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423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39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对建设辅导管理与实务规划.docx(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体辅导原理与实务第一节 团体的概述 一、团体的概念1、什么是团体 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2、团体的主要特征 (1)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在心理上相互意识到对方; (2)团体各成员之间,通过活动与交互作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 (3)团体各成员在情感上有“我们同属一群体”的感受。 3、由个体构成团体的基本条件 (1)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目的; (2)为了达到和实现团体目标,团体有公允的规范和规则; (3)团体要满足各个成员的归属感

2、; (4)团体有一定的结构,每一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5)团体成员之间有工作、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二、团体的分类 1、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正式团体:是由组织正式设立并有明文规定的一种有固定编制、明确的职责权限、完备规章制度、领导者和确定的上下级关系的团体。(如,学校的班级) 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如,班级中的小团体) 2、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 假设团体:也叫“统计团体”,是为了进行某项研究而划分出来的团体。 3、固定团体和临时团体 固定团体:是长期存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组织形态

3、。 临时性团体:是指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形成的团体,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宣告结束,团体自行解散。 ? ?三、团体的功能 1、团体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1)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自己和其它成员保持友谊和紧密联系,心理协调,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于某一团体。 (2)团体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 (3)团体对个人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 (4)团体引入竞争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激励。 (5)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 (6)团体可能满足成员的其它心理需要。 2、团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体在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道工作时,可以促进个体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助长作用

4、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别人在场,能唤起竞争意识和被评价意识,使自己感到有竞争的压力,从而增强行为的动力。(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揭示社会助长作用的实验:特利普里特(1897)让被试在三种情况下骑行25英里。一为单独骑行;二为在一人跑步陪同下骑行;三为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单独骑行时每小时速度为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时时速为31英里,众人骑车竞争时的时速为32.5英里。 观众效应:即如果有人在场观看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这个人也会感受到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2)社会干扰作用:指个体在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道工作时,导致了个体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 (3)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成员一道工作,

5、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偏少的现象。 法国工程师瑞琼曼测量了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个人单独参加比赛平均拉力可达63千克;两人一起拔河时,每人平均用力59千克;3人时,人均用力53.5千克;8人时仅为31千克。 (4)去个性化: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了通常的个性感。去个性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知觉自己与他人的一系列社会条件似乎都发生了变化,人们降低了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常常摆脱正常的社会行为规范,表现出冲动的、情绪化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 社会标准化倾向:指人们有意识的趋向同一标准或规范的心理行为倾向。 (5)从众行为倾向:指个

6、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社会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表面从众,内心也赞同;表面从众,内心拒绝;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 ?四、团体发展的生命周期 根据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尤其是参考了图克曼的研究,将团体的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1、形成团体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最初的团体形成过程中,大家都属于新的成员,彼此之间尚不熟悉,所以在这一阶段,会给人们的彼此交往带来一些紧张或压力感。而团体形成阶段的压力,往往还会使个体产生一种对自己社会交往技能的怀疑。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彼此之间的了解,这种意向性阶段的

7、紧张会逐渐缓解。通过交往和交流,大家彼此增加了认识和了解。同时,大家也应该意识到一种相互存在的关系,也即意识到“团体”和“团体性”的存在。 2、动荡团体发展的冲突阶段 在最初的意向阶段,团体内成员大都表现出一种礼节性或礼貌性的交往。但是在彼此熟悉之后,便开始逐渐表现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就会表现出拒绝和不满,从而给团体生活带来“动荡”或“冲突”。 3、凝聚团体发展的规范化阶段 随着团体的发展,尤其是团体的正常发展,成员之间的冲突会得到解决或者是淡化,冲突阶段会被凝聚阶段所取代。团体中的凝聚性,会给团体成员一种团体作为整体的感觉,一种归属感,一种获得同志和友情的体验等等。 当团体的内聚力形成与发展的

8、时候,团体整体性的确立和成员之间的团结是一个基础。这种团结不但时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更为积极,而且使得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归属感增强。在这种团结的意义上,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认同感增强,为自己作为团体中的一员而自豪,同时会一致抵御外来的批评,维护团体的利益。 在大部分的团体中,当团体的内聚力得到发展的时候,团体成员对于团体本身和团体生活的满意度也会相应增加。内聚力强的团体中的成员,会感到其自尊感和自信心的明显增加,以及相应的焦虑感与压力紧张感的减少和降低。此外,在内聚力强的团体中,其团体气氛基本上表现为合作、友好、相互鼓励和支持等,而在内聚力差的团体中,其团体气氛一般会充满敌意和竞争,意见团体

9、成员之间的相互指责和批评等。 当团体的内聚力增加的时候,其内在的动力性也在加强。内聚力强的团体,对于其团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为在内聚力强的团体中,团体成员更倾向于接受其团体的目标、团体的决策和团体的规范等。此外,在内聚力强的团体中,团体成员的一致性和相符性增强。 在这种意义上,团体内聚力是团体过程的一种增强器。在其积极的方面,内聚力与团体的稳定性,团体成员的满意度,团体内有效的交流,团体成员之间的友谊和团体的效能等有关。而在其消极的方面,当一个团体的内聚力逐渐增强的时候,团体成员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个人的独立性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团体凝聚阶段的发展与变化 特征 变化类型 整体

10、性 “我们感”或团体感的增加,成员之间交往的友情发展,团体认同的发展。 稳定性 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对团体活动的投入性和参与性增加。 满意度 对团体生活感到愉快,自尊感和安全感的增加,焦虑和紧张的减少与降低。 动力性 团体影响力的增强,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团体决策和团体规范的接受程度增加,团体一致性行为增加。 4、活动团体发展的任务执行阶段 尽管团体的效能或生产力对于团体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0.少有团体一开始就能够表现出这种效能或生产力。唯有当团体逐渐成熟的时候,其团体效能和生产力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一般来说,团体的内聚力增加,其团体活动的效能或生产力也就会增强。不过内聚力和生产力的这种相

11、关,会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只有当团体的规范或目标是鼓励高生产力的时候,团体的内聚力与团体的效能或生产力才表现出正相关,即团体的内聚力越强,其团体效能和生产力也就越强。但是如果团体的规范或目标所鼓励的是低效能或低生产力,那么团体的内聚力和团体效能之间就呈负相关。 5、终结团体的最后解散 当团体发展经历了以上基本的过程和阶段之后,也将面临其最后的发展阶段团体的终结或解散。 团体发展的终结可能是有计划的,也可能是突然的或自发的。 有计划的团体解散或终结,一般是在完成了其既定的团体目标,或者是在耗尽了其资源和时间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突然的或自发的团体解散或终结,则一般是在团体遇到不能解决的突发事件,使得

12、团体生活不能继续的情况下发生的。 团体发展的终结,对于团体成员来说将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阶段。尤其是当这种终结是突然或自发地发生的时候。那么此时在该团体的生活中,往往就会发 生种种冲突,使团体成员产生挫折和失败感等。 团体发展的阶段性描述 阶段 主要过程 主要特征 1、意向(形成) 信息交换 依赖性增加 任务安排 形成共识 意向性交往 友好交流 敏感性增加 自我展示 2、冲突(动荡) 团体活动争端 意见分歧 不满情绪表现 消极行为态度 互相批评 较少参加团体活动 敌意 分化 3、凝聚(规范化) 内聚力的发展 角色的确立 标准的建立 关系的确立 意见的一致性 角色明确 集体感增加 4、工作(表现)

13、 目标实现 任务责任取向 重视工作成效 形成决策 问题解决 相互合作 5、解散(终结) 结束角色行为 任务完成 依赖性降低 退出团体活动 独立性增强 情感失落 五、团体的意见沟通 意见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意见,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 1、团体意见沟通的功能 费斯廷格将意见沟通按功能分为两种: (1)工具式沟通,主要是传播情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等告知接受信息者,从而影响其知觉、思想、态度,进而改变其作为。 (2)为满足需要的沟通,其目的是表达情绪,解除内心紧张,征求对方的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人际关系等,主要满足个人精神上的

14、需要。 2、团体意见沟通的特点 (1)言语交流(书面或口头)是意见沟通的最重要的方式; (2)人与人之间饿意见交流不仅是信息、信息的交流,也是人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的交流; (3)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过程,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4)在人与人的意见沟通过程中,会出现特殊的障碍。 3、团体成员意见沟通的风格 自我克制型,善于克制自己,不肯轻易流露感情;自我防守型,善于保护自己,较敏感,一旦接受他人信息立即反馈;自我暴露型,性格外露,不善伪装,也易接受外界信息,反馈程度差;自我谈判型,是较稳重的中间类型;自我实现型,反应灵敏,积极主动,反馈程度高。 六、团体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

15、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包含交往的认知、情感、意向行为三种心理成分。 人际关系的类型: 1、根据人际关系交往需要不同分类(舒兹) (1)包容的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具有这种需要类型的人,喜欢并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乐意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被别人接纳;具有参与、交往、宽容、谦逊等行为特征。 (2)控制的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具有这种需要类型的人,力图在权威和权力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总想控制、支配、领导他人;或期待他人的支配与控制;具有影响、控制、支配或被动、服从的行为特征; (3)情感型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具有这种需要类型的人,希望在友谊

16、和爱情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想对别人亲热、亲近,也期待别人对自己亲热与亲近;具有亲切、友善、同情、照顾等行为特征。 2、根据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状况分类(霍尼) (1)逊顺型。其特点是“朝向他人”,顺从行为,讨人喜欢。 (2)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总想知晓他人力量或他人对自己是否有用。 (3)疏离型。其特征是“疏远他人”,常考虑别人是否干扰自己。 3、我国学者对霍尼分类的修正 (1)合作型。相互交往以宽容、忍让、帮助、给予为特征;遇事为他人着想,考虑问题全面细致;具有团结、协作、支援、友谊的关系。 (2)竞争型。相互交往中表现为敌对、封锁、相互利用等特征;遇事只为自己打算,

17、总想胜过或压倒对方;团体人际关系较为紧张。 (3)分离型。这种人在交往时,以疏远他人、与世无争为特征;团体人际关系较冷淡,离异。 ? 七、主要资料来源 申荷永(1999):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樊富珉(2005):团体心理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程正方(2000):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2005):现代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二节 团体辅导的概述 一、团体辅导的概念1、徐西森的定义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是指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通过专业的技巧与

18、方法,协助成员获得有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态度行为。简言之,团体辅导是由一位辅导员同时对多位受辅者辅导,它近似于团体咨询,有别于团体心理治疗、团体访谈、团体会议。2、樊富珉的定义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3、刘勇的定义团体心理辅导又称为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

19、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二、团体辅导的特点(徐西森)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目标性;一致性;结构性。三、团体辅导的类型(一)根据团体辅导所依据的理论分类(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二)根据团体辅导功能分类1、成长性团体辅导? (1)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进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与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2)成长性团体辅导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如果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3)团体辅导的成长功能体现在:使个别成员已失去的社会功能与技巧得到集体修正;使成员能够掌握社会技巧以便自我解决问题;团体

20、可以帮助成员迈向自我完善、发挥潜能的境界。(自我成长工作坊)2、训练性团体辅导? (1)所注重的是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强调通过团体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来帮助成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作决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2)训练性团体不注重个人成长,而重视团体发展的过程,如每个阶段中成员互动的方式,它引导成员如何观察并改进自己的行为。(3)训练性团体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成员提供一个实验室,着重帮助成员去学习新的行为,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并通过练习使新行为得到巩固。(沟通技能训练)3、治疗性团体辅导? (1)指通过团体特有的治疗因素,如团体中所提供的支持、关心、情感宣泄等,改变成员的人格结构,使他们达到康复的功能

21、。(2)治疗性团体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所处理的问题也较严重,往往针对某种行为异常,如焦虑、抑郁、性问题等,团体辅导的重点放在过去的经验影响以及潜意识的因素,同时或多或少必须改变个人的人格结构。(3)治疗性团体提供一种特殊的团体气氛,使不健康的人走向健康,使健康的人更加健康。(中风病人自强小组等)四、团体辅导的功能1、教育功能团体辅导的过程被认为是一个通过成员相互作用,来协作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本耐特团体辅导中的10项学习内容)2、发展功能团体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试图帮助辅导对象得到充分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3、预防功能团体辅导是预防问

22、题发生的最佳策略。通过团体辅导,成员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是适应行为,什么是不适应行为。团体辅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成员之间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研讨以后可能遇到的难题及可行的解决办法,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可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或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4、治疗功能在团体方式下,由于治疗的情境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以此处理情绪困扰与心理偏差行为,易收到效果。整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教育与治疗为辅。五、团体辅导的长处和局限性(一)团体辅导的长处1、唐宁(1968)的观点(1)让学生了解、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以获得公德心和增强自信心;(2)让每一个学生

23、能够从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找出自己的利益,让学生将可以得到单独与咨询员接触所不能得到的利益;(3)鉴别需要特别予以援助的学生;(4)增加个别的咨询,团体的经验可以提高辅导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成熟;(5)有益于发展社会性,团体中所获得的社会化经验可以促进学习与改进行为。(6)可以提供治疗效果、洞察以及更好的适应;(7)使咨询员可以与更多的学生接触,这种接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善自己的态度;(8)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9)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和求助动机;(10)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经过团体讨论使方法明确化后,将有助于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

24、的关系;(11)释放学生的紧张和不安;(12)咨询员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加有效。2、Capuzzi和Corey在他们的20世纪90年代心理咨询展望一书中,描述团体辅导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八个方面:(1)在团体中发展信任的气氛以促进彼此态度和情感的分享,并能将这种信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2)增进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3)澄清生命的价值并探索人生的哲学;(4)能容忍他人并能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个体;(5)学会问题解决和正确决策的技巧,并坦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6)能敏锐地感知他人的需要;(7)增加关心他人的能力;(8)学会将团体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3、樊富珉的观点(1)团体心理咨询感染力

25、强,影响广泛;(2)团体心理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3)团体心理咨询效果容易巩固;(4)特别适用于需要改善人际关系的人。? (二)团体辅导的局限樊富珉概括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六大局限:1、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2、在团体情境中,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3、在团体情境中,有的成员可能会受到伤害;4、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关于某个人的隐私事后可能无意中泄露,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5、团体辅导对指导者的要求高,不称职的指导者带领团体会给成员带来负面影响;6、团体辅导并非适合任何人,那些社交障碍者极端内向、害羞、自我封闭,不宜参加。六、团体辅导的目标台湾学者吴秀碧在她的团体辅导的理论与实

26、务中提出了学校团体辅导的下列目标:能力类型具体内容一、发展个人功能相关的能力1、自我接纳2、自我成长3、自我认同二、发展人群功能相关的能力1、社会兴趣2、责任行为3、沟通技巧4、合作行为5、情感情绪管理技巧三、发展环境功能相关的能力1、信息运用能力2、决策能力3、多元文化能力四、发展终身生涯功能相关的能力1、日常生活能力2、人生角色能力3、生涯规划能力4、受雇能力七、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心理治疗(一)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心理治疗之间三者的共同点Carvin(1997)认为三者的共同点如下:? 目的 虽然各种团体工作所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所有团体工作的目的均在于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缺失

27、,提供个人需要的资源,协助个人善用其长处,充分发挥功能,也协助功能受损者康复。知识与理论应用虽然不同的团体工作所依据的理论重点和应用有所不同,但是所有团体工作都应用小团体的理论作为发展团体、领导、问题解决等的依据。问题解决虽然不同的团体工作其团体问题不同,面对团体的角度也可能有些不同。但是所有团体工作者均有一个问题为焦点的共同特征。介入方式与技术不同团体工作者常运用许多相似的介入处理方式和技术。如,都使用催化团体过程、增进成员情感表达的策略、角色扮演、行为预演等技术。? (二)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心理治疗的区别台湾学者李郁文在其著作团体动力学:群体动力的理论、实务与研究中提出三者的区别如下

28、: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团体治疗对象正常人正常人患者目标知识、信息的获得促进想法、情绪、态度行为的改变人格重建、人格改变和治疗功能预防性、发展性预防性、发展性、矫治性矫治性、临床性领导者教师或咨询员咨询员心理治疗师行为层面意识的认知活动意识、情绪问题和行为意识及潜意识的心理、思想、情绪问题和行为动力过程不太重视团体动力非常重视团体过程与动力重视团体过程与动力方法一般教学活动技术,传授知识、提供资料咨询技术、引导探索、自我觉察治疗技术以分析、解释行为人数以班级人数为原则6-12人以人数少为原则实施地点学校、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区等医疗诊所、医院心理科实施时间定期短期长期八、团体辅导的发展历史

29、详见樊富珉(2005)所著团体心理咨询一书。第三节 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分析式团体辅导理论自我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分析家亚历山大沃尔夫,是第一个将心理分析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团体的人,他在1938年开始从事团体的心理分析工作,强调团体心理分析的着眼点应用放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的每一个人身上。(一)心理分析式团体的目标分析式团体的目标是通过使潜意识冲突进入意识层次进行检验,来重建当事人的性格与人格系统。心理分析团体本身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再现原生的家庭,便于每一个团体成员的过去历史在团体面前重演。沃尔夫(1963,1975)认为,当事人对伙伴和团体领导者的反应揭示了其与原生家庭中重要他人

30、的关系,是一个动力学象征性的线索。这些反应虽然源于此时此地,但其根源却可追溯到当事人的早期经验系统。分析式团体的推动作用取决于个体本我或个体自我的创造性成长。穆兰和罗森保(1978)认为,再造当事人的家庭过程是一个“退化-重建”式的探索,即通过退回到一个人的过去来实现人格重建的目标,其特征是创造性地投入生活的社会意识和能力。(他们将分析式团体视为“人生的片段”,它在许多方面重复了原生的家庭。团体的异质性增强了团体作为一个缩微社会的可能性,有利于团体成员重新体验到在家庭情景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二)心理分析式团体较个体心理分析的优点1、团体成员能够建立关系,这类似于他们在各自家庭中所存在的那些

31、关系。(然而,此时这些关系是在一个安全的、对所期望的结果具有建设性的团体环境中产生的。)2、团体参与者有许多机会体验对其他成员和团体领导者移转的感情,他们可以修通这些感情,并因此增加他们的自我了解。3、团体成员能够获得对自己的防卫与抗拒作用的更生动的领悟。4、对领导者权威的依赖不像在个别治疗中那么强,因为团体成员也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回馈。5、团体成员了解到,产生并表达那些他们以往排除于意识之外的强烈的情绪,是可以接受的。6、在团体环境中,团体成员拥有许多机会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可以在实际上,也可以在想象中;可以从团体领导者,也可以从与伙伴的交互作用中去了解。7、团体环境鼓励成员检查自己的投

32、射。(对他们来说,当其他团体成员针对他们歪曲现实的方式与他们面质时,他们很难再固执于自己的抗拒性和歪曲。而且,观察其他成员同样的矛盾冲突,能帮助他们停止抗拒,并明白他们并不是孤立无助的。8、团体中的分析直接打破了团体成员要与团体领导者建立一种排他式关系的理想化期望。(成员从他人的经验中发现存在普遍性的苦恼,会鼓励他做出更全面的反应,其效果远远大于个别辅导。(三)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1、童年期经验的影响心理分析的观点主张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其童年期发展的根源,尤其是生命的前六年的经历,将看成是一个人现时心理冲突的源流。2、潜意识心理分析团体的目的是协助当事人进行潜意识内容的意识化,使压抑的焦虑变得

33、可以忍受,使他们能清楚地觉察潜意识的动机和需要,从而重新做出选择,并成为自由的人。3、焦虑穆兰和罗森保(1978)认为,焦虑是退化-重建团体治疗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当成员公开袒露自己的防卫时,强烈地体验着焦虑,它是团体中承担风险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最终导致建设性改变的过程。4、自我防卫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我防卫机制具有修复当事人有效应对生活挑战能力的功效,通过学习可以成为防卫焦虑的一种具有适应价值的习惯性模式。5、抗拒抗拒是指当事人不愿意将被压抑或否定的潜意识内容带到意识领域重新体验,即害怕认识、处理自己被封闭在潜意识之中的过去经历,以避免体验焦虑。6、移情心理分析团体为成员提供了多种移情的

34、可能性。穆兰和罗森保(1978)认为,移情作用发生是心理分析的重要里程碑,分析式团体最后安排一男一女的协同领导者,这样更有利于再现原生的核心式家庭,使当事人能够重现自己早年对父亲和母亲的期望。7、反移情团体领导者要清楚地认识和觉察自身未解决的问题和被压抑的需要,防止利用成员满足自己未实现的需要,干扰团体的进程。(四)基本技术1、自由联想团体使用自由联想来激励成员的相互交流。沃尔夫认为,成员之间的随意交流的方法使所有的团体成员都成为辅导者的助手,即团体成员不是被动地接受团体领导者的观念,而是积极地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的解释。2、解释解释是一种针对自由联想、梦、口误、抗拒行为和移情反应等进行分析的治疗

35、技术。解释的内容通常聚焦于主要的关系问题的模式、实质以及与症状的关系。解释的目的在于促进潜意识内容显露的治疗过程。3、梦的分析心理分析团体要针对梦的表层内容和潜在内容展开工作,逐渐揭示被压抑的矛盾和冲突。4、领悟和修通领悟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现时情绪困扰的原因的认识。解决领悟到的问题和矛盾是心理分析团体辅导的归宿点。修通是指反复解释和克服抗拒,从而使当事人解决其在童年期产生的功能失调的模式,并在新领悟的基础上做出决策。5、替代性单元替代性单元的功能表现在:发展团体凝聚力,增强成员的创造潜能,强化团体的辅导功能,增加团体的归属感。(五)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二、行为主义团体辅导理论(一)行为辅导

36、的原理1、Berkowitz(1982)认为当代行为主义辅导的重要特征表现在:(1)注重选择改变的目标行为,确定所期望改变的性质;(2)研究环境中维持行为的显著事件;(3)坚持以数据资料为基础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价;(4)强调新行为模式的获得以及在日常情景中的迁移问题。2、行为主义的两个基本假设(1)所有的问题行为、认知、情绪都是学习的结果,它们可以通过新的学习历程而被矫正。(2)当事人表现出的行为就是问题,而不仅仅是问题的症状。(问题行为的成功解决等同于问题本身得到解决,新类型的问题产生并不是必然的。3、罗斯和埃德勒森(1987)总结了团体行为取向模式的优势(1)团体在练习新获得的行为和将团体实

37、践转化到日常生活中两者之间,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中介步骤。(行为团体是学习建立良好社会关系技能很重要的自然实验室)(2)团体环境提供了控制团体行为的有效规范。(如,按时出席、愿意自我开放等。)(3)团体辅导为准确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环境,因为团体成员可以学习如何通过不断从其他成员和团体领导者获得的回馈而影响其他人。(4)团体辅导的一个特色是,存在着来自同伴之间的增强。(5)有关行为、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各种成分的实验性证据越来越多。团体辅导的效率高于个别治疗。(二)行为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三)行为辅导团体的阶段1、初期阶段行为辅导团体的领导者在初期阶段要完成如下任务:(1)领导者向成员提供所有关于

38、团体历程的信息。(2)领导者通过团体前的个别会谈,探讨未来团体成员的期望,协助其决定是否将加入该团体。(3)建立团体的凝聚力和信任关系。(4)协助成员逐渐熟悉团体辅导的组织结构,鉴别团体成员的问题行为。(5)评估行为问题,以具体的行为术语对问题做出描述。(6)建立书面形式的团体辅导契约。2、工作阶段工作阶段是辅导计划的实施和技术运用的阶段,是成员发生行为改变的关键阶段。领导者担负着收集信息和评估团体的两大任务。3、最后阶段行为团体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使成员新的行为模式转化到日常生活情景。领导者经常采取的方法有:(1)鼓励团体成员为自己的辅导效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2)为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练习

39、情景;(3)在训练情景中模拟真实情景;(4)训练成员勇敢地面对非接纳性的环境,并应付可能的行为退化; (5)针对所期望的目标行为对成员进行过渡性训练;(6)团体领导者练习进行行为扩展;(7)鼓励成员参加各种非治疗性团体,实践和发展新获得的行为技能;(8)教导成员各种自助的认知技能。领导者的另一项任务是评价团体训练效果,结束团体和追踪会谈。(四)不同类型行为团体的技术应用1、社会技能训练团体涉及一个人在各种社会情景中有效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2、肯定性训练团体又称自信训练、果敢性训练,是指教导人们如何在各种社会情景坚持自己的主见的训练方法。3、压力管理训练团体不是要消除压力,而是告诉当事人压力的性

40、质和作用,并教会他们各种建设性地应对压力的个人和人际的技巧。4、自我管理行为团体在自我管理行为模式中,当事人在改变的各个环节上,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承担着行为改变的责任。5、多重模式团体辅导多重模式团体辅导考虑了人的整体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此辅导要因人而异,须慎重地避免使当事人就范于某一种预设的辅导模式。三、理性情绪团体辅导理论(一)RET的背景与基本假设(二)RET的理论1、情绪困扰的根源艾利斯总结了11种主要的非理性信念(如,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对自己重要的人物的喜欢和赞许),3种必须信念(如,我必须做得很好,且受到重要他人的饿赞同,如果我做不到我应该或必须做的,我就真的堕

41、落不堪了)。2、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与特定情景相伴随而产生的个体情绪与行为的结果。(三)RET团体目标与特点1、RET的团体目标艾利斯认为,RET辅导既可用于50人以上的大团体,也可应用于10个成员左右的小团体。小团体的目标在于:(1)协助成员了解其情绪与行为问题根源,并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克服其症状,学习更好的个人与人际问题处理方式;(2)团体成员学习如何了解他人的问题,并发挥辅导性的协助;(3)成员学习降低生活环境干扰和非理性反应的方法,才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4)团体成员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

42、变。2、RET团体的优点艾利斯(1977)积累了30多年的带领RET团体的经验,深信团体在协助成员重塑建设性人格和行为改变方面效果非常显著。艾利斯总结的RET团体的优点有19条,如:(1)团体成员可彼此提醒接纳现实,共同致力于正向的改变。(6)团体可作为一个行为实验室,行为可以在活动中直接被观察与操作。(19)RET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率的短期辅导,对于那些有强烈改变动机的成员或团体才最具有效能性。(四)RET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五)RET的辅导技术1、认知策略(1)教导ABC模式? 领导者讲授与示范应用ABC理论模式来分析与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说明像“必须”、“可怕化”、“灾难化”、“自我贬抑

43、”的观念是如何导致人们的情绪困扰的。(2)驳斥非理性信念? RET教导当事人应用逻辑经验方法检查和修正其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与态度,鼓励当事人积极有力地驳斥这些非理性信念。(3)因应式自我对话领导者教导当事人如何以有意义的自我陈述对话来对抗非理性信念。(4)认知性家庭作业RET团体成员需要完成RET自助单,写出诱发事件、结果和非理性信念。(5)自助式心理教导RET团体领导者鼓励成员阅读RET的书籍和聆听录音带来实现自助式改变。2、情绪策略(1)无条件接纳? RET团体强调领导者要以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态度与行为来接纳团体成员。(2)理性情绪想象? RET会教导成员如何去想象一些令自己很难堪的情景

44、,以激发出负性的感受来体验,尔后训练成员以适当的情绪来替代这种负面的情绪。(3)羞耻攻击训练? 鼓励成员敢于冒险做一些事情,挑战担心当众出丑的神经质恐惧感。3、行为策略RET的行为策略包括:指定家庭作业、阅读治疗、冒险练习、放松训练、自我奖惩、自我管理训练、角色扮演、示范练习、行为预演、回馈活动等。四、个人中心式团体辅导理论(一)个人中心辅导的发展(二)个人中心辅导的原理1、人性观(1)自我实现趋势? 罗杰斯假定人有一种最基本的、统御生命活动的驱动力量:自我实现趋势。(2)人的可信赖性? 罗杰斯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可以信赖的。他坚决相信人是有能力的,能自我引导,且能过着美好的生活。2、个人成长的

45、治疗性条件罗杰斯(1980)指出个人中心团体工作的基本信条:团体具有促进成员自我了解,改变成员的自我概念、基本态度和自我指导能力行为的巨大能力;如果在团体中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明确促进性的心理气氛,成员的这些能力将被激发出来。(1)真诚一致性? 指领导者在辅导时表现坦诚、透明、整合与真实。(2)无条件积极关注? 指领导者表达出一种无条件的,不对当事人的情感与思想评价和判断的关心,是一种对当事人的主观和经验世界的接受性态度。(3)同理心? 指领导者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准确感受并表达其内心世界的能力,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3、辅导气氛(1)信任关系? 个人中心团体的领导者要善于建立一种可接受的

46、团体信任气氛,以使团体成员在这种信任关系中表达出他们通常隐藏的东西。(2)辅导关系的特征? 两人有心理上的接触;第一人,即当事人,表现出表里不一;第二人,即辅导者,在辅导关系中是一位表里一致或整合的人;辅导者对当事人提供无条件的尊重,或真正的关怀;辅导者对当事人的内在参考架构有同理心的了解经验,并努力将这种经验告知当事人;对辅导者同理心的了解与无条件的尊重,在与当事日呢的沟通中应达到对方能感受的最低标准。(三)个人中心团体的发展阶段罗杰斯(1970)依照亲自带领团体的经验,描述了个人中心团体的发展历程,将它分为15个阶段。(四)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第四节 团体辅导的指导者 影响团体成功的因素甚多,就团体内而言,领导者所言所行是决定团体成效的重要因素。团体领导者本身的人格特质、熟练技巧、策略运用和其领导风格都会影响团体的过程与动力的发展。(George&Dustin,1988)一、团体辅导的指导者的定义1、学者们对于领导者的定义樊富珉认为,团体领导者是指在团体运作过程中负责带领和指引团体走向的人。Gibb认为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