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423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98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监狱4水库初设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x(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综合说明11.1枢纽工程现状11.2水文及水库特征水位21.3工程地质31.4安全鉴定结论51.5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设计51.6施工组织设计61.7工程管理61.8工程占地补偿71.9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评价71.10水库清水工程71.11工程投资71.12经济评价71.13工程特性表82水文及水库特征水位102.1流域概况102.2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复核103工程地质243.1 前言243.2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253.3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273.4天然建筑材料303.5 结论及建议314安全鉴定334.1安全鉴定情况334.2安全鉴定综合评价345除险加固工程设计365.1工程现状

2、及存在的问题365.2设计依据375.3总体设计方案385.4挡水建筑物385.5溢洪道整治设计435.6放水设施整治设计445.7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设计455.8附属工程设计455.9金属结构及电气455.10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展示设计455.11主要工程量表466施工组织设计486.1枢纽建筑物组成及工程施工条件486.2施工导流506.3主要建筑物施工506.4施工总布置526.5施工进度计划537工程管理557.1管理机构557.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557.3管理设施568工程占地及拆迁578.1工程占地578.2移民安置规划578.3工程占地补偿579环境保护设计与水土保持设计599

3、.1环境保护设计599.2水土保持设计629.3水土保持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方案639.4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投资概算649.5预期效果分析与保证措施6410水库“清水工程”6610.1主要依据6610.2主要目标6610.3主要措施6610.4预期效果6711工程概算6811.1工程概况6811.2工程投资6811.3编制依据6811.4基础单价及费率6811.5其他7011.6工程资金筹措7012经济评价7112.1经济评价的依据与方法7112.2国民经济评价7212.3财务分析7412.4综合评价741综合说明1.1枢纽工程现状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地处凉山州盐源县下海乡境内,距盐源县城13k

4、m。水库位于雅砻江流域盐源河支流龙口河流域一级支流上,是一座以引洪蓄灌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绿色家园四号水库于1963年7月动工修建,1964年7月建成蓄水。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713km2,主河槽平均比降8.29。大坝为均质土坝,校核洪水位2376.85m,相应库容24.23万,设计洪水位2376.05m,相应库容16.76万,正常蓄水位2375.93m,相应库容12.5万,死水位2369.91m,死库容0.55万。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000亩,实际灌溉面积2400亩。该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组成。绿色家园四号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根据国家防洪标准

5、(GB50201-94)规范,水库枢纽工程为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五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由于该工程建设于特定的年代,设计和施工存在着一些缺陷,加之水库已运行多年,工程老化不可避免,原有缺陷已逐渐暴露出来,并且日益严重,影响到水库正常运行,且已构成安全隐患。1.1.1大坝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376.62m,最大坝高10m,坝顶宽2.135.12m,坝轴线长351.75m,坝顶高低不平,宽窄不一,杂草丛生。上游坝坡从坝顶到坝脚坡比为1:3.9、1:1.2、1:1.75;下游坝坡从坝顶至坝脚坡比为1:1.72,大坝上、下游

6、均未护坡,上游坝体浪蚀严重,下游无排水棱体。1.1.2溢洪道经现场检查,溢洪道存在的问题为:溢洪道未做任何形式的衬砌处理,目前底板杂草丛生,局部边墙垮塌,严重影响泄洪。本次整治对溢洪道进行衬砌处理,将溢洪道扩宽至8m。本次整治溢洪道长度为129.19m。整治方案为:将原人工开挖的未衬砌的溢洪道边墙及底板采用C20砼梯形断面进行衬砌,衬砌厚度为30cm。具体结构见图纸。1.1.3放水设施放水设施分别位于大坝桩号0+094.61和0+178.47处,共两处,1#放水设施(0+094.61)采用压砼铸铁钢管,管径D=0.5m,长37.60m,采用闸阀放水。涵洞进口底板高程2368.77m,设计最大放

7、水流量0.75/s。2#放水设施(0+178.47)采用砼预制管放水,管道直径0.6m,出水口高程2374.46m,最大放水流量1.0m3/s,管道长36.8m。1.1.4其它工程水库建成至今无任何观测设施。无管理房。1.2水文及水库特征水位1.2.1流域概况绿色家园四号水库位于盐源县下海乡境内的卧罗河支流白乌河上游支沟上,坝址处地理坐标东经1034542,北纬273542。是一座以一座引洪蓄水灌溉为主,兼顾水库下游防洪的小(2)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71km2,河长1.2km,河道平均比降8.29,水库最大坝高10m,坝型为粘土均质坝,总库容24.23万m3,灌面3000亩

8、。区内地形复杂,起伏甚大,山高岭峻,河谷幽深,呈典型的高山、山原、峡谷地貌。各山岭海拔多在20003000m,盐源附近地势较为平缓;梅雨河下游,盐矿河、甲米河河流强烈侵蚀下切,两岸有时形成悬崖绝壁,河谷多呈“V型谷,相对高差达10001500m。除盐源附近阶地较为发育外,其余河段两岸阶地不发育,局部可见四级阶地,分布零星,多遭到破坏,部分级阶地保存完好,各阶地离河高程分别为411m、1020m、80100m、150200m。盐源县属副热带季风高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4%,夏秋雨热同季,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11月次年4月为干季

9、,主要维持晴好天气,空气干燥多西南大风。据盐源县气象站19562007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6.1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94%,69月占全年的81.1%,其中,7、8两月为373.0mm(占全年的48.1%);日最大降水量97.4mm(1981年6月25日)。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2406.6mm(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年相对湿度为60%;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大风速23.3m/s,风向为西南西。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32.5,极端最低气温-9.7。1.2.2工程特性及洪水标准根据水利部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该工程

10、为小(2)型水库,V等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范要求复核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200年一遇(P0.5%)洪水校核。1.2.3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也无实测长系列暴雨资料,故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以下简称手册)查算值计算出设计暴雨成果。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按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川西南地区单峰洪水过程线概化模型,利用求得的设计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按峰量控制放大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1.3工程地质1.3.1坝体工程地质条件(1)坝体现状大坝坝型为均质坝。坝顶高程为2

11、376.62m,最大坝高10.0m,坝顶长351.75m.坝顶宽2.135.12 m,宽窄不一,高低不平。上游坝坡坡率1:3.9、1:1.2、1:1.75,无护坡;下游坝坡坡比为1:1.72。经过现场检查发现目前水库大坝存在下列问题:1)现场检查发现大坝坝顶高低不平,宽窄不一;2)大坝上游坝坡没有做任何的防护措施,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处浪蚀严重;3)大坝下游坝坡无护坡,无排水棱体。(2)坝体主要问题的评价分析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显示,大坝坝基为上第三系上统昔格达组(N2x)棕黄色灰黑色的砂质粘土岩,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作为坝基的持力层;目前大坝上游坝坡没有做任何的防护措施,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处浪蚀严

12、重;大坝下游坝坡无护坡,无排水棱体。(3)坝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处理建议建议设计对上、下游坝坡稳定性按表3.3.2.5提供的地质建议值进行复核验算,并根据验算结果进行相应的整治设计,并对大坝周边设置排水沟,新建排水棱体。1.3.2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根据现场调查及管理员介绍,大坝坝基未见渗漏现象;经工程地质测绘及工程类比,坝基为弱透水层,故大坝不存在坝基渗漏问题。综上所述,大坝坝体土为弱透水层,目前大坝没见渗漏现象,故坝体不需防渗处理;坝基为弱透水层,目前未见渗漏现象,故坝基不存在渗漏问题,无需进行防渗处理。1.3.3坝肩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根据现场调查及

13、管理员介绍,大坝坝肩未见渗漏现象;经工程地质测绘及工程类比,坝肩为弱透水层,故大坝不存在坝肩渗漏问题。综上所述,大坝坝体土为弱透水层,目前大坝没见渗漏现象,故坝体不需防渗处理;坝肩为弱透水层,目前未见渗漏现象,故坝肩不存在渗漏问题,无需进行防渗处理。1.3.4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溢洪道全长45.07m,引水段沿水流方向长3.04m;堰顶高程为2375.93m,溢洪道控制段长3.64m,为0.6m的预制管;泄流段长42.67m,为人工开挖的简易溢洪道,尾水段直接接入冲沟。现场检查发现,溢洪道控制段为砼预制管,易堵塞,引水段和泄流段渠道均为土渠,渠道内淤积严重,渠道较小,无

14、法满足排洪需求。根据工程地质测绘,溢洪道两岸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堆积层(Q4dl+pl),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上统昔格达组(N2x)棕黄色灰黑色的砂质粘土岩,溢洪道基础置于粉质粘土夹卵砾石上,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作为溢洪道基础的持力层。综上所述,溢洪道控制段为砼预制管,易堵塞,引水段和泄流段渠道均为土渠,渠道内淤积严重,渠道较小,无法满足排洪需求,溢洪道基础置于粉质粘土夹卵砾石上,抗冲刷能力差,建议对溢洪道控制段、引水段及泄流段进行相应整治,并对溢洪道边墙及底板进行全断面衬砌,已保证大坝正常泄洪安全。1.3.5放水涵洞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放水设施分别位于大坝桩号0+094.61和0+178.

15、47处,共两处,1#放水设施(0+094.61)采用压砼铸铁钢管,管径D=0.5m,长37.60m,采用闸阀放水。涵洞进口底板高程2368.77m,设计最大放水流量0.75/s。2#放水设施(0+178.47)采用砼预制管放水,管道直径0.6m,出水口高程2374.46m,最大放水流量1.0m3/s,管道长36.8m。根据工程地质测绘:放水设施基础置于上第三系上统昔格达组(N2x)棕黄色灰黑色的砂质粘土岩上,承载力满足基础要求;建议对放水设施进行相应的整治设计。1.4安全鉴定结论专家组经过对四号水库现场检查及对大坝安全鉴定评价资料进行审查,评价如下:1、防洪标准复核:水库实际防洪标准不满足国家

16、规范的规定,其安全性级别评定为C级。2、结构稳定复核:上、下游坝坡各种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溢洪道尾端未衬砌,渠道较小,渠道内淤积严重,影响大坝正常泄洪。安全性级别评定为C级。3、渗流稳定复核:大坝坝浸润线位置均适中,渗透坡降J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不存在渗透破坏现象,大坝无排水棱体,大坝渗流安全性级别评定为B级。4、抗震稳定复核:经抗震稳定分析计算表明,大坝下游坝坡在地震工况下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值,工程抗震安全级别评定为C级。5、金属结构评价:无。6、大坝运行管理评价:差。1.5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设计1.5.1大坝整治设计大坝上游坝坡受风浪冲刷变形严重,坡面不规整。大

17、坝下游未衬砌坝面凹凸不平,马道以下由于坝体渗漏,坝体土常年处于饱和状态,抗剪强度降低,且无排水棱体,下游坝坡产生过滑坡。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大坝现状周边未设置排水沟,降雨后,雨水沿山坡直接冲刷坝体。上游坝坡进行整平、培厚放缓,放缓后的坡比1:2.0,对上游坝坡采用10cm厚的C20砼预制块进行护坡,护坡之前,先对上游坝面进行清理及覆盖层开挖,覆盖层开挖深度不小于50cm,然后进行泥石土填筑,碾压填筑压实度按96%控制,其上铺设10cm厚砂土垫层,其上再铺设10cm厚C20砼六菱块进行护坡。具体设计见设计图纸。2、增设120cm高防浪墙,坝顶宽度调整为4m,并对下游坝坡进行培厚。下坝坡比为1:1.8

18、,施工时,先将坝坡表层覆土进行清理,清理厚度不小于50cm,清理完后,采用泥石土碾压填筑。最后对坝坡面进行菱形网格草皮护坡,菱形边框采用C20砼,框格间距尺寸为3.0m3.0m,网格梁断面为30cm30cm,网格内种植草皮。在坝坡脚新建干砌卵石贴坡排水棱体,开挖坡比为1:1.5,新建棱体顶高程2386.00m,棱体顶宽1.5m,高3.0m,棱体内坡坡度为1:1.8,外坡坡度为1:1.5,棱体排水上游及底部设2层30cm厚反滤层。下游设0.30.3m(宽高)的C15砼排水沟。下游坝坡在高程2396.00m设置1.5m宽马道。具体设计见图纸。3、将沿大坝下游坝坡周边设置C20砼排水沟,排水沟过水断

19、面尺寸为30cm30cm(宽高)。具体设计见图纸。4大坝下游坝坡中部增设一个1.5m宽的C15砼人行梯步。1.5.2溢洪道整治设计本次整治对溢洪道进行衬砌处理和将溢洪道延长至老河道。本次整治溢洪道长度为129.19m。整治方案为:将原人工开挖的未衬砌的溢洪道边墙及底板采用C20砼梯形断面进行衬砌,衬砌厚度为20cm,溢洪道深为0.6m-1.5m,顶部采用宽40cm高10cmC20砼压顶,溢洪道坡比为1:0.75。具体结构见图纸。1.5.3放水设施整治设计原放水闸阀运行多年,渗漏严重。放水压力钢管运行良好,无渗漏现象,故本次整治为更换新的放水闸阀及新建竖井。同时,结合到大坝下游坝坡培厚,需将原坝

20、肩的涵管采用DN6000铸铁钢管按原涵管尺寸延长5m。1.6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布置特点及施工方法,确定本工程总工期为3个月,其中工程筹建准备期0.5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2个月,竣工期0.5个月。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实施项目总工日1581工日,平均施工人数20人/日,高峰施工人数31人/日。1.7工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绿色家园四号水库隶属盐源县绿色家园四号水库管理所管理。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实行的是包干责任制管理。水库现有专职管理人员一人,负责每年封堵蓄水和放水灌溉工作,平时走观堤坝看护,小事自己处理,大事及时报告,未存有任何水库运行管理资料。本整治工程由盐源县水务局为工程项目的业主单位,

21、负责该整治工程的筹建、实施和运行管理。1.8工程占地补偿由于本工程属国家投资的公益性工程,且占地均属未利用土地(荒地),占地范围属于本工程的受益区,根据土地补偿相关规定,可不予赔偿,即本工程不计占地补偿投资。1.9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评价绿色家园四号水库整治工程对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工程整治完工后,水库能够安全、正常运行,对于保证工程本身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使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灌溉、防洪、抗旱、供水、养殖等效益。绿色家园四号水库整治工程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工程实施中土、石方开挖对原地貌和植被有一定影响;工程实施中机械的噪声、粉尘等对当地环境也会造成轻微的影响。但不利影响是次要

22、的、暂时的,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减少或缓解,而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长期的。因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工程整治无环境制约因素,工程整治是可行的。1.10水库清水工程通过落实“清水工程”各项措施,以及加强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强化水库水质保护机制,加强公众参与,依靠群众群防群治,重视制度建设,落实好水质保护的长效机制,能达到促使水质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和库区环境不断优化。使生活饮用水源的水库水质不低于类;工业、灌溉用水源的水库水质不低于类。可使本次整治与修复工程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达到协调统一,成为利国利民的工程。1.11工程投资本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

23、38.4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78.84万元,临时工程:17.39万元,独立费26.14万元。基本预备费11.12万元,水保费2万元,环保3万元。1.1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指标为: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大于7%;经济净效益现值101.47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5,大于1,即本项目的主要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满足有关经济评价规范的相关规定,表明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各种情况下,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社会折现率7%,经济净效益现值均大于零,效益费用比均大于1,表明本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1.13工程特性表绿色家园四号水库枢纽工程特性见表1-2。表1-2枢纽工程特性

24、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整治前整治后一水文1集雨面积km21.71.72流域长度km1.21.23流域平均比降8.298.294洪水流量4.1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m3/s2.092.09P=5%4.2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m3/s3.493.49P=0.5%5洪量5.1设计洪水总量万m316.7619.18P=5%5.2校核洪水总量万m321.520.13P=0.5%二水库1水库水位1.1校核洪水位m2376.852376.561.2设计洪水位m2376.052376.241.3正常蓄水位m2375.892375.431.4死水位m2368.922368.922水库库容2.1总库容万m324.2324

25、.232.2正常库容万m312.512.52.3兴利库容万m316.2316.232.4死库容万m30.550.55三下泄流量1设计洪水位时相应下泄流量m3/s0.921.58P=5%2校核洪水位时相应下泄流量m3/s1.542.53P=0.5%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大坝1.1型式均质土坝均质土坝1.2坝长m351.75351.751.3坝顶宽m2.3241.4坝高m1010.41.5坝顶高程m2376.622377.021.6防浪墙高程m/2377.822放水设施2.1放水形式涵管涵管闸阀2.2设计放水流量m3/s11五施工1主体工程量1.1土石方开挖m31.2土石方填筑m31.3砼浇注m32

26、主要建筑材料2.1汽油kg2.2柴油kg2.3碎石m32.4水泥42.5t2.5钢筋t2.6细砂m33近期实施项目所需劳动力3.1总工日工日3.2高峰人数人/日4施工期限4.1工程筹建、准备期月4.2主体工程施工期月4.3竣工验收期月4.4施工总工期月六工程投资1静态总投资万元2工程部分投资万元2.1建筑工程万元2.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2.3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万元2.4临时工程万元2.5独立费用万元2.6基本预备费万元3移民环境部分投资万元3.1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费万元3.2环境保护费万元3.3水土保持费万元七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2经济内部收益率%3经济净现值万元4益本比2水文及水库特

27、征水位2.1流域概况绿色家园四号水库位于盐源县下海乡境内的卧罗河支流白乌河上游支沟上,坝址处地理坐标东经1034542,北纬273542。是一座以一座引洪蓄水灌溉为主,兼顾水库下游防洪的小(2)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71km2,河长1.2km,河道平均比降8.29,水库最大坝高10m,坝型为粘土均质坝,总库容24.23万m3,灌面3000亩。区内地形复杂,起伏甚大,山高岭峻,河谷幽深,呈典型的高山、山原、峡谷地貌。各山岭海拔多在20003000m,盐源附近地势较为平缓;梅雨河下游,盐矿河、甲米河河流强烈侵蚀下切,两岸有时形成悬崖绝壁,河谷多呈“V型谷,相对高差达1000150

28、0m。除盐源附近阶地较为发育外,其余河段两岸阶地不发育,局部可见四级阶地,分布零星,多遭到破坏,部分级阶地保存完好,各阶地离河高程分别为411m、1020m、80100m、150200m。盐源县属副热带季风高原气候,干湿季节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4%,夏秋雨热同季,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11月次年4月为干季,主要维持晴好天气,空气干燥多西南大风。据盐源县气象站19562007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6.1mm,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94%,69月占全年的81.1%,其中,7、8两月为373.0mm(占全年的48.1%);日最大

29、降水量97.4mm(1981年6月25日)。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2406.6mm(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年相对湿度为60%;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大风速23.3m/s,风向为西南西。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32.5,极端最低气温-9.7。2.2基本资料的收集和复核(1)流域洪水复核资料本工程流域内无水文测站,根据规范,无资料地区,极小流域可采用推理公式法推求工程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本次采用流域万分之一航测图对坝址流域特征参数进行复核,经多次反复量算,本次复核的流域参数为:F=1.713km,L=1.2km,J=8.29。(2)库容复核根据盐源县水务局提供的库区1/1000的

30、实测地形图,对四号水库的水位库容曲线进行了复核,四号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表见表2-1,关系曲线见图2-1。表2-1四号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水位(m)库容(万m3)2366.62023680.252368.910.5523701.122371.52.5823734.8523747.98237512.252375.8916.52376.6220.152376.8521.5图2-1四号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图(3)泄流曲线复核经过安全评价报告,目前溢洪涵管不能满足泄洪的要求,本次改建四号水库溢洪道为正槽溢洪道,堰型为宽顶堰,堰顶高程2375.43m,堰顶宽度3m。参照水力学(郭维东编)下泄流量计算公式

31、:Qm0B(2g)1/2H3/2,其中H为堰上水头,流量系数m0取值0.334,经计算,四号水库泄流曲线表2-2,泄流曲线图2-2。表2-2 四号水库泄洪曲线计算表水位(m)下泄流量(/s)水位(m)下泄流量(/s)2375.430.002376.633.042375.530.172376.733.712376.730.472376.834.432376.930.852376.935.182376.331.312377.035.982376.431.842377.136.812376.532.41图2-2 泄流曲线图2.3.1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根据水利部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

32、及洪水标准的规定,该工程为小(2)型水库,V等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按照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范要求复核20年一遇(P5%)洪水设计、200年一遇(P0.5%)洪水校核。2.3.2设计洪水复核计算本工程流域内无水文测站,根据规范,无资料地区可采用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推求工程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2.3.2.1洪水特性工程区属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区,也受山区局地气候的影响,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据盐源县气象站19571994年暴雨资料统计,多年最大日降水均值为52.6mm;发生一日较大暴雨的年份甚少,只有1981年(97.4mm)及19

33、68年(84.4mm);最小为1964年,仅29.2mm;其余多数年份在4060mm左右。各年最大一日暴雨主要发生在69月,以7、8两月居多。流域内洪水发生时间与雨季变化一致。年最大流量一般发生在610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份。流域内洪水发生时间与雨季变化一致。据临近龙塘水文站19731987年实测资料统计,年最大流量一般发生在610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份,以7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占40.0%左右;10月出现次数最少,仅1次(1980年10月5日)。实测年最大流量最早发生于6月26日(1981年,145/s),最晚发生于10月5日(1980年,99.1/s)。实测年最大流量最

34、大值为146/s(1987年7月9日),年最大流量的最小值为62.7/s(1978年9月13日),两者之比为2.33倍。龙塘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在各月发生次数见表2-3。表2-3 龙塘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在各月发生频次统计表项目6月7月8月9月10月共计统计年限(年)次数264211519731987(%)13.340.026.713.36.71002.3.2.2历史洪水原西昌地区水电局、龙塘水文站分别于1973年5月、1975年11月、1976年1月在马坝河三家村附近进行了洪水调查,共调查有1910年、1947年、1952年三场洪水,已应用于盐源县沙坝拦河取水工程等项目设计中。1910年7月18日洪

35、水,调查洪痕所在位置在龙塘水文站站房以上281m左岸的路上,也在测流断面上游193m处,洪痕高程为2385.153m,经测算,本次洪峰流量为545/s,为1910年至今的首大洪水,重现期确定为102年。1947年5月洪水,调查洪痕所在位置在龙塘水文站站房背后土墙第三板的地方,也在测流断面下游88m处,洪痕高程为2384.112m,经测算,本次洪峰流量为420/s,为1910年至今的二大洪水,重现期确定为51年。1952年6月洪水,调查洪痕所在位置在龙塘水文站站房背后土墙第一板的地方,也在测流断面下游88m处,洪痕高程为2383.418m,经测算,本次洪峰流量为307/s,为至今的第三大洪水,重

36、现期确定为34年。三场历史洪水洪痕用四等水准测量,经访问当地老农和社员后公认的洪痕位置,洪水调查成果评价为可靠。、2.3.2.3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1、暴雨洪水特性工程区属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区,也受山区局地气候的影响,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据盐源县气象站19571994年暴雨资料统计,多年最大日降水均值为52.6mm;发生一日较大暴雨的年份甚少,只有1981年(97.4mm)及1968年(84.4mm);最小为1977年,仅29.2mm;其余多数年份在4060mm左右。各年最大一日暴雨主要发生在69月,以7、8两月居多。流域内洪水发生时间与雨季变化一致。年最大流量一般发生在61

37、0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7、8月份。2、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1)推理公式的基本关系式最大流量计算公式为:=0.278iF=0.278。式中:最大流量(/s);洪峰径流系数;最大平均暴雨强度(mm/h);暴雨雨力,即最大1h暴雨量(mm/h);暴雨公式指数;集水面积(km);自出口断面沿主河道至分水岭的河流长度(km);沿的河道平均坡降;流域汇流时间(h);产流参数,即产流历时内流域平均入渗强度(mm/h);汇流参数。(2)推理公式各参数的定量1)流域特征值流域特征值由流域万分之一航测图量算,量算成果见表2-4。表2-4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坝线流域特征值量算成果表集水面积(km2)河长(km)比

38、降()1.741.718.31绿色家园四号水库的入库洪水应以四号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洪水加四号-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区间洪水组合,四号-四号号水库区间洪水流域特征值量算成果见表2-5。表2-5四号-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区间流域特征值量算成果表集水面积(km2)河长(km)比降()m0.350.282.642.6340.26932)设计暴雨设计流域及附近流域缺乏实测暴雨资料,本次拟通过四川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10年11月编制)中各短历时暴雨等值线图查算出设计流域各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及设计暴雨量,成果见表2-5。表2-5 设计流域各短历时暴雨查算成果表时段均值(mm)CvCs/Cv1

39、0分钟130.353.51小时280.403.56小时380. 403.524小时530.373.53)产、汇流参数产流参数: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产、汇流参数综合成果中的川西南山地公式计算。产流参数的平均值=3.6F-0.19,Cv=0.23,Cs=3.5Cv。汇流参数m:根据流域内的具体情况,采用川西南山地公式m=0.221,计算。(3)洪峰流量计算根据上述推理公式基本关系式及确定的各计算参数,计算出各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6。表2-6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区间各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推理公式法)计算方法设计洪峰流量(/s)P5%P0.5%推理公式法2.644.36(4)成果合理性分析小流

40、域洪水计算中推理公式计算的边界条件易于满足,计算参数物理概念较清楚,计算成果较符合实际,其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比较适合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在本地区许多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次设计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是合理的。2.3.2.4设计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1)设计洪水总量推求设计洪水总量Wp按手册中公式推求:Wp0.1H TPF(万m3)式中:Wp设计洪水总量(万m3);暴雨径流系数;HT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T按单峰洪水T12.8F1/4计算;查手册确定,设计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见表2-7。表2-7 绿色家园四号水库区间设计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表P(%)Wp(万m3)51.950.5

41、2.81(2)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按手册中我省西南地区单峰洪水过程线概化模型,利用求得的设计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按峰量控制放大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四号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洪水过程加区间洪水过程即为入库洪水,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2-8,图2-3。表2-8 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P=0.5%洪水过程线P=5%洪水过程线时间四号水库下泄区间洪水入库合计时间四号水库下泄区间洪水入库合计00.1540.0490.20300.1540.0490.2030.170.0960.2640.3600.190.0960.1780.2740.220.0790.4790.5580.250.0790.3080.3870.31

42、0.0500.9100.9600.350.0500.5670.6170.400.0211.771.790.450.0211.081.100.480.0072.632.640.540.0061.601.610.570.0103.493.500.640.0082.122.130.620.0134.144.150.700.0102.512.520.690.0184.364.380.770.0132.642.650.840.0324.144.170.950.0232.512.531.030.0573.493.551.160.0402.122.161.340.1862.632.821.510.0991.601.701.840.7711.772.542.070.4231.081.503.102.080.9102.993.481.270.5671.834.482.640.4793.125.031.640.3081.955.512.660.2642.926.191.660.1781.846.712.580.0492.637.541.610.049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