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979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0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林场经营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基本概况1.1自然环境1.1.1地理位置国营大坡林场位于平坝县西北部的安凤林区,场址位于齐伯公路16公里处,进场支线公路1.5公里,东经23.3,北伟35.6,距省城贵阳60公里,安顺57公里,经营区南北宽4.5公里,东西长11公里,呈长方型分布,地跨平坝县十字、齐伯两乡,与清镇市甘沟林场相毗邻。1.1.2 地貌国营大坡林场地势以中低山为主,系“安凤林区”中部主要林段,海拔在13601670m之间,平均海拔1588米,属中中山地貌,山脉为东西走向,西高东低。1.1.3 水文、气候大坡林场属乌江水系,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暧湿共节,年

2、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相对湿度80%。适宜各种动植物正常生长生活所需要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针、阔叶乔木生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1.1.4 土壤国营大坡林场,土壤主要以黄壤为主,地质属煤系砂页岩。土壤深厚肥沃,土层多为中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4.56.5,水湿条件较好。1.1.5 植被国营大坡林场地带性原生植被为北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现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柳杉,楠竹,灌木树种主要有月月青、悬钧子、火棘等。1.2 社会经济条件1.2.1经济条件平坝县作为贵阳市和安顺市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交通、通讯发达,是贵州省主要产粮

3、大县,有六个万亩金品粮油大坝,同时是红枫湖,百花湖两湖水源的主要上游,肩负着保护贵阳市生活用水安全的重大历史使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是我县的基本发展战略。近年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就巨大。2008年,全县总人口35.54万人,农业人口27.46万人,国民生产总值322962万元,林业产值628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930元。大坡林场属平坝县重点林区,林业特色优势突出,于2008年申报批复实施市级森林公园,林业支撑作用明显,开发潜力广阔,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平坝是其发挥优势、加快崛起的重要举措和长远之计。1.2.2 交通运输

4、国营大坡林场交通十分便捷,场部距县城16公里,距省城贵阳60公里,安顺57公里,贵州省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引子度电站平(平坝)引(引子度)公路贯穿全境,距贵昆铁路25公里,距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镇高速公路16公里。地跨平坝县十字、齐伯两乡,与清镇市甘沟林场相毗邻,林场经营区内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与乡、村公路构成了方便的公路网,四通八达,运输方便,为林业生产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有利于林场的经营管理及木材生产和流通。1.3 林场森林经营状况1.3.1 管理机构国营大坡林场建场的主要目的是绿化荒山荒地,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对木材及其制品的要求的同时,充分发挥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作用,属于

5、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财政拨款差额管理事业单位,隶属县级财政管理,实行 “县办、局管”的管理体制。国营大坡林场是平坝县唯一的国有商品林林场,场部设有综合办公室、生产科、供销科、护林队、财务室等5个科、室、队。建场以来,该场在林业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良种壮苗、林业建设、多种经营、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典型示范和骨干作用,承担了林区安全、森林资源培育、种苗培育等多重任务。为全县林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3.2 职工状况国营大坡林场有在职职工19人,其中干部3人、工人16人。离退休人员24人。在职人员19人中,管理人员3人、办公室2人、护林队5人、供销组5、生产队4人;在岗人员学历结

6、构:中专学历3人,高中学历16人。初级职称19人。1.3.3 森林经营国营大坡林场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加强现代林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从一有种子就上山造林到培育良种壮苗造林,从直播造林到挖水平带加大穴回表土造林;从劈草抚育到全锄抚育、下基肥、幼林追肥;从粗放抚育管理到注重干形培育等等措施,采用了多种现代林业技术方法,提高林木的速生丰产,取得了丰硕的经营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利用良种壮苗营造的柳杉、杉木林当年造林生长可达到1m以上,第二年1.5米以上,三年可郁闭成林,比普通组乡村造林提早两年郁闭。林木生长量平均高出3个百分点,林木每公顷蓄积在同种林分中高出25%,出材

7、率高出5-8%。近几年来,国有大坡林场加大了林种、树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无节良材等。2006至2008年,新造林面积1003.2亩,其中速生丰产柳杉、杉木林950亩,占造林总面积的95%以上,抚育间伐面积222亩。各优势树种平均每亩蓄积量为:马尾松198.9M3/公顷、杉木304.21M3/公顷、柳杉442.2M3/公顷、华山松225.1M3/公顷。1.3.4 产值利润国有大坡林场资产总额为6995.5万元,其中林木资产6900.5万元,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95万元。2004-2008五年经营期内实现经济总收入712.3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65.22万元。第

8、二章 森林资源本次森林经营方案以2006年底的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通过补充调查,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以2008年未更新后的森林资源数据作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2.1、森林资源数据更新1、2006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经营总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非林业用地99.6亩。有林地9811亩,其中乔木林9729.7亩,竹林81.3亩。苗圃地95.3亩,采伐迹地132.5亩,火烧迹地9.9亩,无立木林地36.7亩。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详见附表1-1,有林地各树种、面积、各龄组蓄积详见附表1-2。2、林分面积、蓄积数据变化。用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各树种、龄组、小班林分资源

9、面积、蓄积减去20062008年采伐的相应树种、龄组、小班采伐的面积、蓄积和零星受灾林木清收蓄积。20062008年采伐统计详见附表2-1,2-2。采伐及清收后的乔木林资源状况详见表3-1。竹林面积株数详见表3-2。3、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用2006年各类土地面积加上相应地类面积增加数减云相应地类面积减少数。更新后各类土地面积详见附表4。4、数据更新。2008年底各树种、龄组林分资源蓄积更新数据=调整后的资源数量(2006年资源数减去近3年的消耗数)(1+生长率)3。5、生长量测算。各树种生长量计算采用下列公式:nm生长量2008年资源数量(生长率)ij其中:i:各树种(组)j:各龄组生长率确定

10、按照省林业厅下发的贵州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贵州省优势树种生长率一览表。大坡林场各树种、龄组年均生长率表优势树种总生长率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华山松10.6311.8810.339.8100马尾松11.8413.259.376.427.650杉木9.8311.959.179.46.823.96柳杉24.1623.7433.3313硬阔类5.335.626.085.012.932.48软阔类5.596.25.745.24.33.41各树种、龄组林分资源蓄积生长量详见附表5。2.2 森林资源现况经资源数据更新后平坝县国营大坡林场经营总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森

11、林覆盖率88.76%。林分面积9039.7亩。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华山松、柳杉和阔叶类。经营区内林地立地质量好,生长潜力大,林木总蓄积量145825 m3,林分平均产量16.13M3/亩。竹林81.3亩,51490株,平均产量为633株/亩。2.2.1 各类土地面积大坡林场经营总面积10185亩,其中林地面积10085.4亩,占99.02%,非林地面积99.6亩,占0.98%。林地中,有林地面积9039.7亩,占林地面积的89.6%,有林地中,商品林面积9039.7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00%。苗圃地面积132.5亩,占林地面积的1.3%,未成林造林地913.2亩,占林地面积的9.1%。非林

12、地面积99.6亩中,为办公楼、住宿区、球场及附属设施公路等占地。2.2.2 林分面积、蓄积国营大坡林场林分总面积9039.7亩,林木总蓄积量145825 m3,均为人工林。按龄组统计为:幼龄林面积646.8亩,占林分的7.16%;中龄林面积622.2亩,占林分的6.88%;近熟林面积325.5亩,占林分的3.6%;成熟林面积5280.7亩,占林分的58.54%;过熟林面积2083.2亩,占林分的23.82%。按树种统计为:马尾松面积3960.1亩,蓄积56770M3,分别占43.8%和38.9%;杉木2091.1亩,蓄积40378M3,分别占23.1%和27.7%。华山松1793.6亩,蓄积2

13、5042 M3,分别占19.8%和17.3%。柳杉967.3亩,蓄积23513M3,分别占10.7%和16.1%。硬阔54.3亩,占0.6%;软阔92亩,蓄积122M3,分别占1%和0.1%。变化情况见下表:表2.1.2-1大坡林场林分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合计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9039.7145825646.82548622.118261325.546765280.6757102083.344630所占比例%7.161.756.8812.523.63.2158.5451.9223.8230.60表2.1.2-2大坡林场林分面积、蓄积

14、按树种统计表合计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柳杉阔叶树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9039.71458253960.1567702091.1403781793.625042967.32351146.3122所占比例%43.838.923.127.719.817.310.716.11.60.12.2.3 竹林面积、株数国营大坡林场现有竹林楠竹81.3亩,占林分总面积的0.9%,4-5度竹51490株。2.2.4 林分蓄积生长量国营大坡林场林分总面积9039.7亩,林分蓄积年生长量为10976 m3。其中:幼龄林年生长量为492 m3,中龄林年生长量为4509 m3,近熟林年生长量为390

15、 m3,成熟林年生长量为4255 m3,过熟林年生长量为1330 m3。2.3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2.3.1 林分面积变化国有大坡林场经营区总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非林地99.6亩,与2006年二类调查面积相同。有林地面积比2006年减少771.3亩,减少面积为2006年冰雹灾害,2007年风灾和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地势较高、当风的成过熟林倒折成片清收采伐的771.3亩面积。人工造林未成林地面积增加913.2亩,其中:2005年采伐迹地造林95.3亩,火烧迹地造林9.9亩,无立木林地造林36.7亩,2006-2008采伐迹地造林771.3亩。苗圃地增加37.

16、2亩,为2005年采伐迹地造林37.2亩新增苗圃地面积。竹林面积81.3亩,与2005年相同。林地面积变化情况见下表:表2.2.1大坡林场林分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年度经营总面积非林地面积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采伐迹地面积火烧迹地面积无立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苗圃地面积乔木林面积竹林面积2006年1018599.610085.49729.781.3132.59.936.795.32008年1018599.610085.48958.481.3913.2132.52.3.2 林分蓄积变化国营大坡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比2006年增加13816m3。三年林分蓄积生长量为39545 m3,林木采伐25729 m3

17、(其中:受灾林木清收14344 m3,受灾林分采伐11385 m3)。详见表2.2。表2.2 .2 各类蓄积变化情况表 单位:m3调查年度活立木总蓄积量林分蓄积合计用材林2006132009132009132009生长量395453954539545采伐量2572925729257292008145825145825145825增减数+13816+13816+138162.3.3 用材林龄组结构变化国营大坡林场有林地面积减少771.3亩,蓄积增加13816m3。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37.5亩,蓄积增加796m3;中龄林面积减少11.4亩,蓄积增加8179m3;近熟林面积相同,蓄积增加991m3

18、;成熟林面积减少567.2亩,蓄积增加2531m3。过熟林面积减少155.2亩,蓄积增加1318m3。表2.2.3大坡林场林分面积、蓄积、龄组变化统计表年度合计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20069729.7132009684.41751633.510082325.536855847.8731792238.54331220088958.4145825646.92548622.118261325.546765280.6757102083.344630增减量-771.3+13816-37.5+797-11.4+81790+991-567.2+253

19、1-155.2+13182.3.4 林分质量变化国营大坡林场用材林 2006年二类调查中,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13.6m3/亩,2008年末,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平均为16.3m3/亩,用材林平均蓄积比上期增加2.7m3/亩,其主要原因是林分年生长量的增长。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加,提高了林分的整体质量。第三章 近期经营评价近五年是国营大坡林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该场通过几十年的经营管理、调整,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用材林基地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以林为主、生态优先、企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加快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20、效益。3.1 森林经营情况3.1.1 近年木材生产和销售情况近五年来,在受灾木清收和采伐中,采取分组进行,竟标销售,加强管理等工作措施,实现了木材采伐管理规范化,同期销售利润率最高,同时达到当年采伐当年高标准更新。商品材产量18333.6 m3,实现销售收入746.71万元,实现利润361.92万元,利润率48.5%。采伐投入产出详见表3.1。表3.1 大坡林场木材采伐投入产出表 元、 m3年度商品材产量销售收入采伐成本采伐利润采伐工费单位工费元 m3林区道路维修道路维修单位成本元 育林基金比例%迹地更新造林销售收入单价:元 m3面积费用单位成本元亩3采伐利润利润率%2006168159664

21、635516810010040004001193292076.41833624028688148.120076079.3264110043472020011852822020450.3117078260127560248.3200810573.342293604001222142116350004008458722024069600290205674646.6合计18333.67467106407211044211539000400149342120766.7205014267361922948.53.1.2 森林蓄积总量逐年增长“2006”年末活立木蓄积量为132009m3,“2008年末活

22、立木蓄积量为145825m3,活立木蓄积量净增长13816 m3。3.1.3 树种结构、林龄结构不够合理虽然经过多年的经营,但林分多为六十年代营造的人工纯林。经营区内针叶纯林面积8812.1亩,占林分总面积8958.4亩的98.4%,是导致林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的原因。幼龄林646.8亩,中龄林622.2亩,近熟林325.5亩,成熟林5280.7亩,过熟林2083.2亩;分别占林分总面积的比例为7.2%,6.9%,3.6%,58.9%,23.4%。从森林群落年龄结构来看,属衰退型结构,中幼林面积严重不足,成过熟林面积占82.3%,林分生长率逐年降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3.2 经营经验与问

23、题分析3.2.1 主要经验3.2.1.1 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总量增加国营大坡林场近三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771.3亩,并把造林营林工作重点转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上来,加大楠竹种植力度,加快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活立木总蓄积量145825m3,增加13816m3。3.2.1.2 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大坡林场始终坚持以森林限额采伐管理为中心,切实加强木材经营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建设,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深入抓好“三防”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努力,该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危害性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

24、、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维护了林区的安全与稳定。3.2.1.3 林业多种经营、森林生态旅游稳步推进国营大坡林场本着以短养长,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不断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建设创造良好森林旅游环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林场发展潜力明显增强。3.2.1.4 经济效益增长三年来,大坡林场生产商品材18333.6 m3,实现销售收入746.71万元,实现利润361.92万元,利润率48.5%。3.2.1.5 社会贡献突出国营大坡林场完成人工造林766.7亩全为速生丰产林,中幼林抚育1269亩,抚育间伐222亩,为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

25、献;累计上缴税金、林业金费 149.34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乡村集体造林提供优质苗木460万株,为乡村林业发展提供了支持;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劳务和就业机会,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75万元。3.2.2 存在问题3.2.2.1 思想认识仍有差距,林业改革不够配套对林业科学发展认识不足,在林权抵押贷款、多方融资筹集林业发展资金和推动多种经营等林业发展上起步不大。林业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3.2.2.2 资源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林比例过大在现有林中,存在着中幼林少、近成过熟林多,成过熟林面积和蓄积的比例均偏大,分别为82.3%和82.5%。树种及结构单一,马尾松、杉木、华山松纯

26、林比重过大等问题,森林抵御火灾和病虫害等功能较弱。3.2.2.3 经济效益还不理想,资金投入仍是瓶颈森林经营的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林场还处在以销售原木这一初级产品为主营业务,经济收入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的原始阶段。第四章本期经营方针和目标4.1 经营方针新时期国有林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以强化保护和加快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针,建立市场

27、经济条件下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后备森林资源培育的示范作用和生态建设的骨干作用。4.2 经营目标4.2.1 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分蓄积目标2010-2019十年经营期内,林场森林资源将成为面积总量、蓄积总量、单位产量稳步增长,林种结构、树种结构、龄组结构日趋合理,充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14年的目标:经营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85.4亩,有林地面积稳定在9800亩以上,林木总蓄积量200800m3,年增长11000 m3,森林覆盖率达到88.8%。发展楠竹种植500亩,增强楠竹生产优势。逐步发展到占有林地面积的10%

28、。商品林面积9300亩,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达到17.5m3/亩。加强县级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打造黔中安顺森林旅游名牌,达到年经济收益20万元。2019年的目标:经营面积10185亩,林地面积10000亩,有林地面积稳定在9800亩以上,林木总蓄积量280000m3,年增长15800 m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0%左右。楠竹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5%。商品林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18.0m3/亩。森林公园达到年经济收益40万元。4.2. 2 森林资源结构要在经营好现有用材林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树种结构、龄组结构的调整和竹林发展工作,加强的生产管理,努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29、,提高森林抵御火灾、病虫害、冻灾、风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实现经营效益,充分发挥林场自然优势,增强林场自身的经济活力。一、树种结构2008年,林分中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柳杉、楠竹、阔叶树面积分别占44.2%、23.3%、20%、10.8%、0.1%和1.6%。到2019年调整到以适应该区域杉木、柳杉为主,马尾松、华山松保持一定面积,大力发展楠竹产业,树种结构至2019年经营期末基本保持稳定。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柳杉、楠竹、阔叶树面积分别占15.3%、30.6%、10.2%、26.1%、16.1%和1.7%。详见表4.1。表4. 1 2014、2019年的树种结构分期规划表

30、 单位:亩、%树种 年度用材林合计马尾松杉木华山松柳杉楠竹阔叶树2008面积9039.73960.12091.11793.6967.381.3146.3比例10043.923.320.110.90.11.72014面积98002500300015502000581.3168.7比例10025.730.215.920.55.91.72019面积980015003000100025501581.3168.7比例10015.330.610.226.116.11.7二、龄组结构不断调整林分的年龄结构,不断改善各龄组比例,力争通过一个经营期的调整,能达到更为理想的龄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

31、、过熟林面积分别接近20%、20%、20%、25%、15%的理想龄级结构。详见表4.2。表4.2 2014、2019年龄组结构分期规划表 单位:亩、%年度 龄 组项 目用材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2008年8958.48958.4646.8622.2325.55280.72083.21001007.36.93.658.923.32014年9218.79218.71818.7150013003100150010010019.916.214.133.516.320198218.78218.71718.7160016002200110010010020.919.519.526.813.34.

32、2.3 森林经营效益经济效益1、资产总值 到2014年资产总值为7000万元,比2008年增加1004.5万元,年增200.9万元,到2019年资产总值为8500万元,比2014年增加1500万元,年增300万元。2、年均产值 20102014年五年期间年均产值为850万元,20142019年期间年均产值为1000万元。3、年均收入 20102014年五年期间年均主伐收入为282万元,抚育间伐收入为16万元,其他收入20万元。20152019年期间年均主伐收入为334万元,抚育间伐收入为20万元,其他收入40万元。2010-2019年经营收入规划表 单位:年、元规划年度收入项目蓄积材积单价销售

33、收入利润率%木材利润其他收入年总利润2014主伐89536267450282000050141000020000016100002019主伐99536967480334000055184000040000022400004、年均利润 20102014年期间年均利润为169万元,20142019年期间年均利润为234万元。生态效益 通过建设形成较完备的生态公园,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声,森林旅游的作用,为社会提供社会、经济效益。到2015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达0.5万人次,森林旅游经营产值达到30万元,森林公园年收益20万元;202

34、0年,森林公园年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达1万人次,森林旅游经营产值达到60万元,年收益40万元。4.2.4 森林经营安全指数1 、森林火灾率发生火灾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0.5以下。2 、森林病虫害率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以下。3 、造林成林率当年造林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未成林造林地转有林地保存率达100%。第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按照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总体要求,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林资发2009160号)、贵州省林业厅关于编制“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通知黔林资通2009231号等文件和技术规范,开展森林采伐规划工作,制定本经营期的采伐规划及年度森林采伐规划。森林采

35、伐规划设计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的主要依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坚持“年消耗量小于年生长量”,“各经营期采伐量保持增长或稳定趋势”,和“优先安排抚育间伐”及“有利于改善用材林的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等原则进行森林合理采伐量的确定。采伐类型:中幼林为抚育间伐。近、成、过熟林为主伐。5.1主伐年龄和综合轮伐期的确定5.1.1主伐年龄及轮伐期的确定一般用材林主伐年龄按2006年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人工林采伐管理试点方案用材林主伐年龄及2005年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院调查细则确定龄级划分的用材林成

36、熟林确定主伐年龄。详见表5.1表5.1 用材林各树种主伐年龄、轮伐期一览表 单位:年树种主伐年龄轮伐期马尾松3132杉木2627华山松3132柳杉2627阔叶类31325.1.2轮伐期的确定根据国营大坡林场的立地条件,现有林分生长情况,确定用材林轮伐期为:马尾松32年,杉木27年,华山松32年,柳杉27年,阔叶类32年。根据本经营期各树种更新比重、更新期和各树种主伐年龄,确定用材林综合轮伐期为30年。5.2年采伐量确定大坡林场年采伐量测算的主要基础数据采用的是林场2006年度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调整到2008年的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后更新数据。生长率确定按照省林业厅下发的贵州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

37、查成果贵州省优势树种生长率一览表。表5.2大坡林场各树种、龄组年均生长率表优势树种总生长率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华山松10.6311.8810.339.8100马尾松11.8413.259.376.427.650杉木9.8311.959.179.46.823.96柳杉24.1623.7433.3313硬阔类5.335.626.085.012.932.48软阔类5.596.25.745.24.33.415.2.1总体年森林合理年伐量的测算1、用材林合理年伐量的确定用材林合理年伐量的论证:国营大坡林场成、过熟林面积、蓄积分别为7364亩和120340 m3,比重分别为82.3%和82%,成

38、、过熟林面积、蓄积比重过大,选择用材林皆伐之成熟度结合生长量计算式,用材林皆伐之第一林龄计算式,用材林皆伐之第二林龄计算式计算年伐量,根据林分生长情况和经营条件选择最优合理年采伐量。(1)用材林皆伐之成熟度结合生长量计算式A、适用条件: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重较大,幼、中龄林小B、计算公式: Mde Z1 E + Z3 u 2 =12208(m3) Mde:成、过熟林蓄积量Z1:成过熟林年生长量 U :相应树种轮伐期Z3:未成熟林年生长量(2)用材林皆伐之第一林龄计算式A、适用条件: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重较大,幼、中龄林小B、计算公式: S5Mde E 2n =8550(m3)S5:近、成、

39、过熟林面积合计值Mde:单位面积成过熟林蓄积n:相应树种的龄级期限(年数)。(3)用材林皆伐之第二林龄计算式A、适用条件:成、过熟林面积较多,中龄林面积小,分布不均B、计算公式: S6Mde E 3n =6353(m3)S6:中、近、成、过熟林面积合计值Mde:单位面积成过熟林蓄积n:相应树种的龄级期限(年数)。三个公式分树种计算结果见表5.1表5.1 三个公式计算的用材林主伐合理年伐量的比较 单位:m3 树种计算公式用材林皆伐之成熟度结合生长量计算式用材林皆伐之第一林龄计算式用材林皆伐之第二林龄计算式马尾松390728311888杉木248935732593华山松11301121819柳杉4

40、67510251053阔叶类7合理年伐量1220885506353国营大坡林场用材林面积幼龄中龄林近熟林面积、蓄积为1594.5亩和25485 m3,分别占比例占17.8%和17.5%,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占82.3和83%,成过熟林比例占绝对优势,经数据更新后2009年林分年净总生长量为10976 m3。考虑加大对现有成过熟林资源的采伐利用,同时顾及后备资源的培育,年净生长量等,因此选用用材林皆伐之第二林龄计算式计算的结果6353m3的70%作为用材林合理年伐量,即4447 m3。大坡林场主伐合理年伐量计算表马尾松1888测算比例1322杉木259370%1815华山松81970%573柳

41、杉105370%737合理年伐量635370%44472 、 抚育采伐合理年伐量的确定抚育间伐蓄积量=(幼中龄林面积抚育间伐单位面积蓄积量抚育间伐蓄积强度)抚育间伐间隔期 抚育间伐蓄积量=126916.420%/5年=832m3。大坡林场商品林中幼林抚育间伐年伐量为832m3。优势树种幼中龄林面积幼中龄林单位面积蓄积抚育间伐强度抚育间伐间隔期合理年伐量杉木365.1470020%5188 华山松203.7272520%5109 柳杉553.91326220%5530 阔叶类146.312220%55 合计12692080920%58325.2.2合理年采伐量的确定全场商品林合理年采伐量根据林分

42、资源基础数据表,一般人工用材林用材林合理年采伐量测算结果表5.1,商品用材林合理年采伐量按年度分配汇总结果见表5.2.1。年度分配商品用材林合理年采伐量汇总表见表5.2.2。表5.2.1 用材林各年度各采伐类型采伐量计算结果一览表 单位: m3合计类型主伐抚育采伐计人工计人工计人工9382938285508550832832表.5.2.2 年度分配商品用材林合理年采伐量汇总表 单位: m3类型年度合计主伐抚育采伐计人 工计人 工2010年88008000800080080020118800800080008008002012880080008000800800201388008000800080080020141372512765127659609602015-201944895407354073541604160合计938208550085500832083205.3 年伐区配置伐区生产设计必须坚持合理采伐,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现有的道路,生产条件,通过技术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