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5341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5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版课件.ppt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自我血糖监测指南解读,目 录,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反映实时血糖水平,发现高血糖,防控低血糖,评估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激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SMBG帮助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便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方案,自我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进行SMBG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非胰岛素治

2、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SMBG监测频率建议,各时间点血糖的适用范围,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方案,胰岛素治疗者,非胰岛素治疗者,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胰岛素治疗,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短期强化监测方案,交替配对监测方案,餐时配对监测方案,每周血糖谱方案,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或达到治疗目标后监测方法:每天监测血糖5-7次;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基础胰岛素

3、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2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或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2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或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非胰岛素治疗者的短期强化SMBG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有低血

4、糖症状;旅行;感染等应激状态;正在对用药、饮食或运动方案进行调整;HbA1c水平升高;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如入学、开始新工作或改变工作时间;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监测方法:每周3天,监测5-7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非胰岛素治疗者的交替配对SMBG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已使用短期强化监测方案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调整为交替配对SMBG方案。监测方法:每周7天交替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时监测方法: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

5、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生活方式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监测方法:每周测5-7点血糖谱,以指导营养和运动方案,并能在血糖持续不达标时尽早开始药物治疗,SMBG的准确性,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患者真实血糖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高准确性,低准确性,低准确性,高准确性,高精确性,高精确性,低精确性,低精确性,。,。,。,。,。,。,。,。,。,。,。,。,。,。,。,。,。,。,。,。,血糖仪的准确性标准,对比条件: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浆用生化仪进行血糖测试的同时,采用毛细血管全血

6、使用血糖仪进行测试准确性标准精确性标准,SMBG的影响因素,血样来源:全血/血浆红细胞压积血糖仪酶技术:葡萄糖氧化酶(GOD) /葡萄糖脱氢酶(GDH)GDH辅酶:吡咯喹啉醌(PQQ)/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干扰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操作不当,血糖测试和记录的注意事项,测试前清洁采血部位按摩采血部位切勿挤压采血,测试中一次性吸取足量血样,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测试后记录血糖测试结果,试纸与针头丢弃至适当容器,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需要血糖仪校准的情况,新购买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后SMBG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

7、床情况不符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SMBG血糖数据管理,血糖日志:包括血糖、饮食、运动等多方面信息计算机化的血糖数据管理软件:提高血糖记录册、血糖趋势图、14天图谱等工具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计算机化的血糖数据管理,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将血糖仪与电脑连接,将血糖数据下载至血糖管理软件,指导患者将SMBG用于自我糖尿病管理,与患者充分讨论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认真审查血糖记录与患者共同回顾SMBG结果指导患者如何解释监测结果根据SMBG积极改变行为方式根据SMBG调整治疗方案,如何设定血糖控制目标,参考糖尿病防治指南或自行定义培训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

8、低血糖和高血糖界限值培训患者寻找适合不同时点的血糖极值,SMBG的局限性,不能将临床研究的结果简单推广至实际工作中针刺采血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如果血糖监测频率不足,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血糖谱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不一,总 结,SMBG是评价血糖控制的最基本手段新指南对不同治疗阶段患者,提供SMBG表格式监测方案,便于临床借鉴使用SMBG监测方案的推广和监测结果的评价与解读,将是今后糖尿病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监测案例1,男,33岁,口干、多饮、体重下降2个月空腹血糖1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20u、午餐前10u、

9、晚餐前20u血糖监测方案:每天监测血糖7次,必要时加测夜间03:00血糖,监测案例2,男,43岁,发现血糖高1周空腹血糖11.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7 mmol/L,近1年体重减轻5KG治疗:二甲双胍500mgTid,地特胰岛素10u睡前皮下注射血糖监测方案: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监测案例3,女,58岁,血糖高10年,视物模糊1年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注射诺和灵30R 20u/早、 22u/晚,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7 mmol/L血糖监测方案:每周3天测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

10、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疑有低血糖表现,随时加测,监测案例4,女,55岁,诊断:2型糖尿病平日口服格列美脲2mg qd,血糖控制良好三天前至外地旅游途中,两次出现头晕、出冷汗,当时测血糖为2.7mmol/L血糖监测方案:建议进行连续3天的7点血糖谱监测,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和低血糖风险,监测案例5,案例4的患者经短期强化监测方案,发现有午餐前血糖偏低,在门诊调整了饮食方案和药物剂量血糖监测方案:建议继续进行1周交替配对监测,即每日两点,交替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观察治疗改善情况,监测案例6,案例4的患者经治疗调整后,血糖恢复稳定血糖监测方案:建议每间隔1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随时了解饮食、运动和治疗措施对血糖的影响,必要时加测睡前血糖,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