外的防卫问题,早在成化年间就曾有此动意。据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二年八月,定西侯蒋琬上言:太祖皇帝肇基南京,京城之外复筑土城,以护居民,诚万世不拔之基也。今北京只有内城而无外城,正统己巳之变,额森长驱直入城下,众遮奔蠺,内无所容,前事可鉴也,可承平日久,聚
34、众益繁,思为忧患之防,须及半亨之日。况西北一带,前代旧址犹存,若行劝募之令,加以工罚之徒,计其成功,不日可待,廷议谓筑城之役,宜俟军民息肩之日举行,报可。”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率大军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掠劫财物,满载车骑而自行撤离,致使京城周围受到一次极为严重的破坏。经此“庚戌之变”后,于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开始修建北京外城。据明典汇、日下旧闻考等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二年给事中朱伯辰上言:城外居民繁伙,不宜无以圉之,臣尝履行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百二十里,若仍其旧贯,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仍使相度兴工。”“兵部尚书聂豹等上言:臣等于本月六日
35、,相度京城外四面,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自正阳门外东马道口起,经天坛南墙外,至荫水庵墙东止,约计九里。转北经神木厂、獐鹿房、小窑口等处,斜接土城旧广禧门基上,约计一十八里,自广禧门起转北而西,至土城小西门旧巷,约计一十九里,自小西门起经三虎桥村东马家庙等处,接土城旧基,包过彰义门至西南直对新堡北墙止,约计一十五里。自西南旧土城转东,由新堡及黑窑厂,经神祗坛南墙外,至正阳门外西马道口止,约计九里。大约南一面计一十八里,东一面计一十七里,北一面势如椅屏,计一十八里,西一面计一十七里,周围共计七十余里。”“乙丑,建京师外城兴工,四月,上又虑工费重大,成功不易,以问嵩等。嵩等乃自诣工所视之,还言宜先筑南
36、面,俟财力裕时,再因地计度,以城四面之制。于是嵩会圭等议覆,不虑费财力,今拟将见筑正制,所以南面横阔凡二十里,今既止筑一面,第用十二三里,便当收结。庶前此度地画图,原为四周之南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监筑,可以刻期报完,其东西北三面,侯再计度以闻,报允。重城包京城地一面,转抱东西角楼止,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左安、右安;东曰广渠、东便;西曰广宁、西便。城南一面,长两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东一千零八十五丈一尺,西一千零九十三丈二尺,各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四十二年,增修各门瓮城。四十三年六月丁酉,京师重城成。内外两城,计垛口二万零七十
37、二,垛下炮眼共一万二千六百有二。”嘉靖年间扩建北京外城,是自明永乐之后,北京城建设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经此工程建设,使北京城有了更大的扩展,并把城南这一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纳入城墙的保护范围之内,这一工程,也最终确定了北京城沿续几百年的“凸”字形城墙平面的总体规划形状。至此,北京城墙的总长度达到70余里。4.明代后期至清代中期北京城墙的巩固完善阶段解说:明代的北京城经过多次修建方才定型和完善,清朝二百多年对北京城没有重大改变,基本上维持明代北京城的原貌。清代乾嘉时期,高度重视北京城墙的修缮与保护,不难看出连年兴工修缮工程,使北京城墙处于良好的状况。清乾隆时期修筑了外城的箭楼。资料:自明代嘉靖扩建北
38、京城之后,北京城墙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从明嘉靖以后至清代嘉庆这250余年的时间内,北京城再没有大规模地开展城墙的扩建工程,而是十分注重对原有城墙的维护与修缮,特别是在明代后期,明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瓦剌和后金的袭扰,曾多次较大规模地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明史神宗本纪记载:“万历三十三年,重修京城外城。甲辰夏,恒雨,坏民庐舍无算,城有圮,雨溢渠,计圮都城且七百七十七丈有奇,重城亦三百三十丈有奇,日发丁男若干,金钱若干,臣以为城以盛民也,我皇上先民居而后两城,意深远矣,比于金汤,倔万斯年,民悦无疆。”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天眗元年十月,浚京城九门及重城濠成,而嘉靖所筑重城地势既高,有掘未及
39、泉而止者,宜清其源,审其势,疏其脉,达其支,以总汇于大通桥,又须理茸诸闸,节宣蓄泄,以壮金汤之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记述到,当时在北京内外城的城墙,发现了大量的明嘉靖以后刻有万历30年至46年及崇祯8年修缮城墙的记事碑,也证明了明代后期曾多次对城墙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与加固,使城墙保持了完好的状况。清王朝更加注重和充分利用北京城墙对城市的防护功能,清代初期,曾将八旗军全部驻扎于内城的各个城门内,以加强北京城的防务。据燕都丛考记载:“自清建国 ,内外城仍明之旧,内城周四十里(应为四十五里),为九门,分别满州、蒙古、汉军八旗方位: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
40、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门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军队的驻地与城门的防卫结合在一起,最充分地体现了北京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清乾隆时期,国力强盛,曾先后对北京的皇城、内城、外城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据国朝宫史记载:“皇城重建于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工竣。又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在城墙的修缮上,乾嘉时期也达到了城墙修缮的高峰,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中,奥斯伍尔德喜龙在对北京内外城墙的考察中,发现多处刻有清代各时期修缮城墙的石碑,记载了清代各朝维修城墙的准确年代。其中,在城墙上发现的
41、以带乾隆年款碑刻为最多,据对全书记述统计,这些带年款的碑刻所记载修缮城墙的时间分别是:乾隆四年、六年、八年、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三十三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四十九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六年等,从上述不完全统计得知,仅乾隆在位的60年中,就有20余年修城墙的记录。此外,记载嘉庆年间修缮城墙的碑刻同样数量很多,其维修城墙的时间分别是:嘉庆二年、三年、四年、六年、七年、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六年、十八年、二十年等。在嘉庆在位的25年中,竟有十余年修缮城墙的记录。可以看出,清代乾嘉时期,高度重视北京城墙的修缮与保护,
42、不难看出连年兴工修缮工程,使北京城墙处于良好的状况。二、明清北京的四重城垣(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总说:明代的北京有四重砖砌城垣,自外而内分别为: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明初永乐年间基本完成内城(即明初的北京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此道城垣始称内城、皇城、宫城的建筑。正统年间加修内城的九个城门和四个角楼。嘉靖年间,为了加强京师城防,采纳毛伯温等大臣的建议增筑外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朝廷财政困难,外城只包修了南郊,使北京城池的形状构成了“凸”字形。嘉靖四十二年(1563),为了增强城门的防御功能,又加修了各门瓮城、箭楼等,完成了北京城池建筑的规模。明代“凸”字形城垣规模超
43、过了元代大都城。明代在改建北京时,将城内河道截断,大运河的漕运不再入城,商业中心逐渐移至城东城南的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一带。1、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解说:宫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代宫城是在元大内故址上稍向南移,将元大内寝宫延春阁抛在北墙外,并用挖护城河和南海的湖泥,堆积到延春阁旧址上,形成镇山(今景山),以压制前朝“风水”。镇山中峰(今万春亭)成为明初北京城的几何中心。宫城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72万平方米,有四门。南门(正门)为午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北门为玄武门(清康熙时改为神武门),宫城四周有10米高的城墙,城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筒子河),四角建有漂亮
44、的角楼。故事:角楼设计的灵感来自蝈蝈笼子。关于角楼的设计,还有着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当初设计角楼时,设计人用于苦心思考,多日寝食不安,感动了建筑鼻祖鲁班,送他一个蝈蝈笼子。这个笼子的形象正是“四面歇山、三重檐、七十二条脊”的建筑构架。蝈蝈笼子的构架解开了设计人在技术设计中的难关,于是建成了紫禁城角楼。紫禁城角楼的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成为紫禁城的标志。2、皇城解说:皇城位于内城中轴线偏南,皇城范围内有紫禁城、镇山(清改为景山)、太庙、社稷坛及西苑(三海)等建筑。皇城周长9千米,四方开门,即皇城正门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东门东安门、西门西安门、北门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承天
45、门前有一个占地11公顷、红墙环绕的“T”字形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有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T”字形广场内设千步廊,外侧按“文东武西”的规制设中央衙署。皇城内为皇家禁地,百姓绝不可越雷池半步。3、内城(重点“九门走九车”)解说:明初,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放弃了空旷、人烟稀少的北部城区,将北城墙南缩25千米,另筑新城,即今天安定门、德胜门一线。南城墙向南拓展了1千米,即今天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东西城墙保留不变,这就是明朝前期的北京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此道城垣被人们称为内城。内城周长20千米,共有城门9座,即正阳门、
46、崇文门、朝阳门(即元代齐化门)、东直门(即元代崇仁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即元代和义门)、阜成门(即元代平则门)、宣武门。内城形成9座城门景观,即正阳石马、崇文铁龟、朝阳谷穗、东直铁塔、安定真武、德胜石碣、西直折柳、阜成梅花、宣武水平。九门走九车:前 门: 国门,走皇家车;德胜门:走兵车,也称军门;安定门: 走粪车,也称回兵门; 崇文门: 走酒车,也称税门;宣武门:刑门,死门,走囚车; 西直门: 水门,走水车;东直门: 走木材车,也称商门; 朝阳门: 走粮车,也称粮门;阜成门: 走煤车,也称煤门;“阜成梅花报暖春”。重点:阜成门(煤门)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三月,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
47、矿工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据明神宗实录卷三百八十记载:“今者萧墙之祸四起,有产煤之地,有运煤之夫,有烧煤之家,关系性命,倾动畿甸。”京西房山、门头沟一带的窑工举行示威斗争,迫使明朝政府撤换矿监王朝。4、外城解说:外城于明嘉靖年间建成,全长14千米,共7座城门,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俗称沙窝门)、左安门(俗称江擦门)、永定门、右安门(俗称南西门)、广宁门(俗称彰仪门,清道光年间改名广安门)、西便门。外城城垣为北京“凸”字形城垣的底部,即今天的南二环路。2003年复建后的永定门,再次成为中轴线的南起点。资料:清代京师的城市格局清朝定鼎北京之后,继续沿用了明代京城城垣,即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城
48、门名称只将紫禁城的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皇城的承天门改为天安门、北安门改为地安门、大明门改为大清门;外城广宁门改为广安门,其他城门名称均未动。清军入京的第二天,清朝统治者以“拱卫皇居”的名义,实行“旗(指在旗的人)民(指回、汉族居民)分城居住”的制度:内城只限满族贵族居住及八旗分区驻防,而回、汉族居民集中居住外城。内城八旗驻地分别是:正黄旗居德胜门里;镶黄旗居安定门里;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里;正红旗居西直门里;镶红旗居阜成门里;正蓝旗居崇文门里;镶蓝旗居宣武门里。由于清初“旗民分城居住”制度的执行,大批内城的回汉居民迁到外城。此时一些汉官、商人也纷纷来到距正阳门外大街较近的琉璃厂(元明烧制琉璃制品的场所一带兴建住宅、会馆和戏院,内城的灯市、书肆也迁至此地,琉璃厂一带开始兴1773年,当乾隆帝下诏编纂四库全书时,许多学者除了使用翰林院和内府收蘼书籍外,还到琉璃厂一带走访书肆,搜集资料。很快,琉璃厂逐渐成为一条以经苣籍旧书为主,兼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文化街,成为文人学者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外城内的正阳门外大街、大栅栏等地集中了大量商铺、店肆、老字号,成为清京师最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