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922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5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2013年12月49目 录第一章 毕业设计时间1第二章 管理机构1第三章 经费使用与管理2第四章 课题要求2第五章 指导教师与资格2第六章 指导教师职责3第七章 学生资格与任务4第八章 初、中期检查5第九章 论文撰写5第十章 论文评阅6第十一章 毕业答辩6第十二章 成绩构成7第十三章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11第十四章 文件归档11第十五章 附则12附件一 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13附件二 论文规范18附件三 相关表格36前 言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

2、解决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毕业离校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考核和审定学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以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对本管理办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教务处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第一章 毕业设计时间原则上,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为第八学期1

3、16周。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优秀学生,可适当提前。第二章 管理机构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两级管理。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相关领导、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具体负责全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课程(题)组负责人、学院教务科长和毕业年级辅导员组成。学院教务科具体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第三章 经费使用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由学校统一核算。教务处综合各学院的毕业生人数、

4、课题类型、课题难度等情况,核定经费使用额度,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确定经费使用方案。第四章 课题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以下要求:一、 课题所涉及知识点应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内,可有所突破;课题的深度和广度应符合学校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课题的工作量应适中。二、同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间应有明确的界限,每个子课题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技术指标等要求。三、指导教师所在课程(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的审核工作。第五章 指导教师与资格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担任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1、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2、硕士或博士毕业后工作一年以上(含一

5、年)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二、原则上,每个指导教师最多可以同时担任5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同一教师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内容不得相同。第六章 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根据课题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二、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元器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条件;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周至少当面指导学生两次。四、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度,指导学生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五、指导学生规范地撰写论文;六、如实地评价学生表现,公正地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过程成绩;七、指导学生做好毕业答辩工作。第七章 学生资格与任务一、第七学期结束时,不合格课程(必修课)

6、的学分超过12学分的学生,不能参加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二、学生应完成以下基本任务:1、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要求,撰写开题报告,拟定毕业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相关工作;2、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外文资料(须提供外文资料原文复印件),中文译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3、将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资料提交所在学院教务科存档。第八章 初、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的初期和中期,校、院两级毕业设计专家组开展专项检查。检查采取院级自查和校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学院自查和校级抽查均采取直接与学生面谈和查看学生提供的毕业设计有关资料的形式。学院自查结

7、果在院内公布;校级抽查结果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以教学简报的形式向全校公布,并纳入学院教学管理评估考核的指标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责令有关学生和指导教师限期整改,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第九章 论文撰写学生应围绕课题主要任务、主要技术指标、自己所做主要工作等方面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要求对课题的方案(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论证与选择,对方案实施所得到的数据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力求全面反映课题的工作量及工作水平。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见附件二。第十章 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由答辩专家组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副高)或具有博士学位、讲师职称的教师担任。第十一章 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有校级示范性答

8、辩和院级答辩两级。在两级答辩中,指导教师都不能担任所指导的学生的答辩专家。一、答辩要求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20分钟,其中学生论文报告时间为10分钟(原则上要求以PPT方式),回答问题时间为10分钟。二、校级示范性答辩校级示范性答辩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负责组织,答辩专家组由校级毕业设计专家组成员组成。参加校级示范性答辩的学生由各学院择优推荐。参加校级示范性答辩的学生不再参加院级答辩。三、院级答辩院级答辩由各学院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在教务处规定的时间内,参照校级示范性答辩的模式自行组织完成。每个答辩小组的专家由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指导教师组成,人数不少于3人。第十二章 成绩构成一、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构成如

9、下:文理类别设计过程成绩论文质量成绩论文答辩成绩备注理工科30分45分25分评分标准见相应部分文科30分45分25分二、过程成绩1、理工科学生按下表评定毕业设计过程成绩(满分30分)态度、纪律(5分)综合素质及能力(13分)课题完成质量(12分)考核环节团结协作、有钻研精神遵守纪律能够独立地、熟练地查阅、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题完成质量的正确性、严谨性和水平ABCD EABCDE得分5312108651196432、文科学生按下表评定毕业设计过程成绩(满分30分)考核环节纪律、态度(5分)能力(15分)创造性(10分)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

10、任心强。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收集和利用资料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见解独特得分ABCDEABCDEABCDE54321131197598653三、论文质量成绩1、理工科学生按下表评定论文质量成绩(满分45分)考核环节论文内容(18分)论文工作水平(15分)论文写作水平(12分)内容充实,有阶段性成果,有学术或应用价值,工作量饱满论文如实反映设计成果,推理严密,理论分析正确完整,实验数据充分,结论明确论文结构规范;设计思想表达准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图表清晰,字符和曲线标准化得分A B C D E

11、 A B C D E A B C D E 1613107413107541086542、文科学生按下表评定论文成绩(满分45分)考核环节论文内容(18分)论文水平(15分)论文写作水平(12分)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观点正确,论点鲜明,中心突出;材料充实,使用恰当,论据充分可靠;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简洁观点有新意,有独立见解(或独到之处),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概括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论文结构规范;思想表达准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图表清晰,字符和曲线标准化得分ABCDEABCDEABCDE161310741310754108654四、答辩成绩1、理工科按下

12、表评定毕业答辩成绩(满分25分)考核环节论文报告(10分)回答问题(12分)答辩材料质量(3分)报告过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流畅正确地报告毕业设计主要工作及成绩。能够回答与课题相关的基本性和扩展性问题。回答问题时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表述有条理,无明显错误。PPT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有足够的难度和工作量,演示效果好,论述及结论正确。得分ABCDEABCDEABC864321086433212、文科按下表评定毕业答辩成绩(满分25分)考核环节论文报告(10分)回答问题(12分)答辩材料 质 量(3分)讲解过程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流畅正确地报告

13、毕业设计主要工作及成绩能够回答与课题相关的基本性和扩展性问题。回答问题时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表述有条理,无明显错误PPT内容充实,图文并茂,有足够的难度和工作量,演示效果好,论述及结论正确得分ABCDEABCDEABC86432108643321第十三章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各学院评选出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给予表彰,比例不超出本学院毕业总人数的20%。各学院向教务处推荐校级优秀论文,比例不超出本学院毕业总人数的10%。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审核后,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学生离校之前统一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教务处从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中选取特别优秀的论文进行提炼、编辑和汇总,编印

14、 “电子科技大学XX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编”。第十四章 文件归档应该归档的毕业设计文件包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统计表,论文及相关的电子文档。一、毕业设计课题落实情况统计表,由各学院教务科在毕业设计开始后2周内填表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存档;二、6月30日前,学生应将毕业论文及相关电子文档提交给所在学院教务科;三、9月30日前,各学院教务科应完成当年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情况统计表”的存档工作。该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教务处存档,一份交校档案馆存档,一份留学院存档。第十五章 附 则一、本办法解释权归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附件一 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15、随着校企合作与交流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到校外企业和公司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这对拓展我校毕业设计渠道,提高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定。一、管理机构1、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相关领导、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实践教学科,具体负责全校本科生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2、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课程(题)组负责人、学院教务科长和毕业年级辅导员组成。学院教务科具体负责本学院本科生到校外进行毕

16、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管理工作。3、接收我校学生3人以上的校外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我校做毕业设计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及与学生所在学院和学校教务处的联系。二、课题要求、审核与落实1、校外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2、校外接收单位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经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在12月30日前,可以按课题要求向我校各学院教务科提出指导毕业设计申请,并说明课题性质、课题基础、课题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地点和阶段成果形式等内容;3、学生所在学院应为每一位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指定一名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校内教师担任代管教师。代管教师主要负责对校

17、外毕业设计课题的内容和要求等进行审核并有权提出修改意见,负责校外毕业设计的初、中期检查工作;4、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同接收单位指导教师协商落实课题。协商后不能落实的,由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小组负责另行落实课题;5、落实了校外毕业设计课题的学生,必须向所在学院教务科填报“电子科技大学校外毕业设计申请表”;6、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院教务科汇总本院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落实情况,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报送“电子科技大学校外毕业设计题目落实情况统计表”备案;三、指导教师资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担任校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1、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实际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2、硕士、博

18、士毕业后工作一年以上、从事实际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四、过程管理校外接收单位应按学校规定对毕业设计学生进行初、中期检查。学生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中下载并填写初、中期检查表,由校外接收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后邮寄(或传真)给所在学院代管教师。代管教师负责审核初、中期检查表的内容,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学院教务科报告。初、中期检查的时间及要求见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第八章。对学生集中的地区,在必要时,教务处组织有关学院教务科及代管教师到校外接收单位开展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五、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由校外答辩专家组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含副高)或具有博士学位、中级职称的人员担任。在必要时,校内毕业答辩专

19、家组可以根据毕业论文及成果的实际情况调整论文评阅的成绩。具体评分标准见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第十二章的规定。六、毕业答辩具备答辩条件的校外接收单位可以组成3人以上(含3人)的答辩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且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所指导的学生的答辩专家。如果校外接收单位不具备答辩条件,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回校参加毕业答辩。答辩的具体规定见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第十一章。对学生集中的地区,在必要时,教务处组织有关学院教务科及代管教师到校外接收单位开展毕业答辩工作。七、学生人身安全在校外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学生在旅途中的安全应由学生本人负责,在接收单位

20、的安全应由接收单位负责。同时,学生必须对自己在校外做毕业设计期间的行为做出书面承诺。附件二 论 文 规 范毕业论文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下:一、一般要求和装订顺序1、封面和封底封面和封底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设计,由学校文印中心统一印制。封面的填写要求如下:(1)学院名称必须完整填写,不能随意简写。(2)专业名称必须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专业名称为准,不能随意简写。(3)指导教师一律以实际指导的教师署名,且只能填写一名,职称需规范填写全称。(4)指导单位为署名的指导教师所在单位。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应力求简炼,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字数在25字以内。任务要求应明确,

21、思路清晰,语句通顺。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4、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5、毕业设计(论文)初期检查表6、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7、答辩提问记录表8、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进度计划表、初期检查表、中期检查表、答辩提问记录表和成绩考核表的标准表格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统一制定,并公布在教务处网站资料下载栏上。学生和老师应按照表格上的要求认真、完整地填写。其中,成绩考核表一式三份,论文装订时只须装订一份,另两份交给学院教务科。9、中文摘要1502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课题设计意义、完成的主要工作、形成的重要结论等。语言力求精炼,突出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性。为了便

22、于文献检索,要求作者从正文或标题中挑选出35个能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语作为论文的关键词。10、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11、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从第一章开始。中英文摘要、主要符号表等前置部分不要放在目录里。12、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13、引言(即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用800-3000字左右综述课题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发展趋势及本课题所具有的

23、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内容。14、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作者应真实全面地反映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工作水平和取得的成果。写作内容因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应做到主题明确,层次分明,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15、结束语(即最后一章)要求作者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阐述课题成果的创新点、作用和意义,指明改进和完善的方向。结论必须明确、精炼。16、参考文献要求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且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以示对文献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的标注国际上有通用的习惯,中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不可杜撰。论文中,标注参考文献所依据的标准应该统一,不能混用。此外,参考文献应列在论

24、文结论后。17、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对自己完成论文有较大帮助的团体和人士。限200字以内。18、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供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以及计算程序和说明等。19、外文资料原文应包括原文题目、作者和正文。20、外文资料译文应包括原文题目、作者和外文译文。21、封底从前往后,论文应按119的顺序装订。二、论文写作规范论文语言应平实、流畅,文字简炼,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词语。立论正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推理严谨,论据充分、可靠。对论文中出现的非通用性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应在文中出现时解释清楚。一般

25、情况下,论文的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应分别包含以下内容:1、引 言(1)课题(工程、技术、理论、社会、市场等)背景(2)课题的价值及意义(3)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课题的难点、重点、核心问题及方向2、正文(理工类)(1)课题的方案论证(含课题的主要任务、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2)课题工作理论课题A、理论基础和原理B、理论分析、推导、数学模型C、模型仿真(含数据、曲线等)工程技术课题A、基本原理B、系统设计(含系统框图、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系统制作)C、系统调试、测试(含功能、数据、波形等)软件课题A、基本原理B、系统设计(含编程工具选择、系统流程图、模块设计、编程)C、系统调试、测试(含

26、功能、稳定性、可靠性)(3)课题工作总结模型仿真分析、比较;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功能、性能分析3、正文(文科类)(1)课题的研究对象阐述(2)课题的观点阐述(3)课题的研究方法(4)理论基础和原理(5)论证理论分析推导(6)课题工作总结4、结束语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明确结论:(1)系统功能、指标等是否实现或达到课题要求(工程技术及软件课题)(2)理论结果是否正确、所建模型是否合理(理论课题)(3)所阐述的观点是否正确(文科课题)(4)本课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方向(5)本人收获及体会三、论文排版1、封面毕业论文封面全校统一由文印中心提供。(1)题目:三号宋体,题目一行排不下时

27、可排两行,行间距为1.5lines;(2)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等:三号宋体,行间距为1.5lines.2、标题和层次(1)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不要超过一行,标题中不加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层次要清楚,以少为宜,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表所示:层次名称示例备注章标题第1章 XXX章序及章名居中书写,章序与章名之间空1个半角字符一级节标题1.1 XXX节序顶格书写,与标题名间空1个半角字符,阐述内容另起一段书写二级节标题1.1.1 XXX三级节标题1.1.1.1 XXX各层次的节序

28、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只有一行或两行的文字不得作为一页的内容。3、目录目录标题和章标题一致,但目录二字中间空一半角空格,即“目 录”。目录内容中,章标题用黑体。章标题不缩进,一级节标题缩进2个半角空格,二级节标题缩进4个半角空格,三级节标题缩进6个半角空格。其余格式设置同正文。4、论文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示例论文中所用中文字体(除各级标题外)为宋体,各级标题用黑体,目录中只有大标题用黑体,其他各级节标题为宋体,论文中所用数字和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字体。(1)章标题第1章 XXX黑体小三号(2)一级节标题4.1 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黑体四号(3)二级节标题4.2.2 实验装

29、置黑体四号(4)三级节标题1.3.4.1 协商系统黑体小四号(5)正文实验取得预期效果宋体小四(6)表题与图题表2-1 语言的语法宋体五号(7)参考文献及篇眉Herzberg G and Sprin- ks. J.T宋体五号参考文献标题按章标题处理,不编章号,为黑体小三号。论文全文字间距采用系统默认的字间距。5、段落及行间距(1)从中文摘要到论文最后一页的段落和标题均取20 磅的行间距,所有段落首行空4个半角字符起书写内容。(2)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前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前段后间距 章标题 30磅 一级节标题 18磅 二级节标题 12磅 三级节标题 6磅(可适当调节上述标题的段

30、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3)若两个标题之间没有文字,第二个标题的段前距设置为0磅。(4)参考文献行间距取20磅。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中间换页。(5)图、表、公式要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6、页眉和页码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打印页眉。中文摘要页面的页眉打印“摘要”二字(中间不空格),页码打印罗马数字。英文摘要页面的页眉打印“ABSTRACT”一词,页脚打印罗马数字。从引言部分的第一页开始,到译文部分的最后一页,奇数页页眉按“第一章 光纤压力传感器简介”这种形式打印该页所在的章号和章题目,偶数页页眉上打印“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每部分采用双面印制,

31、即正面和背面连续编排页码。若某一部分的页数为奇数时,该部分的最后一页单面印制,即该页的背面页为空白,不编页码和页眉。页眉文字为中文时,字体采用宋体五号居中书写;为英文和数字时,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0.5磅居中书写,页眉线为单横线。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打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五。从引言部分开始,页码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 7、图、表和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图表中物理量、符号用斜体。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大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图:(1)每个图均应有图题(

32、由图序和图名组成),图名在图序之后空1个半角字符编写。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表示。(2)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或数字符号,引用的外文图除外,图中中文文字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宜采用10.5磅字。同一图内文字使用应统一。(3)各种类型的图要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或所在行业的常用画法,同一图上能清楚地区分不同曲线。引用文献中的图时,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还必须在图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4)图居中放置,图题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当图题超过一行时,图题仍然居中置于图的下方,但图名应左对齐编排。当有分图时,各分图题按序分行置于主

33、图题下方, 每个分图题和主图名左对齐。图之前,在正文中必须有关于本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5)图题不能跨页编排;图与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编排于两页。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编排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编写,将图移到下页。有分图时,分图过多不能在一页内编排时,可转到下页,但总图题只编排在下页。(6)图应有自明性。图应与图题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要注意图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表:(1)每个表格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名在表序之后空1个半角字符,表题中不允许出现标点符号。(2)表中文字为中文时用宋体五号;数字和英文时用Times N

34、ew Roman字体10.5磅。表之前,在正文中必须有相关文字提示,如“见表1-1”、“如表1-1所示”。一般情况下表不能拆开两页编排。引用文献中的表格时,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还必须在表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3)表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当表题超过一行时,表题仍然居中置于表的上方,但表名左对齐编排。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空着。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3)表应有自明性。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要注意表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起行,

35、并居中书写,公式的序号右端对齐。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换行,换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换行式之前,不重复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图表中物理量符号用斜体。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大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参考GBT7714-2005在文中标注,并按引用顺序附于文末。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当参考文献为英文时,作者名在前,缩写;姓在后,全拼,首字母大写。参考文献标注

36、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且编号与作者之间空1个半角字符书写。(1)文献类型标志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会议论文C,专著M,学位论文D,报纸文章N,报告R,专利P,标准S;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2)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J.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会议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C. 会议论文集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D

37、.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起-止页码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N. 报纸名,出版日期报告:序号 作者.文题R. 报告地:报告主办单位,报告时间.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 专利国名,专利种类,专利号,申请或授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或获得地址:出版者,发表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举例如下:1 王浩刚,聂在平.三维矢量散射积分方程中奇异性分析J. 电子学报,1999, 27(12): 68-712 X. F. Liu, B. Z. Wang, W. Shao.

38、A marching-on-in-order scheme for exact attenuation constant extraction of lossy transmission linesC. China-Japan Joint Microwav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hengdu, 2006, 527-5293 竺可桢.物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56-604 陈念永.毫米波细胞生物效应及抗肿瘤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1, 50-605 顾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N. 人民日报,2012年3月31日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

39、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年6月25日7 肖珍新.一种新型排渣阀调节降温装置P.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085830.0, 2012年4月25日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11月1日9 M. Clerc.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 fuzzy combinatorial boxEB/OL. http:/clere.maurice.free.fr/pso/Fuzzy_Discrere_PSO

40、/Fuzzy_DPSO.htm, July 16, 20109、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两种混用。四、论文打印规格论文正文部分要求双面印刷。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下为3.5cm,左右均为3cm,页眉和页脚距边界均为2.75cm;五、论文篇幅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20000字,包括图表、公式、程序等在内不少于30页。关于学生本人工作内容的描述部分字数不少于4000字,包括图表、公式、程序等在内不少于10页。附件三 相关表格电 子 科 技

41、 大 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年 月 日电 子 科 技 大 学20 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拟题单位 审题人(签名) 题目及副标题 题目来源:1.科研 2.生产 3.教学(含实验)4.其它(选择其中一种)主要任务:预期成果或目标:成果形式:硬件、硬件软件、软件、纯论文(选择其中一种) 指导教师签名: 起止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42、职称 设计地点 年 月 日 备注:1.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签名处须由教师亲笔签名。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周下达给学生。电 子 科 技 大 学20 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学号: 姓名: 学院:专业:学位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题目来源:1.科研 2.生产 3.教学(含实验) 4.其它(在选项上打勾选择)学位论文成果形式:1.硬件 2.硬件+软件 3.软件 4.纯论文(在选项上打勾选择)学位论文研究内容1500-2000字,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格式参考毕业论文正文格式:中文宋体小四号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e,行间距固定值20磅。可另加页): 1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2选题依据及意义3课题研究内容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以及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等论文特色或创新点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