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8795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doc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湖南省养护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手册(征求意见稿)目 录1 总则1.1 目的1.2 编制原则1.3 编制依据2 编制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2.1编制范围2.2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符号3.1 术语3.2 符号4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要求4.1 一般规定4.2 养护作业组织设计4.3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4.3.1 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4.3.2 高处养护作业安全管理4.3.3 养护作业用电安全管理4.3.4 养护作业现场防雷安全管理4.3.5 养护作业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4.4 养护作业安全设施5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5.1 养护作业控制区确定与布设原则5.1.1 作业控制区确定5.1.2 作业控制区布

2、设5.1.3 交通标志布设5.1.4 临时性路面标线布设5.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设方案5.2.1 双向4 车道5.2.2 双向6 车道5.2.3 应急车道、边坡及边坡外侧5.2.4 立交匝道5.2.5 收费广场5.2.6 弯道5.2.7 路肩5.3 临时定点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5.4 养护作业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的摆放与撤除5.4.1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标志摆放5.4.2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标志撤除5.4.3 桥梁养护作业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的摆放与撤除5.4.4 隧道养护作业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的摆放与撤除6 养护作业安全要求6.1 高速公路养护安全作业6.1.1 一般规定6.1.2 日常

3、保洁安全作业6.1.3 绿化养护安全作业6.1.4 路面养护安全作业6.2 桥梁养护安全作业6.2.1 一般规定6.2.2 一般桥梁养护安全作业6.2.3 悬索桥与斜拉桥养护安全作业6.2.4 桥梁钢结构件涂装安全作业6.2.5 旧桥拆除安全作业6.3 隧道养护安全作业6.3.1 一般规定6.3.2 隧道小修及日常养护安全作业6.3.3 隧道大中修养护安全作业6.4 交通安全设施维修安全作业6.4.1 一般规定6.4.2 路面标线维修安全作业6.4.3 交通安全设施维修安全作业6.5 特殊条件下养护安全作业6.5.1 雨、雪天6.5.2 雾天6.5.3 大风6.5.4 高温季节6.5.5 低温

4、季节6.5.6 夜间作业7 养护机械设备操作安全要求7.1 养护机械设备进场与出场7.2 养护机械设备现场安全管理7.3 养护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基本要求8 环境保护措施8.1 总体要求8.2 主要施工场地环境保护要求9 附则9.1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9.2 经费保障与奖罚、1 总则1.1 目的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高速公路事业科学、协调发展,建设和谐交通的必要措施。为了规范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管理,预防养护施工安全事故以及相关安全事故,做好养护施工环境保护工作,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和正常运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程,制定本手册。1.

5、2 编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将养护施工现场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不懈地认真抓好。1.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制订。2 编制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

6、件2.1 编制范围本手册规定了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仅适用于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作业。2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手册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然而,鼓励根据本手册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GB 2811-2007 安全帽GB/ 3608-93 高处作业分级GB 5725-1997 安全网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9465-2008 高空作业车GB/T 13869-92 用电安全导则

7、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 20097-2006 防护服一般要求GB 20178-2006 土方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GBJ 23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CNS 7534-1998 高处作业用安全带GA/T 414-2003 道路交通危险警示灯JGJ 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T/T 279-2004 公路交通标志板JT/T 280-1995 路面交通标线JT/T 431-2000 高速公路LED 可变信息标志技术条件JT/

8、T 595-2004 锥型交通路标JT/T 596-2004 公路防撞桶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T 610-2004 公路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技术条件JTG H030-2004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B 6030-2001 工程机械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N 47-1989 道路标线漆(常温型)GN 48-1989 道路标线涂料(热塑型)3 术语与符号3.1 术语JTG H30 中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手册。3.1.1养护作业控制区 Traffic control zone for maintenance work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

9、、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3.1.2第 1 车道 The first travel lane沿车辆行驶方向,从高速公路左侧起始的第1 条行车道,简称为第1 车道。3.1.3第 2 车道 The second travel lane沿车辆行驶方向,从高速公路左侧起始的第2 条行车道,简称为第2 车道。3.1.4第3 车道 The third travel lane沿车辆行驶方向,从高速公路左侧起始的第3 条行车道,简称为第3 车道。3.1.5第4 车道 The fourth travel lane沿车辆行驶方向,从高速公路左侧起始的第4 条行车道,简称为第4 车道。3.1.6应急车

10、道 Urgent travel lane沿车辆行驶方向,最外侧车道与防护栏之间的区域称为应急车道,供高速公路应急抢险使用,当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时,也可用于紧急停靠。3.1.7中央分隔带用于分隔左右行车道、具有一定宽度和防眩功能的隔离区域。3.1.8养护安全设施 Maintenance safety devices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通过养护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3.1.9渠化装置 Channelizatiin devices警告、提醒和引导车辆通过养护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流与工作区的设施。3.1.10临时性路面标线 Temporary pavement markin

11、gs为满足养护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或布设的交通标线(含凸起震荡标线)。3.1.11锥形交通路标 Traffic cones由橡胶或塑料等柔性材料制成,底部应有一定的摩阻性能。形状为圆锥形,其颜色、尺寸和形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布设间距宜为10m-20m。用于夜间作业时应有反光功能,并配施工警告灯号。用于道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中临时阻挡或分隔车流、引导交通的公路施工标志。3.1.12警戒带 Warning belt由塑料或布质等柔性材料制成,宽度为10cm20cm,具有红白相间二色,用于表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域的彩色条带。3.1.13路栏 Barriers由刚性材料制成,具有红白相间

12、二色,用于表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域的栅栏。3.1.14施工隔离墩Construction barriers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高强合成材料制成,内部空心,具有黄黑相间二色,用于将公路养护作业区与行驶车道隔离的半刚性装置。3.1.15公路防撞桶 Specification for road safety barrel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高强合成材料制成,内部空心,具有红白相间二色,设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岛头、借道口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地方的半刚性装置。3.1.16交通标志 Traffic signs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高速公路交通的设施。3.1.17交通标

13、线 Traffic markings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用于高速公路管制和引导交通。3.1.18移动式标志车 Movable sign vehicle安装有醒目的电子信息板、其显示图案和表达形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可自行移动或人工移动的车辆(或拖车)。3.1.19施工警告灯号 Construction warning lamp设置在道路、桥梁、隧道养护作业现场或其他需要的路段(如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用于警示车辆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的临时性便携式灯光信号装置。3.1.20警示车 Warning vehicle为养护作业安全服

14、务的专用车辆,其车顶安装有警示灯,车身上带有可变信息板,车身后部可根据需要安装碰撞缓冲装置。3.1.21防护服 Protective clothing为保护施工现场养护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规定防护和警示功能的工作服。3.1.22安全帽 Safety helmet为保护施工现场养护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规定防护功能的工作帽。3.1.23高处作业安全带 Safety belt for high operation为确保施工现场高处养护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规定保护和安全功能的作业带。3.1.24防滑鞋 Antiskid shoes为确保施工现场高处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防滑功能的工作鞋。3.2 符号S 警

15、告区长度;Ls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Lj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Lx 下游过渡区长度;H 缓冲区长度;G 工作区长度;Z 终止区长度;V 行驶车速;4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要求4.1 一般规定4.1.1 养护施工企业应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有效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养护施工企业,不得从事养护作业。4.1.2 养护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养护作业规程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养护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做到持证上岗。4.1.3 养护作业人员应遵守各项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6、。养护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4.1.4 进行养护作业时,养护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安全帽、防护服;进行高处养护作业时,还应穿着防滑鞋和穿戴高处作业安全带,严禁穿拖鞋或硬底鞋进入高处养护作业现场。使用的安全帽应符合 GB 2811 的有关规定,防护服应符合GB/T 20097 的有关规定,高处作业安全带应符合CNS 7534 的有关规定。4.1.5 在实施路面养护作业中,应遵守国家和交通行业有关标准、规程的安全规定。4.1.6 施工企业进行养护施工前,应凭养护工程中标书或合同复印件、工程开工报告等资料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并办理好

17、相关手续以后方可进场。4.2 养护作业组织设计4.2.1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需要半幅封闭或者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报省交通、公安部门批准,在施工前五日通过新闻媒体和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发布养护作业路段、时间等信息,并在施工路段前方相关入口处设置公告牌。4.2.2 遇有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等影响车辆正常安全行驶的情形时,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在高速公路入口处或者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可变信息板发布相关信息。4.2.3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施工单位在养护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及现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送高速公路交巡警机构审批和路政管理部门

18、备案。4.2.4 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部门,设置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养护路段的施工安全组织管理、临时交通安全设施的现场放置和维护,并协助交巡警和路政管理人员进行道路交通的分流。4.2.5 路面养护作业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成养护作业之前,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扩大或缩小作业控制区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区安全控制的有效性。4.2.6 养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任务并结合养护作业特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养护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危险性较大的养护工程项目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加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

19、场监督。必要时,养护施工单位可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危险性较大的养护工程项目: 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桩基础、挡墙基础; 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等; 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质隧道等; 爆破工程; 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桥梁的加固与拆除; 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4.2.7 养护施工单位应针对本养护作业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符合AQ/T 9002 的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以及安全监督部门报告。业主单位、养

20、护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抢救,保护好施工现场。4.3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4.3.1 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4.3.1.1 养护施工单位应将养护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分开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大型设备停放区域的选址应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医疗救助设施等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4.3.1.2 养护作业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养护作业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具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4.3.1.3 当养护作业需封闭行驶车道时,应提前向道路使用者提供养护作业的相关信息及高速公路路况信息。4.3.1.4 养护作业控制区应按国家、交通行业有关标

21、准和本手册的规定设置相应的渠化装置和标志,并指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秩序。4.3.1.5 当养护作业区域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时,除设置正常的渠化装置外, 可在养护作业控制区增设其它安全设施和照明装置,增加警告区长度,调整装置间距,以便为车辆驾驶员提供醒目的交通标志和充足的反应时间。4.3.1.6 在匝道、陡坡、桥梁、隧道等养护作业地段,应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靠近河流、湖泊和陡坡处的高速公路应设置护栏和醒目的警告标志。4.3.1.7 在山体滑坡、塌方等路段进行养护作业时,应设专人观察险情,以防发生意外。4.3.1.8 在高路堤路肩、陡边坡、桥梁等路段进行养护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坠落措施,并注意防止危岩

22、、浮石滚落。4.3.1.9 养护作业时,应用车辆接送作业人员进出养护作业控制区,作业人员不得在控制区外活动,不得将任何物体置于作业区以外。4.3.1.10 养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在用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检测与评估,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施和设备,应及时给予维修或更新。4.3.2 高处养护作业安全管理4.3.2.1 高处养护作业是指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2 米的作业,其分级应符合GB/T 3608 的规定。4.3.2.2 高处养护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4.3.2.3 高处养护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23、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检。4.3.2.4 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有缺陷和隐患时,应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4.3.2.5 高处养护作业时可采用安装防护栏或者安全网等防护措施,安全网的技术性能和使用规则应符合GB 5725 的规定。在桥梁栏杆外进行养护作业,也可采用挂式吊篮等安全作业设施。4.3.2.6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养护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及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24、4.3.2.7 养护作业人员在同一个垂直工作面上下作业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否则不允许在同一个垂直工作面的下方工作。4.3.2.8 运送养护作业人员和物件的各种升降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4.3.2.9 进行高处养护作业时,地面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并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高处养护作业人员与地面的联系应有专人负责,并配有无线通讯设备。4.3.2.10 使用高空作业车进行高处养护作业时,养护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车的安全操作规程。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作业性能、绝缘性能等应符合GB/T 9465 的有关规定4.3.3 养护作业用电安全管理4.3.3.1 养护作业用中的临时用电安

25、全应符合GB/T 13869 的有关规定。4.3.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外电线路与电气设备防护、接地与防雷、配电室与自备电源、配电线路、配电箱及开关箱、电动养护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以及照明等应符合JGJ 46 的有关规定。4.3.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源应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三级配电系统,TN-S 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和开关箱的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每只配电箱、开关箱内均应设有电源隔离开关和熔断器,其漏电保护应灵敏可靠。4.3.3.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 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 及以上者,

26、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临时用电设备在5 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 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器防火措施;并报有关部门批准。4.3.3.5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的电工作业人员完成,并应有人监护。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4.3.3.6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 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3.3.7 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在醒目的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对电气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时,必须

27、首先将其开关箱分闸断电,并关门上锁。4.3.3.8 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进行养护作业、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养护工程周边与架空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养护作业现场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起重机或起吊物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JGJ 46 的有关规定。4.3.3.9 电器设备和现场照明设施拆除时,应对原来的电源端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留有任何可能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长期放置不用或新使用的用电设备应经安全检查或试验后才能投入使用。4.3.3.10 隧道、高温、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高度低于 2.5m 等场所的照明,其电源电压不应大

28、于36V;潮湿及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其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特别潮湿场所的照明,其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4.3.3.11 对于夜间在养护作业区设置的红色警示灯,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总电源开关的前侧,并应设置外电线路停电时的应急自备电源。4.3.3.12 露天使用的电器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防雷、防尘、防落物及碰擦等措施。4.3.4 养护作业现场防雷安全管理4.3.4.1 养护人员在雷雨天气进行现场养护作业时应注意防雷,并远离塔式起重机、拌和楼、物料提升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和高大桥面以及钢脚手架、金属结构物等高架设施。4.3.4.2 对高大结构物进行高处养护作业,应预先编制专

29、项避雷安全应急预案。4.3.5 养护作业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4.3.5.1 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区距离养护作业区不得小于25m,电器设备和电器线路周围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介质。4.3.5.2 不得在电器设备周围使用火源,变压器、发电机等场所严禁烟火。4.3.5.3 养护作业现场应按规定放置消防设施,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及其设置要求应符合GB 13495 和GB 15630 的有关规定。4.4 养护作业安全设施4.4.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制造等要求应符合GB 5768 和JT/T 280 的有关规定,交通标志板的制作应符合JT/T 279 的有关规定4.4.2 锥形交通路标

30、(见图4-1)的材料及外观、形状及质量、颜色、尺寸、反光部分逆反射性能等应符合JT/T 595 的规定。用于夜间施工作业时应具有反光功能,其顶部可配置施工警示灯号。4.4.3 警戒带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与其它养护作业安全设施一起组合使用,用于夜间作业时应具有反光功能。4.4.4 路栏的颜色、尺寸和形状应符合GB 5768 的规定,用于夜间作业时应具有反光功能。4.4.5 施工隔离墩使用时应放置水袋或灌水,可用连杆相连接(见图4-2),用于夜间作业时应具有反光功能。4.4.6 公路防撞桶的形状、尺寸、外观要求和性能应符合JT/T 596 的规定,使用时内部应放置水袋或灌水,防撞桶可成组使用,以起

31、到警示和减缓冲击的作用,其顶部可安装施工警示灯号(见图4-3)4.4.7 可变信息标志(见图4-4)应符合JT/T 431 的规定,可设置于匝道入口、借道入口、上游过渡区内或工作区上游1050m 处,使用时其显示屏应面向交通流方向。4.4.8 移动式标志车应设置于借道出入口、上游过渡区或缓冲区内,使用时其尾部应面向交通流方向,其车身颜色应为醒目黄色,并应喷涂有规定图案(见图4-5)。4.4.9 警示车(见图4-6)使用时其可变信息板显示屏应面对交通流方向,显示屏图案和显示形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警示车应跟随于施工作业机械后方,与其保持一定距离。4.4.10 施工警告灯号(见图4-7)应符合GA/

32、T 414 的有关规定,可与其它养护作业安全设施一起组合使用。5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5.1 养护作业控制区确定与布设原则5.1.1 作业控制区确定养护作业控制区应由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组成。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的长度应符合JTH G30-2004 的规定,警告区长度不得低于表4-1 的规定,布置形式如图5-1、5-2 所示。5.1.2 作业控制区布设5.1.2.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兼顾施工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与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控制区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合理、前后协调,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表 4-1 养护作业控

33、制区最小长度对比表 单位:米高速公路车道数 警告区长度双向4 车道 1600双向6 车道 1800 5.1.2.2 控制区上游因道路线形造成视距不良时,应在控制区上游的适当位置增设施工标志。5.1.2.3 相同方向同一车道的不同断面同时进行养护作业,当作业控制区间距在1000m以上时,应分别布置二个作业控制区;当作业控制区间距在1000m 以内时,应将二个作业控制区相连,按一个作业控制区布置。5.1.2.4 相同方向不同车道不同断面的作业控制区,其纵向间距大于2000m 时方可同时进行养护作业。5.1.2.5 在同一弯道不得同时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养护作业区,丘陵路段作业区的布置应考虑纵坡的影响

34、,增加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5.1.3 交通标志布设5.1.3.1 交通标志布设原则 交通标志应放置在高速公路的右侧,也可根据交通的复杂情况安放在高速公路的左右两侧;安装在移动支撑上的标志可放置在道路内侧;标志也可安装在路障上,其与路障组成的联合体标志应具有防撞功能。 在警告区内应设置施工标志、限速标志和可变信息标志或线形诱导标志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间应放置锥形交通路标,一般情况下其布设间距为15m;在缓冲区与作业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控制区内其它安全设施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当作业区靠近应急车道一侧时,交通标志宜设置在应急车道上;当作业区靠近中央分隔带一侧时,交通标志宜设在中央

35、分隔带护栏的内侧。在弯道、纵坡处以及桥梁结构物拆建施工路段进行路面施工作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的设置除应符合GB 5768 的规定外,还可以利用可变信息标志,动态显示前方养护作业信息。5.1.3.2 交通标志布设位置 禁止通行标志宜设置在禁止通行的道路入口附近; 禁止驶入标志宜设置在驶入路段的入口,或单行路的出口处; 禁止超车标志宜设置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 解除禁止超车标志宜设置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 限制速度标志宜设置在需要限制车辆速度的起点; 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宜设置在限制车辆速度路段的终点; 窄路标志宜设置在行驶路面变窄或车道数减少的路段以前的位置; 双向交通标志宜

36、设置在由双向分离行驶、因某种原因出现临时性、永久不分离双向行驶路段或由单向行驶进入双向行驶的路段以前的位置; 施工标志宜设置在作业控制区的最前端; 车辆慢行标志宜设置在作业控制区内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 车道封闭标志宜设置在封闭车道的上游位置; 改道标志宜设置在车流方向发生变化的路段的上游位置; 线形诱导标志宜设置在车流方向发生变化的路段的上游位置; 车道合流标志宜设置在因一条车道封闭而要求车辆合流到另一条车道路段的上游位置。 养护作业控制区一般按整条车道布置,特殊情况下不得超出标线20cm。5.1.4 临时性路面标线布设因养护作业的需要,可以使用临时路面标线布设临时车道。临时路面标线的颜色

37、应为黄色。养护作业期间,原先与临时性标线有冲突的路面标线在不能用其它方式加以区分时,必须除去或覆盖。5.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设方案路面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设施图例见图5-3。 5.2.1 双向4 车道5.2.1.1 第1车道及中央分隔带使用小型机具实施养护作业时,可只封闭第1 车道;第1车道使用大型机具(如2m 铣刨机、摊铺机、8t 以上压路机等)实施养护作业时,宜采用单幅封闭和改变交通流方向借道行驶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见图5-4和图5-5。5.2.1.2 第2车道养护施工作业时,应将应急车道同时封闭,见图5-6。5.2.2 双向6 车道5.2.2.1 第1车道及中央分隔带使用小型机具实施养护

38、作业时,可封闭第1车道,见图5-7;第1车道使用大型机具时将相邻的第2车道同时封闭,见图5-8;当交通量较大时,可临时借用应急车道作为行车道,并采用改变交通流方向借道行驶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见图5-9。5.2.2.2 第 2 车道养护作业在交通量较小的路段施工时,应与相邻的第3 车道和应急车道同时封闭,见图5-10。当交通量较大时,可同样采用图5-9所示的改变交通流方向借道行驶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5.2.2.3 第 3 车道养护维护维修作业施工时,应与应急车道同时封闭,见图5-11。 5.2.3 应急车道、边坡及边坡外侧5.2.3.1 应急车道养护作业时,应封闭应急车道,见图5-12。5.

39、2.3.2 边坡及边坡外侧(护坡道、边沟、隔离栅等)养护作业时,可不设作业控制区,若现场有养护机械、车辆和材料等停放在应急车道内,应封闭应急车道,见图5-12。5.2.3.3 路堑段不设防撞护栏时,养护作业应封闭应急车道,见图5-12。5.2.4 立交匝道5.2.4.1 立交匝道处作业时,标志的设置应考虑主线及匝道均有来车、匝道视线不良等因素,对车流进行规划,提前预告。5.2.4.2 当警告区范围内有入口匝道时,应在匝道右侧路肩外设置施工标志。立交区入口匝道路面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应根据工作区在匝道上的具体位置和匝道的长度而定,当匝道长度小于警告区最小长度时,作业控制区最前端的交通标志可设置

40、于匝道的起点处。立交进口匝道附近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见图5-13、14。5.2.4.3 当立交匝道处养护作业需要全幅封闭时,一般情况下应分幅施工,并对交通流作适当限制。立交出口匝道附近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见图5-15、16。5.2.4.4 立交匝道上养护作业时,其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见图5-175.2.5 收费广场5.2.5.1 在收费广场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关闭受养护作业影响的收费车道,并对作业控制区的交通进行管理。5.2.5.2 若作业区在收费亭的上游,则应关闭所对应的收费车道,按本规程要求设置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若作业区在收费亭的下游,则可不设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但应关闭所对应的收费车道。

41、5.2.5.3 收费广场上、下游不同车道位置的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形式见图5-18、19、20、21、22、23。5.2.6 弯道在弯道上进行养护作业时,其控制区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当作业区位置处于视距不良的路段时,应在控制区内增加施工标志; 当双车道的一个车道封闭作业时,作业区两端必须配备交通指挥人员。但当单向双车道的其中一外侧车道封闭作业时,作业区下游可不配备交通指挥人员。5.2.7 路肩在路肩上进行养护作业时,其控制区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必须保证紧靠路肩的车道宽度大于3m; 作业车上必须安装施工警告灯; 若设置移动式标志车,可不设过渡区; 当交通流量较大时,必须封闭紧靠路肩的车道,

42、并按照车道封闭的要求布置控制区。5.3 临时定点和移动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各车道与应急车道的移动及临时定点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型式分别见图5-24、25、26、27 、28。5.4 养护作业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的摆放与撤除5.4.1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标志摆放5.4.1.1 养护作业人员摆放标志应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应急车道后中央分隔带、先交通标志后安全隔离设施(如锥形交通路标、隔离墩等)的次序顺车流方向摆放。5.4.1.2 中央分隔带交通标志与第1 车道隔离设施(双向4 车道)或第1、2 车道隔离设施(双向6 车道)的摆放按如下流程操作: 移动标志车尾部应悬挂醒目的减速慢行和改道行驶标志,尾随作

43、业车辆行驶至距警告区上游50100m 处; 安全员携带红旗迅速下车进入中央分隔带,引导通行车辆减速改道; 移动标志车尾随作业车辆继续前进至警告区停车,标志摆放人员进入中央分隔带放置第一块标志; 第一块标志放好后,安全员迅速移动至移动标志车处,随标志车行驶至第二块标志上游50100m 处下车,继续引导通行车辆减速改道,同时,标志摆放人员放置第二块标志,依次类推,直至摆放好警告区内所有标志; 警告区标志摆放完毕后,摆放人员应立即摆放隔离设施,并尾随作业车辆封闭过渡区、缓冲区和工作区,直至整个施工区域完全封闭; 作业控制区封闭完成后,安全员迅速上移动标志车向右改道,驶出高速公路。5.4.1.3 对于

44、双向4 车道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交通标志及第2 车道与应急车道隔离设施的摆放按如下流程操作: 作业车辆尾部应悬挂醒目的施工车辆标志,在应急车道内行驶至过渡区,由摆放人员在应急车道外侧摆放标志; 当应急车道外侧交通标志摆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隔离设施的摆放,从应急车道或第2 车道逐步向内侧放置隔离设施,直至封闭相应养护作业区域。5.4.1.4 对于双向6 车道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交通标志以及第3 车道与应急车道隔离设施按如下流程操作: 作业车辆尾部应悬挂醒目的施工车辆标志,在应急车道内行驶至过渡区,由摆放人员在应急车道内摆放标志; 参照 5.4.1 的规定摆放好应急车道外侧交通标志; 当应急车

45、道外侧交通标志摆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隔离设施的摆放,从应急车道或第3 车道(双向6 车道)逐步向内侧放置隔离设施,直至封闭相应施工区域。5.4.2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标志撤除5.4.2.1 养护作业人员撤除标志应按照先中央分隔带后应急车道、中央分隔带与第1 车道交通标志或第1、2 车道交通标志及安全隔离设施同步顺车流,应急车道与第2 车道(双向4 车道)或第3车道(双向6 车道)的交通标志及安全隔离设施同步逆车流方向撤除。5.4.2.2 中央分隔带交通标志与第1 车道隔离设施或第1、2 车道隔离设施的撤除宜同时进行,并按如下流程操作: 移动标志车尾部应悬挂醒目的减速慢行和改道标志,尾随作业车

46、辆行驶至距警告区上游50100m 处; 安全员携带红旗迅速下车进入中央分隔带,引导通行车辆减速改道; 移动标志车尾随作业车辆继续前进至警告区停车,标志摆放人员进入中央分隔带撤除第一块标志; 第一块标志撤除后,旗手迅速移动至移动标志车处,随标志车行驶至第二块标志上游50100m 处下车,继续引导通行车辆减速改道,同时,标志摆放人员撤除第二块标志,依次类推,直至撤除警告区所有标志,作业车辆变道驶出高速公路。移动标志车则停至缓冲区上游附近,安全员在移动标志车上游50m100m 处继续引导通行车辆减速改道; 在开始撤除中央分隔带警告区标志的同时,另一辆作业车辆应正常行驶至施工封闭区域末端,收好下游的标志,再缓慢倒回施工封闭区域内,逆车流方向收回隔离设施; 隔离设施全部撤除后,作业车辆立即向前正常行驶,安全员迅速上移动标志车,尾随作业车辆,驶出高速公路;5.4.2.3 第 2 车道(双向4 车道)及应急车道隔离设施或第3道(双向6 车道)及应急车道隔离设施的撤除应在封闭区域内逆车流方向撤除。5.4.2.4 应急车道外侧交通标志的撤除应在中央分隔带标志及施工封闭区域隔离设施全部撤除之后,再由标志摆放人员从应急车道内逆车流方向撤除。5.4.3 桥梁养护作业安全标志和隔离设施的摆放与撤除5.4.3.1 桥梁上部结构养护作业中的桥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