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952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0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概况61.1 项目名称61.2 建设单位61.5项目性质61.6项目产生背景71.7建设地点81.8工期81.9改扩建规模81.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11结论与建议9第2章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92.1编制原则92.2编制范围102.3编制依据11第3章项目现状及必要性分析133.1鹤峰县概况133.2太平乡概况153.3太平乡卫生院现状183.4项目改扩建的必要性19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224.1太平乡卫生院配置现状224.2项目建设内容224.3设计依据234.4设计规范要求23第5章项目招投标355.1招标范围365.2招标组织形式365.3

2、招标方式365.4招标公告发布365.5投标375.6开标、评标和中标375.7合同管理385.8项目竣工交付38第6章节能影响评价396.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396.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436.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45第7章环境影响评价477.1编制依据477.2环境现状分析487.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87.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487.5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497.6环境保护治理措施517.7环境影响评价52第8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538.1编制依据538.2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538.3安全卫生措施548.4消防措施55第9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569.1项目管理组织

3、机构569.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579.3人力资源配置59第10章进度计划安排61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211.1 投资估算依据6211.2建设投资估算6211.3总投资估算汇总及构成6311.4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64第12章工程效益评价6412.1 社会影响分析6412.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6612.3 社会风险分析6712.4 社会评价结论67第13章结论及建议6713.1结论6713.2建议68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概况1.1 项目名称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建设项目1.2 建设单位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建设地址: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集镇民主路6号医疗机构类

4、别:卫生院(政府办非营利性)医 疗 科 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室、中医科(门诊)、口腔科(门诊)、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经 营 范 围:基本医疗、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综合卫生服务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太平乡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1.3项目性质改扩建1.4项目产生背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

5、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同时也要求,积极推进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改革和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发展规

6、划纲要(20112020年)亦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作用。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为重点,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定编、定岗、不定人,推行院长(中心主任)负责制,加强绩效考核,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回头看”工作,巩固完善运行新机制。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开展乡镇卫生院评审工作。鹤峰县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未来五年政府工作重心,提出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

7、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1.5建设地点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位于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集镇民主路6号(乡卫生院原址),东临公路及居民楼房,南、北靠农户农田,西靠国福药业门市部。1.6工期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改扩建工程计划 2013年1月开始动工建设,到2013年10月竣工,建设工期为10个月 。1.7改扩建规模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改扩建总面积1400平方米。1.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 目单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性质/改扩建新增用地面积平方米4702建筑占地面积平方

8、米4703建设面积平方米1400容积率/1.0建筑密度%25建筑限高米10绿地率%354建设工期月105项目总投资万元1601.9结论与建议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改扩建面积为:1400平方米,总投资额:160万元,服务乡镇1.6万人,总工期为10个月,预计2013 年10月之前完工。该项目属于基础设施新建项目,前期勘测、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工作已完成,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本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工程项目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并以合同约定权利义务。项目在施工时,应注意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做好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妥善处理好单位与居民的关系,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第2章编制原则和编

9、制依据2.1编制原则1.在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导下,结合鹤峰县太平乡总体规划以及逐步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以鹤峰县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发展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进行全面布局,统筹兼顾,使项目发挥较好的投资效益。2.解决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的局面。提升太平乡基础卫生服务业务能力和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当地人民医疗卫生的保障水平。3.有利于鹤峰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4.从实际出发工程方案要求切实可行,尽量降低基础设施建造成本的原则。 5.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建设期间坚持最大程度不影响老百姓正常看病原则。建成后在改善、增强

10、医疗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对医疗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太平乡卫生院的功能。 6.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7.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2.2编制范围接到鹤峰县卫生局的委托,我公司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搜集整理信息及现场勘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综合本项目的特点及各方面因素,对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并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编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概况2.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3.项目现状及必要性分析4.项目建设方案5.项目招投标6.节能影响评价7.环境影响评价8.劳动安全卫生消防9.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10.进度计划安排11.投资估算

11、与资金筹措12.工程效益评价13.结论及建议2.3编制依据1.十二五规划纲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8.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0.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11.医用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12.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5.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

12、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16.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7.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18.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19.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20.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1.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2.湖北省爱国卫生条例;23. 关于印发湖北省公共卫生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卫发201021号);24.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卫办发201172号);25.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节能中长期专项

13、规划和“十一五”行动计划的通知(鄂政发200813号);26.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20112015)的通知(鄂政办发201111号);28.湖北省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 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与爱国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鄂卫函201181号);29.关于印发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30.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31.鄂卫办发200911号卫生应急技术方案;3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14、);33.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42号)34.其他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现场踏勘资料;3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第3章项目现状及必要性分析3.1鹤峰县概况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角,地处东径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东毗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北抵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市603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恩施市176公里。境内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版图面积2872平方公里。鹤峰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部

15、分,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境内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山高谷峡,切割深,高差大,海拔最低的铁炉乡江口194米,最高的下坪乡牛池2096.3米,平均海拔1147米,平均切割深784米,平均地面坡度24.1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占17.6%;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2.8%;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39.6%。全县7乡2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即铁炉、五里、燕子、下坪、邬阳、中营、太平等7个乡,容美、走马等2个建制镇及鹤峰经济开发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205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364

16、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22.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9万人,占32%。乡村人口15.06万人,占68%。以土家族、苗族、白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人口13.8万人,占62.3%。2010年,实现县城生产总值26.26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7.3亿元,平均增长9.2%;第二产业10.32亿元,平均增长19.5%(其中工业8.5亿元,平均增长15.2%);第三产业8.6亿元,平均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1.8:36.8:31.4调整到2010年的27.9:39.3:32.8。县域经济呈现节约、清洁、低碳、循环发展的良性态势。20

17、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农人均5376元;粮食总产达到9.3万吨,农人均达到490公斤;牲猪出栏23万头,农人均1.2头,农业内部形成了茶叶、烟叶、箬叶、蔬菜、畜牧等5大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过亿元的产业。茶叶面积17.8万为亩,产量1.5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52亿元;烟叶面积8万亩,产量1.0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35亿元;箬叶采摘面积30万亩,产量1.1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12亿;商品疏菜面积6.3万亩,产量12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0.96亿元;出售商品猪9.6万头,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1.1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14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

18、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亿元,平均增长18.5%。清洁能源工业2.6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1.6%;绿色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1.9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51.3%;水泥、木工板等建材工业产值3.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8%;药化工业实现产值2.0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6%;矿产化工工业3.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2%。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4家,以江坪河、淋溪河、核桃湾等绿色能源工程当年完成投资9.8亿,占当年工业固定资投资比重为86%。2010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9个;拥有病床564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病床235张,农村卫生院拥有

19、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623人,其中,医师256人,注册护士239人。 3.2太平乡概况太平乡地跨东经10954至东经11003,北纬2949至北纬2955。东距鹤峰县城16公里,与鹤峰县容美镇相接;西与宣恩县沙道乡毗邻;南与湖南省桑植县相连,距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张家界150公里;北接鹤峰县中营乡,太平乡素称鹤峰的“西大门”,是鹤峰县重点建设边贸口子镇之一。鸦来线和桑鹤线两条公路交汇于此,过境长度35公里。 全乡国土面积316.96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5375户,16534人。林业用地24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82亩。2011年,乡域生产总值实现5亿元,同比增

20、长22%;财政收入实现988万元,同比增长57%;工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76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76:5,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太平乡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温度13.5,无霜期210天,平均降水量1955毫米。茶叶、烟叶、畜牧、劳务输出、箬叶是全乡主导产业。盛产香菇、天麻、木瓜、五鹤续断等含硒特色产品。硫铁矿、石灰石、高岭土、铜铅锌伴生矿和大理石等天然矿藏具备露天开采的条件,已探明高岭土储量400万吨,露天硫铁矿储量3000万吨,最高品位达53。太平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公母山、晴田洞、锣鼓圈、高坪古杉、青龙山奇洞等自然景观

21、,有贺英殉难处、太平烈士陵园、中共湘鄂西分局茅坝会议旧址、营房坪红军七英之墓、奇峰关元明清古骡马道遗址等人文景观。全乡18个行政村,村“两委”班子成员110人,其中党支部委员70人、村民委员会成员61人,“两委”交叉任职21人,自富和领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支部书记、主任12名,高中文化程度45人、大专8人、大学1人。整体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6人,比例为35 %;“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有21人,比例为20%。基层组织力量坚强。按照“鸦来走廊茶烟果、低丘岗地生态蔬、边远高山药林牧”的产业总体布局,全乡以茶、烟、畜牧、劳务、林果、香菇产业为主,扎实推进产业建

22、设,实现了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人均上水平,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带初步建成。围绕老茶园改造、良种茶叶造园和名优茶培育,一是实施新建茶园和老茶园改造1000亩,建设了龙潭村230亩无性系白茶基地;二是全面抓好茶园修剪、施肥等标准化管护和有机茶基地样板建设,即龙潭村800亩无性系茶园管理样板和杨家坪、洞长湾、茅坝村茶叶基地样板。三是抓茶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加工。全乡加工茶叶2.2万担,出售2.2万担,产值1681万元。抓住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机遇,全乡以现代烟草农场为依托,主抓了500亩新增连片烟叶基地建设,确保全乡现代烟草农场面积1000亩,全乡烟叶总面积2030亩,完成烟叶收购4700担,超

23、任务数4%,实现税收85万元。大力推广“零排放”、“150”生猪养殖模式,全乡生猪出栏2.04万头,培植养殖大户7户,生猪零排放示范户1户,逐步规范了农户养殖方式,提高了养殖水平。新发展“165”模式养牛户1户、“1235”模式养羊户1户,景发牧业罗曼蛋鸡养殖保持在3万只规模,长新牧业万头养猪场基础建设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总投资1500万元,即将投产(建成后可养猪2万头,产值3200万元以上)。畜牧产业不断迈向规范化、多元化、规模化。全乡以“全民创业升温年”活动为契机,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创业平台,将劳务输出向本地用工逐步转化,全乡务工人员达3588人,务工收入达2690万元。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

24、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在加强低产林改造、速生丰产林基地管护和林业科技示范园的技术管理基础上,完成流域治理河堤两旁的绿化带建设,奇峰关林业苗圃基地育苗300亩。为促使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还建成了唐家、洞长湾村250万筒食用菌种植基地,四坪、龙潭300亩珍稀苗木基地。全乡有6000余亩土地通过合理流转,建设成烟叶、茶叶、食用菌、林业等基地,有效的推动了产业发展。全年新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全乡专业合作社已达7家,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工业兴乡,产业富民”的指导思想,通过积极协调服务,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建设环境,园区建设稳步发展。华新

25、水泥、德繁木业、圣龙茶业、海安矿业、立野农贸、圣福茶业等规模企业正常运行。永忠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兴发牧业、长新牧业等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乡规模企业已达6家,年内新增规模企业2家(香源、立野),招商引资引进企业2家(鹤峰县裕达苗木有限公司、鹤峰县诚旭矿业有限公司)。新引进上市企业一家(湖北德邦(繁荣)林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份正式开工),运行良好。太平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项目包含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绿色食品加工园、供水工程四大部分建设内容,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供水工程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1.9亿元,其中贷款1.5亿元,当年完成总投资1.2亿元。建材工业园、商贸物流园土地

26、收储面积达700余亩,现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建材工业园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商贸物流园基础建设2012年6月可完成道路硬化工程,绿色食品加工园土地收储工作已启动。园区供水工程,远期规划设计库容60万立方米,一阶段库容35万立方米,概算投资2000万元,征地80余亩。全乡有卫生院1所,中心村卫生室4所,一般卫生室2所。全乡共有卫生枝术人员36人,其中医生18人,护士12人,药剂师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人。3.3太平乡卫生院现状太平乡卫生院现有在职人数26人,业务用房943,病床数30张,病床使用率98%,服务乡镇人口1.6万人,是由是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一所集基本医疗、预防接种、孕产妇

27、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乡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太平乡卫生院始建于1953年,虽经几次改造,也仅有床位30个,且陈旧、简陋、布局不合理,满足不了广大患者对医疗环境的要求。所以需要改扩建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3.4项目改扩建的必要性一、本项目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依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

2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保护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要求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因此,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要求。二、本项目建设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和创建保障社会的需要。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

29、未有的发展,鹤峰县的公共卫生事业同全国一样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太平乡卫生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农村基层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在卫生事业中,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至关重要,基层卫生服务点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

30、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由此可见,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面对群体,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的城乡居民。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基层卫生服务点是在开展影响人群生活、学习、工作等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中进行卫生学监测;为拟订与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针对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不良行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人群卫生知识水平,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健康状况,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31、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本项目是满足医疗体系中最基层卫生服务建设的需要;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作为基础医疗服务机构,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卫生院作为百姓身边的医疗机构,肩负着满足百姓基本医疗需求的重任。同时,作为整个国家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还要完成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等任务。乡镇卫生院是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统一规划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有效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使乡镇居民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全科医师。四、本项目是

32、深化卫生改革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了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基层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乡镇卫生院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利于调整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发展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乡镇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

33、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太平乡卫生院始建于1953年,虽经几次改造,但房屋陈旧,设置不合理,仅设有30张床位,如今本地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随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新农合政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鹤峰经济开发区迁址太平和太平工业园区的开建,住院病人大幅度增加,原有住院条件远不能满足镇区居民的需求,新住院楼的建设迫在眉睫。第4章项目建设方案4.1太平乡卫生院配置现状太平乡卫生院现有门诊部、住院部、宿舍,现有在职人数26人,业务用房943,病床数30张,

34、服务乡镇人口1.6万人。年门诊量达5万多人次,住院病人达1000多人次,病床使用率98%,年业务收入在180万元左右。但住院楼陈旧,布局十分不合理,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4.2项目建设内容鹤峰县太平乡卫生院住院楼工程计划扩建一栋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建筑物总高度是10.5米,设计层高为3.5米,共三层,占地面积4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辅助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其他设备(供电、给排水系统及消防设施等)。住院部主入口处设计为4.5m*7.2m门厅大雨棚,雨棚下两侧设计斜坡道,可供小车进出。内门厅直接连通2.8米宽的通长内走廊。按防火规范要求设计两个

35、楼梯间直通屋面。一层平面设计为行政办公区,建筑面积470平方米,共设计办公室十间,大会议室、小会议室各一间。在楼梯间设有男、女卫生间。每间办公室建筑面积25平方米。大会议室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可供100人开会。小会议室建筑面积50平方米,可供小型研讨会使用,经过内走廊与已建手术楼相通。二、三层平面设计为住院病房区。两层共设计布置有三十间房,每间房建筑面积31平方米。病房内设有卫生间和内阳台,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病房内可放置2-3张病床。两层楼共设计50张病床。每层同时设计有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各一间,每层并与已建手术楼相连接。4.3设计依据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36、;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13787;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3787;5.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6.乡镇卫生院指导意见; 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4.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4.4设

37、计规范要求根据乡镇卫生院指导意见(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中心乡镇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培训等;协助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4.4.1建设原则1、中央支持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必须为政府举办。要统筹规划中心乡镇卫生院布局,以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选择居民集中、覆盖人口多、距离县城较远的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建设。县城周边的乡镇不安排建设项目。2、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有关建筑技术规范,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求与可能

38、的关系,努力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装备适宜、经济合理。3、本次建设要加强急诊、产科等功能,完善给排水、厕所、供电、采暖和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垃圾处理、院区环境等辅助设施。4、建设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等应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要从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和方面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5、应贯彻安全、环保的原则,充分考虑节地、节能、节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6、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安全。4.4.2床位标准1、应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其承担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

39、定床位规模。每千服务人口宜设置1.2张床位,不得盲目扩大,原则上不超过50张。2、服务人口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4.4.3建设标准1、建设规模依据填平补齐原则,合理确定。业务用房建设以改扩建为主,严格控制新建。2、建设项目构成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建筑主要包括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用房、医疗(门诊、放射、检验和住院等)用房、行政后勤保障用房等。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和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包括供电、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3、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医疗、行政后勤保障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规 模

40、名 称20床以下20床以上核定方式按院核定(/院)按床位核定(/床)建筑面积()30011005550注: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面积指标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业务工作需要在上下限范围内取值。建筑面积指标不含职工生活用房。 4、用房面积分配应满足功能、业务及设备装备的需要。可参照表2执行。各类用房建议尺寸宜符合表3规定。 表2 用房面积分配表 单位:规 模名 称20床40床80床1.预防保键、合作医疗管理841081442.医疗532102519803.行政后勤保障96240456使用面积合计71213732580建筑面积合计(平面系数按65%)109521123969 表3 各类用房建议尺寸表 名

41、称建议采用尺寸(中-中,m)走廊病房2.7门诊单侧候诊2.1双侧候诊2.7手术室2.7病房六人病房6.06.0三人病房3.66.0辅助用房3.64.5门诊小诊室3.04.2大诊室3.34.5手术室大间6.06.0中间4.56.0小间4.24.8X光室6.06.0化验室4.56.05、建设用地指标,不应超过表4规定。表4 建设用地指标规 模用地面积指标(容积率)20床以下0.721-99床0.81.0注:建设用地指标不含职工生活用房用地。6、绿化用地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4.4.4建筑要求1、建设选址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周边宜有水、电等公用基础设施,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

42、的生产、贮存场所以及高压线路及其设施等。2、应根据功能、流程、管理、卫生等方面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3、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1)科学合理、节约用地。(2)功能分区合理,洁污流线清楚,避免交叉感染。(3)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减少能耗。(4)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应处于相对安静位置。(5)病房、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应有适宜的朝向和良好的自然通风。4、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筑宜集中布置。5、房屋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6、建筑造型宜规整。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

43、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进行设计,确保建筑安全。7、主要建筑宜采用砖混或框架结构,层数宜不超过3层。宜采用单内廊形式。8、设计、施工和选材要严格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环保的有关标准和要求。9、建筑内外装修和院区环境,应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和当地民俗特点。宜选用经济、耐久、功能性好并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材料,严禁奢华装修。10、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医疗用房的墙面、顶棚应易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手术间、产房墙面应采用瓷砖或其他便于清洁、消毒的材料。(2)地面应采用防滑、宜清洗的材料。检验用房地面还应耐腐蚀;有

44、防尘、防静电要求的医疗设备,用房地面应选择相应功能材料。(3)化验台、操作台等台面应采用耐腐蚀、易冲洗、耐燃烧面层。相关洗涤池和排水管应采用耐腐蚀材料。(4)放射科、功能检查等用房应有防潮、防辐射、剩余电流保护等设施。(5)供应室、药房(库)、太平间等应有防虫、蝇、鸟、鼠等动物侵入的设施。药房(库)还应有防潮设施。11、一般医疗用房室内净高宜为2.73.3m。医技科室用房应根据需要确定。12、房屋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宜小于0.45m。13、预防保健、门诊、病房等用房,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应有遮阳设施。 14、应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要求设置

45、无障碍设施。应考虑满足对患者救治特殊需要设置无性别卫生间。15、院区出入口不宜少于二处。太平间、焚毁炉应设于较隐蔽的位置,与主要建筑应适当隔离,并宜单独设置出口。16、院内不宜建设职工住宅。受条件限制职工住宅与其毗连时,应采取分隔措施,并宜单独设出入口。 17、设传染病门诊的,传染病门诊和隔离观察室应合理布置,相对独立,避免交叉感染,并宜有单独出入口。18、停车场宜设在门诊部、住院部出入口附近。19、不能由市政供水、供电的,应自备供水、供电设施。20、应配置完善、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21、给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2、污水排放系统应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6、18466)有关规定。23、污物处理系统应满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归集、存放与处置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24、供电宜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应设自备电源。电源装配容量应满足现有设备和近期的增容需求。院区内宜采用分回路供电方式。25、应设置通讯设备并装备计算机等信息系统。26、预防保健用房应根据规模,和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等业务需要合理设置,宜与行政用房邻近。妇幼保健用房宜与妇产科门诊联系便捷且与普通门诊、放射科分开设置。27、门诊用房的布局应从医疗流程和各功能需求出发,做到紧凑、合理、便捷,交通流线清晰。门诊出入口及候诊、取样等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