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431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60 大小:47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docx(1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最完整国内国际能源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最完整版)前言本报告旨在为商业银行信贷,有兴趣投资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商及新能源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服务,本报告首先对国际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依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我国新能源的资源状况,分析新能源利用的现状前景及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及信贷方面提出了本报告的建议。报告并没有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关技术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本报告观点仅供参考。本报告共有160页,11万余字,其中有表50个,图24个。共有十三章,共分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首先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对全球

2、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投资趋势进行分析,对中国新能源利用的现状,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三至第十一章,用九章的篇幅,对国际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海洋能、风能,垃圾能,氢能、核能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细致分析了各类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支持情况及投融资情况等。第三部分为第十二和第十三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政策及政府态度,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做出的发展规划,通过对报告以上篇章的分析,对我国新能源的融资需求,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银行信贷及新能源领域投资方面提出了本报告的建议。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有: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预测:

3、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而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各国的焦点。 全球新能源投资趋势:呈迅速增长趋势,06年为709亿美元,07年约为850亿美元。经合组织国家在该领域的投资仍占主导,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极为迅速,

4、投资水平增长最快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中国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显著。全球许多领域的领先企业都在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大型设备制造商GE、西门子、日本的夏普、三洋,中国上海电气等三大动力公司,各大石油财团如壳牌、英国石油、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大型电力开发商如西班牙的EHN,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水电及中国的五大发电公司等都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目前德国、日本被视为全球第1及第2大太阳光电市场,美国及西班牙同被视为第3大市场,但德、日、美市场2007年均受到政府策略改变而影响其发展潜力。中国在2008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之一,08年后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中国大

5、规模开发太阳能的基础条件已具备。0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量已是欧洲的10倍,居世界第1位。 世界风电市场发展迅猛,总装机容量从1995年的4800兆瓦飞速发展到06年底的74223兆瓦,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居世界第6位,风电是2010年和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国家出台了风电特许权、对风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风电上网及财税方面的扶持政策。 根据水利部“十一五”和2020年小水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将达9300万千瓦,建成四川、云南、广东等12个装机4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强省,以及40个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基地

6、。 截至07年6月19日,全世界共有438台核电机组正在运行,有31座反应堆系统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达近372 GW。2007年我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亿千瓦时,核电运行机组达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将争取将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每100度电中大约有5度将来自核能,预计投资总额4500亿元。 截至07年底我国共有10家生物发电厂陆续建成投产,并网发电。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 国外最早进行垃圾焚烧技术研究开发的是德国,随即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7、。我国浙江和广东的垃圾发电厂发展较快。截止到2005年底,两省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28.8万千瓦,占全国三分之二左右。 根据我国规划到2020年,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海洋能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全世界海洋中可开发利用的波浪能约为27亿-30亿千瓦。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 到201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将达400万吨标准煤,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将达1200万吨标准煤。目前中国地热利用缺少政策支持,政府对地热资源供热关注不足。 2011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将达350亿美元,保守估计2013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将达380亿美元。 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整体

8、能源消费量要从目前的8%提高到10%,2020年达到15%,到时我国将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能力,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2005年-2020年中国需要能源投资18万亿元。其中节能、新能源、环保需要7万亿元,传统能源勘探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研发等方面都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融资需求量为,水电发电新增1.9亿千瓦,约需投资1.3万亿,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800万千瓦,约需投资2000亿,风电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900万千瓦,约需投资1900亿,农村户用沼气新增6200万户,约需投资1900亿,太阳能发电新

9、增装机容量约173万千瓦,约需投资1300亿。 07年上市公司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增强,28家上市公司对太阳能、风电、煤化工等领域的投资总额达164.18亿元,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前景看好,但也存在的风险,产业方面,由于未形成像一次性能源那样的产业规模,在投入、成本、消费市场方面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尽管我国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多项相关配套措施,但多项优惠政策仍未得到普遍落实。在技术方面,由于技术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替代性,对新能源生产原料、工艺、及技术的成熟度方面存在着风险。1. 目 录前 言1目 录4表 题17图 题19第一章 国际新能源利用行业概况20第一节 全球新能源利用发展环境分析20(一)世界

10、能源消费现状20(二)世界能源消费趋势21第二节国际新能源利用现状21(一)主要类别新能源现状21(1)太阳能22(2)生物质能22(3)风电22(4)水电22(5)地热能22(6)海洋能23(二)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及特点23(三)全球新能源利用潜力分析25第三节 全球新能源的发展趋势25(一)各国政府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25(二)发展前景25第四节 全球新能源投资趋势分析26第二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8第一节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28第二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29(一)新能源行业的介定29(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29第三节我国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介绍30(一)水电30(二)生

11、物质能30(三)风电32(四)太阳能32(五)其它可再生能源33(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34第三章太阳能行业发展概况分析35第一节国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35(一)国际太阳能产业现状35(二)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及预测35(三)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前列国家发展概况分析35(1)德国35(2)日本36(3)美国36第二节 我国太阳能产业现状36(一)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情况36(二)20082010年太阳能工业发展预测37第三节 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概况38(一)太阳能电池产品及分类38(二)全球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39(三)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40第四节 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40

12、(一)国际光伏发电的历史40(二)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41(三)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42第五节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发展分析42(一)我国光伏产业现状42(二)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容量43(三)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外资进入情况43(四)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43(1)原材料依赖进口43(2)加工利润走低,产品依赖出口44(3)上网电价过高44(4)发展建议44第六节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概况分析45(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45(二)国际太阳能热发电动态46第七节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分析47(一)太阳能热水器生产技术分析47(二)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表现48(三)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规模49(

13、四)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分析50第八节 太阳能采暖利用情况51(1)处于试点阶段,投入成本过大,政府试点为主要推导51(2)自然条件存在局限性52(3)投资周期长,期待政府政策扶持52第九节 太阳能产业政策分析53(一)国外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53(1)美国53(2)德国53(3)日本53(二)我国的太阳能产业政策53第十节 太阳能产业投融资分析54(一)融资分析54(二)投资风险54(1)技术风险54(2)品质风险54(3)经营风险54第四章风能的利用情况55第一节 风能利用概述55第二节 全球风电市场发展概况分析55(一)世界风电市场发展现状55(二)全球风电市场区域发展情况57(1)

14、北美57(2)欧洲57(3)亚洲58(4)非洲和中东国家59(5)拉美及太平洋地区60(三)世界风电发展前景60第三节国际海上风电发展分析61(一)世界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分析61(二)主要国家海上风电发展61(三)海上风电存在的问题61第四节 我国风电市场发展概况分析63(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情况63(二)我国风电发电量情况63(三)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63(四)传统能源企业进军海上风电项目情况64(五)风电上网电价情况分析64第五节风电设备制造市场分析65(一)全球风机五大供应商发展概况65(1)Vestas Vestas65(2)Gamesa65(3)Enercon66(4)GE

15、Wind66(5)西门子67(二)我国风电设备市场概况67(1)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67(2)市场容量分析68(三)风电设备技术现状68(四)风电设备重点企业分析69(1)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2)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69(3)东方汽轮机厂69(4)其它整机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概况69(五)国内外风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71第六节我国风电产业扶持政策分析及发展规划71(一)国家扶持风电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71(1)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71(2)风电特许权72(3)国产化率的要求72(4)风电全额上网72(5)财税扶持73(二)国家扶持风电发展政策建议73(三)我

16、国风电产业发展规划74第七节风电产业投资分析74(一)投资机会分析74(二)投资风险分析75(1)行业竞争风险75(2)政策风险75(3)技术及外资进入的风险75第五章 小水电行业发展概况分析76第一节 小水电行业介绍76(一)小水电行业介定76(二)小水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76(三)行业特点77第二节国际小水电发展情况77第三节 我国小水电行业发展现状78第四节 小水电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分析78(一)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78(三)税收政策79(1)税收优惠政策79(2)关于小水电增值税是否真正惠及企业的分析80(四)国家小水电发展规划及带来的新投资机遇80第五节 小水电行业重点企业运营情况分析8

17、1(一)韶能股份81(1)公司简介81(2)公司经营情况81(3)公司在小水电领域的发展战略及规划81(二)岷江水电(600131)82(1)公司简介82(2)公司经营及财务情况82(3)公司的扩张策略83(三)西昌电力(600505)83(1)公司简介83(2)公司经营情况84(3)公司发展规划84第六节小水电行业融投资分析84(一)小水电融资渠道分析84(1)股份制合作84(2)政府支持84(3)自身积累84(4)银行贷款85(二)民间资本投资小水电的风险85(1)水源风险85(2)投入销售市场的风险85(3)政策风险86(4)其它需考虑到的风险86第六章核能的利用情况87第一节国际核能利

18、用情况87(一)世界核电发展现状87(二)世界各国核电运行情况88(三)世界核电发展规划90(四)世界主要国家核能发电鼓励政策90(1)美国90(2)法国91(3)日本91(4)俄罗斯92(五)国际核电技术发展趋势92第二节我国核电利用情况92(一)核电发展现状92(二)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93(三)我国核能利用存在的问题93第三节我国核电重点企业分析94(一)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94(1)公司简介94(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95(1)公司简介95(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95(1)公司简介95第四节我国重点核电站建设及运行情况96(一)大亚湾核电站96(1)建设概况96(2)运营情况96(二)

19、岭澳核电站97(三)秦山核电站97(四)阳江核电站97(五)田湾核电站98(1)概况介绍98(2)电站扩建工程发展规划98第五节我国核电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99(一)我国核电的发展需政策扶持99(二)核电产业发展规划99(1)目标99(2)投资总量及融资规划99(三)主要省份的核电发展规划100第六节核电产业投资机会及风险100(一)沿海地区迎来新的投资发展机遇100(二)银行信贷投资机会分析101(三)投资风险分析101第七章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概况分析103第一节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分析103(一)国际利用生物质能的方法103(二)全球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103第二节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分析104(一)我

20、国发展物质能的意义及政府态度104(二)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分析105第三节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途径分析105(一)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发展模式105(二)油菜籽生物柴油模式106(三)纤维素乙醇模式106(四)能源作物生物液体燃料模式。106(五)林木生物质生物柴油发展模式107第四节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108(一)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现状108(二)2007年生物柴油市场发展回顾108(1)国企巨头开始涉足生物柴油108(2)BD100标准发布并推荐施行110(3)温州生物柴油会议召开110(4)发展非粮生物能源111(5)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发布111(三)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概况112(1)

21、行业格局及产量情况112(2)我国大型集团在生物燃料乙醇方面的发展112(3)国家鼓励和限制政策及规划113(四)我国生物质能发电发展概况114(1)生物发电装机容量114(2)生物发电的价值分析115(3)生物发电带来的投资机会115(4)我国生物发电存在的问题116第五节生物质能利用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分析116(一)国家出台的财税扶持政策116(1)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施弹性亏损补贴116(2)原料基地补助117(3)项目示范补助117(4)实行税收优惠117(二)生物质发电行业存在的政策瓶颈117(三)国家生物质能发展规划118第八章海洋能产业发展概况119第一节海洋能产业介绍119(一

22、)海洋能的特点119(二)海洋能的主要能量形式119第二节 国际海洋能利用概况120(一)世界海洋能的发展前景120(二)世界主要国家利用海洋能的动态121(1)日本121(2)美国121(3)英国121第三节我国海洋能利用现状121(一)海洋能开发现状121(二)海洋能利用前景122第九章垃圾能的利用情况分析123第一节国际垃圾发电的利用现状123(一)国际主要国家垃圾发电情况123(1)德国123(2)法国123(3)美国123第二节我国垃圾发电产业发展概况123(一)我国垃圾发电区域分布情况123(二)我国垃圾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24(1)行业进入门槛低引发竞争混乱124(2)引发的

23、二次污染令人担忧124(3)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不到位,补贴费标准不明确124第三节我国垃圾发电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25第四节我国垃圾发电重要企业运行情况分析125(一)泰达股份125(二)杭州锦江集团126第五节垃圾发电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126(一)税收政策126(二)补贴政策126(三)我国垃圾发电亟需国家政策支持127(1)产业结构政策要进一步强化127(2)技术政策亟待规范完善127(3)政府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环保指标要不断与国际接轨127第十章地热的利用情况129第一节地热利用介绍129(一)地热的定义129(二)地热的利用方式129(1)地热发电129(2)地热供暖129(3)地热务农1

24、30(4)地热行医130第二节国际地热利用概况130(一)历史概况130(二)发展现状131第三节我国地热能利用概况分析132(一)我国的地热资源及分布132(二)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32(1)地热采暖133(2)地热发电133(三)我国的地热发电站134第四节我国地热能利用发展动态134(一)07年地热发展动态134(二)我国地热能非电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136(三)外资进军我国地热领域情况136第五节 我国主要地区地热开发情况137(一)天津137(二)北京137第六节我国地热利用的政府态度138(一)产业规划138(二)我国地热能利用缺少政策支持138第十一章氢能的利用情况分析13

25、9第一节氢能源概况139(一)氢能源特点139(二)产业链139(二)氢能主要研发领域之一燃料电池公司140(三)氢能主要研发领域之二氢汽车公司140(三)氢能主要研发领域之三能源公司140第二节国际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41(一)世界氢能的开发利用现状141(二)全球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现状141(三)燃料电池生产区域分布143第三节我国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44(一)我国可利用的氢气制取方法144(二)我国氢能加气站的建设情况145(三)我国氢能发展战略145第四节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概况146(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取得的成果146(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146(三)发展氢燃料

26、电池汽车存在的问题147第五节我国氢能利用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147(一)发展规划147(二)发展新能源车方面的优惠政策147第十二章我国新能源行业国家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149第一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149(一)产业规划的目标149(二)产业规划带来的环境效益149(三)产业规划的能源效益149(四)产业规划的社会效益149第二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分析150第三节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电源产业政策151第四节我国规划将实施的新能源措施及政策151第十三章新能源利用行业融投资分析154第一节新能源行业融资分析154(一)融资现状154(二)融资需求154(三)融资渠道154(四)相关规定及政策对拓

27、宽融资渠道的意义155第二节金融机构对新能源领域的扶持情况分析156(一)现状分析156(二)政策性银行对新能源领域的支持156第三节上市公司投资新能源领域情况156(一)太阳能领域157(二)风电领域成投资热点157(三)煤化工领域158(四)其他领域159(五)07年新能源概念股走强160第四节新能源投资机会及银行信贷分析160第五节新能源领域投资风险分析162(一)产业风险162(二)政策风险162(二)技术风险1622. 表 题表1-1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量及消费结构20表1-2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及成本特点分析23表1-3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潜力25表2-1联合国开发计划

28、署对新能源的分类29表3-1 我国各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36表3-2能源替代时间表及太阳能在其中所占的比重37表3-3常见太阳能电池的分类38表3-4 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厂家及产能40表3-5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类表45表3-6 太阳能热发电三种系统性能比较45表3-7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种类47表3-8 中国各类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与价格48表3-9 199820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与保有量情况49表3-10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骨干生产企业地域分布情况50表3-112006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51表4-1 风力发电的主要运行方式55表4-2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排名56表4

29、-32005、2006年北美国家风电装机容量57表4-405、06年欧盟国家风电装机容量58表4-505、06年亚洲风电装机容量59表4-605、06年非洲和中东国家风电装机容量59表4-72005、2006年拉美及太平洋地区风电装机容量60表4-82007年不同地区部分非特许权风电项目的核准电价情况64表4-92006年中国风电设备市场新增和累计的市场份额67表5-1不同时期我国小水电的介定76表5-2我国小水电发展历程分析76表5-3印度各种电源分布情况77表5-4不同时期国家对小水电实行的主要扶持、优惠政策78表5-52007年岷江水电扩张电力主业的动向83表6-1截至2007年全球在建

30、和运行的核反应堆87表6-2世界主要国家核电拥有情况及长远规划90表6-3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历程92表6-4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建设进程98表6-5广东优选的新核电厂址100表7-1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利用情况105表7-2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10表7-3正在制订或报批的生物柴油其它标准如下110表7-4我国正在运行的主要生物发电厂装机容量及其投资、发电情况114表9-12007年上半年泰达股份垃圾发电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情况125表10-1世界地热发电量历史数据130表10-22007年我国地热发展大事纪134表11-1廉价提取氢工艺情况139表11-2目前全球广泛研发的燃料电池种类1

31、43表12-1我国新能源产业规划环境效益情况149表12-2国家对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予鼓励及限制政策150表13-1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062020年)的融资需求量154表13-22007年投资太阳能领域的上市公司157表13-32007年投资风电领域的上市公司157表13-42007年投资煤化工领域的上市公司159表13-5 2007年投资其他领域的新能源上市公司1593. 图 题图1-1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20图1-2全世界可持续能源领域投资额情况26图2-1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28图2-220012006年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趋势28图3-1199

32、02007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趋势39图3-22006年世界光伏设备能力分布情况41图3-3欧洲光伏行业学会对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量的预测42图3-4 我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份额42图3-5 1998-2007年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量情况49图4-119952007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变化趋势55图4-22006年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国家分布情况56图4-32000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变化趋势63图5-119502005年小水电装机容量曲线图78图5-22006年三季度至2007年三季度公司盈利情况分析82图5-32006年三季度至2007年三季度岷江水电偿债能力分析82图6-12006年全球各国家

33、核电所占的比例89图6-220002007年我国核电生产量93图7-1全球生物柴油潜在生产力情况104图10-1我国地热水利用方式比例情况132图11-1世界氢产量来源141图11-2全球燃料电池应用系统增长趋势141图11-3全球氢能燃料站的数量及发展趋势142图11-4各种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143图11-5全球燃料电池生产数量的区域分布1434. 第一章 国际新能源利用行业概况4.1 第一节 全球新能源利用发展环境分析4.1.1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08.785亿吨油当量,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35.8%(比2005年36.4%下降0.6%)、天然气平

34、均占 23.7%(比2005年23.5%上升0.2%),煤炭平均占28.4%(比2005年27.8%上升0.6%),核能平均占5.8%,水力平均占 6.3%。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一般仍占38%左右,天然气一般占23%左右。图1-1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资料来源:环球能源网统计显示:1973年,作为燃料的世界一次能源消耗中石油占45%,天然气占16%。到2004、2005和2006年,在上述构成中石油虽然下降到 36.8%、36.41%和35.8%,天然气相应上升到23.6%、23.49%和23.7%。目前虽然核能、水电能等能源比重在逐步加大,但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仍然在能

35、源格局中处于主体地位,2006年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5.8%、28.4%和23.7%。表1-1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量及消费结构单位:百万吨油当量国家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力合计美国938.8566.9567.3187.565.92326.440.40%24.40%24.40%8.10%2.80%100.00%加拿大98.8873522.379.3322.330.70%27.00%10.70%6.90%24.60%100.00%法国92.840.613.1102.113.9262.635.30%15.50%5.00%38.90%5.30%100.00%德国123.578.582.437

36、.96.3328.637.60%23.90%25.10%11.50%1.90%100.00%意大利85.769.417.4-9.7182.247.00%38.10%9.50%-5.30%100.00%英国82.281.743.8171.9226.636.30%36.10%19.20%7.50%0.80%100.00%俄罗斯128.5388.9111.535.439.6704.918.20%55.20%16.00%5.00%5.60%100.00%日本23576.1119.168.621.5520.345.20%14.60%22.90%13.20%4.10%100.00%韩国105.330.85

37、4.833.71.2225.846.60%13.60%24.30%14.90%0.50%100.00%印度120.335.8237.7425.4423.228.40%8.50%56.20%2.10%6.00%100.00%中国36352.21198.812.394.31720.721.10%3.00%69.70%0.70%5.50%100.00%世界合计3889.82574.93090.1635.5688.110878.535.80%23.70%28.40%5.80%6.30%100.00%4.1.2 (二)世界能源消费趋势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

38、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第二节 国际新能源利用现状4.1.3 (一)主要类别新能源现状近年来,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使可再生能源技术水

39、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4.1.3.1 (1)太阳能太阳能利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等热利用方式。光伏发电最初作为独立的分散电源使用,近年来并网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加快,市场容量已超过独立使用的分散光伏电源。2005年,全世界光伏电池产量为120万千瓦,累计已安装了6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试验运行,基本上可达到商业运行要求,目前总装机容量约为4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成熟,经济性好,可大规模应用,2005年全世界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已达到约1.4亿平方米。4.1.3.2 (2)生物质

40、能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到2005年底,全世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00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生物燃料乙醇年产量约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生物柴油年产量约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沼气已是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已建设了大量沼气工程和分散的户用沼气池。4.1.3.3 (3)风电风电包括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近年来,并网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2005年新增风电机组的

41、平均单机容量超过1000千瓦,单机容量4000千瓦的风电机组已投入运行,风电场建设已从陆地向海上发展。到2005年底,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已达6000万千瓦,最近5年来平均年增长率达30。随着风电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4.1.3.4 (4)水电水力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到2005年底,全世界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8.5亿千瓦。目前,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4.1.3.5 (5)地热能地热能利用包括发电和热利用两种方式,技术均比较成熟。到2005年底,全世界地热发电总装

42、机容量约900万千瓦,主要在美国、冰岛、意大利等国家。地热能热利用包括地热水的直接利用和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近5年来全世界地热能热利用年均增长约13。4.1.3.6 (6)海洋能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和洋流发电等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规模的主要是潮汐发电,全世界潮汐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0万千瓦。4.1.4 (二)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及特点表1-2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及成本特点分析技术名称特点成本(美分/kwh)成本走向及降低可能发电大水电电站容量:10MW-18000MW34稳定小水电电站容量:1-10MW47稳定陆地风能风机功率:13MW叶片尺寸:

43、60100m4-6全球装机容量每翻一番,成本降低1218%,现已降至1990年的一半,风机功率相对于10年前的600800kw亦有较大提升,未来将通过优选风场、改良叶片/电机设计和电子控制设备来降低成本。近海风能风机功率:1.55MW叶片尺寸:70125m610市场依然较小,未来将通过培育市场及改良技术来降低成本。生物物发电电站容量:120mw512稳定地热发电电站容量:1100mw 类型:双流式,单闪蒸式,双闪蒸式,自然蒸汽式47成本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降低,通过先进的勘探技术、低廉的钻井手段和高效的热利用,成本可进一步降低。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类型及效率产单晶硅:17%多晶硅:15%薄膜:1012%全球装机容量每翻一番,成本降低20%,每年约降低5%,2004年由于市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