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4735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41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 要一、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环境2009年,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的空前危机中走出了一条强劲的“V”型反弹复苏曲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2.7亿元,同比增长15.5%;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出口12017亿美元。总体可以概括为:投资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增速上涨;

2、外需萎缩导致出口负增长,年末得到很大的改善,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CPI和PPI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货币政策逐渐由宽松转向中性,并选择性紧缩,加息预期强烈。2009年对城市供热行业有影响的国家政策主要着眼于防范雨雪冰冻灾害,节能减排,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进按用热量计量收费等方面。同时根据煤炭资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供热价格进行了调整,促使多数城市的供热企业扭转了上年严重亏损的状态。城市供热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行业,国家鼓励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预计今后十年,集中供热企业将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集中供热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发展的创新与推广,

3、如供热自动化、热电冷联产、分户计量、新能源利用等。二、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发展情况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规模继续扩大,总资产达到2093.42亿元,同比增长15.22%,增速较2008年有大幅度的上升;负债达1467.94亿元,但同比增速呈上升趋势;销售收入达到624.09亿元,同比增速25.04%,供热需求仍然比较旺盛;总利润为-20.97亿元,相比08年的-28.73亿元稍微得到改善。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主要指标统计单位:个、人、亿元、%年份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总资产负债销售收入总利润金额同比增长金额同比增长金额同比增长2004414123469844.1216.17483.91

4、25.84193.7716.39-7.4720055951443431065.7613.84670.1823.34303.3130.47-8.3820066751507111290.0312.55816.9115.12385.4420.38-5.5820077191526731584.8115.341021.6317.23401.6519.85-2.1220087761535921691.275.151139.8514.00465.5419.00-28.73200910081777672093.4215.221467.9416.85624.0925.04-20.9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

5、年,城市供热行业的运行特点是:企业亏损改善;销售收入增长快速;总资产同比增速大幅度上升。三、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竞争状况中国城市供热行业是一个集中度不高的行业,2009年6家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仅占10.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与之对应的,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销售收入的比重持续升高,2009年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占54.3%。资料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城市供热行业竞争结构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煤炭等能源供应商。我国煤炭市场是卖方市场。随着小煤窑的不断关停,煤炭生产供不应求,城市供热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很低。我国的城市供热价格与国家政策有很大关系,作为热的购买者基本不具备讨价还价能力,但

6、同时供热企业也不具有定价能力。目前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的竞争不大,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基本不受替代品的威胁。结合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特征和世界各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的城市供热行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四、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情况城市供热的上游行业为能源行业,即热力生产的原材料。目前来说,煤仍然是热力生产的主要燃料。2009年,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我国煤炭行业已走出低谷,景气快速回升,主要表现在煤炭产量和价格双双上升,下游行业快速复苏为煤炭行业景气进一步回升奠定了基础。2009年9月份以前,动力煤价格相对比较平稳,9月份之后,煤价迅速狂飙。影响煤炭价格的因素很

7、多,最基本的是供需面,替代品石油价格也将影响煤炭价格,而从煤炭生产角度来看,煤炭成本也是逐年上升,进而会影响煤炭价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最有效的节能方式是提高能源产品的价格,而煤炭价格从1993年双轨制以来已逐步市场化,政府已逐步退出,煤炭价格的市场化与倡导低碳经济是一致的,因此从长期来看,考虑到成本增加,以及供需关系及外因,煤炭价格长期应该是上涨的。煤价经历了08年的暴涨暴跌,09年进入疯狂之后的理性回归,持续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窄幅波动。从国家层面来看,煤炭行业作为关乎战略性、安全性的支柱性能源行业,重在可持续性地稳步发展;而市场以及参与主体经历了08年,也进行了必要的反思,达成共识短期的

8、暴涨和疯狂最后对企业自身好处并不多。2010年影响我国煤炭行业运行的因素错综复杂。经济复苏带动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全国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整合将消减煤炭供给增长;供给平稳增长,结构调整仍是主基调;需求总量与供给基本匹配,不同煤种有分化;通胀、国际环境回暖提升煤价上涨预期,结合供需,炼焦煤动力更强。五、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财务状况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速17%,低于销售收入同比增速25.04%,其他两种费用的增速为管理费用14.34%,销售费用12.13%,均低于销售收入增速。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三费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年份销售收入同比增速销售费用同比增速管理费用同比

9、增速财务费用同比增速2004193.7716.392.3412.7721.2517.749.0147.332005303.3130.473.4315.4325.339.7311.9927.702006385.4420.384.0410.1130.3314.3617.1745.962007401.6519.854.4630.7431.4416.3019.1926.402008465.5419.005.319.5936.2513.0420.6821.302009624.0925.045.9512.1341.4514.3424.21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亏损面下降,销售毛利率上

10、升到4.29%,销售利润率为-3.36%,资产报酬率为0.17%。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77次,有了进一步的较大的提高;产成品周转率为46.53,有大幅度的下跌;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04次,有一定的上升。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指标2009年11月2008年11月2007年11月2006年2005年2004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4.290.407.747.956.307.40销售利润率()-3.36-6.17-0.53-1.45-2.76-3.85资产报酬率()0.17-0.521.180.900.340.18偿债能力负债率()70.1267.406

11、4.4663.3362.8857.33亏损面()45.6752.0644.5151.2651.9353.86利息保障倍数(倍)0.13-0.390.890.670.300.17发展能力应收账款增长率()7.62-5.325.829.2313.635.22利润总额增长率()-32.54-12763.57-74.04-38.111.34429.19资产增长率()15.225.1515.3412.5513.8416.17销售收入增长率()25.0419.0019.8520.3830.4716.39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次)6.775.704.845.064.633.65产成品周转率(次)46.53

12、49.7874.6595.5565.4469.47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040.980.991.000.980.8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供热行业财务总体状况并不理想。销售利润率在过去的6年里都为负值,销售收入虽然有增长,但不及成本增长的速度。从表面分析,成本过高是导致城市供热行业财务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城市供热行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煤炭等能源的购买费用,2009年煤价继续上涨,由于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状况有所好转。但更深层次地分析,这种结果与城市供热行业的性质有关。由于城市供热行业长久以来带有福利性质,对于热的生产者或输送者来说,生产、输送热首先是为了满足我国北方地区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条

13、件,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责,所以即便没有实现应有的供热价值也要保证冬季供暖。同时热价由地方政府发改委和物价局决定,供热企业无法根据煤价等条件的变动自由调整。这使得供热企业的财务表现很难改善。六、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区域发展情况从企业资产规模和企业数量来看,北京、辽宁、山东、吉林是城市供热行业的大省,这与供热行业的特性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有关。河北、江苏资产规模较大,但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新疆、内蒙的企业数量较多,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从企业销售收入来看,辽宁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15.79%,比重最高,其次是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吉林省、内蒙。这六大省份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累计比重达到60.46%。

14、从城市供热行业的盈利情况来看,2009年多数省份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相对2008年已有较大的改善。2009年11月北京城市供热企业总资产占全国的15.82%,但销售收入只占8.31%;辽宁和山东城市供热企业总资产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14.81%和11.26%,销售收入占比为15.79%和11.32%,辽宁和山东的销售比重基本与各自的资产比重相当。七、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子行业发展情况城市供热行业的子行业包括热电联产行业、地源热泵行业和太阳能供热行业等。我国的热电联产今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热电联产的年供热量达259651万吉焦,比2006年增加14.13%。2008年底全

15、国供热机组总容量约为1.1亿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约19%,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4%左右。到2020年,预计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生产用热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为1亿千瓦,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左右,热电联产将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2%,在火电机组中的比例为37%左右。地源热泵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运用地热在供暖、制冷中的比例还不高,仅仅占左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地源热泵的运用会逐渐推广。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面积的发展目标,提出太阳能供热采暖

16、项目在集热器总 安装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15年:20万平方米(千分之一);2020年:150万平方米(千分之五)。八、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我国城市供热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主要经营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发电业务。截至2009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完成发电量1418.69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2%;完成上网电量1335.52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2%。实现经营收入人民币479.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3%;营业利润人民币28.

17、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9%,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人民币1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91%。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型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也是热电联产企业。200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达到366.62亿元,营业利润为16.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2亿元。2009年公司完成发电量1,07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5%。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94.47亿元,同比增长18.29%;完成发电量6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3%;发生营业成本157.60亿元,同比增长7.87%;毛利率为18.96%,同比增长6.3

18、5%。九、2010年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中,城市供热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煤炭等上游能源价格上涨的风险,热费拖欠风险,此外还有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需求风险。十、2010年城市供热行业投资及信贷建议由于城市供热行业长久以来带有福利性质,供热企业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责,即便收入无法弥补成本也要保证冬季供暖。同时热价由地方政府发改委和物价局决定,供热企业无法根据煤价等条件的变动自由调整。这使得供热企业的经营表现不佳,整体呈亏损状态。2009年煤炭等上游能源价格前三季度保持平稳,四季度开始上涨,而热价格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供热行业相对2008年的亏损得到一定缓解。目前我

19、国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与发展阶段,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逐步深化,其市场化进程加快,外资、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已进入供热市场,节能高效大吨位,联片集中供热、地源供热等运营方式将不断推进行业的发展。但短时间内供热行业的性质难以改变,其对煤炭价格非常敏感,煤炭等能源行业的走势和热价走势仍是决定供热行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因素。而2010年煤炭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供热行业面临成本风险。节能减排的标准也不断提高对供热企业的要求,供热企业更新技术设施,从而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加,许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也面临一定财务风险。城市供热行业虽然经营表现不确定,但大都有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故信贷风险相对降低。2

20、010年城市供热行业的信贷总体原则是:关注拥有供热工程业务、计量相关设备生产业务的企业;关注技术含量高、供热模式符合地区特色的新型供热企业;关注开发优化煤炭资源,降低成本的新项目的供热企业;关注积极进行整合,建设大型高效供热机组工程的供热企业;根据能源行业和热价的走势适度调整对热电企业的信贷;谨慎对待低效小型锅炉的信贷项目,选择性参与有发展潜力的供热企业的兼并重组项目,选择性参与优质供热企业股票、债券、票据发行等其他融资安排。目 录第一章 城市供热行业基本情况1第一节 城市供热行业的定义及分类1第二节 城市供热行业的特点2一、热的商品属性2二、网络性2三、季节性2第三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

2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第二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4第一节 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4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超额完成保八任务4二、投资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5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增速上涨7四、外需萎缩导致出口负增长,年末得到改善8五、CPI和PPI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9六、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中性10第二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1一、重点政策汇总11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11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13第三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4一、城市供热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14二、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劳动生产率14三、供热热源技术的发展现

22、状15四、行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6第三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0第一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规模分析20第二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21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21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23三、20102012年供给预测23第三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26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26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26三、20102012年需求预测27第四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28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28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28第五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兼并重组情况分析32第四章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38第一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

23、业集中度情况分析及预测38第二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40第三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竞争结构分析41一、“波特五力”模型分析41二、行业当前竞争特点总结42第四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生命周期分析43第五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分析44第一节 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介绍44第二节 2009年煤炭行业分析45一、煤炭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45二、煤炭行业的价格情况及未来走势47第三节 煤炭行业对城市供热行业的影响分析49第六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财务状况分析50第一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三费变化情况50第二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52一、行业盈利能

24、力分析52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52三、行业发展能力分析52四、行业营运能力分析52五、行业财务状况总体评价54第七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分析55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55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55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5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6第二节 北京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0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0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0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1第三节 辽宁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7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7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7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68第四节 山东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

25、测71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71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71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72第八章 城市供热行业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76第一节 热电联产行业发展情况分析76一、行业规模76二、热电联产的优点76三、热电企业面临的问题78四、发展趋势79第二节 地源热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80一、行业规模80二、运行特点80五、发展趋势81第三节 太阳能供热行业发展情况分析82一、行业规模82二、太阳能供热的特点82三、发展趋势82第九章 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分析84第一节 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及各项指标排名84第二节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88一、企业简介88二、经营状况分析8

26、8三、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89四、SWOT分析90五、企业竞争力评价90第三节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92一、企业简介92二、经营状况分析92三、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93四、SWOT分析94五、企业竞争力评价94第四节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分析95一、企业简介95二、经营状况分析96三、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分析97四、SWOT分析98五、企业竞争力评价98第十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风险分析99第一节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99第二节 政策风险99第三节 技术风险100第四节 供求风险100第五节 相关行业风险101第六节 热费拖欠风险102第十一章 信贷建

27、议103第一节 行业总体授信原则103第二节 鼓励类信贷政策建议104第三节 允许类信贷政策建议106第四节 限制类信贷政策建议106第五节 退出类信贷政策建议106附 表表1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3表2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相关政策汇总11表3城市供热技术术语汇总14表4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主要指标统计20表5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产值21表62003-2008年全国城市集中供热情况22表7城市供热行业在建及拟建项目(投资总额前20)23表8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供热价格调整情况表29表92008-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兼并重组32表

28、10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集中度分析38表11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三费变化情况51表12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53表132008年各省市供热面积55表142009年11月各省城市供热企业资产规模及企业数量56表152009年11月各省城市供热企业销售收入57表162009年11月各省城市供热企业亏损状况58表172009年11月各省城市供热企业盈利状况59表182004-2009年北京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61表192004-2009年辽宁省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68表202004-2009年山东省供热行业经营效益分析72表21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

29、公司热生产供应营业收入84表22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排名85表23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公司热生产供应营业利润排名86表2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加权排名87表252005-2009年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89表26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90表272005-2009年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93表28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94表292005-2009年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指标97表30国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98附 图图1供热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1图2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占

30、GDP比重3图32001-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5图42001-2009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6图52001-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7图62001-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8图72001-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9图82008年3月-2010年4月CPI、PPI同比增长10图92005-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劳动生产率15图102005-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总资产及其同比增长20图112004-2008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同比增长21图122003-2008年蒸汽、热水供热能力及管道长度22图132003-2008年蒸汽、热水供热总

31、量及集中供热面积23图142005-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同比增长26图15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集中度分析39图16城市供热行业竞争结构41图17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44图18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全国原煤产量46图19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全社会煤炭库存46图20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动力煤价格48图212005-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三费比重变动图50图222005-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三费同比增速图51图232005-2009年供热行业亏损额及增速53图242005-2009年供热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54图252005-2009年北京城市供热

32、行业规模比重图60图262005-2009年辽宁省城市供热行业规模比重图67图272005-2009年山东省城市供热行业规模比重图71图28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88图29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92图30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96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110 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 城市供热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 城市供热行业的定义及分类城市供热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型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

33、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地热、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器和小燃煤(油、气)炉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城市供热系统一般由3部分组成,即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热源又称热力的生产,主要是指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热网是输送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是热源与热用户连接的纽带,起着输送和分配热源的作用。热用户是指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室内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图1 供热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城市供热系统可按下列方式进行分类:按热媒不同,分为热水供热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按热源不同,分为热电联产系统、锅炉供热系统,

34、另外还有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等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地热、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仍以煤炭为主。按供热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制、双管制和多管制的供热系统。第二节 城市供热行业的特点一、热的商品属性由于城市供热服务具有可替代性低、非排他性、公用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具有了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了该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必须是介于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由市场和政府通过一定的机制结合来解决该行业产品的供给问题。沿袭计划经济的思维习惯,人们常把供热取暖看作是政府的一项福利事业,没有把供热取暖关系看作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

35、一种买卖合同关系。然而,事实上我国合同法早就将供用热力合同与用电、水、气合同规定一起放在同一章节里,并把这种合同称作“供用热力合同”。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作为经营者的出卖人,即供热方,和作为消费者的买受人,即取暖方,客体是热能;内容是供热方享有收取取暖费的权力,承担着提供符合标准的热能的义务和作为经营者应承担的其他义务,供热方与取暖方所交易的是热能这一特殊的商品。二、网络性热水和蒸汽的输送必须通过固定管网进行,因而城市供热行业是典型的网络性公用事业,随着服务网络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有降低的趋势,服务的有效性有增加的趋势。热电行业属于公用基础设施行业,为避免重复建设,一个热区往往只设一个主要

36、热源,具有较强的区域垄断性,再加上热电项目属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三、季节性与水、电、气等其他公用行业不同,供热行业具有季节性。且不同地区供热长短有所差别。热力供应属于供热地区冬季生活必需品,需求较强,是国家在基础建设领域中重点支持的行业。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该行业作为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存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在脊柱供热和热电联产等国家鼓励并支持发展的范畴将有较为理想的发展前景。而作为一大耗煤产业,降低供热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将成为该行业的发展方向。第三节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城市供热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不大,基本稳定在0.15%左右。20

37、06年该比例达到0.176%,出现一个小的高峰,这主要是因为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部分小锅炉供热改成了集中供热,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增大。2009年0城市供热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5.37亿元,同比增长20.64%,占GDP比重达到0.1895%。主要是城市供热覆盖面积的提升。表1 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城市供热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工业产值比重2004159878.317.71229.9312.050.14382005183217.514.60269.9817.420.14742006211923.515.67372.8823.730.176

38、0200725730621.41391.3020.270.1521200830067016.85450.1415.980.149720093353538.7635.3720.640.189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2004-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工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供热以及冷热联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城市供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提升的空间。第二章 2009年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与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城市供热行业也不例外。受雪灾、地震,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2008

39、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大幅度的下挫。而在2009年,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的空前危机中走出了一条强劲的“V”型反弹复苏曲线。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超额完成保八任务初步核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2009年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一路上扬,其中第一季度的6.2%是

40、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的阶段性低点。GDP连续三个季度反弹,呈现趋势性的向好。2010年一季度经济保持惯性反弹,GDP同比增速达到11.9%,为2007年以来第二高点,而环比增速继续有所回落。2010年投资和消费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出口将引领全年宏观经济走势。出口回暖的幅度,是带动一季度工业生产旺盛、经济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三个季度,出口仍将是不确定性最大的变量,而与之相伴的汇率问题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央行政策工具的使用余地。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趋平衡:一季度消费贡献6.2%,较去年的4.6%有明显提升;投资贡献6.9%,从去年的8%回落;净出口贡献-1.2%,比去年的-3.9

41、%有明显改善。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形象地概括为热水瓶“外冷内温”,在外需仍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国内经济适度的“温热”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仍未完成,国内内在的发展动力仍然很强劲,中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向上发展的通道中。国内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不断推进的体制改革,将是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目前,中国经济所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挑战和风险,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图3 2001-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二、投资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稳步回升2009年全部工业

42、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近期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长高、回升最快的是私营企业,其次是股份制企业,最低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随着外部需求的逐步增加以及政府的“扩内需”政策的继续实施和完善,2010年我国的工业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将达到15%左右。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图4 2001-2009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200

43、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0%,西部地区增长35.0%。固定资产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方面功不可没。2001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期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维持在高位运行,其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2009

4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仍高速增长,这也拉动了GDP增长。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图5 2001-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度增速上涨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2.7亿元,同比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创1986年以来最高实际增速。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8.7%的经济增长中,消费拉动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2.5%,比2008年提高6.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0亿元,同比增长15.0;二季度实现29313.2亿元,同比增长15.0;三季度实现30964.9亿元,同比增长15.3;四季度实现35666.6亿元,同比增长16.5,呈现出上半年增长平稳,下半年逐季走高的态势。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平稳,汽车、家具、建装材料等类商品销售高速增长,成为2009年消费品市场的亮点。2009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2.3,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同比增长35.5和26.6,分别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6.8、20.0和11.1个百分点。表明自金融危机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保民生政策措施成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