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299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番茄酱行业研究报告二一三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番茄酱市场分析4一、定义及特点4(一)食用4(二)保健用品5二、市场基本特点5(一)市场容量5(二)市场细分6(三)市场特点7(四)行业目前情况9(五)行业发展前景10(六)发展中的问题12三、市场竞争分析13(一)行业竞争状况分析13(二)行业竞争结构13(三)行业发展方向14第三章 番茄酱行业分析16一、产业链分析16(一)行业产业链结构16(二)行业产业链特征16二、法律法规和政策20(一)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l4881-199420(二)番茄酱罐头卫生标准 GB13099199121(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531-

2、2007 番茄酱加工技术规范21(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1(五)罐头厂卫生规范 GB8950-8822三、行业风险分析22(一)宏观环境风险22(二)行业竞争风险22(三)原料风险23(四)技术风险23(五)国外贸易保护主义23(六)人民币汇率风险23四、提高新疆番茄产业竞争力24(一)加大科技投入、优选优育,提高品质24(二)延长番茄酱后续加工链条24(三)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培育国内市场25(四)政府应该加强对番茄产业链中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25(五)加强质量管理,攻克贸易壁垒25第四章 标的企业分析26一、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中粮屯河26(一)企业简介26(二)经营情况27(三)

3、发展情况28(四)董事会讨论分析28二、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T中基33(一)企业简介33(二)经营情况34(三)发展情况35三、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40(一)企业简介40(二)经营情况41(三)发展情况42第一章 番茄酱市场分析一、定义及特点蕃茄酱是由新鲜的成熟番茄去皮籽磨制而成。可分两种,一种颜色鲜红,为常见;另一种由番茄酱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番茄沙司,为甜酸味,颜色暗红。前者可作炒菜的调味品,后者可以蘸食。番茄酱大都呈深红色或红色,酱体均匀细腻、黏稠适度,味酸甜、无杂质、无异味。番茄酱是鲜番茄的酱状浓缩制品呈鲜红色酱体,具番茄的特有风味,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调味品,一般不直接入口

4、。番茄酱由成熟红番茄经破碎、打浆、去除皮和籽等粗硬物质后,经浓缩、装罐、杀菌而成。番茄酱常用作鱼、肉等食物的烹饪佐料,是增色、添酸、助鲜、郁香的调味佳品。番茄酱的运用,是形成港粤菜风味特色的一个重要调味内容。加工番茄的主要品质特性包括固形物含量、果色、番茄红素含量、硬度、果重、酸度等。固形物含量指番茄果实中除去水和挥发性物质以外的所有成分(通常占果实鲜质量4%7.5%),是加工企业最关心的指标之一。栽培番茄的固形物中,大约75%为可溶性固形物、25%为不溶性固形物。可溶性固形物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另有少量的蔗糖、有机酸、脂肪、无机盐和色素等。不溶性固形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

5、胶和多糖等,决定着果实的粘度。可溶性固形物和不可溶性固形物是影响番茄汁和番茄酱等浓缩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因为番茄产品主要是以固形物含量为基础进行销售的,所以,番茄果实的固形物含量越高,产品的商业价值就越高。据估计,固形物含量增加1%,相当于产量增加20%。多数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只占番茄鲜质量的4.6%7%,少数番茄品种和野生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可高达9%15%。番茄酱中除了含有“植物黄金”番茄红素外还有维生素B群、膳食纤维、矿物质、蛋白质、果酸、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富含蛋白质、糖类和纤维素及天然果胶等,和新鲜番茄相比较,番茄酱里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6、番茄酱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食用番茄酱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调味品,其传统市场在欧洲和美洲,尤其是西欧、南欧和北美。近年来,东欧、俄国、非洲和亚洲市场也发展迅速。番茄酱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使用番茄酱调味的食品中,既有消费者自己制作的食品,也有比萨饼、意大利面等快餐食品,还有以番茄酱为调料或底料的各类罐头食品。番茄酱为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中国。最初多用于西餐,后逐渐为中餐所接受,并较之西餐运用有很大发展和丰富。番茄酱是一种富有特色的调味品,一般不直接。常用作鱼、肉等食物的烹饪佐料,是增色、添酸、助鲜、郁香的调味佳品。(二)保健用品番茄酱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

7、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及某些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获得维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肌体抗癌能力的决定因素。番茄酱中富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增加胃液酸度,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并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之功效。番茄酱所含的番茄红素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是优良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癌效果是-胡萝卜2倍;给人体补充番茄红素,可以帮助身体抵抗各种因自由基引起的退化老化性疾病,增强免疫系统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能降低眼睛黄斑的退化、减少色斑沉着。欧洲多家医学研究中心所做的临床试验

8、显示,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通过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生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起到抗癌防癌作用。番茄红素亦可对抗肺癌和结肠癌,对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二、市场基本特点(一)市场容量目前,世界上番茄的生产地主要分为三大块美国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以及中国的新疆、内蒙古等地区,三大产地的番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据世界加工番茄理事会统计,在最近的10年期间,全球加工番茄制品的消费量以年均3的速度在增长,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传统的消费大国,并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而俄罗

9、斯、东欧、中东、非洲以及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随着对番茄高营养的认识加深以及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对番茄制品的需求亦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9年开始,中国番茄的总产量在下降,但较之前的2003年到2008年的产量比较,仍有一定的增长,总体上产量在500到700万吨/年。各地区对于番茄制品的消费,人均消费量北美居首,欧盟其次,之后是日本、中国香港、台湾和中国本土,各区消费量分别为北美34KG/人.年,欧盟23 KG/人.年,日本4 KG/人.年,香港3KG/人.年,台湾2 KG/人.年,中国0.6 KG/人.年。我国对于番茄制品的消费还处于起始阶段,这是一个对于

10、企业有潜在的空间可以去挖掘的市场。(二)市场细分世界酱用番茄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纬3450 度之间的内陆半干旱区域。目前世界番茄的主产地为美国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以及中国新疆、内蒙古河套地区。根据WPTC统计,2011 年世界三大主产区番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对世界番茄供给格局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近年来全球番茄供给市场的波动主要自于中国。世界三大产区及特点:1、美国加利佛尼亚地区美国加利佛尼亚番茄加工量虽然很大,但是制造的番茄酱等制品主要用于供应国内市场,且进出口量都较小,基本上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状态,因此虽然其在整个番茄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但对全球番茄制品供求的影响力却较小。2、

11、欧洲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基本上处于整个番茄产业的供求核心。番茄酱主产国主要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伊朗和土耳其等7个国家。近十年产量总体保持稳定,但全球产量占比从2003 年的44%下降至2011 年的34%左右。欧洲也是番茄的主要消费市场,据TomatoLand统计数据,欧洲人均消费番茄制品量为23kg/年。同时,欧盟是全球番茄酱深加工和贸易中心,占番茄制品全球贸易总量和出口量的50%以上,在番茄酱市场中拥有很强的话语权。3、中国新疆及内蒙古河套地区我国是番茄制品的“加工大国”和“消费小国”。新疆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番茄产区,集中了我国约70%的产能和产量。 我国番茄酱以初加工原料酱出口为主,

12、中国的番茄制品90%左右用于出口,处于原料输出国地位。欧洲是我国番茄酱出口的主要市场。世界三大产区产量情况分布图 世界三大产区产量占比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产量的分布情况依次为地中海7国、美国,中国第三。三者的合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80%的比例。从2003年到2012年的这段时间,在09年之前,各地的生产呈现上升的走势,而之后至2012年,番茄酱的生产处于下滑的通道。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美国加利佛尼亚的种植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地中海地区从2003年到2012年所占的份额下降了10%,而中国的产量在2011年达到高点,之后开始下降。(三)市场特点1、产业发展时期 我国番茄加工业起步于20世纪6

13、0年代初。当时,为了适应出口需要,国家支持沿海地区企业发展番茄加工产业。通过引进国外装备生产番茄酱,出口中东地区和其他市场。由于沿海地区番茄种植自然条件不理想,原料质量差,对番茄酱的品质产生了不良影响,使我国番茄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1978年新疆开始发展番茄生产和加工业,1980年建成第1条国产线。10年后,新疆番茄加工企业增加到30余家,产量、出口量连年持续增加,产品成为亚洲、欧洲和美洲市场的抢手货。从此,以新疆为代表的中国番茄加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06年,全国共有番茄酱生产企业66家。全国年加工番茄酱生产能力超过1OO万吨,年出口量60多万吨。根据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4、2009年新疆番茄酱总产量达到101.46万吨,同比增长82;番茄酱加工生产企业新增31家,达到100家,增长了44.9。番茄加工生产线17O多条,年生产能力已突破15O万吨,总产量达到101.46万吨,同比增长82;番茄酱年出口创汇超过4亿美元,成为新疆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由此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地区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番茄酱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层次番茄酱产品的附加值差异很大,目前番茄酱产品主要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级的产品是大包装番茄酱;其次是小包装的番茄酱罐头;较高层次的产品是番茄沙司类制品。初级产品的核心是对资源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具有明显的资源品属性;

15、而小包装番茄酱和番茄沙司则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对生产工艺、口味配方、销售网络以及品牌高度依赖,产品的附加值也是逐级提高。目前国内主要番茄酱厂商都以生产和出口大包装番茄酱为主。虽然新中基等公司也开始尝试生产小包装番茄酱和番茄沙司,但主要是贴牌生产然供出口。目前国内市场对番茄酱的消费虽然增长较快,但总量仍然很小。2、区域特征明显中国番茄加工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新疆地处北纬3747之间,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质土地十分丰富,加工番茄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和南疆焉耆盆地得到广泛种植。加工番茄具有“三高”,即可溶性固性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产量高;“两少”,即病害少、虫害少;“一低

16、”,即霉菌视野低的特点,适合种植加工用番茄,产品质优价廉。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加工番茄种植方面具有与新疆相同的资源环境优势,部分地区出产的番茄固形物含量较高,十分适合加工。此外,甘肃张掖、高台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也有加工番茄种植。中国番茄制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受全球番茄制品市场影响较大。我国番茄出口量占全球份额的比例总体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占比由2003年的21%提高到11年的39%,9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我国番茄酱出口世界份额占比图2011年,全球番茄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700万吨、3500万吨,产量略大于消费量。截至2011年底,全球番茄库存量累计2000万吨,可满足7个月的消费量,这种高库存

17、使得全球番茄制品行业(包括中国)难以摆脱亏损局面。从长远看,番茄制品属于快消品,需求刚性较强,加之各国番茄种植政策的调整,未来市场供需将会趋向于平衡。2011年,中国番茄制品产量达到129万吨,出口量为113.15万吨,出口比例达到87.7%。(四)行业目前情况中国番茄酱加工厂现有166家左右,但市场集中度很高。包括中粮屯河和新中基在内,企业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拥有番茄种植基地等优势,稳居行业龙头,2011年这两家番茄制品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8.9%和24.6%。不过,中粮屯河偏重发展番茄制品上游原料市场,而新中基则更注重番茄制品下游深加工市场。近10年以来,全球加工番茄制品的消费量以年

18、均3的速度增长,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传统的消费大国,并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而俄罗斯、东欧、中东、非洲以及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随着对番茄高营养的认识加深以及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对番茄制品的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世界加工番茄理事会发布的全球番茄酱产量报告显示,在2010年大幅减产12.0%后,2011年全球加工用番茄产量继续下降。2010年全球加工用番茄消费产量、需求量分别为3739、3900万吨,产量缺口为161万吨,产量缺口推动国际番茄酱价格持续回升。2010年四季度起我国番茄酱出口价格开始回升,2010年出口均价788美元/吨,2011年1-4月出口均价为825美元/吨。番茄产

19、品行业在2009年产量大增,之前较多的库存对价格提高有不利因素,20102011年番茄酱减产,供求关系逐步改善,价格开始复苏,行业呈现“U”型走势。2007年中国番茄酱出口均价在每吨600美元左右,2008年番茄酱出口到达颠峰时期,价格上涨至1300美元吨,每吨番茄酱出口盈利在650美元。由于当时番茄酱市场利润巨大,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中小番茄酱加工企业激增,使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从原来的49家增加到69家,净增加20家。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的格局发生变化,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供过于求,番茄酱市场出口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内无序竞争挤压企业利润。2008年,国内由于中小番茄酱加工厂扩

20、张速度快,导致这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33增长到40以上。各个小厂家隶属关系不同,设备良莠不齐,形成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战,各行其是, 番茄产业的集团优势还未形成。当市场看好时,各个厂家抬价争原料, 造成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成本不断上升。全球番茄酱市场自2009/10年以来供过于求、库存水平较高,市场行情低迷,2012产季除加州以外的世界主产国番茄加工量均有所下降。(五)行业发展前景目前新疆、内蒙古等番茄企业的加工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出口,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番茄制品消费市场也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这就需要中国的番茄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加大开发国内市场的力度,走

21、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经营路线。中国番茄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凸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企业往往把价格作为制胜的法宝,以低价吸引客户,造成番茄出口卖价整体持续走低。长期的低价竞争使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经营风险加大,并使利润转移到了国外的经营销售企业当中去,使得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弱,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大主要贸易国家实施反倾销或贸易保障措施的可能。因此,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国内番茄企业的团结和一套完整严格的规范市场运作的相关法规或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番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国内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2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餐、快餐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市场对番茄制品的消费也日益增长。自2007年以来年均增速为17.6%,远高于世界水平。随着中国饮食口味日益多样化以及在华外国人口增加,开拓番茄酱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如果中国内需市场发展起来,番茄酱出口议价能力将大大增强,行业景气将有持续提升。从长远看,中国加工番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国内加工番茄制品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2、欧洲补贴措施使部分需求向中国转移欧盟每年用于番茄生产补贴总额约3亿欧元。2007年6月,欧盟农业理事会决定将农业补贴政策由“按作物产量”改为“按土地面积补贴”,规定在2008-2011 年补贴与产量的脱钩比例50%过渡

23、100%,并最终与产量脱钩。 2012 年欧盟种植补贴将与产量完全脱钩,其中番茄种植补贴将由改革前的34.5 欧元/吨降至27.5 欧元/吨左右,下降20%左右。相当于每吨实际种植和生产成本提高了8 欧元左右,将导致欧盟番茄种植面积减少,长期将导致欧洲相当部分番茄种植面积向地中海沿海其他国家或中国转移。长期有利于我国番茄制品的出口。3、我国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原料、生产和运输成本的优势,中国番茄酱销售价格在全球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中国番茄原料价格、工厂建设和管理以及人工费用等,成本低于欧美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制造成本优势明显。4、产品品质的优势此外,中国番茄酱以红色素高著称,色差、粘稠度和

24、霉菌均达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而且中国的番茄以人工采摘为主,与欧美国家以机械采摘为主相比,质量更好,因为人工对番茄成熟度的识别比机械要高的多,同时中国番茄酱质量高,番茄红素的含量超过同类产品,质优价宜。(六)发展中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番茄加工产业组织无序。一是番茄加工企业迅速增加,造成原料供应严重不足,企业产能利用率低。2008年新疆有番茄酱生产企业96家,生产线155条,总产能110万吨,但产量只有55.7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50%。二是番茄加工业区域布局不合理,加剧原材料的竞争。按番茄服务运输便利标准,一般来说番茄产区的原料供应按60-80公里为半径来设厂比较合理,但新疆目前

25、番茄加工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新疆五家渠市区内,约8公里就有一个加工厂,最近的相距仅500米。 2、番茄制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相互间沟通不畅,未形成集团竞争优势。由于各企业过度竞争、缺乏合作意识,导致自相残杀,抵御风险能力差。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波动剧烈,各企业纷纷争原料、抢市场、低价吸引客户,造成番茄酱出口卖价长期低于欧美等国。 3、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品牌优势缺乏。中国番茄生产规模虽高速扩张,但番茄制品品种单一,出口番茄制品中初级产品(即大桶酱)占95%以上,价格仅是超市终端产品的七分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仅有“屯河”、“CHALKIS”、“丹泉”牌中国初级番茄制品

26、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番茄酱深加工的终端产品却未能培育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 4、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订单合同”缺乏制约力。近年来,一些大企业采取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的模式,但由于信用意识淡薄,当市场收购价格高于约定价格时,农户不履行“订单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当市场番茄价格下跌,加工企业压级压价或收购不及时也非个别现象。 5、各国进口标准提高及自身番茄产品质量下降,使出口门槛限制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各国进口番茄酱门槛日益提高,欧盟、沙特、东亚等一些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特别是日本对番茄农药残留项目检测已经增加到328项。与此同时,我国番茄制品质量有所下降。一些小企业

27、在种植、采摘、运送、加工过程中放松品质控制,使得新疆出口番茄酱在国外“绿色壁垒”前频频碰壁。 6、相应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手段缺乏,番茄加工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变动风险。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7.6下降到1:6.8,以2008年新疆番茄酱出口金额46237万美元计算产生的汇兑损失至少为4624万美元。三、市场竞争分析(一)行业竞争状况分析中国番茄酱产品以出口为主,非洲、欧洲及亚洲是主要出口市场,但国内加工番茄制品消费量较小。中国加工番茄行业自2000年开始大规模发展,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高峰,中国产量的上升是全球供给增加的主要原因,加州、欧盟则相对稳定。中国加工番茄行业面临较为严重的产

28、能过剩局面,行业竞争激烈,达产率低,番茄酱出口呈现了低价竞争、低端市场的特点,番茄酱加工企业并未随销量的上升而获益,行业已进入调整期。此外国内番茄加工企业面临番茄原料价格快速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压力,承受着成本快速上升及销价下滑的双重夹击,国内主要番茄酱生产商遭遇成本倒挂、业绩大幅下滑的局面。但是,全球番茄制品消费仍呈现刚性增长的特点,亨氏等高端客户在全球范围内仍有较大的采购量,随着全球番茄酱去库存的逐渐结束,番茄酱价格已出现回升态势。国内番茄制品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过去几年维持了较高的复合增长率,随着城镇居民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国内番茄制品消费会出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29、(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竞争结构:1、国外需求的增长情况我国番茄制品主要用于出口。由前所述,番茄制品在国外具有刚性需求,今年来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总体上看,番茄制品的国外需求规模较大并且比较稳定,行业周期性主要由供给方面造成。而正是由于稳定的需求增长,当去产能完成时,行业触底回升,呈现U型走势,而非L型走势。2、企业逐利带来产能过剩2007年中国番茄酱出口均价在每吨600美元左右,2008年番茄酱出口到达颠峰时期,价格上涨至13OO美元吨,每吨番茄酱出口盈利在65O美元。由于当时番茄酱市场利润巨大,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中小番茄酱加工企业激增,使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从原来的49家增加到

30、69家,净增加20家。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的格局发生变化,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供过于求,番茄酱市场出口价格持续走低。3、行业内无序竞争挤压企业利润2008年,国内由于中小番茄酱加工厂扩张速度快,导致这部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33增长到40以上。各个小厂家隶属关系不同,设备良莠不齐,形成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战,各行其是, 番茄产业的集团优势还未形成。当市场看好时,各个厂家抬价争原料, 造成原料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番茄加工业主要依赖出口,在大量增产时出口压力增大,只能降价竞争;而且2008年中国番茄酱质量相对较差,影响了出口声誉,只能通过进一步压低价格来销售。由于产能急

31、剧扩张,产量过快增长,加上国外金融危机影响,2009201O产季番茄酱市场供过于求现象严重。在全球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因渠道库存已逐渐恢复正常,补货需求淡化,且欧美番茄酱自给充足,使国际市场对中国番茄酱的需求减弱。行业进入下行区间。4、低价格易引发外国进口限制中国出口商的低价格容易引发外国的反倾销措施。国外可能会采用法令的形式来抵制进口其他国家的番茄酱,保护本国的产品。如,意大利农业部长在签署的法律文件里,将番茄酱定义为带皮、无核、不含调味剂、生的番茄肉酱,这条措施对从中国进口的番茄制品的出口是不利的。5、去库存化促进行业触底回升行业下行期间,伴随出口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行业经历痛苦的去库存化阶

32、段。2012年,中国经历种植面积下降、干旱的双重影响,番茄产量下降,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中粮屯河和新中基提出限产保价,使得2012年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减少到85万亩左右,相比于2011年下降了一半多。采取市场以外的力量降低产量,从而改变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促使番茄制品价格回升。(三)行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目前番茄酱产业基本上是双寡头垄断的格局,新中基和中粮屯河加起来占有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虽然还有不少的番茄酱生产商,但除第3名新疆天业约有67万吨产能外,2万吨以上产能的番茄酱厂家并不多,短期内对新中基在目前和今后都很难构成实质性威胁。因为我国番茄酱生产区域仅限于新疆地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甘

33、肃的少量地区,按番茄产区6080公里为半径来设厂的话,目前已被基本覆盖得差不多了,新进入者的拓展空间将非常有限,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的番茄酱产业仍以新中基和中粮屯河为主导。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形成番茄产业集团优势根据资料显示,增产过快且质量不稳定是价格下跌的内在因素,而小厂的无序竞争则是价格下跌的催化剂,这造成中国番茄制品相对质量较差,影响了出口声誉,因而中国制品在国际上话语权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番茄加工业应加速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无序竞争格局,促进形成相对良性、均衡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有利于把控产品质量,从而树立中国番茄加工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

34、形象。2、产业链加速升级,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的番茄加工企业目前所处的阶段属于前端初加工,更多的还是作为欧洲番茄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商,中国出口的大包装番茄酱进入欧洲市场以后被重新分装成小包装,而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收益被进行再加工的企业收入囊中。中国番茄酱深加工领域还没有一个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品牌,导致国际番茄制品市场上出现 “购中国的番茄酱、贴国外的商标、售国际市场的价格”的现象。拥有自主品牌的马口铁罐装番茄酱、原汁整番茄、番茄汁、番茄沙司、番茄粉、番茄红素和以番茄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不到1O。企业创建品牌和开发市场的能力有限。这也显示了中国的

35、番茄加工企业在产业中的不利地位。由于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向下议价能力有限,缺乏国际定价权。因此,国内企业应当加速产业链升级,延长番茄制品后续加工链条,使企业生产覆盖初加工、深加工各个环节,有利于企业掌握终端客户的需求,树立良好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国际定价权。第三章 番茄酱行业分析一、产业链分析(一)行业产业链结构番茄酱行业的产业链包含:原料生产及销售 采购加工 产品市场 最终消费。(二)行业产业链特征对番茄产业链结构的分析如图所示:具体包括:1、原料生产及销售层2000年以来蔬菜的种植面积一直居第二位,最近5年的种植比例稳定在128左右。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番茄产地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地区的新疆

36、、内蒙古、甘肃、宁夏、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其中新疆是主要生产地,目前中国番茄酱95以上的产量集中在西北、东北地区。充足的日照使得新疆等地番茄酱具有“三高二少”的优势: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病虫害少,霉菌少。从原料的红色素含量来看,中国新疆62mg100g, 希腊52mg100g,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土耳其、美国为40mg100g。同时新疆的番茄每100g果肉含谷维素55g,新疆由于气候干燥,番茄裂果少、霉烂少,番茄酱霉菌视野小于25,最低可在12以下,远远低于国外一些国家的规定标准,如加拿大50。意大利、法国60,美国、英国40,中国40。但是,由于番茄原料酱生产

37、厂家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目前各厂家的经济效益很低:第一,各番茄酱厂还不能适应国际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弱。番茄酱依赖出口,部分番茄酱厂家虽然获外贸出口权,但因缺乏外贸人才,产品依然靠代理出口公司转口销售,销售信息慢,途径杂,利润薄。第二,各酱厂生产发展不均衡,产品单一。目前国内市场对番茄酱大包装需求量极少,而小规格番茄酱又未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有些厂商甚至低价购进积压的大桶装番茄酱,重新改装成小包装,造成了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影响了整体利益。第三,是各个厂家隶属关系不同,设备良莠不齐,形成条块分割、地域分割,各自为战,各行其是,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国际市场波动,各个厂家抬价争原料,压价抢市

38、场,导致成本相对加大,番茄产业的集团优势还未形成,目前新疆各番茄企业大都是市、县、乡、团场的下属企业,各企业生产上协调不够,未能形成合力,利润的大头都让中间商和外商拿走了,企业反而得小头。第四,中国的番茄加工企业目前所处的阶段还处在前端的初加工,更多的还是作为欧洲番茄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商,中国出口的大包装番茄酱进入欧洲以后仍将会被重新分装成小包装,而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收益将被进行再加工的企业收入囊中。这也显示了中国的番茄加工企业在产业中的不利地位。2、采购加工层翻罐厂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东、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翻罐厂家较少,西北地区则主要是一些原料酱生产企业直接生产小包装番茄酱。第一板块是西北

39、片区,尤其是新疆,是中国番茄原料酱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但在这些地区又有不少翻罐厂家。这些厂家规模都大多比较小,他们多数就地取材,采购番茄酱生产厂家的大包装番茄酱,分装成各种规格的小包装产品,进行销售。国际出口番茄酱贸易产地集中于西北地区,以新疆为主。国内198g以上马口铁包装番茄酱生产厂商集中在这一区域,代表企业如新疆屯河番茄制品公司、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等。他们的存在大大丰富了小包装市场,但是这些翻罐厂家中,也有不少仅仅追求短期利益,往往采购质量低劣的大桶原料酱,加工工艺不符合标准,导致产成品质量欠佳。这些产品价格非常低廉,而消费者目前比较缺乏对产品质量的辨别能力,使得此类产品在很大程度

40、上扰乱了市场。第二板块是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番茄沙司、番茄调味酱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和东莞,代表企业如上海味好美食品公司、东莞永益食品公司等。华东地区翻罐厂家产品除内销外,部分通过中粮上海分公司、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等出口,华东地区翻罐的小包装产品销售区域比较广,形成华东地区为中心,向华南、华北辐射的区域结构。第三板块是华北地区,翻灌厂家是以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分装番茄酱生产基地。国内75g以下塑料袋番茄酱产地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代表企业如天津利民集团、北京详得番茄制品厂、天津市调味品研究所等。天津是番茄原料酱出口的主要港口,当地数量众多的调料生产厂家就地取材,采购大桶原料酱

41、分装后销售。但翻罐厂家的规模大都较小,并且销售区域局限于天津本地,少量销售至东北地区。这些厂家目前番茄原料酱采购主要来自天津港,是一些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国内其他城市或地区也有一些番茄沙司生产厂家,但他们的产量均较低,主要是一些区域市场销售,对番茄大桶原料酱的采购量也较小。由于番茄原料酱采购量的大小以及对产品品质要求不同,各深加工企业或翻罐厂家会采取不同的采购流程:一是直接从产地购买。采购量较大的厂家会直接从新疆等生产基地购买大桶原料酱,如味好美、梅林、镇江罐头厂等生产厂家,他们每年在番茄产季均会去新疆选择原料酱供应商,并订购来年的番茄原料酱。其中,一些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的深加工企业,对采购原料

42、酱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他们所采购的番茄原料酱多为高浓度的外销标准番茄酱,而其他许多厂家对原料酱的品质要求不高。其次,到批发市场购买。批发市场的产品主要流向饭店、食品加工厂或分销到周边地区,多以8504500g大容量马口铁包装番茄酱为主,番茄沙司和调味酱产品相对较少。长期以来,新疆企业在销售番茄原料酱时一直沿用“等客上门”的被动销售模式,并没有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客户网络,丧失了许多市场机会,不过现在正在积极地改善。3、产品市场层(1)主要的番茄出口市场。传统上中国番茄酱最大的出口国是意大利、俄罗斯、加纳和阿联酋。2006年,俄罗斯曾是中国番茄酱的最大进口国,但2007年已下降到第二位,排在意大利

43、之后。日本也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由2006年的47460吨增加到了55720吨。加纳也是进口中国的番茄酱后再进行包装,2007年共进口了41150吨,比2006年增加了144 ,但仍低于2005年的50030吨。阿联酋从中国进口的番茄酱略有增加,2007年进口了37180吨。2005年,尼日利亚仅从中国进口了340吨,到2006年增加到了7830吨,而到了2007年,增加到了29020吨,增加了271。同尼日利亚一样,多哥也大量从中国进口番茄酱,2006年的进口量增加了160 ,2007年的进口增加到了17940吨,使多哥成为中国番茄酱的十大进口国之一。阿根廷从中国进口的番茄酱也在显著增加,因

44、为2005年没有从中国进口,而2006年进口了2200吨,2007年进口了11030吨,增加了401。在中国番茄酱的十大进口国中,只有沙特减少了进口,约08。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番茄酱,2006年达到了16万吨,这几乎是意大利番茄酱总产量的14。(2)三类番茄制品市场。小包装番茄酱市场、番茄沙司市场、番茄汁市场总体情况:番茄汁市场从无到有,最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目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在产品口味上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消费习惯也有待培养。番茄沙司市场目前增长速度较快,竞争程度也骤然加剧。从1998年起,尤其是广东地区,大量厂家开始生产沙司,到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沙司生产厂家并有一批知名品牌拥有一定知名

45、度和忠诚度,如梅林、味好美等。小包装番茄酱市场番茄原料酱的用量较大,但由于该市场餐饮业用户的采购量较为稳定。同时又受到了番茄沙司的替代,所以市场基本饱和。整体发展趋于平稳。在餐饮用户市场,进口的小包装酱产品,往往在番茄原酱中,加入了一定的调味剂,例如,3150g听装汉斯茄膏的配料是:浓缩茄酱、柠檬酸、盐、香料。由于本身品牌具有知名度。又在口味上存在独到之处,产品在高档餐厅、宾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家庭消费市场,除了西北和华北的天津等地具有大量食用番茄酱的消费习惯以外。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华南和华东农村地区,普通居民都非常缺乏番茄制品的消费习惯。而这些带正构成了可供发展的空间。另外,在包装上,目前

46、在很多地区,仍旧是传统的马口铁包装缺乏新颖、便利的包装形式。4、最终消费层两类集团购买群体(宾馆、餐厅;麦当劳、肯德基)是不容忽视的市场,而居民消费者则随着各地的饮食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宾馆和餐厅是番茄制品的主要采购群体,包括购买小包装番茄酱(850g3000g4500g等规格)用于厨房;此外,宾馆和餐厅也大量购买番茄沙司在大堂供客户食用(也用作烹调)。实际上,就小包装番茄酱而言,他们是主要的购买者。许多宾馆和餐厅都倾向于选择经销商统一供应包括番茄酱、番茄沙司在内的各类调料品。因此。建立一个有力的经销网络对宾馆和餐厅进行统一配送是赢得这一块市场的关键。德克士、麦当劳、肯德基主要购买小

47、包装番茄酱,他们在一个地区一般都有统一的供应商。如上海麦当劳全部由广州味可美供应,上海肯德基全部由歌乐运输公司配送泰国亨氏的番茄沙司,北京肯德基、南京肯德基等则采用上海忆霖的,由此可见,对于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集团用户可以争取成为他们的供应商,应该重点予以突破。居民消费随着各地的饮食文化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如上海的居民会在家中常备一小罐番茄酱,用于烧罗宋汤或加入其他菜肴中。另外,上海对番茄沙司的消费量也远远大于北京和广州。而198g小包装酱在北京和广州地区则较为少见,当地居民没有消费该类产品的习惯,或者主要是使用沙司;在天津市场上,塑料袋75g的小包装酱较多,当地的消费量也较大;此外,在西北许多地区,当地居民也大量消费小包装酱。二、法律法规和政策(一)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l4881-1994卫生部于1994年2月22批准,1994年9月1日实施。本规范规定了食品企业的食品加工过程、原料采购、运输、贮存、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管理准则。本规范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工厂,并作为制定各类食品厂的专业卫生规范的依据。引用标准包括:GB-3841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二)番茄酱罐头卫生标准 GB130991991卫生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