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429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5-1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五:日本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配置分析2011年3月1日,我国建设部颁布施行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提出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日间照料设施服务于白天无人照护而居家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为他们提供膳食供应、日常护理、午间休息和交通接送等服务的设施。日本的日间照料设施发展较为成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对我国有所借鉴。下面以一所功能配置具有典型性的小型日本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例进行介绍。案例分析日本富山市某日间照料中心1.设施基本情况这所日间照料中心由旧民居改造而来,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办,属于福利性质。建筑地上一层,总面积约400,可以接纳最多18位老人白天

2、在这里活动,人均建筑面积约22。配有管理者1名、看护师2名、护理人员9名,共计12名职员。2.功能配置分类1)老人活动空间,包括活动室(兼做餐厅)、午间休息室、阅览室、中庭、玄关、小活动室等;2)辅助服务空间,包括厨房、洗衣间、浴室、无障碍卫生间、办公谈话室等(图1)。3.可供借鉴特点1)进行动静分区。动区以多功能活动室为中心,老人与护理员在此聚集,较为热闹(图2);静区以午间休息室、阅览室为主,避免老人在休息和阅读时受到噪声干扰。动静区域利用中庭和部分辅助服务空间进行分隔(图3);2)老人活动空间开敞化设置。如多功能活动室并未进行封闭,“消灭”了走廊空间,并通过灰空间与中庭交融在一起,空间利

3、用集约、视线通透,便于老人集体活动和护理人员的照料;3)辅助服务空间集中布置。如浴室、洗衣间临近,便于将老人洗浴时换洗的衣物就近处理,节省护理人员体力,提高服务效率。图1平面图图2 多功能活动室是老人与护理员的主要使用空间图3中庭分隔动静区域,并丰富生活趣味这所日本的日间照料中心规模较小、功能紧凑,功能配置考虑的是最集约的使用方式。如有条件,可配置更加全面、完善的功能设施。功能配置可参考我国刚刚颁布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其中提到日间照料中心应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下列四大类功能空间:1.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2.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

4、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3.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室;4.辅助用房,可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从这些标准中,也可看出我国对于加强社区老人服务、进而支撑居家养老的重视。本文针对中日日间照料中心功能配置的探讨,希望能对开发建设者和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注:本期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106小规模多功能设施P40-P45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五:日本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配置分析2011年3月1日,我国建设部颁布施行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提出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日间照料设施服务于白天无人

5、照护而居家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为他们提供膳食供应、日常护理、午间休息和交通接送等服务的设施。日本的日间照料设施发展较为成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对我国有所借鉴。下面以一所功能配置具有典型性的小型日本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例进行介绍。案例分析日本富山市某日间照料中心1.设施基本情况这所日间照料中心由旧民居改造而来,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办,属于福利性质。建筑地上一层,总面积约400,可以接纳最多18位老人白天在这里活动,人均建筑面积约22。配有管理者1名、看护师2名、护理人员9名,共计12名职员。2.功能配置分类1)老人活动空间,包括活动室(兼做餐厅)、午间休息室、阅览室、中庭、玄关、小活动室等;2)辅助

6、服务空间,包括厨房、洗衣间、浴室、无障碍卫生间、办公谈话室等(图1)。3.可供借鉴特点1)进行动静分区。动区以多功能活动室为中心,老人与护理员在此聚集,较为热闹(图2);静区以午间休息室、阅览室为主,避免老人在休息和阅读时受到噪声干扰。动静区域利用中庭和部分辅助服务空间进行分隔(图3);2)老人活动空间开敞化设置。如多功能活动室并未进行封闭,“消灭”了走廊空间,并通过灰空间与中庭交融在一起,空间利用集约、视线通透,便于老人集体活动和护理人员的照料;3)辅助服务空间集中布置。如浴室、洗衣间临近,便于将老人洗浴时换洗的衣物就近处理,节省护理人员体力,提高服务效率。图1平面图图2 多功能活动室是老人

7、与护理员的主要使用空间图3中庭分隔动静区域,并丰富生活趣味这所日本的日间照料中心规模较小、功能紧凑,功能配置考虑的是最集约的使用方式。如有条件,可配置更加全面、完善的功能设施。功能配置可参考我国刚刚颁布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其中提到日间照料中心应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下列四大类功能空间:1.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2.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3.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室;4.辅助用房,可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从这些标准中,也可看出

8、我国对于加强社区老人服务、进而支撑居家养老的重视。本文针对中日日间照料中心功能配置的探讨,希望能对开发建设者和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注:本期图片来源日本建筑设计资料106小规模多功能设施P40-P45文/周燕珉 李广龙原文发表于2011年6月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七: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与保育园结合案例分析图1东京都浮间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外观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是一家连锁运营的养老机构,成立于1987年,现拥有8所养老设施,主要分布在东京都和鸟取县。我们所参观的这家幸朋苑位于东京都北区(如图1),它采取将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幼儿园相邻布置的建筑形式。n设施概要东京都浮间幸朋苑特

9、别养护老人院基本状况:建筑概要机构类型特别养护老人院占地面积4065.96建筑面积8778.35建筑层数地上5层容积率2.16人均面积50入住概况老人院额定人数普通115人/短期入住19人/日托30人/认知症者12人幼儿园额定人数日托120人/全托30人n平面布局特点分析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幼儿园邻近设置,可以让老人和儿童有机会在相同的场所同时接受看护,也希望双方能相互带来良好的影响。例如老人可以和儿童一起活动,或让老人可以看到儿童玩耍、嬉戏,有助于消除老年人孤独感。(如图2)图2日间看护服务可兼顾老人与儿童n设计思路借鉴幼儿园宜在一层设置,方便家长接送子女及方便儿童在室外场地玩耍。老年护养院可在

10、一层与幼儿园相邻布局(如图3)或在其上层布局。两者在同层时可以拥有公共的休息活动空间;老人院在幼儿园上层时,其休息区域最好可以与儿童活动区域有良好的视线联系(如图4)。图3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一层平面图图4老年人室外休息场所可看到儿童游戏场地文/周燕珉 罗鹏原文发表于2011年8月22日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七: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与保育园结合案例分析图1东京都浮间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外观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是一家连锁运营的养老机构,成立于1987年,现拥有8所养老设施,主要分布在东京都和鸟取县。我们所参观的这家幸朋苑位于东京都北区(如图1),它采取将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幼儿园相

11、邻布置的建筑形式。n设施概要东京都浮间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基本状况:建筑概要机构类型特别养护老人院占地面积4065.96建筑面积8778.35建筑层数地上5层容积率2.16人均面积50入住概况老人院额定人数普通115人/短期入住19人/日托30人/认知症者12人幼儿园额定人数日托120人/全托30人n平面布局特点分析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幼儿园邻近设置,可以让老人和儿童有机会在相同的场所同时接受看护,也希望双方能相互带来良好的影响。例如老人可以和儿童一起活动,或让老人可以看到儿童玩耍、嬉戏,有助于消除老年人孤独感。(如图2)图2日间看护服务可兼顾老人与儿童n设计思路借鉴幼儿园宜在一层设置,方便家长接

12、送子女及方便儿童在室外场地玩耍。老年护养院可在一层与幼儿园相邻布局(如图3)或在其上层布局。两者在同层时可以拥有公共的休息活动空间;老人院在幼儿园上层时,其休息区域最好可以与儿童活动区域有良好的视线联系(如图4)。图3幸朋苑特别养护老人院一层平面图图4老年人室外休息场所可看到儿童游戏场地文/周燕珉 罗鹏原文发表于2011年8月22日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之九:日本小规模多功能老人设施配置分析图1设施整体外观临街一侧设有落地玻璃窗小规模多功能老人设施是指均布于各个街区中的,提供日托、短期入住、组团式护理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小型综合养老设施。它的特点是全天候、一站式、近距离的

13、服务周边街区的老人,是日本地域密集型养老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概况该设施用地面积3125,建筑共一层,总建筑面积为915,是一所集日间照料、短期入住和痴呆老人组团式护理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小规模多功能老人设施。设施总共可以容纳48位老人,其中日间照料中心30人、短期入住9人、痴呆组团9人。人均建筑面积为19。员工人数为29人(包含非正式员工11人),员工与老人的数量比例为1:1.6。平面功能配置分析(图2)1) 平面自北向南划分为日间照料中心、短期居住和痴呆症组团式护理院三个区域,每个功能区域分别设有通向外部的单独出入口。相邻区域间可通过内部走廊相互连通,同时又设有分隔门,便于分区管理;职员

14、办公室设在两个区的交界处,能够兼顾两边老人的情况。2)厨房临近外部道路,并设置了单独的货物搬运出入口,防止与其他车流动线发生冲突。图2该小规模多功能老人设施的平面图设计特色分析1)设施通过开设天窗的方式解决了中部走廊自然采光的问题,光线透过具有日本特色的和纸柔和地洒进空间(图3)。日间照料中心的大厅里配置了日本传统的烤火暖炉(图4),在让老人感受温暖炉火的同时也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回忆。2)设施面向道路的一侧设置大面积落地玻璃窗(图1),使身体较为健康的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可以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老人还可以通过室外平台走到内庭院的菜园和草坪,感受自然的气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图3 走廊上方的天窗通过和

15、纸透出柔和的光线图4日间照料中心的暖炉附近放置了桌椅供老人休息和聊天小结该设施从被介护方的角度出发切实的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以突出家庭氛围为中心理念进行建筑设计。在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未来,这种对老人心理需求的细腻考虑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文/邱婷 林婧怡原文发表于2011年9月19日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之十:日本老年设施的门厅设计要点图1日本老年设施门厅一角的休息区日本老年设施的门厅设计要点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例门厅是老年设施中重要的功能空间,需要承担接待管理、人员引导、展示宣传、休息等候以及集体活动等多种功能。那么在设计门厅时需要注意什么要点?本期我

16、们以日本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门厅为例进行分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是一种多功能型的老年公共设施。老人可到此参加各类兴趣课程或集会活动,有的活动中心还会提供日间照料等介护支援服务。由于其功能较为综合,门厅大堂的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门厅大堂的功能组成该老年活动中心的门厅大堂设有玄关、服务台、休息座椅、展示台、宣传栏,以及小卖部、公用电话、自动贩卖机等(图2)。从玄关进入大堂后,人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通向设施三个不同功能区的通道(图3),指向明确。大堂内设置了盆栽及休息座椅,便于老人休息停留。同时在门厅的一角还设有专门的休息区,供老人坐在阳光下眺望外部的景色(图1)。图2老年活动中心门厅部分的平面放大图图3

17、老年活动中心平面功能分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老年设施中通常将办公区就近主入口设置,并采用开敞式的设计方式(图4)。这一方面有利于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到各种情况方便应急处理,另一方面服务台和办公区设在一起也能够节省人力。图4门厅旁设置了服务台及开敞式办公区老年设施的门厅设计要点门厅服务台的位置应与入口玄关、电梯厅以及周围各空间具有良好的视线关系,使工作人员能查看到各方状况,易于管理;门厅通向各个功能区域的走廊、通道应有明确的导向,引导人员的动线分流;对楼、电梯和公共卫生间等重要空间应有清晰的标识;门厅大堂应设有宣传栏和展示区。宣传栏可设置在入口附近或者电梯厅内,便于老人或其他来访者经过时看到。门厅附近

18、还可配置小卖店、公用电话台、物品存放处等(图5),方便老人使用。图5双重门中间部分的两侧用于存放轮椅文/邱婷 林婧怡原文发表于2011年10月17日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之十一:日本老年设施的停车场地设计分析图1 老年公寓的北侧为车行道路及停车场地本期以日本东京的東大和老年公寓为例来分析老年设施的停车场地设计要点。该老年公寓为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305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3022平方米,居住定员77人。从规划布局来看,建筑用地北邻外部道路,车辆、人员都从北入口进入,老年公寓的建筑布局呈L型,停车场地与道路位于建筑的北侧(图1),共设有9个客用停车位和3个内部用停车位。这所老

19、年公寓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停车场地和车行线路的设计方面却考虑得细致周全。图2 東大和老年公寓停车场地设计分析图停车场地及车行道路的设计要点分析:1.车行线路应能够直接到达建筑的主要入口,减少老人行走的距离(见图2中黄色虚线)。2.落客区宜有雨篷覆盖,以保证在雨雪天气时老人可以从容、安全地上下车(见图2中雨篷覆盖范围)。3.停车场地的位置宜靠近主要出入口,并可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分区设置,例如分为客用停车场和内部停车场两类。4.应设置轮椅专用停车位,其宽度应大于普通停车位,以方便乘坐轮椅者上下车。同时还应设置安全步道直接通向建筑主入口(见图2中红色虚线)。图3 東大和老年公寓客用停车场地(车位数:

20、9个)文/林婧怡原文发表于2011年10月31日中国房地产报老年建筑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系列之十二日本失智老人组团式护理院的设计原则图1山形县某失智老人组团式护理院平面图伴随日本社会高龄化的发展,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平成15年),65岁以上的老人出现痴呆症状的概率为7%10%(其中6569岁发生率为1.5%,7579岁为7.1%,85岁以上为27.3%),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这个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根据日本政府的介护保险制度的规定,组团式护理院()以接收失智老人为主并进行组团式护理,其建筑规模相对较小,通常与其他设施(老人保健中心、特别养护老人院或日间照料中心等)并设或

21、附设。组团式护理院的每个组团人数为59名老人,老人居室主要为单人间,平均每三名老人配备一名护理人员进行照顾(夜间除外),并设有一名常驻管理员。本期以日本山形县某失智老人组团式护理院为例,介绍这类护理院的设计特征。痴呆老人组团式护理院的设计原则:1.选址宜选在市内。由于失智症老人不方便经常外出,选址在市内可以方便家人随时探望,使老人在这里居住时也能不脱离社会生活(可以和送奶员说话或看见小卖部送货上门等),促进老人与外界的交流,积极参与生活。2.交通动线应尽量简便。失智老人往往无法判断路线,所以建筑内的交通动线最好简单且可以回游(图1),不需要老人选择路口和方向,以免迷路。3.老人居室应易于辨识。

22、建议各个居室的入口配备一些容易区别、样式不同的装饰物品(比如小盆栽,卡通画之类);不宜采用沿走廊一字型排列的宾馆式布局,会使老人难以辨认自己的房间(图2)。4.空间配置要引导老人参与生活。护理院内可适当设计开敞式厨房,室外可以设计种植庭院等空间,鼓励老人参与一些简单的家事(做饭、浇花之类),以延缓老人行动能力的退化(图3、图4)。图2老人居室不应采用宾馆式的走廊型布局,这样雷同和重复的景象会让失智老人辨认不出自己的房间图3在室外庭院做一些简单的农活能使老人对季节有所感知,并唤起过去的回忆图4开敞式厨房可以让老人与员工一起做饭、交流,使老人保持基本的生活能力文/邱婷林婧怡原文发表于2011年11月14日中国房地产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