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432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8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手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 理 手 册文 件 编 号: FCB/EOHS02-2006 持有人(部门): 持 有 人 签 名 : 2004-10-22 发 布 2006-09-10 改 版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发 布 41 文件更改记录序号更改次数更改文件编号更改页码更改方式和内容目 录发 布 令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简 介2管理手册51 目的和适用范围51.1 目的51.2 适用范围51.3 手册与手册的管理52 引用标准53 术语、定义和简称63.1 本局专业术语和定义63.2 其它术语93.3 简称94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94.1 总要求94.2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104.3 策划114.3.1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114.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134.3.3 目标和指标134.3.4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154.4 实施和运行164.4.1 资源、组织机构和职责16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174.4.3 协商与沟通184.4.4 文件194.4.5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194.4.6 运行控制20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224.5 检查和纠正措施244.5.1 绩效监视和测量244.5.2 合规性评价254.5.3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254.5.4 记录和记录控制274.5.5 内部审核274.6 管理评审

3、28附录A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行政组织机构图31附录B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32附录C 重要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33附录D 手册章节与标准条款对照表38附录E 水电十四局职能分配表39附录F 程序文件目录40附录G 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目录41附录H 工程局适用法律法规目录43发 布 令本手册是依据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结合本局实际状况编写,是本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本局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目标,并对体系的各要素及相互作用进

4、行了描述。本手册是本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本局对遵守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维护员工安全、健康和进行环境保护的承诺。遵守本手册要求是本局每位管理者和员工应尽的责任。局 长(签名):日 期:2006年9月10日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简介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简称水电十四局),是以承建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为主,兼顾高等级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和环保等工程施工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特级和金属结构制安、地铁、路桥、市政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专业资质。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施工设备、科学的监测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能力,可对各种

5、类型的拦河大坝、电站厂房、引水泄洪建筑物、水轮发电机组、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以及高等级公路桥梁、城市地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实施优质快速施工。水电十四局始终依靠人才兴企、科技兴企、管理强企,已在三个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是擅长地下工程施工,具有对地下厂房为中心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大断面长隧洞的快速施工能力;二是擅长当地材料坝填筑,尤其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领先;三是擅长大容量发电机组安装和高水头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施工经验丰富。从1954年建局以来,已建成各类大中小型工程300余项,安装水轮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780万千瓦。建成各类坝、闸55座,其中包括参建中国最大的小浪底粘土斜

6、心墙堆石坝和长江三峡混凝土重力坝。建成发电厂房62座,其中地下厂房58座,掘进各种隧洞400余条,总长220余公里,开挖斜井70余条,总长20公里。修筑各类高等级公路700多公里,建筑永久房屋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建成一批城市综合排水、污水处理厂等环境保护工程。除国内工程外,先后在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伯利兹、尼泊尔、刚果、布隆迪、中非、喀麦隆、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承建过电站、公路等工程。技术力量雄厚。2004年底全局10738名员工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29%,其中高级职称325人(教授级高工54人),中级职称775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3000余人。取得项目经理资质330人,其中一级

7、项目经理106人。企业总装备总值6.33亿元,拥有各种施工设备6910余台(套)。年施工能力为:土石方开挖1200万立方米(其中石方洞挖5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50万立方米,人工砂石料生产600万立方米,各类钻孔灌浆15万米,安装水轮发电机组250万千瓦,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2万吨。近20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进步奖54项,1997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建筑业科技领先百强企业”。施工管理先进。本局是中国水电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早探索者之一。早在八十年代的“鲁布革冲击”中,就开创了水电建设项目法施工的先河,创造的鲁布革经验为全国施工建筑界普遍推广。九十年代又在广州

8、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成功探索了“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的广蓄经验,并获得“全国电力行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其后,又在云南大朝山电站创造了“走质量效益之路”的管理经验,在长江三峡永久船闸地下输水系统工程中创造了紧密型联营体经验,在黄河小浪底工程创造了国际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后产生了良好效应。企业信誉良好。本局遵循的质量方针是“一流的质量、顾客的期望、我们的追求”。近20年来,已建工程获得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奖14项,其中独立承建的鲁布革大坝、广蓄一期工程和参建的福建棉花滩电站、云南昆玉高速公路及大朝山电站5个项目,荣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质量奖鲁班奖,福建棉花滩电站被命名为全国

9、第一个“基建移交生产达标投产工程”。1997年被国家质量监测局评为“全国优秀百家质量信得过企业”,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2002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2004年又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已连续15年被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安全是基础,质量是生命。水电十四局以诚信为本,恪守合同,力创精品。1999年1月和2002年6月,分别获得ISO9002-1994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2004年3月启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工作。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提高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水

10、平和环境管理绩效,走质量、安全、环保效益型之路,把全体员工的心血、智慧、追求与创造,凝聚到更高质量、更安全、更绿色的工程建设中。与国际接轨的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必将使本局的综合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通讯联系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环城东路192号法人代表:周 宇管理者代表: 刘 光 俞祥荣电 话:0871-3335216(局办)0871-3376213或3392415(局质量管理部)传 真:0871-3333460邮政编码:650041本手册由工程局贯标工作小组负责编写;质量管理部体系处负责修订;本手册由工程局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本手册由工程局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本手册由

11、工程局质量管理部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管理手册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手册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将对本局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改进其绩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创建一流企业起到重要作用。对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做出了具体规定。1.2 适用范围a)本手册覆盖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的所有要求,并对这些要求做了适合本局需要的规定;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以满足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它要求;b)本手册适用于本局承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及相关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c)本手册可

12、用于向外界证实本局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并寻求外部组织对管理体系的认证。1.3 手册与手册的管理a)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要求对本手册进行管理;b)手册章节与标准对照表,详见附录D;c)本手册在局内部使用的和发往认证公司的均属受控文件。由于合同或其它要求外发的,为非受控文件,对其版本的有效性,本局不予追踪。2 引用标准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b)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c)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d)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e)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3 术语、定义和简称本管理手册及相应程序文件

13、除引用GB/T24001-2004、GB/T28001-2001和GB/T19000-2000及本局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外,还采用如下术语和定义。3.1 本局专业术语和定义3.1.1 工程总承包指在规定起始日期和/或完成日期内,按照规定的质量、成本和进度提供特定的工程建设项目产品,诸如建筑物、工厂、道路、构筑物等一系列服务。3.1.2 项目部指为承建某项工程,由局/二级单位所组建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包括我局为责任方的联营体)。3.1.3 大型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 内部划分1)大型项目:土建工程总标价大于1亿元;安装工程总标价大于0.5亿元。2)中型项目:土建工程总标价在0.51亿元;安装

14、工程总标价在0.10.5亿元。3)小型项目:土建工程总标价小于0.5亿元;安装工程总标价小于0.1亿元。3.1.4 有效文件清单指标准中规定的“识别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3.1.5 协商指有计划地使员工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议论活动,并就问题进行沟通。3.1.6 施工方案指各分部或单位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材料、消防、计量、文明施工、技术资料、冬季雨季施工等技术方案。3.1.7 女工保护指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3.1.8 资源、能源指办公区及施工现场所用的水、电、油(汽油、柴

15、油)、钢材、水泥、木材、纸张等。3.1.9 岗位培训指按岗位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的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3.1.10 事故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3.1.11 接收的外部记录指由国家或地方法定执行机构出具的监测、测量记录和相关方投诉记录。3.1.12 临时用电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各种机电设备、电动工具、照明等提供的用电设施。3.1.13 有毒有害废弃物指需要有具备资格和专业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消纳处理的废弃物。如:油品、化学品(含化学危险品容器、工具等)、办公耗材(硒鼓、电池、墨盒、灯管、涂改液等)。3.1.14 三违指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违章指挥

16、、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3.1.15 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不放过;没有对事故责任者处理不放过。3.1.16 重要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指企业通过危险源/环境影响因素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重要风险。3.1.17 职业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它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因素危害引起的疾病。3.1.18 劳动防护用品指在工作场所及施工生产中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防护用品。3.1.19 关键岗位人员指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其与重大环境、安全因素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包括特殊工种人员)或与应急响应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3.1.20 危险源

17、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它损失的根源或状态。3.1.21 PDCA模式PDCA循环是由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4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3.2 其它术语若非行业有惯例者,均在出现该术语的文件中予以说明。3.3 简 称引用质量手册中的简称。4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本局依据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适用的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符合“PDCA”螺旋式上升的运行模式,具体描述如下:持续改进方 针策 划管理评审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

18、体系模式本局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管理体系范围:覆盖本局承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及相关活动的管理。管理体系认证覆盖范围以外的场所/活动参照体系标准加强管理。通过不断的测量和监视、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使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持续改进,促进本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4.2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4.2.1 方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针是本局全体员工追求的宗旨和方向。本局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针为:安全健康,托起生命的太阳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的天地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针说明:a)安全健康通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辨识和评价,制定措施、方案控制各类危险因素,从源头上防止

19、员工和相关方人员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病。b)托起生命的太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安全健康与环保意识,使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营造文明施工环境,以人为本,共同创造企业光辉的明天。c)环境保护采取措施节能降耗,遵守法规,保护环境,预防或减少污染,做到各类污染达标排放。 d)营造绿色的天地严格要求,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建设绿色环保的水利水电、路桥、市政建筑、安装工程,让我们为自己和人类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4.2.2 方针的管理a)局长负责方针批准、评审、实施和保持;b)文件化的方针通过培训、会议、告示等形式确保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

20、和理解,全体员工均应熟记方针内容和含义;c)利用各种形式对外宣传方针内容,并向有需要的相关方提供文件化方针,主动向重要相关方提供文件化的方针;d)在进行管理评审时,应对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更改、修订。4.3 策划工程局负责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工作,各二级单位、项目部根据自已的管理职能、工程性质、工程特点等,依据本手册及工程局体系文件要求,对管理活动、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进行策划,形成书面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或备案。规划中要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特点及风险的识别,确定重要风险的控制措施。4.3.1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程

21、序,对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企业所有活动、所有人员和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出本局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局安监部负责组织各单位辨识所辖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负责汇总、登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各单位负责辨识所辖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进行初始状况评审,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和相应控制措施。控制要求:a)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本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各个方面;b)辨识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时至少要考虑到三种时态:(过去:已发生过的伤

22、害事故、事件等;现在:现在进行的作业活动安全控制状态;将来:作业活动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改进、报废时的安全控制状态。)三种状态:(正常:每天正常进行的日常活动;异常:停产、检修、维护等;紧急:火灾、爆炸、发生事故、事件等。)c)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时应考虑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环境因素的识别要考虑环境影响的大小、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d)根据评价的结果确定重要危险源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e)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时,考虑经营成本、法规要求的同时,应按顺序策划: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救援,当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时,启动应急预案;f)首次建立体系时,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其它要求,编制安全和环境状况

23、初始评审报告;g)当本局所涉及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如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各项目刚开工时或法规更新时,应及时由各级安监部组织,重新辨识和评价与更新;h)局办公室、二级机构和项目部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人员参照工程局辨识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清单,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摘录和补充完善,形成本单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清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形成本单位的重要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经本单位负责人确认后实施和控制。局直管项目部报局安监部审查;二级单位所属项目部报二级单位质安部审查,并报局安监部备案;i)各级

24、市场开发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在编制技术措施/方案时应考虑所涉及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或方案加以控制。4.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以获取相关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资料(包括文本文件或电子文件),跟踪其变化,及时更新。局质管部/安监部配合计量标准化室收集、确认及更新适用的法规和其它要求。计量标准化室负责发放法规和其它要求文件的目录清单(包括更新),并保存上述法规和文件的文本。各部门、单位参照管理手册附录和计量标准化室公布的清单,收集与之相关的法规和其它要求文件,并将新增目录传递给该室。负责将适用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详细内

25、容传达给员工(包括重要相关方)并监督执行。控制要求:a)法规和其它要求至少应包括:国际公约、人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上级指示、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等;b)建立本单位适用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且经批准;c)可通过网络、文件、书刊、杂志等方式收集法规和其它要求;d)至少每年更新一次适用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e)各单位应收集适用的法规和其它要求,应识别、评价、判断法规和其它要求对危害因素的控制是否适用。并将其适用的条款予以摘录,引用、转换为本单位的管理要求。通过宣传、培训等形式传达到员工及重要相关方,以督促其遵守,并对遵守情况进行监测;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遵守情况

26、的评价每年不少于一次。f)适用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发放应遵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3.3 目标和指标根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针、重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工程局各级单位/项目部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和厂、队建立、实施并保持相应的目标和指标,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和绩效。局长负责批准工程局的长远目标,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和批准局年度目标、指标,局安监部对年度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制定和批准本单位年度目标(指标);各单位安监部/质安部门对年度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每年至少监测一次,项目部对作业厂队的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并将结果逐级上报至局安

27、监部。控制要求:a)本局制定的长远目标为:1)实现责任死亡“零”事故,杜绝群伤事故;2)杜绝重大机械、火灾、交通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3)逐步减少职业病,杜绝期以上尘肺病;4)节能降耗,各类污染达标排放,杜绝重大可控环境污染事故;5)逐步提高全体员工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意识。b)制定年度目标(指标)时应考虑:1)目标(指标)尽可能是可测量的量化值;2)相关方(包括内部员工)的要求;3)法规和其它要求;4)方针的要求;5)重要危险源及重要环境因素;6)技术方案的可行性;7)其它方面如经营、财务、成本和运行要求。c)各单位的目标(指标)以责任制形式签订,并分解到部门/厂队;d)在管理评审时,对长远目标

28、、年度目标(指标)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e)保存目标(指标)制定、检查、评审、修订的记录。4.3.4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各单位(或职能部门)根据相关的重要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和分解的目标制定管理方案。a)管理方案的制定包括(但不限于):1)针对本单位年度目标(指标),以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2)有可行的技术措施;3)应包括为实现目标(指标)的时间表、进度、资金预算、完成期限的要求;4)应详细规定方案实施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和权限。b)管理方案的实施1)管理方案实施前应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并经主管理领导批准。2)局、二级单位、项目部的决策层应保证管理方案实施所需的资源;3)各单位

29、负责制定本单位的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4)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每半年组织专业人员对其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c)管理方案评审管理方案制定的责任部门(人员)应对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及效果组织适时评审,发现不适用处应报告主管领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报上一级安监部/质安部门备案。d)管理方案修订1)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负责对管理方案组织修订;2)管理方案修订主要依据:评审的结果、内外重大变化;3)修订后,按新的管理方案实施。e)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应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4.4 实施和运行4.4.1 资源、组织机构和职责a)各级领导要确保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所必须的资源,

30、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等;b)水电十四局行政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录A;水电十四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机构图,详见附录B;c)各部门及重要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本局对各单位(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作了具体规定,以便使管理体系所有要求均被覆盖,确保管理体系要求充分、有效地实施。手册中规定了重要岗位人员职责和权限,详见附录C。1)本局最高管理者任命了管理者代表(详见局200410号文);设置了体系运行的管理部门(局质量管理部体系运行处),配置了经过培训的人员;2)本局在相关文件中,规定了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3)结合标准的要求,编制了部

31、门职能分配表,详见附录E;4)通过文件发放、培训、阅读等方式,使员工有机会了解职责分工,以利开展各项工作,提升管理体系绩效;5)各级领导要按照职能分配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对部门、厂队和岗位的职责和作用进行细化,并与其它管理职责合并,经批准后公布执行。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为确保体系有效运行,通过教育或培训提升全员安全/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为实现目标创造条件,达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局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制定所有岗位的任职条件;收集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需求并汇总分析后,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跟踪评价。培训计划由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各部门、各劳务管理中心、局

32、属各单位配合具体执行培训计划和临时培训。控制要求:a)局人力资源部参与制定人力资源控制程序;b)各级人力资源部和各劳务管理中心按程序要求尽可能地在各岗位上配置能胜任工作职责能力人员;如人员素质不具备、不满足胜任工作能力条件,应及时组织培训、再教育工作,并保持培训记录。c)年度培训计划应根据各部门/项目部的需求,结合全局的培训需求制定,且至少包括:基础培训、岗位培训、应急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等;d)通过培训,使员工至少:1)意识到符合方针、程序及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2)意识到个人工作的作用和职责;3)意识到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效益或潜在利益;4)意识到偏离运行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5)提

33、升环保和安全意识等。e)培训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外部进修、考察、学习或内部学习、讨论、技术指导等;f)每年应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以判定其胜任岗位的能力,从而做出处置;g)相关方的培训可在适当时进行,对重要相关方(如:分包方、供货商)应按程序要求进行。4.4.3 协商与沟通建立并保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确保员工充分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确保内外部及时互通有关信息。质管部/质安部门负责管理体系的内、外部信息交流;各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协商与沟通。工会或员工代表(员工代表确认见局工200426号文)负责组织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与管理层的协商。控制要求:a)各单位以文件、培训等方式,让员工了解谁

34、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和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员工代表有责任汇集、报告员工的意见或建议,并与各管理层进行协商;b)工会或员工代表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包括(但不限于):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评审会议、年终会议、环保和安全例会等;c)各单位安全事务协调结果应以文件形式向员工通报,必要时通报相关方;d)各单位通过文件发放、会议、培训、计算机网络等方式,向员工传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信息,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体系运行事务;e)外部信息由接到信息部门进行登记并传递到质管部,由质管部协调后进行回复,如果无法回复时应向主管领导报告(如投诉)。f)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如发生会对外界(包括:政府主管

35、部门、周围居民、友邻单位等)造成重要影响的,各单位应以书面正式通知外界(内容包括: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部位、发生后果预测、预防措施建议、应急预案等),并保持沟通和记录。4.4.4 文件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描述管理体系诸要素及相互关系,明确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是对文件管理的总要求。本局编制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目录见附录F)及相应支持性文件,并对其实施控制。4.4.5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为保证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得到有效控制,符合标准的要求,工程局制定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文件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a)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b)施工/生产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图纸)

36、及管理文件;c)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标准等;d)外来文件(包括顾客、供方的文件);e)各种记录。4.4.5.1 职责a)各部门负责部门职责范围内文件的编写、评审、发放、回收、销毁工作;局、二级单位、项目部分管领导负责文件的批准;b)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贯标领导小组组织编写、评审,质管部负责发放、回收、销毁工作,管理手册由局长批准,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c)各部门/项目部对使用的文件进行管理。4.4.5.2 控制要求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文件的批准权限按程序文件规定的要求执行;b)对重要的文件(如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方案等)在批准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在

37、文件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应对文件进行修改、完善或改版,修改部分或改版的文件须再次得到批准;c)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要得到识别(如采用文件更改通知单等方式,当改版时要宣布原文件作废);d)确保与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和使用场所得到相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包括对文件进行编号);f)对与本局工程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识别和管理;g)对已作废的文件和资料要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或采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防止误用;当作废文件和资料需要保留时,应在文件封面或首页上作出明显标识。对文件和资料控制的其它要求,如文件收发登记、分类立卷、保管、复制、借阅、销毁与归档

38、等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4.6 运行控制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对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分类控制,使其风险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并尽可能最低;使重要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尽量减小或降低。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确定本单位需要采取措施的运行和活动。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有关的作业指导书、安全规程等支持性文件,报安监部/质安部门备案。控制要求:a)局质管部/安监部根据初始评审报告,策划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和活动;b)运行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没有书面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的运行和活动,应建立指导文件,文件中应对运行准则和方法予以规定;2)对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识别的重

39、要风险,要建立程序,并将程序或要求通报相关方;3)对与风险有关的工作,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布置、作业规程、机械设备选型时,应考虑消除或降低风险和影响,同时要考虑与人的能力相适应,并制定书面的文件进行管理;4)各部门和岗位要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确保运行和活动得到有效控制。c)工程局通过初始评审,确定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风险有关的活动和运行,形成安全和环境状况初始评审报告、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及其控制措施一鉴表。通过运行或管理评审,对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及其控制措施一鉴表进行再次确认。为达到运行控制目的,工程局编制了以下程序文件:1)针对固体废

40、弃物的处理活动,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理控制程序,以保证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符合工程局方针、目标(指标)及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2)在使用水、电、气、油、原材料等能源资源方面,制定节约能源资源控制程序,以便对能源资源消耗做出规定,以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节约成本;3)对重要相关方施加影响是本局各单位的职责,工程局通过制定相关方管理程序,以促进重要相关方提升其安全健康、环保意识,遵守法律、法规;4)根据本局的重要岗位及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局属各单位要确定本单位的重要风险,依据识别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制定管理措施/办法进行控制,以防止“三违”现象

41、发生,保证员工安全健康,防止环境污染;5)针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结合本局具体状况制定了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以减少和降低环境破坏、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6)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措施,并与人的能力和施工设备相适应,以便从技术措施、方案上消除或降低风险和有害的环境影响,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7)为保障员工及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制定职业健康控制程序并实施;9)为了加强内部交通安全管理,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制定了交通安全控制程序。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程局通过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建立并保持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下的控制方法,将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42、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降低财产损失与环境影响。4.4.7.1职责a)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会同相应职能部门辨识、确认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或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b)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和分工,做好响应准备,参与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实施应急预案;c)局办负责统一指挥局总部的应急;d)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指定责任部门或组织,负责辖区内的应急;e)管理者代表及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资源配置;f)各单位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用最快捷方法上报工程局归口管理部门,及地方或业主应急救援及管理部门(如消防、医疗救援部门)。4.4.7.2控制要求a)根据风险评价的结

43、果(即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确定可能出现较大危害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b)各级安监部/质安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单位所需的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制定职责和分工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和措施),经批准后发放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和部门可对其可操作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并将信息反馈到安监部/质安部门(或各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修订;c)各单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再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小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d)由安监部/质安部门协调定期演习应急预案,形成年度应急预案演习计划,各责任单位执行;e)应急预案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适宜性、有效性

44、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并保持评审记录;f)在演习或发生紧急情况后,应及时对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保持评审记录。4.5 检查和纠正措施4.5.1 绩效监视和测量建立并保持监督检查和评价控制程序,对管理体系过程和绩效进行测量和监视,从而找到改进的机会。质管部/质安部门负责监控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本单位和各部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检查法规的执行情况;安监部/质安部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测量和监视设备的管理。各部门负责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及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负责管辖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监督、评价工作。控制要求:a)依据法规、其它要求及本局实际情

45、况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有关的关键技术参数;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守情况;4)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5)事故、事件、疾病和其它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b)依据监测项目的特性确定监测地点、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等;c)按监督检查和评价控制程序规定实施监测。对工程局不能监测的项目,要委托国家授权机构进行监测;d)对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规定的标准和有关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对比,亦可对比行业要求,如发现差距,则适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e)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监测设备管理工作;f)各单位要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遵守情况的专项检查和合规性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追究处理。4.5.2 合规性评价建立、实施和保持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各单位应认真遵循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定期(每年不少于一次)对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a)评价内容:1)评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各单位和项目部应根据所识别、评价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