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560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6.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历史教材简介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简要介绍,育才中学 郜娟,2017年7月18日,1,一、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二、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的变化,2,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整体思路:1.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2.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在总体打通的前提下,分阶段设置单元,概述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阶段的特征。,3,部编教材的体例结构,整体结构:是在单元框架下设课,在每 课中设子目。,4,部编教材

2、的体例结构,具体呈现方式:单元导语、课文、课文辅助部分、插图、活动课、大事年表。,5,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6,教材的课文部分,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有一些相应的必要内容。新教材的课文,一般是根据课题分为相关的三个子目,分别叙述基本的史事。每课的课文大约在1000字内,全以大字形式呈现,使课文更为通畅。,7,教材的课文部分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目,8,课文辅助部分,课文辅助部分是指配合课文学习所设计的有关栏目,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功

3、能。新教材围绕课文的教学,设计了多样的栏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9,辅助部分的类型,课前导言示例: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导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一战役中,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八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 结合本课内容要点,以问题设置为主,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10,辅助部分的类型,相关史事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史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如名词解释、事件说明、现象描述、历史小故事、文物赏析等。 示

4、例:百家争鸣的一则“相关史事”,11,辅助部分的类型,人物扫描介绍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为知识的补充或拓展。示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2,辅助部分的类型,材料研读:列出简要的文献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示例:远古的传说的一则“材料研读”,13,辅助部分的类型,问题思考: 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示例: 三国鼎立的一则“问题思考”,14,辅助部分的类型,课后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以形式灵活的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示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课后活动”,15,辅助部分的类型,知识拓展: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示例:动荡

5、的春秋时期的“知识拓展”,16,辅助部分,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来引导学生学习,以发挥出各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知识。,17,历史插图,18,历史插图,19,历史插图,20,21,22,图表,23,历史插图,24,历史插图,这些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研究这些插图的功能和所含的信息,考虑如何运用这些图像材料,如何引导学生从图像中

6、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识图、用图的方法,如何通过插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设计插图的运用时,要考虑与插图内容有关的问题设置和学生活动,调动学生更好地对插图进行学习。,25,活动课,每册中设置一节活动课,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有关历史问题或历史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6,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7,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8,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9,活动课(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30,(二)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变化,31,变化一:出现一些新的概念、提法、解释,32,变

7、化二:内容有所增、减,33,增(少),34,减(多),35,减(多),36,减(多),37,减(多),进一步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衔接,删除九章算术、水经注、阿基米德等知识点。,38,增减内容,39,变化三:有些线索有所加强、变得突出,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增加农民起义内容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建立、发展、巩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突出若干重点:依法治国、国家意志、制度文明、主权意识(台湾、新疆、西藏、钓鱼岛、南海)中外交往:从汉到明,40,变化四:完善配套,丰富教学资源,1.传统资源:(1)教师教学用书(2)同步解析与测评(3)地图册2.新媒体(1)配套光盘(2)人教网:历史天地(3)面对面

8、培训(4)远程培训:http:/,41,谢 谢 各位,2017-7-18,4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 国家。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密切 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祖国的疆域,共同创 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各 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 益,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要使学生认识到维护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紧密关系。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民族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友好往来是社会发展的主流。,43,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形成文

9、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七年级教材中有专门的课介绍这方面的内容。教学中要注意讲清楚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概括出文化成就的突出特色,认识其历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发展看历史的进步,形成文化自信。,44,主权意识,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经过历朝的经营,对西藏、新疆、东北、西南等地区,以及台湾及所有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45,主权意识,七上P43、45秦朝疆域七上p64南海诸岛七上p65西域都护管辖范围

10、七下p52元朝疆域七下p92清朝疆域七下p93钓鱼岛和南海诸岛,46,中外交往,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封闭地发展的,中外交流始终是在进行着。在七年级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课论述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对外关系。尤其是两汉时期,以及隋唐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陆路还是海陆,都有很大的发展。通过相互交往,中国在多方面获取收益,也将中国在各方面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流是友好平等,通过中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7,中外交往,七上P64丝绸之路路线图七上p65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七上p85东晋南朝海外贸易七下p21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七下p45宋代海外贸易图七下p63元朝交通路线图七下p72郑和下西洋路线图,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