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607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16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电器分析报告1.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初步结论1I家用电器行业信贷背景知识3一、家用电器行业概述3二、国际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13II从家用电器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27一、从家用电器行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27二、从家用电器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看信贷特点51三、从家用电器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看信贷特点54四、从家用电器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看信贷特点56III从家用电器行业财务特点看信贷特点57一、从家用电器行业盈利分析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57二、从家用电器行业营运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58三、从家用电器行业偿债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59四、从家用电器行业发展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行业潜力)看信

2、贷特点61五、从家用电器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62六、从家用电器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62七、从家用电器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63八、从家用电器行业集中度看信贷特点63IV从家用电器行业绩效看信贷特点65一、从我国家用电器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65二、从我国家用电器行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65V从家用电器行业市场与消费情况看信贷特点67一、从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看信贷特点67二、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信贷特点80三、从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看信贷特点99VI从行业投融资特点看信贷特点101一、从我国家用电器行业投融资变化状况看信贷特点101二、从我国家

3、用电器行业外资进入状况看信贷特点103三、从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兼并重组情况看信贷特点110VII从家用电器行业310年发展趋势看信贷特点122一、对家用电器行业的市场需求预测分析122二、对家用电器行业供给因素预测分析124VIII从家用电器行业子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127一、家用电器行业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27二、从家用电器行业子行业波士顿矩阵分析看信贷特点143三、从家用电器行业子行业财务数据及财务能力汇总分析看信贷特点147IX从家用电器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149一、从家用电器行业优势区域选择与评价看信贷特点149二、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营运能力看信贷特点150三、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盈利

4、能力看信贷特点153四、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偿债能力看信贷特点157五、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发展能力看信贷特点158六、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162七、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165八、从区域家用电器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167X从企业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170一、家用电器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170二、从家用电器行业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看信贷特点170三、从家用电器行业龙头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看信贷特点171初步结论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4年111月份数据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本报告中全国特指该行业全国统

5、计值,工业特指全部工业行业统计值。报告中涉及的企业以及行业的资金需求数据均为2003年年度数据,单位为为千元,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2004年我国家电产业依然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国内家电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目前我国彩电、激光视盘机、收录放机、家庭影院、微波炉的产销量、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小家电产品生产规模增长很快,出口增长势头也很强劲。上下游方面,6月初7月底,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攀升,7月份,全国钢材市场平均价格比上月上升2.2%。8月价格普遍上扬,其中中型钢材价格比7月上涨6.1%;至9月初,钢材价格已较5月底的最低点反弹

6、了30%,9月下旬以来,钢材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受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不断上涨影响,经广东口岸进口的钢材平均价格从2月份的522美元吨逐月上涨至8月的704美元吨,涨幅达34.9%,创下了近10年进口钢材平均价格的新高。国际市场方面,目前国际家电跨国公司面临着结构调整,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的产业转移,如松下电器先行投资逾10亿元兴建年产量达300万台的洗衣机厂正式动工,预计在2005年10月投产运作。明年家电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主要依据以下有利因素: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使家电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人口因素是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家电市场容量和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的购买力进

7、一步提高;部分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在家电行业利润逐渐摊薄的情况下,建议银行重点开发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及江浙、厦门等东南沿海地区;建议重点开发产品:冷热饮水机、家用洗碗机、家用消毒柜等小家电,以及液晶电视等;重点合作企业:广东格林科尔集团、创维集团、格兰仕集团等。在银企合作过程中,银行与家电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即将出台的数字电视新标准将增加该行业的进入壁垒,产生政策风险;而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提出的三项空调能效标准的正式发布,也将对企业的运营形成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 从风险控制的重点看,冰箱行业的山东的海信,广东

8、的美的、TCL、康佳,以及江苏的小天鹅等二线品牌应该关注。I家用电器行业信贷背景知识一、家用电器行业概述(一)家用电器行业的定义和细分家用电器指为了满足家庭生活需要的电器。一般家电界把传统家电分为三类:黑色家电、白色家电、小家电。黑色家电主要包括电视机、录像机、音响、VCD、DVD等;白色家电则以空调、电冰箱、洗衣机为主;小家电指的是电磁炉、电热水壶、风扇等家电产品。(二)家用电器行业产业链介绍1.家用电器产业链状况钢铁电子家用电器电力2.家用电器行业同相关产业的关系分析家用电器和电子、钢铁、机械制造等上游行业的关系相当密切。近年来,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大屏幕高清

9、晰度彩电、大容量多门开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有力拉动了这些行业的增长。(三)家用电器行业的特征分析家用电器行业是中国制造业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目前,中国家用电器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解。首先,市场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目前,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三大件已基本普及,普及率达到90%以上,热水器、影碟机、排油烟机、空调器的保有率已达到60%-80%的较高普及率,增长最快的微波炉、家用电脑的普及率也达到了30%40%;其次,2003年以来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涨,加

10、大了家用电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再次,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使家用电器行业没有分享到市场需求放大的好处,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和微利状态。很多企业被迫选择了转型或者转行,实现产品多元化或直接转向其他具有更高收益的行业,整个家用电器行业进入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四)2004年家用电器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2004年中国家电市场发展概况 2004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国内家电产业及市场,DVD新标准之争、企业重组、降价竞争、反倾销成为年度的关键词。在产业规模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一些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提升,特别是黑色家电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由此衍生的相关标准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竞争日

11、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突出的情况下,家电产业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无论是白色家电还是黑色家电,2004年发生了多起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甚至于跨国间的重组。除国内市场外,出口增长较快,重要性不断提高,由此引起的反倾销问题对国内产业利益造成了损害,扩大出口和抑制反倾销成为家电制造企业必须协调好的两大问题。 2004年中国家电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4年,我国家电产业依然保持快速、持续的发展态势,产业区域趋于集中,目前全国已经形成四大生产基地: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仅广东顺德一地就有超过千家的家电企业;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三是环渤海地区;四是江浙、厦门等东南沿海地区。 国内家电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目前我国

12、彩电、激光视盘机、收录放机、家庭影院、微波炉的产销量、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小家电产品生产规模增长很快,出口增长势头也很强劲。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内市场也持续增长,彩电等视听产品正处于模拟向数字转化的关键时期,高端产品需求迅速增长,市场前景很好;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产品,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城镇市场趋于饱和,市场增长减缓;各种类型的小家电产品发展迅速,市场不断扩大,但与以往相比,价格迅速下降,利润率降低。 2004年中国家电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大家电产品国内市场趋向饱和,小家电前景广阔 中国城镇居民家电拥有率逐年提高,目前洗

13、衣机、电冰箱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彩电的普及率超过120,热水器、影碟机、排油烟机、空调器也已达到6080的较高普及率;微波炉的普及率有较快速度的增长,现已达到3040。 随着普及率不断提高,国内大家电市场趋向饱和,有限的市场空间,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大家电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洗衣机、电冰箱、普通CRT彩电等产品市场增长明显减缓。 而与大家电市场不景气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小家电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前景优于大家电。在家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面前,以正确的发展战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把营销策略定在小家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近两年来,小家电的发展较快,其中冷热饮水机、家用洗碗机、家用

14、消毒柜等增长幅度都在40以上,而在2004年,除了这些已为人们熟知的小家电产品外,一些新的品种小家电产品不断面市,价格不断降低,正在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品牌集中度提高 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宗耐用家电产品已表现出供大于求,小家电市场尚未饱和,生产企业众多,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无论大家电还是小家电产品都出现了品牌集中度提高的趋势。家电市场逐渐呈现两类主要市场,即全国性品牌市场和区域性品牌市场,全国性品牌对消费者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能决定市场价格,而区域性品牌则依据地区优势构成潜在的价格竞争优势。 从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看,我国家电产品差异性较大,市场前三名品牌的占有率

15、之和超过50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市场规模较小的产品中,如微波炉、豆浆机、洗碗机等。市场集中度在36-50的产品主要有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饭煲等。市场集中度较低(35以下)的产品主要有空调器、热水器、抽油烟机、燃气灶、家庭影院等产品。 从总体看我国家电市场品牌集中度随着市场竞争态势的发展会越来越高,这主要是行业领先品牌对区域性小品牌生存空间的挤压。此外家电企业近年推行产品多元化经营策略,对原有市场格局产生影响。我国家电生产企业经过引进、吸收世 界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缩短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将逐步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新型、高端产品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产品同质化问题的突出以

16、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家电厂商意识到只有把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上,才有可能寻求市场突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新型、高端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在家用视听产品领域,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型显示器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彩电、DVD、家庭影院等产品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更加趋向薄型化、数字化、网络化。经过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背投彩电、LCD彩电、等离子彩电等高端产品的市场比率已经由2年前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3左右。 在白色家电方面,变频空调、健康空调成为空调市场主要的热点产品,市场增长较快;在洗衣机市场,新型并具有节水功能的高档滚筒式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

17、增长高达30以上,增速远超过 一般产品。 在小家电市场,新型、多功能、健康型、省电型产品的市场增长很快。 产业重组进入新阶段 家电行业在微利的压力下,为了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产业并购、重组进入新阶段。2004年,华凌出嫁一事振荡整个家电行业,印证了目前家电产业格局正处于改革跳跃时期的事实。而格力电器重组也是一个很强的信号,空调业变革在即。在资本巨头格林柯尔入主美菱电器之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可喜的改善,三季度业绩达到了每股0.05元,同比大幅增长了170,销售毛利率也出现回升,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家电跨国公司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加速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的产

18、业转移,如松下电器先行投资逾10亿元兴建年产量达300万台的洗衣机厂也于近日正式动工,预计在2005年10月投产运作。跨国公司明显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及新品投放力度,目的之一在于整合本土生产线,降低成本结构,从而在高、低、中端市场与竞争对手展开全方位竞争。同时,跨国公司的结构调整,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机会,2004年,TCL与汤姆逊的合作就充分体现了双方业务调整的需要,也为我国家电企业更快地发展壮大、家电产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探索出一条新路。渠道竞争白热化 由于国内家电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产品供过于求,销售渠道成为各方竞争的关键。家电制造商都在努力加强对渠道特别是零售终端的控制,搭建区域销售平台

19、,适应多样市场的发展需要,减少销售环节和销售费用。 近年来,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发展迅速,国美、苏宁、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扩张,加快了对于各区域市场的争夺和相互渗透,与此同时,家乐福等外资超市的市场份额上升较快,家电生产企业在三、四级市场自建渠道,在客观上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局面。 家电专卖连锁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对普通商场、专业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挤压。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庞大的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和货款交割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加强,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价格战的直接引发者。 家电反倾销及非关税壁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家电制造重要基地,主要家电产品产能已

20、经位居世界前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强。而与此同时,家电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世界各国针对我国家电产品的反倾销案层出不穷,2004年,美国对我国彩电的反倾销案以及近来空调面临的反倾销案,都对国内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关税壁垒降低后,各种非关税壁垒被各国广泛使用,如美国、欧盟近来都对进入其市场的电子产品提出环保要求及节能标准,这无疑将提高中国家电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增加国内产品的成本从而削弱竞争力。怎样应对这种严峻局面,建立预警、协调、应对体系,已经成为业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005年中国家电市场展望 2005年中国家电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国内品牌集中度

21、将进一步加强。相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而言,我国家电行业的品牌集中度还是远远不够。随着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和外资品牌的卷土重来,部分全国性品牌将无力对抗,而隐藏多年的经营管理上的陈疾必因此爆发,因此,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并购将导致市场格局重新得到调整。 技术竞争将成为主流。随着利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增强,国内家电行业在科研经费投入上逐年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市场增长很快,而新型的多功能、节能型、健康型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谁掌握关键技术或谁在技术上有突破、有特点、有差异,谁就能占据主动。 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扩大。由于国内家电低端市场接近饱和,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22、,巨大的库存压力和生产能力的无法释放,国内家电企业将加大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力度,除了深度开发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外,还将大力开发新的潜在的市场,俄罗斯、中东、非洲市场将是重点开拓对象,与此同时,在海外设立组装厂以释放国内产能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重归专业化经营。国内家电行业将反思全面多元化经营的误区,适时调整与收缩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企业有主导地位或潜力巨大的产业链,剔除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或市场占有率很低的产品。 2005年,家电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主要依据以下有利因素: 1扩大内需的政策将使家电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在未来,政府仍将坚持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居民收入,引导和鼓励消费

23、政策。特别是中国努力加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住房改革、加强消费信贷,这些措施的执行,解决了使用家用电器的瓶颈,刺激了家用电器的需求。 2人口因素是影响居民购买力水平、家电市场容量和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每年有新增人口11001200万人,大约每年增加购买力630650亿元。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2亿人,2015年达到14.08亿人。因此,对家电商品新增的购买潜力较大。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期,2001年和2010年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会提高到38和50左右,每年将有2000万至500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目前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5倍,城乡

24、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绝对差为4832元,2000万至5000万人口转型每年可增加购买力约860亿元至2150亿元。从当前农民收入水平看,已接近家用电器普及化要求的收入价格水平。今后几年家用电器在农村将进入销售高峰期,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3消费者的购买力进一步提高。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而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2005年,以上趋势仍将得到延续,

25、消费者的购买力的提高,将对城市高端家电市场和农村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4部分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据调查,目前我国城镇中微波炉和吸尘器的普及率分别只有17.6和10,空调器的普及率为30.8,录放像机仅有20.1,组合音响信有22.2。我国农村的家用电器普及率更低,洗衣机拥有率为29,彩色电视机拥有率为49,家用电冰箱的拥有率仅为1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家用电器市场的需求潜力还很大。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当前家电市场实际情况,预计2005年,我国家电市场整体上仍将保持持续、平稳的增长态势,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00亿元左右,比2004年增长10左右。二、国际

26、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一)国际家用电器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世界家电产业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契机,从发展照明业开始,逐步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直至开始建立电信系统;第二阶段从1945年开始,家用电器类产品开始普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逐步兴起;第三阶段从70年代开始,小家电开始进入消费者家庭,一些具有个性化、携带方便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世界家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西欧,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东欧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和接近西欧市场两大优势日渐兴起;

27、亚洲市场潜力巨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家用电器类产品由于体积庞大以及区域贸易壁垒的缘故,就地生产多而出口规模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日本以及欧洲厂商占据;韩国以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新兴工业国家生产一些成熟期的产品;中国则成为世界各大家电厂家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的焦点。在世界范围内,家电厂商呈现美、欧、日、韩四足鼎立的态势。美国家电厂商以、为首,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同时通过购并重组和直接出口进军中南美市场;欧洲家电厂商受到中国小家电和韩国厨房用家电的冲击较大。其中, 公司专攻大家电,荷兰飞利浦不断巩固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地位;日本厂商本土竞争尤为

28、激烈,其市场很难被国外厂商打开,日本家电厂商在亚洲主要扮演技术提供者的角色;韩国厂商则以低价策略向亚洲和欧洲市场开拓。目前,世界家电市场销售额的年均增长率为,是中国家电市场增长率的三分之一。其中小家电产品的年均增长率达6.3,高于大家电的年均增长率。我国家电市场的规模约为国际市场的,世界性的家电发展趋势将影响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世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市场容量约为1400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来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其中亚洲和西欧均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北美约占全球市场的25。从产品构成来看,在全球消费电子类产品中,电视机的市场份额占40以上,并

29、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可携带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市场容量约为230亿美元,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白色家用电器类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35亿台,未来三年增长率约为7.3。从地区构成来看,亚太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西欧和北美市场分别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白色家电市场。从产品构成来看,电冰箱约占三分之一的份额,其次是洗衣机和炉具。从产业结构上看,全球家电产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家电产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产业,家电厂商一般追求规模经济,努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家电产业是一个高资本投入的产业,由于投入高,大家电行业的新进入者减少;再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30、程的加快,家电产业的竞争逐步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大型家电厂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以及市场的战略部署,家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跨国集团之间的较量;最后,国际范围内家电产业的资产重组步伐日益加快。从产销结构上看,全球家电产业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家电产业由过去的产能不足发展到过度生产;产品由量的提升发展到质的提升;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牌发展到多品牌以及副品牌;由完全自行生产发展到由其他企业代为生产;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联盟;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发展到营销导向。从产业经营环境来看,家电产业的特性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经济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

31、和资本密集型;消费需求由原来的生存需求、拥有需求发展到量的需求和质的需求;消费形态由原来的单线型、盲从型发展到现在的组合型和客观型;消费者的心理日趋成熟,由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消费者所喜爱的商品不再是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轻薄短小和个性化。(二)国际家用电器市场的发展趋势世界家电行业一直都是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掌握着家电产品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家电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主要的家电生产国。他们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控制了全世界大部分家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家电企业产品生产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较强的,分别在市场上各霸一方。世界著名的老牌企业,

32、如伊莱克斯、博世-西门子、惠而浦、飞利浦、索尼、松下、阿里斯顿、美泰克、德龙、百灵、三洋等,都是具有国际运作能力的跨国家电企业。这些跨国公司主导着家电产品的发展方向,一些最新的技术往往都是由这些公司推向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运用。纵观世界家电行业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推测出世界家电行业今后的三大发展趋势:1、技术因素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家用电器类产品的技术总体发展目标是功能智慧化、系统化。家用电器的技术发展因循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朝着安全、健康、快捷便利、经济效率等方向迈进。在设计方向上,广泛采用模糊控制,力争达到功能多样化、操作简单化的效果。消费电子类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是数字技术

33、被大量应用,整体朝着3C整合的目标迈进。由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消费电子类产品、计算机以及通讯产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技术上的融合导致了产品功能的融合,产品的融合导致了家电厂商、计算机厂商以及通讯产品生产厂商纷纷染指3C的相关领域。目前,这一趋势正成为全球家电产业的发展潮流,全球家电厂商将在此展开新一轮竞争。2、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家电厂商正逐步将生产重心转向消费电子领域以及信息领域,而逐步淡出传统的家电业。世界性家电生产基地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成为家电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3、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生产企业数目逐步减少。有资料显示:1999年,美国市场占

34、有率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占据全美91.8%的市场份额。(三)国际大型企业的经营特点索尼的中国战略对于许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是一个无论从感觉还是现实上都很重要的市场。三洋、日立、松下、索尼等日资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缔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之后,随着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流”不断袭来,日本人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声势似乎渐渐被“冻”住了。 韩国品牌的推广成功,主要是“大营销思想”的成功,也就是说比普通的“4P营销”多了两个P,第一个P是公共关系(public ralation),第二个P则是政治影响力(polity)。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民族情感,如果某某“狼”不改变一些做派的话,日资巨头估计在相当长的一

35、段时间内就算多放出这两个P,恐怕也找不着臭味相投的买家。可是索尼很狡猾,明知道多放两个P不见得管用,比如索尼在跟中国政府的公关活动中成绩不尽如人意,直接导致市场拓展的不利,致使PS2直到2004年元旦才登陆中国市场。依着日本人的高傲气节,那就还不如憋着,但照样靠其它的门道大把挣银子。 索尼中国战略的调整 按照日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既然有人胆敢前来踢馆,岂能等闲视之。于是,2004年6月下旬,也就有了索尼公司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与总裁安藤国威以及索尼公司近50名高层,同时出现在索尼中国公司上海总部,为索尼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进行一次修正的那一幕。 在上海期间,出井伸之对媒体明确提出了2008年在

36、华电子制造产品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的战略目标,同时表示今年索尼将在中国追加投资2亿美元,在品牌、设计、生产等各关键领域全面展开动作。 这看起来,就像是对两年前前任索尼中国公司董事长正田提出的“到2005年在华电子产品销售额增长5倍,成为仅次于美、日、欧市场的索尼全球利润的第4支柱;到2008年在华销售额超过日本,成为公司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一目标的“经济支援”。 之所以下如此决心,除了中国市场蛋糕的甜蜜诱人外,也与索尼自身的忧患处境不无关系。自1990年始,日本迷失在了“失落的10年”的旋涡当中,前有美国老板引领信息技术科技革命,后有“中国制造”、“韩国制造”等的迅速逼近,作为“日本制造”灵

37、魂的索尼却未能逆势而上,既没能抓住机遇发一笔IT时代的大财,又因为成本居高不下失去了原有的大块市场领地,以至于占其2/3主营业务收入的传统电子产业很长时间都在赚与赔之间摇摆。而这些都是因为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后,市场游戏规则发生了突变,而索尼反应不及的结果。 就像上文出井伸之下的决心一样,索尼决不会打无底气之战,而这底气就是索尼数十年来所依赖的两大“狡猾基因”。 狡猾基因一:极强的品牌自保意识 所谓品牌自保意识,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保面,二是保命。 保面是指保住“索尼”这个招牌的唯我性,这也是索尼的原始传统。早在1954年,索尼公司以2.5万美元的外汇从美国威斯汀电气公司购得半导体晶体管的专利使用

38、权后,于1957年成功研制出小型半导体收音机“TR63”,并把这一新产品推向晶体管技术的诞生地美国市场。美国的布罗巴公司向索尼提出要订购10万台收音机的计划,但有个附加条件:在索尼公司的产品上贴上布罗巴公司的商标。 不过,索尼十分坚决地拒绝了这一大宗订单,尽管这相当于当时索尼公司一年的产量。而索尼的理由则是:索尼公司应当用本公司的商标在世界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建立本公司的信誉(品牌),而不是成为外国公司的承包商。这种意识一直陪伴索尼坚持到了今天,客观而言,国内很多本土品牌当引以为鉴。 保命则是指索尼因应市场环境的改变所作出的反应,尽管有些反应稍微慢了一点,但却不晚。 作为世界上民用/专业视听

39、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以及全球最大的综合娱乐公司之一的索尼集团,将电子、游戏和娱乐定位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面向在2005年即将真正到来的宽带网络时代,索尼已经着手进一步推进经营资源的集中,各核心业务领域都有面向宽带网络时代的明确使命:比如在电子业务方面,索尼的目标是成为网络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在游戏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Play Station”业务,创造一个宽带网络时代的电子娱乐全新产业;在娱乐业务领域,除了好莱坞之外还致力于在全球各不同地区制作高水准的娱乐内容,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 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动作则是之正式成立了网络应用及内容服务部(NACS

40、-Network Applications & Content Service)。目前在美、日等国宽网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条件下,索尼已经开始成功地提供音乐、影视下载等娱乐服务。 狡猾基因二:应时而变的营销文化 所谓应时而变,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重点就在于“变”与“学”两个字。但是索尼的狡猾基因却成就了这一点。 索尼创建初期,1948年的某天,井深在日本广播公司看到了一台美制磁带录音机,当时磁带录音机还未被日本人所知晓,井深就看到了它未来的市场潜力,立即申请了在日本生产的专利权,可是起初却几乎没有人买他们的产品。 于是井深决定将产品微型化,并斥资2.5万美元买下了贝尔实验室研制的晶体管的专利权,

41、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一举打开了世界市场。井深不断创新的营销理念帮助索尼总是一路领先,于是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立体声录放机、第一台微型电视机、第一台微型放像机等等,才有了“索尼产品永远是最新的”商界美誉。而如今的出井伸之则应对即将到来的因特网世纪提出了新的变革理念,根据出井伸之的计划,索尼公司准备开始向因特网领域进军,建立了专门负责网上销售和服务部门,并准备逐渐加大其在公司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在加紧进行宽带因特网的研究开发工作。为了能够抓住年轻的消费群,出井伸之大胆改变了索尼公司的企业形象,从1997年开始统一了索尼的全球广告,而且还在全球各地以年轻人为对象的电视节

42、目中频频出现,树立起索尼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形象,“数码梦想小子”的新形象更已深深扎根于消费者心中。 应时而变其实也是一个遇挫而学的过程。索尼公司一直推行的多元化经营就遇到过一些挫折。比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美国影视业市场的特点、多元经营进入新行业的风险、美国影艺界制作成本日益升高的长期趋势等,索尼斥资几亿美元收购的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亏损严重。 但这些挫折也帮助索尼在以后的长途中更为谨慎,2004年9月,索尼打败了娱乐业巨头时代华纳的竞争挑战,成功以每股12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好莱坞老牌电影制作公司米高梅。米高梅曾经拍摄过终结者、乱世佳人和沉默的羔羊等经典影片,将有助于索尼扩大娱乐

43、业务和市场份额。索尼狡黠的品牌战术 决心、底气都具备了,就缺招术这道东风了。 狡猾的索尼使出的招,可以称其为“品牌加法”、“品牌联盟”、“品牌延伸”和“品牌体验”。 品牌加法:做加出来的市场 这是对出井伸之应对因特网世纪所提出新的变革理念的执行。 基于对电脑市场的调查,索尼决定加入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和康柏、IBM等厂家角逐,在中国推出索尼笔记本电脑。 和其他笔记本厂家不同的是,索尼不是在原有市场中抢饭吃,而是开发一个全新的市场:索尼将电话和便携式摄像机的生产包含进公司原有的VAIO个人电脑部门,通过这些可以将公司现有的摄像、电脑以及网络方面的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具有索尼公司特色的

44、崭新的个人信息技术产业,并占据了其中领先地位。 这就是被索尼称之的“加出来的市场”,是原来市场中没有而被索尼开发出来的那一块市场。索尼VAIO笔记本主要针对个人消费,它不被商务需求所限制。索尼长于AV产品的制造,在VAIO中,融合了很多AV的功能,注重产品的娱乐性,产品也更为新颖小巧。它的消费对象集中于认可VAIO品牌理念,爱上网,着迷AV产品的人群。VAIO的这一模式推行得非常成功。在索尼的业务构成中,电子业务占了60%左右,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业务与互联网、通讯和金融服务各占10%。可以这么说,按照索尼的“品牌加法”,索尼把不同的业务资源融合,就能创生出一个个全新业务,实现1+12的附加

45、价值,比如金融和互联网融合到一起就催生出“网上银行”等等。品牌联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品牌联盟即是索尼积极地与拥有共同发展理念的企业进行的弹性联盟(战略性合作关系)。索尼旗下很多产品如今已经将这种弹性联盟发挥得炉火纯青。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索爱品牌的影响力,强化其时尚特色,2004年索爱不断拓展与各领域知名品牌的深层合作。2004年初,索爱信与著名时尚品牌edc联手为其新机Z208打造了14款可换彩壳,同时在Esprit展开了宣传活动。4月中旬,索尼爱立信又与娱乐巨人迪士尼、影像巨头柯达携手,联合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促销活动。同时,索尼爱立信与星巴克联手,将索尼爱立信相关产品信息在星巴克遍布北京、

46、天津的42家连锁店进行展示。索尼还将联盟拓展到了汽车领域。2004年5月,索尼和福特强强联手打造05款福特 Focus,首次在北美地区将索尼品牌音响系统在福特原厂内组装进汽车,让Focus的驾驶者在无与伦比的索尼音响体验中,享受到此次品牌联盟所带来的好处。 索尼的品牌联盟甚至还包括激烈的竞争对手。随着以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市场迅速启动,索尼与富士通合作开始推出等离子电视,又与韩国三星共同打造液晶屏生产线,同时,自己的OLED最新薄型技术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当中,再加上索尼在LCD背投电视的传统优势,品牌联盟让索尼几乎备齐了所有高端彩电产品类型。 其它的诸如与飞利浦共同打造存储卡新

47、市场,与英斯泰克合作转播车业务成功中标唐山电视台等等品牌联盟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一直以来,索尼都是以一种贵族的身份自居,高傲的心态让它的眼睛只盯住了高端市场。索尼以往对中国市场份额追求不高,利润追求却过高,所以销量一直排在第五六位。随着三星、LG等韩系企业纷纷加重中国市场砝码,索尼开始反思自己的策略。 2004年6月8日,索尼在全中国范围内推出最新款的价位为2000元以下的AR29英寸贵翔彩电,开始其品牌延伸的低端市场发力。索尼此番主动发动价格攻势,也标志着其彩电一向强调的高端定位策略发生了根本的调整。 在中国彩电市场,索尼曾多年稳坐销售额和利润老大的宝座,并曾创下50万台索尼彩电利润超过长虹

48、500万台利润的奇迹。根据索尼掌握的资料,虽然数字高清彩电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纯平彩电仍有极大市场。以29英寸纯平彩电为例,目前市场平均价格为1900元,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30%。近年来由于三星、LG等韩国品牌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在完成了对中国中高端彩电市场布局后,此次索尼在纯平上大动干戈,无疑还是为扩大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2004年索爱也将目光瞄向了二类甚至三类城市,全力和渠道代理商、甚至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一起站稳这类市场。 被索尼收购的爱华品牌2004年重出江湖,则以两款数码音乐播放器XDM-S500和XDM-S700新品的中国市场全球首发,和简洁、年轻、动感的全新定位,弥补了定位于高端市场的索尼品牌遗漏出的年轻市场。 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