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281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25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分析报告(doc 90页).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摘要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获悉,推进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市场秩序,将是2005年加强电力监管工作的重点。在规范电力市场秩序方面,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电力市场主体行为。加强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及时发布电价、电量与电费信息,开展“三公”调度专项检查。研究电网投资后评估办法。加强对非竞争性电厂监管。监督检查各项电价政策、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强化合同管理。针对电力紧张的局面,电力电网建设正在突飞猛进。按照发改委的预计,电力紧张的局面将于2006年得到解决。从目前的电力建设来看,有望在经过2005年这个过渡期之后,电力体制改革在电价方面应该有新的突破。预计2005年全国装机总容量将达到5.1亿千

2、瓦。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华北、华东、南方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其它地区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可能出现紧张。预计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全国电力缺口将在2000万千瓦左右。而国家将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用于电网建设,加大跨区域送电力度,保证人民生活用电,保证农业和重点行业供电。随着国家风电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太阳能、风电行业将是未来电力增长的主要亮点之一。简要目录报告摘要1简要目录3第一章 行业季度综述5第一节 经济指标分析5第二节 行业结构分析89第三节 重点企业动态分析1920第四节 重点地区动态分析2223第五节 行业国际发展情况2627第二章 行业热点、主要问题及对策

3、2930第一节 行业政策热点2930第二节 技术动态分析3133第三节 行业市场热点3335第四节 行业焦点问题及对策3638第三章 行业发展趋势3840第一节 整体发展趋势3840第二节 产品发展趋势4143第三节 市场供需形势分析4244第四节 价格走势分析4447第四章 行业投资价值4751第一节 行业投资环境分析4751第二节 行业投资策略4953第三节 行业投资机会5357第四节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5662第五章 行业统计数据5966第一节 行业运行数据5966第二节 行业企业数据7582第三节 行业产品数据7784内容索引8693图表索引8996第一章 行业季度综述第一节 经济指标分

4、析一、电力生产业(一)行业规模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2956家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338.77亿元(现价,下同),比去年同期的4504.91亿元增长18.51。本季度的前面两个月,全行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336.66亿元、4826.8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59、18.2。 4336.664826.815338.77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1 电力生产业总产值各月累计情况(亿元)本季度的3个月,全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1361.09千人、1235.53千人、1248.18千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3.33、0.78、1.

5、13。2004年12月末,全行业资产总计16246.88亿元、负债合计10409.2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9.3,9.89。10、11月末,全行业的资产总计分别为15713.59亿元、16121.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59、10.11;全行业的负债合计分别为10049.46亿元、10280.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61、11.85。(二)经济效益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47.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本季度的前两个月,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917.08亿元、5500.6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73、19.42

6、。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00.2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80.43亿元增长3.41。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05.4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0.61亿元减少-34.83亿元。全行业税金总额为570.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98。本季度的前两个月,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501.26亿元、553.53亿元。 501.26553.53600.25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2 电力生产业利润总额各月累计情况(亿元)本季度的3个月,全行业产值利税率分别为22.04、22.02、21.93;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95、63.77、64.07;本季度末,行业资金

7、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别为8.32、10.59、0.86。(三)行业效率分析本年度前10、11、12个月,人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18616.31元、390667.16元、427724.31元;行业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为433511.88元、485675.87元、500559.16元;人均利润分别为36827.8元、44801.12元、48090.06元。 43.3548.5750.06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3 电力生产业人均销售收入各月累计情况(万元)二、电力供应业(一)行业规模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1601家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

8、1947.59亿元(现价,下同),比去年同期的1553.97亿元增长25.33。本季度的前面两个月,全行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77.81亿元、1668.3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85、25.35。 1477.811668.391947.59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4 电力供应业总产值各月累计情况(亿元)本季度的3个月,全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1020.33千人、1010.1千人、1021.15千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1.84、-0.4。2004年12月末,全行业资产总计10192.26亿元、负债合计6583.54亿元,分别

9、比去年同期增加6.59,9.2。10、11月末,全行业的资产总计分别为10110.03亿元、10185.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6、6.31;全行业的负债合计分别为6578.52亿元、6661.6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45、11.1。(二)经济效益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2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8。本季度的前两个月,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770.17亿元、6393.7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92、25.21。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5.3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5.22亿元增长108.95。全行业亏损企业亏

10、损总额为47.6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9.34亿元减少11.67亿元。全行业税金总额为36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71。本季度的前两个月,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20.23亿元、118.28亿元。 120.23118.28115.38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5 电力供应业利润总额各月累计情况(亿元)本季度的3个月,全行业产值利税率分别为28.41、27.5、24.6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07、65.4、64.59;本季度末,行业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别为5.52、1.67、0.38。(三)行业效率分析本年度前10、1

11、1、12个月,人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4836.87元、165170.21元、190725.25元;行业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为678624.02元、690522.98元、697375.38元;人均利润分别为11783.37元、11709.89元、11299.39元。 67.8669.0569.742004年1-10月2004年1-11月2004年1-12月图6 电力供应业人均销售收入各月累计情况(万元)第二节 行业结构分析一、电力生产业(一)地区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工业总产值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796.29亿元,为全行业的14.92;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

12、为山东省428.54亿元,河南省384.06亿元,江苏省375.23亿元,浙江省297.96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282.07亿元,为全行业的42.75;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34.89。 5338.772282.07796.29全行业5省市汇总最高省市图7 电力生产业地区比较(1):工业总产值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资产总计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1973.49亿元,为全行业的12.15;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湖北省1878.73亿元,辽宁省985.33亿元,四川省929.97亿元,江苏省869.87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资产总计663

13、7.39亿元,为全行业的40.85;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29.73。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831.3亿元,为全行业的13.31;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辽宁省519.87亿元,山东省451.14亿元,河北省439.86亿元,黑龙江省412.04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54.21亿元,为全行业的42.48;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31.32。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利润总额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135.11亿元,为全行业的22.51;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湖北省53.88亿元

14、,山东省49.7亿元,河北省46.89亿元,江苏省38.29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3.88亿元,为全行业的53.96;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41.72。 600.25323.88135.11全行业5省市汇总最高省市图8 电力生产业地区比较(2):利润总额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人均销售收入最高省市是上海市,为1240832.95元,为全行业的247.89;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广东省1163998.47元,天津市1151826.39元,河北省913181.68元,浙江省866202.89元,5省市平均人均销售收入为1067208.4

15、8元,为全行业的213.2;其中,最高省市为5省市的116.27。 50.06106.72124.08全行业平均5省市平均最高省市图9 电力生产业地区比较(3):人均销售收入比较(万元)(二)所有制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30.64亿元,占全行业的38.04;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7.6亿元,占全行业的10.82。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资产总计7476.53亿元,占全行业的46.02;股份制企业资产总计1397.33亿元,占全行业的8.6。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

16、入2885.12亿元,占全行业的46.18;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6.48亿元,占全行业的10.19。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3.53亿元,占全行业的25.5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88亿元,占全行业的10.81。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人均销售收入386604.81亿元,占全行业的77.23;股份制企业人均销售收入460044.83亿元,占全行业的91.91。 38.0446.0246.1825.5877.23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人均销售收入图10 电力生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1):国有企

17、业各指标与行业比较() 10.828.6010.1910.8191.91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人均销售收入图11 电力生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2):股份制企业各指标与行业比较(%)(三)企业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352.07亿元、2838.38亿元、1148.32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25.33、53.17、21.51。到12月末为止,三种类型的企业资产总计分别为5022.01亿元、7039.66亿元、4185.21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30.91、43.33、25.76。 1352.072838.381148.32大型中型小

18、型图12 电力生产业企业结构分析(1):三种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292.8亿元、2925.24亿元、1029.84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36.7、46.82、16.48。利润总额分别为166.89亿元、338.96亿元、94.4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27.8、56.47、15.73。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为570546.95元、563012.89元、315175.43元,分别为全行业人均销售收入的113.98、112.48、62.96。 57.0556.3031.52大型中型小型图13

19、电力生产业企业结构分析(2):三种类型企业人均销售收入(万元)2004年1-12月产品销售收入前10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00.79亿元,占全行业的22.42;产品销售收入最高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3.5亿元,占全行业的5.5,为前10企业的24.52。前10企业、最高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133.79亿元、6.05亿元,分别为全行业的22.29、1.01。 6247.881400.79343.50全行业前10企业最高企业图14 电力生产业企业结构分析(3):产品销售收入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产品销售收入前10企业、最高企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32594.43元、815977.

20、39元,分别为全行业的146.36、163.01。人均利润总额分别为69970.37元、14375.85元,分别为全行业的145.5、29.89。 50.0673.2681.60全行业前10企业最高企业图15 电力生产业企业结构分析(4):人均销售收入比较(万元)二、电力供应业(一)地区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工业总产值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231.49亿元,为全行业的11.89;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山东省194.93亿元,河南省151.71亿元,云南省139.57亿元,河北省127.36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5.07亿元,为全行业的43.3

21、9;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27.39。 1947.59845.07231.49全行业5省市汇总最高省市图16 电力供应业地区比较(1):工业总产值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资产总计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1158.91亿元,为全行业的11.37;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江苏省1079.08亿元,山东省963.98亿元,上海市702.72亿元,湖北省596.36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资产总计4501.06亿元,为全行业的44.16;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25.75。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最高省市是广东省,为113

22、9.65亿元,为全行业的16;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江苏省799.72亿元,山东省767.13亿元,河北省419.39亿元,河南省408.42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34.3亿元,为全行业的49.63;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32.25。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利润总额最高省市是山东省,为14.85亿元,为全行业的12.87;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河北省13.78亿元,四川省10.32亿元,广东省8.84亿元,山西省8.26亿元,5省市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6.05亿元,为全行业的48.57;其中,最高省市占5省市的比重为26.49。

23、115.3856.0514.85全行业5省市汇总最高省市图17 电力供应业地区比较(2):利润总额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在全国31个省市中,行业人均销售收入最高省市是上海市,为2409298.49元,为全行业的345.48;5省市的另外四个省市及其情况分别为广东省1828029.21元,北京市1629709.51元,江苏省1294561.3元,浙江省1272334.39元,5省市平均人均销售收入为1686786.58元,为全行业的241.88;其中,最高省市为5省市的142.83。 69.74168.68240.93全行业平均5省市平均最高省市图18 电力供应业地区比较(3):人均销

24、售收入比较(万元)(二)所有制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14.92亿元,占全行业的93.19;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61亿元,占全行业的1.83。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资产总计9845.2亿元,占全行业的96.59;股份制企业资产总计111.44亿元,占全行业的1.09。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48.12亿元,占全行业的97.57;股份制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84亿元,占全行业的0.66。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

25、10.45亿元,占全行业的95.7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亿元,占全行业的2.21。2004年1-12月全行业7种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人均销售收入733816.13亿元,占全行业的105.23;股份制企业人均销售收入252913.89亿元,占全行业的36.27。 93.1996.5997.5795.72105.23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人均销售收入图19 电力供应业所有制结构分析(1):国有企业各指标与行业比较() 1.831.090.662.2136.27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人均销售收入图20 电力供应业所有制结构分析(2):股份制企业各指标与行

26、业比较(%)(三)企业结构分析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39.92亿元、937.14亿元、370.52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32.86、48.12、19.02。到12月末为止,三种类型的企业资产总计分别为6207.38亿元、3230.75亿元、754.13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60.9、31.7、7.4。 639.92937.14370.52大型中型小型图21 电力供应业企业结构分析(1):三种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116亿元、2561.28亿元、443.95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5

27、7.8、35.97、6.23。利润总额分别为80.92亿元、28.55亿元、5.92亿元,占行业的百分比分别为70.13、24.74、5.13。2004年1-12月全行业三种类型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分别为1045473.02元、569470.49元、249853.89元,分别为全行业人均销售收入的149.92、81.66、35.83。 104.5556.9524.99大型中型小型图22 电力供应业企业结构分析(2):三种类型企业人均销售收入(万元)2004年1-12月产品销售收入前10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27.83亿元,占全行业的43.92;产品销售收入最高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96.34亿

28、元,占全行业的11.18,为前10企业的25.46。前10企业、最高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55.11亿元、6.54亿元,分别为全行业的47.76、5.67。 7121.233127.83796.34全行业前10企业最高企业图23 电力供应业企业结构分析(3):产品销售收入比较(亿元)2004年1-12月产品销售收入前10企业、最高企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344417.27元、1295765.23元,分别为全行业的192.78、185.81。人均利润总额分别为23687.19元、10638.4元,分别为全行业的209.63、94.15。 69.74134.44129.58全行业前10企业最高企业

29、图24 电力供应业企业结构分析(4):人均销售收入比较(万元)第三节 重点企业动态分析一、华电集团公司2005年2月2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贺恭对外宣布,“将煤炭产业确定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已经获得国资委批准。”今年要着手编制煤炭开发战略,积极寻求和占有煤炭开发资源,与大型煤炭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贺恭是在部署华电2005年工作会议上,对旗下的上百家发电厂高管们做出上述表示的。在这些来自各省的基层电厂看来,自力更生建煤矿,可以不必受制于人,能够从根本上化解“煤电价格之争”造成的困境。作为中国五大发电企业集团之一的华电,去年经历了电煤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上涨的“难熬局面”,这给他

30、们带来了巨大成本压力。去年,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煤炭成了卖方市场。煤电矛盾突出。华电在贵州平坝、云南镇雄投资建设的2个煤矿已经开始产煤,加起来的产能是每年30万吨。而华电今年的电煤需求总量是8500万吨,仅靠这两家来平抑煤价显然远远不够。2005年将是华电成功实施“三年跨一步、五年上台阶、八年翻一番”战略计划第一步的决战之年。贺恭表示,在本年度公司将重点要做好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燃料管理为重点、加大电力生产工作、进一步降本增效等8项工作。今年华电集团所有在建的煤矿年产量要达到750万吨。另外,华电今年还将加紧建设煤电基地;在煤炭资源紧缺地区、沿海地区和资产集中地区建设储煤配送中心;试水境外煤炭开发

31、、贸易。这些目标将由一个马上成立的专司煤炭业务的经营实体去实现。二、华能集团公司华能集团正牵头组建内地能源企业集团,计划在山东威海投资兴建一家装机容量为195兆瓦的气冷式核电站。这预示着中国将建设内地首个球床反应堆,并且也是世界上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球床反应堆。华能集团将占该能源企业集团50%股权,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及清华大学分别持有35%及5%,10%权益可能预留给策略投资者,有传闻认为该策略投资股东可能来自南非。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正待政府最后拍板。该企业集团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这座拟建的反应堆可能在五年内开始发电。球床反应堆因为其燃料采用台球般大小、以铀为核心的小石墨球,故该反应堆

32、被命名为“球床”。这家核电站所采用的技术是新的防熔化方案,它取代了标准的水冷式核电站。这种反应堆体积小,适于建在偏远农村地区,其采用的技术能防止核扩散。若核电站建成投产,则有望集经济、安全和易扩展于一体,满足急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避免造成环境灾害。目前,中国和南非在开发球床反应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据悉,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正运行全球唯一的试验性球床反应堆,并正为规划中的核电站提供技术。不过,专家认为,该类反应堆废料处理技术复杂且成本昂贵,南非电力公司Eskom、美国Exelon及英国核能公司(BritishNuclearFuels)曾计划在南非开普敦建造一座球床核电站,最后因环保问

33、题而推迟。如果中国此次核电站成功实现商业化,将是数十年来首个全新的反应堆设计。三、大唐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于1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2004年是中国大唐发展史上非常关键、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按照“5句话40字”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预想更好的成绩。2005年是集团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关键年,集团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紧扣主题,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三个突

34、破”的工作,促进集团公司各方面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四、南方电网公司从海南召开的南方电网200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南方电网公司正式下达了2005年度西电东送交易计划。根据计划安排,今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力电量将实现稳步增长,计划电量为452亿千瓦时,其中送广东40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最大电力将超过1000万千瓦,比去年净增120万千瓦。2005年南方电网电力供应形势比历史上最缺电的2004年还要严峻。五省区经济快速增长,拉动用电需求,电源性缺电矛盾依然突出,今年全网投产统调发电装机678万千瓦,夏季高峰前新增电源只有243万千瓦,预计全网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780万千瓦,比去年增加280万千瓦,

35、其中广东电力缺口约为450万千瓦,枯水期特别是3、4月份,南方电网电力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袁懋振表示,南方电网在今年全网缺电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将紧紧依靠五省(区)政府支持,加强沟通,增进合作,全力以赴做好全年电力供应工作,千方百计增加电源电网供应能力,全力组织好西电东送,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势,统筹调配全网电力资源,加大电力电量余缺调剂力度,提高电网安全供电能力,将缺电影响降至最低。在电网统筹运行方面:一是枯期广东下半夜低谷送电广西,缓解广西枯期压力;丰期广西还电给广东,支持广东迎峰度夏。二是枯期在电量按计划输送的基础上,云南、贵州加大外送电力,缓解广东调峰压力。三是加强

36、逐月、日负荷预测工作,全网统筹优化检修计划及备用容量,提高电网供应能力。同时,加大与国家电网的协调力度,利用区域电网间的负荷特性进行余缺互补。在切实抓好电力供应的同时,南方电网全力加快电网工程建设,2005年南方电网项目投资达305.38亿元,重点建设西电东送通道和各省骨干网架工程,重点加快广东电网建设。据悉,22项重点工程,上半年迎峰度夏前投产15项,下半年投产7项。主要新开工项目包括500千伏贵广二回直流工程、海南联网工程、广东500千伏铜鼓电厂至香山线路工程、云南500千伏红河输变电工程、广西220千伏百色水电厂送出工程等。第四节 重点地区动态分析一、山西省(一)两年投资百亿 山西电网建

37、设实现突飞猛进山西电网目前已步入以500和220千伏为骨干网架,高中低压协调,一二次系统同步发展、升级换代的新阶段,正在向“高电压、大潮流、远距离,高可靠性”的现代化电网迈进。两年中,山西省电力公司投资100多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投资总量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有效地缓解了用户对电力需求的压力,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山西省实施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把全省工业纳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轨道。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电力工业,在电力需求猛增的形势下已力不从心。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三年分别递增了12.8%、15.6%和1 3.9%,全省11个市有8个市用电保持了10%以上的增幅。能

38、源大省的山西一下跌入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特别是2 004年,该省用电负荷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前11个月,山西电网日均限电126万千瓦,占全省用电最大负荷的1 1.8%;一次限电最大负荷265万千瓦,占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23.9%。面对日趋严重的缺电局面,山西省电力公司从省内网架基础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加强电网建设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2003年至2004年,在电网的主网架建设、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上,投资100多亿元,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先后新建和扩建了5座500千伏变电站,容量225万千伏安,线路7条735公里;新增8座220千伏变电站

39、,容量252万千伏安,线路21条361公里,以及一大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中,12月15日建成投运的南部500千伏线路工程,构成了环绕整个山西中南部地区的500千伏电网,标志着山西自北向南的电力输送双通道全线贯通,从而打开了山西电网北部富电送不出,南部缺电用不上瓶颈的长期困扰,北电南送能力从50万千瓦提高到150万千瓦。截至目前,山西仅500千伏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就分别比“九五”末增长了4倍和2.2倍。电网建设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支持了全省工业经济总产值同比2003年增幅40%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亦显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中城市普遍实现了220千伏环网供,市

40、区10千伏配电网“ 手拉手”率达到82%,极大地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提高40%以上,人均用电量增长38%,到户电价平均降低0.08元,年降低农民负担1.5亿元。(二)山西2004年外送电量250亿千瓦时 为我国最多的省份电力大省山西2004年外送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外送电量最多的省份,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西省电力公司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山西是全国外送电最早、外送电量最大的省份。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介绍说,山西担负着向北京、华北和华东送电的任务,其中北京用电量的14来自山西,山西电网将成为多通道外送电的开放性电网。“西电东送”北通道首批开工项目、河曲电厂一期26

41、0万千瓦1号机组60万千瓦机组,已于上月正式并网发电,将大大缓解华北地区电力紧张的局面。山西今年建成投产发电机组共有7台,其中省内自用电项目130万千瓦,“西电东送”项目110万千瓦。2003年开工建设的“西电东送”北通道6个项目中,山西省内有4个,总装机容量为460万千瓦。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山西还加快建设“西电东送”电力通道。今年完成了河曲神头保定的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承担四个百万电厂电力交换任务的神头二电厂500千伏升压站,使之成为华北电网的重要枢纽。目前,山西已建成大同到北京房山、托克托浑源灞州、阳城至江苏和河神保等4条通道50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向河北南网送电

42、的220千伏线路。根据规划,山西省还将结合“西电东送”电源项目,促进建设大同二电厂至北京房山第三回、神头二电厂至保定徐水双回、太原侯村至石家庄、长治经邯郸东至山东、晋城至华中的500千伏线路。二、江苏省(一)2004年电力生产和建设再创佳绩2004年江苏在经受了8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考验,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了电网安全运行和全社会有序用电的同时,电力生产建设再创佳绩,实现了高平台上的高增长。据统计,2004年江苏完成全社会用电量1820.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3%;完成发电量161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0%;完成电力固定资产投资462.6亿元,同比增长44.8%;江

43、苏电网新投运500千伏变电容量475万千伏安,新增装机容量400.3万千瓦。上述各项指标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提供了保证。占全社会用电量近八成的工业用电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是拉动江苏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2004年江苏省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145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52%。从全省13个市的用电量来看,增幅超过20%的城市由2003年的4座增加到2004年的7座,增幅列前三位的泰州、苏州、宿迁三市分别增长29.54%、27.09%和25.44%。从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来看,用电量增幅已一改前几年苏南一枝独秀的局面,苏中地区跃居全省

44、首位,增幅达21.46%,成为新的亮点,增幅最少的苏北也增长了19.84%,这说明苏中、苏北地区的工业正加速发展。用电需求的增长拉升了用电最高负荷,2004年,江苏电网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达2453.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37.0万千瓦,同比增长10.69%。江苏发电企业克服电煤供应紧张和涨价等困难努力多发电,统调发电最高负荷达2003.7万千瓦,增长9.86%;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企业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达6276小时,比上年提高29小时。2004年是江苏电力建设最快的一年。累计投运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线路达5344.39千米、变电容量达2022.51万千伏安,其中投运500千伏线路623.3

45、4千米、变电容量475万千伏安,投运220千伏送电线路1289.52千米、变电容量799万千伏安。电源项目完成投资307.7亿元,投产发电装机容量400.3万千瓦。(二)江苏2005年用电将增长15%2004年江苏冬季用电最大缺口400万千瓦,此次会议主要,预计2005年用电2070亿千瓦时。按照江苏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综合分析三个产业带开发、2004年新装电力用户扩报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后全省用电的变化情况,初步预计2005年夏季高峰全省统调最大用电需求为3600万千瓦,考虑一定的同时系数后增长18%,预计全年用电2070亿千瓦时,增长15%。根据项目单位的建设进度,预计2005年全省新

46、增统调机组1364万千瓦,其中上半年投产580万千瓦,下半年投产784万千瓦,2005年夏季高峰可供电3000万千瓦,最大电力缺口约为600万千瓦,比2004年严重缺电局面有所缓解。预计9月份后,江苏电力可实现基本平衡并略有富余。因此,如按项目建设进度,2005年全省电力供应将呈前紧后缓的局面。但由于在建机组有一些不完全符合国家审批程序要求,在最近国家清理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情况下,2005年江苏投产机组容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提前开工和擅自开工的电源项目缓建甚至停建,则2005年电力缺口进一步加大。三、四川省(一)各路资本蜂拥投资四川电业拥有1370条大小河流的四川省,全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5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技术可开发量为1.03亿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27%左右。四川省委的“十五”电力发展规划:到2010年四川省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500万千瓦,其中,水电2100万千瓦,火电1400万千瓦,川电外送规模400万千瓦。预计到2005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300万千瓦,其中水电1480万千瓦,火电820万千瓦。面对巨大的产业空间,各路资本蜂拥四川。国电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