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0315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 圳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题目: 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目 录摘要(关键词)1教师点评1一、前言2二、国内汽配市场概况3(一)产业规模与增长态势3(二)市场竞争格局4三、深圳汽配行业的分析5(一)深圳汽配产业发展历史与生命周期5(二)行业概况8(三)市场规模与分布集中度分析81深圳汽车零配件市场总体规模82产品组成特点与市场分布9(四)行业环境分析91行业宏观环境分析92SWOT分析113波特五力模型行业分析13四、深圳汽配行业存在的问题16五、对深圳汽配行业发展的建议16注释19参考文献19深圳汽车配件行业分析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胡万贤学号:2002041091【摘要】本文

2、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汽贸行业迅速发展为大背景,分析国内汽配行业现有规模与增长态势、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结合内部环境分析,对深圳地区的汽车配件行业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从深圳汽配行业的生命周期、市场概况、市场规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利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等工具具体分析其行业特征,总结出深圳汽配行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发展建议。【关键词】汽车配件;行业分析;战略规划;市场需求【教师点评】论文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等分析工具对国内汽配行业、深圳地区的汽车配件行业进行探讨、分析和阐述。尤其能够将行业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与行业的内部环境分析相结合,对深圳地区的汽车配件行业

3、的现有规模、增长态势、市场需求角度、生命周期、市场概况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出深圳汽配行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发展建议。该论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通顺,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能够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管理学相关理论与具体行业的实践相结合,对其进行思考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点评教师:崔世娟副教授) Analysis of Shenzhen Auto Parts IndustryHu Wanxian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4、Student Number: 2002041091Supervisor: Cui Shijuan Associate Professor 【Abstract】 Taking Chinese steadily and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and speedy growing automobile trade as backgrou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domestic auto parts industry in the view of present scale, develo

5、ping trend and market demand,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s of Shenzhen auto parts industry. With PEST model, Poter s five forces framework and SWOT method, this paper illuminates the life period, overall market conditions, market sca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ShenZhen auto par

6、tsts industry, points out several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industry and gives some develop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Auto parts, Industry analysis, Strategic plan, Marketing demand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一直独秀之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投向中国的快速成长行业,欲分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杯羹。其中,汽

7、配行业是近年来成长最为迅速、投资最为热烈的主要行业之一。汽车工业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及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而且汽车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前后向产业关联度极大,使其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部门。中国入世后,伴随着中国汽车供销量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整车销售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如果说整车销售是汽车市场的前沿阵地,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精品美容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可以称为汽车市场的“后市场”。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延长,汽车的维修保养费用不断递增。而且车身价越高的汽车,相应的维修保养费用也越高。在欧美等国家,

8、汽车业的获利主要来源并不是整车销售,而是在售后服务上。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工业每增值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注释】1 刘庆武,王宏玲.汽配业正值亚健康N.深圳晶报,2004年04月02日第六版2黄少华.汽车产业与城市发展N.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03日第五版3佚名.我国汽配市场潜力巨大待挖掘EB/OL.4肖建生.汽车产业驶入兼并重组时代N.湖南日报,2004年12月8日第六版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5年12月份汽车工业产销综述EB/OL. ,2006年6佚名.汽车零部件市场形势探析EB/OL.7佚名.汽车市场未来走势Z.北京:赛迪顾问

9、,2005年6月8佚名.深圳正大力发展汽车配件用品产业EB/OL. 9发改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5月21日10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深圳:深圳市统计局,2006年4月【参考文献】1刘庆武,王宏玲.汽配业正值亚健康N.深圳晶报,2004年04月02日第六版2黄少华.汽车产业与城市发展N.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03日第五版3肖建生.汽车产业驶入兼并重组时代N.湖南日报,2004年12月8日第六版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5年12月份汽车工业产销综述EB/OL. ,2006年5Gary Dessler.

10、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1997年.汽车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后市场。在整车销售业绩不断攀升的前提下,中国的汽车零配件行业出现了较大的需求空间与利润空间。2004年我国汽配市场年需求量达800亿元。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未来三年,我国汽车消费将按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的汽车行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而在汽车总生产成本中,零部件占70%至80%。因此,只有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才有整车成本的降低、汽车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受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这一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

11、我国汽车总产量超过550万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8.67%.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高达15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5.11%.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前,世界汽车巨头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将来自中国。我国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面临着巨大商机。汽配行业是一个大规模协同的产业。随着中国加入WTO,汽配行业已经打破了国家地域的限制,形成了全球化的市场与生产格局,面临着内、外部复杂的经营环境,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面对实力雄厚的外来竞争者,如何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中国汽车汽配行

12、业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深圳特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迅猛发展的经济带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日益攀升。由此带动了市内汽车整车销售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汽车零部件的巨大需求正吸引着深圳投资者的目光。市政府部门也对此行业寄以重望,希望把深圳的汽配行业做大做强,使深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汽配生产批发基地。深圳的汽配行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标杆。基于这些现实状况,在此时展开对深圳汽配行业的分析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参照国内汽配市场发展状况信息、总结深圳汽配行业发展历程,分析现时深圳汽配行业特征,利用各种管理学理论对深圳汽的配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

13、,总结该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实地研究与定性资料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深圳汽配市场与收集与此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二、国内汽配市场概况 (一)产业规模与增长态势汽车工业在加工工业中,属于资源利用规模相对较大,资源需求面广,涉及关联产业众多的产业。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约600万辆,汽车工业对资源的直接、间接需求规模日益增大,资源约束问题已经不可能局限于国门之内来解决。虽然目前我国与国际相比明显落后,现在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年产量1000辆以下有70家。而目前国际上年销量100万辆以下已不能单独存

14、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 即便如此,其增长态势却是强劲的。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500万辆大关,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我国正由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向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发展,2005年1-12月,汽车累计产销570.77万辆和575.82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 13.54%,其中乘用车产销393.07万辆和39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3%和21.40%;商用车产销177.70万辆和178.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60%和0.75%。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目前,我国汽车零部

15、件生产企业总数8000多家。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正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据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以此速度发展下去,中国有望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作为汽车产业基础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吸引着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投资,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规模快速增长。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大的已经达到了500

16、0家左右,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60.18%。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与销售产值同比04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55%与144%。见图1:图1 国内汽车零部件增长状况(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2005年1-6月份,我国整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总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45%和2.49%,而我们从上表看到,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却以14%15%左右的速度增长,抛开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汽车零部件行业“火热”,当然这样的火热与跨国企业加大投资和本土企业扩张规模不无关系。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先于整车工业打入国际市场。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仍然以劳动密集

17、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商品也正在逐年增多。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人均设备率逐年递增,但行业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技术人员的数量及比例、新产品销售额所占份额等指标长年处于低水平。总体而言,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没有将研发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从市场规模上看,04年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5339亿元,体现在507万的销量上,每辆约10.5万元,若05年销量按14%的速度增长,将达到约578万辆,则整车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6069亿元,再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即整车销售规模:零部件销售规模)=1:1.7,计算,05年汽车零部件销售规模潜力将达到10317亿元。具体预测情况见表1

18、:表1 2005年零部件行业市场销售规模潜力预测预测项04年05年预测值整车市场增长率10%12%14%16%18%20%销量(单位:万辆)507558568578588598608整车销售额(单位:亿元)5339.005855.855962.326068.796175.266281.736388.20零部件销售额(单位:亿元)3821.009954.9510135.9410316.9410497.9410678.9410859.94 (二)市场竞争格局根据2005年6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国内4793家零部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统计信息所作的整理,由此我们能够看出零部件行业的市场主体结构。我们

19、看到单月产品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共724家,企业个数比例只占到15%,而单月产品销售收入在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个数则是零部件行业比重最大的,占到37%。另一方面,从价值角度来看,一亿元以上的共381家,企业个数比例仅占7.9%,但其当月收入却占到全部零部件销售收入总和的60%左右的比重。其余4412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则只有40%的比重。其中,1776家单月产品销售收入在1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销售收入之和则占21%的比重,1178家月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则只分得2%的比重。具体内容见图2: 图2 2005年6月汽车零部件企业单月销售收入分布从以上统计资料不难看出

20、,目前国内汽配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少量实力雄厚的企业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绝大多数企业分布在产值的中下段。竞争程度较为激烈,但尚未形成寡头或垄断。另外,从市场主体性质的变化来看,随着我国履行入世承诺,包括零部件企业的整个汽车产业链从生产领域到分销领域,正逐步向外资开放,近年来,随着世界上最大的6+3汽车集团落户中国,跨国零部件厂商也纷纷尾随而至。据统计,2004年我国新签约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21家,投资额14.19亿美元,其中10家投资额达12.05亿美元, 占零部件合资企业投资额的85%。 签约生产的项目大到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空调,小到车灯、密封件,区域分布更为广泛,南有广

21、州、深圳,北有长春、天津,中原有武汉、十堰、襄樊,沿海有浙江、上海,几乎遍及全国主要的汽车工业较发达地区。国内汽配市场的竞争格局还将受到外资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其竞争程度。1三、深圳汽配行业的分析 (一)深圳汽配产业发展历史与生命周期 纵观自深圳特区成立至今,深圳汽配业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快速发展引入积累1982年1990年2002年图3 深圳汽配产业发展历史示意图 引入阶段第一阶段为引入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此阶段中国汽配行业的主要特点是订单式的零部件加工生产。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卖方市场出现,国家决定把汽车工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深圳作为

22、邻近港澳的经济特区,无论在地理位置上或是发展政策上都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同时,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量工厂的涌现导致汽车使用量迅猛增加。从而带动了深圳汽配行业的发展。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支柱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投资者进入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领域。从而出现了一批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此阶段主要还是“三来一补”的生产方式。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无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从而导致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质量差、价格高,对规定厂家的依赖性强。 积累阶段第二阶段为积累阶段,从1991年开始到2002年。在这一时期,深圳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形

23、成了较大规模的电子产业配套市场,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此时深圳的汽配工业也渐渐进入了以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阶段。汽车电子业的发展成为深圳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缓速器、音响、诊断检测等汽车电子高端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新兴的汽车电子产业正呈加速发展之态势。深圳的汽车电子产业在多个领域都有龙头企业涌现。在缓速器领域,特尔佳拥有发明专利的“电涡流缓速器”已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并于05年春天开始向中东、东南亚等地区批量出口。公司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公司产值每年翻一番,去年产值近亿元,04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已是去年同期的3倍,05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在汽车音

24、响领域,航盛电子、南盛电子、天缘、宝凌等企业形成了一个规模大、实力雄厚的汽车音响生产群体。航盛电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03年产值达到8亿元,成为国内汽车音响业的龙头企业。04年3月11日,航盛与韩国现代AUTONET株式会社成立的合资企业天津现代航盛电子公司隆重开业,它以中国北方汽车生产企业为市场拓展对象,04年的市场目标是4亿元,2008年销售额将达到30亿元。在汽车诊断检测领域,深圳市元征科技公司成为广东省首家在香港创业版H股上市的企业,汽车检测、诊断、养护设备远销美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03年推出的X431产品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ILAM汽车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和无线四轮定位仪器等填补了国

25、内空白,专用诊断仪为奔驰和宝马等名车配套,03年产值3亿元左右。另外,在新兴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市场上,华强信息、赛格车圣等企业都有较强竞争优势;运输冷冻空调方面,有全球著名的大冷王;电子防盗领域,也聚集了安吉龙、赛格等一批知名企业。整体上看,深圳汽车电子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呈现喜人的增长势头。 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汽配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深圳市政府对于深圳汽车电子产品、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到200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已经达到457.9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1年的155.4亿元的三倍。(见图4) 图4 2

26、0012004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销售额及增长率在2004年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电子产品中,销售额最大的产品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该产品以139.8亿元的销售额占据整个汽车电子市场26.7的份额,其次是ABS系统,销售额市场份额为14.4,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汽车仪器仪表、汽车音响和安全气囊。(见图5)图5 200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产品结构据04年的统计数据,我市有数千家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万家汽车用品生产企业。其中,汽车电子产品企业有100多家,产值约近30个亿。在车载电子方面以航盛、赛格导航、华强信息为首,康佳、创维、京华等企业的加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群,在国内居龙头地位;其中深圳航

27、盛电子03年生产各类汽车电子产品产值达8个亿,出口创汇600万美元;特尔佳的缓速器产品已居世界第二;汽车后市的先锋元征在中国汽车检测领域一路领先。元征科技生产的汽车检测设备占国内高档汽车检测设备的半壁江山。深圳汽车电子产值连续两年居大陆首位,年均成长率超过37%。深圳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迅速,正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凭借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和政策的引导,在近年来逐渐引入整车组装、生产研发等其它相关汽车工业。深圳出现了以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为主,其它零部件生产与整车生产为辅的新局面。2004年比亚迪汽车公司正式与深圳龙岗政府签约,哈飞汽车生产基地也随之落户深圳观澜,与创业园相邻。在深圳的龙岗

28、区与宝安区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带。与此同时,深圳市政府正在规划在观澜建成占地近100万平方米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聚地。形成了以哈飞汽车生产基地为轴心,以汽车零配件圈和汽车创业园为两翼的汽车产业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链优势。从销售市场的角度分析,无论在关内还是关外,近年来都建立起较大规模的汽配销售片区。在关内,笋岗成为深圳最大汽贸集散中心。据统计,目前笋岗片区经营汽贸产业的商家近800户,汽车零配件、汽车保养、汽车用品的年交易额达20亿元,占深圳消费总量的60以上。经营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深圳汽贸第一城“奥特城”便安家在笋岗片区桃园路。作为主题式汽贸商城的奥特城,引进欧美汽贸产业成功经营管理

29、模式,建立统一的规范形象、超市化的经营方式、宽敞通透的专业卖场、自选式的购物环境;实行明码条码标价、实施统一的售后服务等。在服务方面,奥特城首创汽贸产业“一站式”服务,特设服务中心和车友俱乐部,提供消费指导、零售配送、展示交易、售后服务、会员沙龙、商务中心、休闲天地、行业资讯等全程贴心服务,创造了全新的消费环境。在关外,有宝安的汽配城与龙岗的东部汽配城。除了这些较为集中的汽贸企业之外,一些较分散的私营汽配店、汽车美容服务中心也不断涌现。这也意味着深圳的汽贸行业进入了一个过渡时期。 (二)行业概况深圳城市居民整体经济实力和消费水平位居全国之首,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和汽车消费水平均领先全国。据04年的

30、统计资料,深圳汽车总量达60万辆,按每辆车每年1.3万元的配件消费计算,60万辆车每年市场消费额就高达80亿元。若按15%的车辆年增长率计算,加上珠三角、港澳的大量过往车辆的消费,2005年消费总额将突破100亿元。面对日益膨胀的深圳汽贸消费市场,深圳的汽配行业在近年来无论在规模上或是服务质量上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2004年,深圳市召开了汽车用品商会一届一次会员大会,会上表示,深圳正大力发展汽车配件用品产业,估计其产值到2005年将达100亿元。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表示,深圳最近已把汽车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列入未来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此可见,深圳汽配行业的发展,无论在市场需求上或是政府政策上都获

31、得大力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对外面临着全球采购、列强登陆抢滩的压力,对内则面临着企业自身“散、乱、差”等“亚健康”状态的束缚,可以说,中国汽配用品企业正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挑战。 相对来说,深圳的汽配行业则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比如笋岗片区的奥特城、八卦岭汽配基地等,都是深圳市内享有较高声誉的汽配企业。以去年12月份才试营业的奥特城为例,该汽配市场试业不久即呈现出品种齐全、供应充足、管理完善等良好的经营状况。但通过另外一些企业,人们发现深圳的汽配市场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主要现象为:假冒伪劣产品较多、价格体系混乱、没有售后服务等、缺乏诚信等。另外也存在着由于经销商

32、管理相对混乱,部分经销商以次充好、以旧当新出售等违规操作现象。 故此,深圳的汽配市场面临着一个如何规范汽配用品行业的经营及管理和使汽配用品行业的消费、价格透明化的问题。 (三)市场规模与分布集中度分析 1深圳汽车零配件市场总体规模对于汽车配件实用占有量位居全国三甲的深圳,其汽配市场已成商家必争之地。没有一个部门说得清深圳汽配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深圳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第一工商所所长杨初林介绍,抛开遍布全市的个体门店不谈,据2004年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范围内合法经营的汽车配件企业粗略统计约有800家左右,其中约100家汽车电子产品企业去年的总产值达30亿。但真正纳入专业市场规范管理的仅有2

33、00多家,绝大部分集中在八卦岭一带,其一年销售额约6亿元左右。据八卦岭汽配专业市场经理丁文园介绍,该市场成立于1996年,为深圳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汽配专业市场。近年来,各种规模、各种类别的汽配企业在深圳遍地开花,个体门店更是不计其数,仅田贝附近就从原来的10余家发展到今天的50多家。位于宝安南头关附近,沿着广深公路,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汽配行林立街头。此外,位于深圳东部的龙岗区的汽配企业数量和规模也在龙岗区总体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猛增。根据以上04 年全市汽配企业数量的统计,以12%的增长率保守估计,现时全市范围内合法经营的汽配企业就约有1150家,加上个体门店,总体规模可以达到2500家以上。

34、2产品组成特点与市场分布深圳汽车零配件市场的产品组成特点与深圳本身的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产品生产的角度分析;汽车电子产业已成为深圳汽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形成以长春、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汽车产业圈,深圳紧邻广州,完全有条件发展配套产业。更为重要的是: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延伸,深圳汇聚了一大批IT企业和IT精英,这一优势是别的产业圈无法比拟的。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缓速器、音响、诊断检测等汽车电子高端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据业内统计,2005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预计为2500亿至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正是汽车电子行业的这种巨大利

35、润空间和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开始涉足。众多的汽车电子企业主要分布在位于观澜的深圳汽车电子创业园、位于龙岗的大工业区以及关内外各个高科技园区。从产品经销的角度分析;深圳汽贸产业的核心地带在笋岗片区,该片区已成为深圳乃至华南最大的汽贸产业集散中心。据统计,笋岗片区经营汽贸产业的商家近800户,汽车零配件、汽车保养、汽车用品的年交易额达20亿元,占深圳消费总量的60以上。刚进入笋岗片区不久的大型现代化汽贸中心“奥特城”更是重画了深圳汽贸版图。“奥特城”拥有2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是笋岗片区首个重点开发项目。它的建成,将带动深圳汽贸产业的高速发展,再造一个新的汽贸产业核心圈。近年来在位于关外的

36、龙岗和宝安中心区的汽配市场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原来较为分散的个体经营走向较为集中的汽配专业市场经营。逐渐形成了以笋岗片区为中心,以龙岗和宝安为两翼的发展趋向。深圳汽配行业的市场分布集中度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提高,逐步向规模经济发展。进入年以来,除了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外,深圳还掀起了一股造车热。有关政府负责人表示,龙岗、宝安将分别引进比亚迪、哈飞等国产品牌的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有消息称,国外汽车资金也有望于今年注入深圳,国外汽车品牌将在深圳实现本地生产。深圳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将抓住国际汽车业向中国转移的热潮,与国内的汽车制造商或经销商联手引进外资的汽车整车制造、配件生产或零部件采购商

37、来深圳落户扎根。深圳汽配企业的分布正逐步走向高集中度的片区式发展。 (四)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P:政治因素政府政策对深圳汽配行业发展既有鼓励的一面也有制约的一面。鼓励性政策:在由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到:我国将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组成企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大经营规模。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进

38、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通过本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汽车产业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也是深圳政府确定重点培育的11大潜在优势产业之一。深圳市政府表示:汽车制造业(包括汽车电子、零配件)。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深圳具有雄厚的资金、区位等优势,且有较强的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能力和零部件、特种车、环保汽车的生产与研发优势。特别是深圳在IT产业的优势,可在汽车产业中大展拳脚。将IT技术与汽车工业结合,同时促进两大产业携手并进。2制约性政策:调整汽车消费税,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

39、费税,目的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在刚实施不久的新消费税中,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以一辆2.35升的猎豹越野车为例,在新消费税实施后,将增加1.8万元的税金。提高停车费,停车场收费的提价是深圳最新出台的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圳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深圳市交警局向物价局提交的提价听证报告,与调整前的收费标准相比,深圳将大幅度提高机动车停车费,最高升幅达320%。虽然后来在深圳停车费调价听证会的初步方案中,深圳公共停车场停车费只是微调,住宅区停车费暂不调整,但无疑深圳已经发出限制私家车的信号。

40、在人多地少的深圳,停车费继续上调将是必然趋势。 E:经济因素深圳经济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出的深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492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60507元,增长11.5%。按现行汇率计算,本地生产总值达到609.31亿美元,人均GDP7483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86556元,增长10.9%。“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3000亿元和40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6.3%,比“十五”计划预期目标高4.3个百分点。汽配行业是一个对资金需求量较高的行业,从产品的

41、设计到研发、生产、销售整个过程都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其规模经济的行业特征对资金的需求尤为巨大。深圳优异的经济条件是发展汽配行业的首要优势。图6 “十五”时期本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S:社会因素人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变化对汽贸市场的需求也存在着一定影响力。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经济的迅速漫延,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人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越来越依赖于以汽车为主的各种交通工具。扩张了原有的工作圈与生活圈。工作上,跨区域采购、跨区域生产、跨区域销售等商业现象正逐渐普遍;生活上,出现了以汽车为载体的“两小时生活圈”等新名词。可以说汽车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工

42、具。汽车在现代社会除了其实用价值外,还有人们的价值观所赋予它的象征价值。犹如在八、九十年代彩色电视机开始在普通家庭普及一样,现在的汽车也成为个人与家庭富有的标志之一。尤其是一些高档汽车更是一种高收入阶层的身份象征。 T:技术因素在技术要素方面,由于深圳本身在电子行业方面占有优势,拥有一批高科技企业与技术人员。同时位于深圳华强北的赛格电子广场也是全亚州最大的电子批发市场,建立起了电子行业的国际采购平台。这些配套条件使得深圳的汽车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但在汽配市场的机械工业方面,由于缺乏这方面行业积累,其新产品开发能力则相对较弱。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已经得到政府和行业的关注,政府的工作报告

43、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深圳汽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也意识到技术资产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深圳多年来与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合格率。比如近年来在深圳许多企业中被广泛采用的ERP生产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等。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丰富的生产经验与庞大的配套市场的优势,为深圳进一步发展汽车电子行业创造有利条件。但在重机械技术领域的欠缺却限制了其它汽车机械部分的发展。使其需要更多的投入去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研发、生产等方面资源。 2SWOT分析根据上述宏观环境分析,结合深圳汽配行业现状,可以对深圳的汽配行业作以下

44、的SWOT分析。S优势:地理位置、资金水平、技术水平深圳位于广东沿岸,毗邻广州、珠海、东莞等地,拥有庞大的物流系统。以深圳为半径的五十公里内,电子产品配套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使得汽车电子业迅速上规模成为可能。据市交通局局长刘志娇介绍,作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的深圳港04年集装箱吞吐量增至1365万标准箱,港口运作效率再创新高,目前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31条,每月靠泊集装箱班轮560艘次,枢纽港的地位得到强化。成熟的港口运输不仅有利于汽配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加强市内企业与市外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同时也为深圳的汽配将来走向国际提供有利基础。根据市统计局的初步核算,从经济发展进程看,过去5年经济总

45、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本地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16.3%。汽贸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从研发到生产当中的每一步骤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深圳雄厚的资金基础是发展这一行业的先决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不断着力于高新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225.8亿元增到2002年的1710亿元,比01年增长29.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20.5%提高到2002年47.88%。电子信息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一枝独秀,是深圳突出特点。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深圳一个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这对于技术水平要求极高的汽配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W劣势:地价高,工资高,市场混乱。深圳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型的城市,在发展汽配工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劣势。首先表现在土地需求方面。据最新统计显示,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1人,各市人口密度差距明显,每平方公里多于800人的有深圳(4239人)、东莞(2662人)、汕头(2395人)、佛山(1507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