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549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管理一休化手册.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 修改状态:B/0*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GB/T240012004标准编制)文件编号:JMHX/QE-2014B受控状态: 受 控 分 发 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0.1目 录标号内 容GB/T19001-2008标准对照表GB/T24001-2004标准对照表页码0.1目录10.2企业简介30.3一体化管理手册发布令40.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5.24.4.140.5一体化方针、目标批准令51范围1/1.1/1.2162引用标准2263术语和定义3364一体化管理体系4464

2、.1总要求4.14.164.2文件管理74.2.1一体化管理手册4.2.1/4.2.24.4.474.2.2文件控制程序4.2.34.4.574.2.3记录控制程序4.2.44.5.395管理职责105.1管理承诺5.14.210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4.3.1/4.3.2115.3一体化管理方针5.34.2115.4策划115.4.1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5.44.3115.4.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4.3.1125.4.3法律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4.3.2145.4.4一体化目标及指标5.4.14.3.3155.4.5环境管理方案4.3.3165.5职责、权限与沟通协商175.5.1职

3、责和权限5.5.14.4.1175.5.2协商与交流控制程序5.5.34.4.3195.6管理评审程序5.64.6216资源管理236.1资源提供6.14.4.1236.2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6.24.4.2246.3基础设施管理控制程序6.34.4.1266.4工作环境6.44.4.1277实现过程27标号内 容GB/T19001-2008标准对照表GB/T24001-2004标准对照表页码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4.4.627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4.4.628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4.4.628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4.4.6287.2.

4、3与顾客的沟通7.2.34.4.6287.3设计和开发7.34.4.6287.4采购297.4.1采购过程7.4.14.4.6297.4.2采购信息7.4.229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4.4.6297.5生产和服务提供30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4.4.630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4.4.631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4.4.6317.5.4顾客财产7.5.44.4.6327.5.5产品防护7.5.54.4.6327.6环境运行控制程序4.4.6337.7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4.7347.8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7.64.5.

5、1368测量、分析和改进378.1策划8.14.5.1378.2监视和测量8.24.5.1378.2.1顾客满意8.2.1378.2.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8.2.24.5.438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4.4.640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408.3环境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4.5.1408.4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4.5.2418.5数据分析8.44.5.2428.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3/8.5.2/8.5.34.5.2438.6.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8.3/8.5.2/8.5.34.5.2448.7.1持续改进8.5.14.5.246附录1组织结构图47附录

6、2职能分配表48附表1文件更改记录500.2企业简介*公司于*年落户*园区,公司主要致力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占地面积*亩,注册资金*万美元,于*年底开始投资建设年产*生产线,二00六年底投入生产,现已投资*万美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坚持科学的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核心产品,使企业在发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年以来,年均产值超*亿元,上缴税金超*万元,实现利润超*万元,连续多年被评为“*”。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和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公司靠自主创新,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仍然在本产品领域占据一定的国际、国内市场份额。*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信誉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宗旨,积极倡导“

7、团结、开拓”管理理念,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攀新高,为启东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公司决定全面实施GB/T190012008和GB/T24001-2004标准,尽快提高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水平和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以持续改进的原则,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企业环境,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使本公司的产品挤身于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树立“金美”人不断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 公司地址: * 电 话: * 传 真: * 邮 编: *0.3一体化管理手册发布令 本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是依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组织机构和职能分配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后制定的。它阐述了本

8、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确定了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范围及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规定了本公司所应控制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条款要求,并对其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它是本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望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的内容和要求,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以保证本公司一体化管理符合顾客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我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14年1 月1日实施。0.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根据GB/T19001-2008、GB/T24001-2004标准要求和公司工作需要,现任命公司 * 为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是: 1. 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

9、 负责向总经理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 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 4. 负责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案的批准及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5. 就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事宜,负责内部的传达和外部各方面进行联络。公司各级人员必须服从领导,积极配合,共同履行一体化管理职责,以确保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和改进。 总经理:* 2014年1月1日0.5 一体化方针、目标、指标批准令一体化方针内容:科技创新,质量领先;遵守法规,达标排放;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1、产品检验合格率达到*%以上指本公司生产的半成品经抽检检验,合格率大于等于*%以上。2

10、、 顾客满意率:*%以上 指本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抽查后得的满意率为95%以上。3、 三废(废水、废气、固废)达标排放,降低噪声污染 污水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标准;固体废弃物做到分类收集,按规定处置。4、重大质量、环境、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经理:* *年*月*日 1. 范围1.1 总则本手册规定了公司所应控制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要求,用于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业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而达到顾客(业主)满

11、意。本质量、环境管理手册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行政许可除外),即适用于本公司从采购原料开始到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交付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环境控制。1.2 应用本公司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参考行业标准及顾客提供的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不自行开发产品并不接受顾客的来材料加工,其生产工艺十分成熟。故删减7.3章节,但对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负责,故删减7.3条款是正确的。本公司为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行政许可除外)覆盖范围:启东市滨江精细化工集中区的生产和办公活动。2. 引用标准2.1 GB/T19000-2005 idt ISO9000:2005一体化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2 GB/T1900

12、1-2008 idt ISO9001:2008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2.3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和定义本质量、环境采用的术语及如下术语。 3.1 顾客:指同本公司以协议或合同形式,将其产品交给的组织或个人,有时将其称之为顾客。3.2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管理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3关键岗位:管理体系中监督的作业岗位。3.4特殊岗位人员:指与确定重要环境、安全因素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或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直接相关人员(如安全员、消防准备人员等)。3.5一般岗位:除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以外的作业岗位。3.6三级安全教育:指公司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13、。3.7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周围员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3.8五同时:各级领导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3.9标识:表明材料或产品状态的识别标记。4. 一体化管理体系4.1 总要求本公司按照GB/T19001-2008、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进。本公司确定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确定了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这些过

14、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本公司通过这些过程的确定和管理,以使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并得到持续改进。本公司采用PDCA的方法识别和控制过程的有效性,使每一个过程都可以通过策划、实施、检查达到持续改进有效性的目的。本公司对任何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按GB/T19001-2008标准中“7.4”相应条款实施控制。目前公司暂无外包过程。 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涉及设计与开发问题,故将7.3的全部条款给予删减。4.2 文件管理4.2.1 一体化管理手册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对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总体规定的文件,确定了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范围,规定了所应控制的一

15、体化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删减的理由,对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旨在实现公司规定的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4.2.2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及时得到和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控制。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3.2管理者代表负责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审核,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现有文件进行评审。3.3行政部负责所有受控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及原稿的保存。3.4生产部负责所有技术方面的受控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原稿的保存。3.5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和使用保管,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文件的批准。4、工作程

16、序4.1新文件的编号。4.1.1行政部根据有关规定对手册、程序文件进行编号。4.1.2其他文件,由文件编制者从部门文件管理员处取得文件号进行编号。4.1.3取号时,应填写“文件取号登记表”记录文件名及文件号。4.2文件的编写4.2.1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4.2.2其他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4.2.3同一类文件刊头、刊尾、封面的编写格式要统一,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要求。4.3文件的审批。4.3.1手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3.2技术文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4.3.3检验规程由质检部负责审核、批准。4.3.4其他部门级管理文件、作业指导

17、书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批准。4.3.5公司级管理文件由总经理批准。4.4文件的发放。4.4.1受控文件原稿在提交给行政部前,送交人应对文件进行以下确认:A; 是否进行有效的批准; B; 标题、文件号、版本号、页数是否完整;如有不完整的情况时,退回编写人进行修正。受控文件的范围见受控文件的范围规定。4.4.2将文件连同“文件分发清单”提交行政部,行政部将收到的文件原稿做好编目登记,填写“文件归档编目清单”。4.4.3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根据“文件分发清单”的总份数进行复印,在复印文件上加盖“受控文件”印章。4.4.4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把文件分发给有关部门,并要求文件领用人在“受控文件分发回收记录

18、”签收。4.4.5受控文件的原稿存放在行政部指定位置。4.4.6当需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借用其他人的文件复印,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及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到行政部办理领用手续,公司范围内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文件”印章的受控文件复印件,一经发现,由行政部收回,并追究其责任。4.4.7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申请补发(应在“文件领用申请表”中作出丢失原因的说明)。行政部在补发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在“受控文件分发回收记录”上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各部门,防止误用。4.5文件的以旧换新。4.5.1对于使用过程

19、中损坏的文件,文件使用部门可用损坏的旧文件到行政部换取新文件。4.5.2以旧换新的文件,行政部文件管理员要在“受控文件分发回收记录”上做好登记,并注明原因 。新文件的分发编号和旧文件的分发编号相同。4.6文件的更改。4.6.1文件需更改时,应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说明更改原因。4.6.2“文件更改通知单”及更改后文件的审批应由原审批部门进行。4.6.3文件更改批准后,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实施更改。更改后的文件连同“文件更改通知单”交行政部。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按“受控文件分发回收记录”的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及“文件更改通知单”,同时回收作废的旧文件。文件更改完成之前,可先发“文件更改通知单”。4.7文

20、件的换版。文件经多次更改(修改状态从0到9时)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4.8文件的作废。作废的文件由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按“受控文件分发回收记录”收回并记录。作废文件原稿加盖红色“保留之作废文件”印章后保存于行政部,不作销毁。其余作废文件由行政部统一销毁。4.9文件的管理。4.9.1文件应有序的存放以便于存取和查阅。4.9.2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乱画,不得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整洁和完好。4.9.3公司运作方式以及外部法律、法规及标准变更时,应及时更改相应文件。4.9.4借阅文件时,应经文件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文件。到期不归还,由文件所在部门负

21、责人收回(借阅时需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公司编制的原版文件一律不外借。4.9.5行政部负责在每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前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10外来文件的控制。4.10.1作为采购、生产检验、规范、标准等到依据的各类外来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查。审查批准后交由行政部登记、编号、发放。发放时加盖“外来文件”印章。4.10.2行政部保存外来文件原稿,借阅时需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4.10.3为保持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各部门负责人应保持与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并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外部文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4.10

22、.4环境法规等外来文件的进一步控制,详见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4.11发放外来文件的控制。4.11.1发放外来文件必须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发外(发给供应商的文件除外)。4.11.2提供给供应商和认证机构的受控文件,提供部门应做好发放登记(填写“文件外发记录”)及更改、作废的控制。4.11.3提供给客户的文件,不加盖受控印章,不做更改(换)控制,但需做好发放记录。4.12文件的评审 每年管理评审前或根据需要适时对使用中的文件进行评审(评审时应填写“文件评审表”),必要时予以修订。5、记录5.1文件发放收回记录5.2文件借阅、复制记录5.3文件更改通知单5.4文件处理记录4.2.3记录控制

23、程序1、目的规范记录的管理,客观、真实、准确的反应质量、环境活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活动的可追溯性以及采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3、职责3.1 公司各级负责人负责相关记录的编制、处理的审批。3.2 各部门负责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保存、归档、移交、处理。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审查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3.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的每一个数据文字负责。4、作业程序4.1 记录的范围和形式。 4.1.1 记录是记载所实施活动或取得成果的客观证据,记录既包括了本单位产生的内部记录,也包括接收的外部记录。4.

24、1.2记录可以是表格、图表、报告、磁带、磁盘、照片等形式。4.2 记录样式的编制和审批。4.2.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自行编制记录样式的草案。编制时,应按文件编号、版本变更、部门代码、文件分发编号管理规定给质量、环境记录样式唯一的编码。4.2.2 新编制的记录样式,需经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可与文件一同审批。单独审批时,采取在背面签名的方式进行)。4.3 记录样式的发放与更改。4.3.1 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做好记录样式的发放与管理。4.3.2 行政部应编制在用记录样式目录“记录汇总表”,分发各部门,以便各部门使用。4.3.3 记录样式的更改,需经部门负责人/公司主管领导批准。质量

25、、环境记录样式更改时,应给予新的版号。更改后的记录样式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发放,同时收回旧样式。4.4 记录的管理。4.4.1 填写要求:记录的字迹应清晰、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应随意涂改。如有错误,应用划线的方式进行更正,并签名,必要时注明日期。4.4.2 收集、归档:A:活动的开展均伴随有记录的产生,每一项活动结束后,该项活动的负责人应将该项记录整理成文交予相关部门。各部门由专人负责收集记录。B:各部门专门负责记录管理的人员,根据需要复制规定份数分发至有关部门,分发时应要求收件人在原件背后签字(必要时)。原件则进行分类、装订后归档。4.4.3 查阅、借阅:A:已归档的记录,借阅时应填

26、写“文件借阅登记表”。B: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可查阅其记录。C:所有记录的原件一律不借给公司以外的单位/人员。4.4.4记录的标识、贮存和保护:A:记录按类别装订成册(至少一年装订一次),做好名称、部门、时间标识,保存在适当的档案柜(箱)中便于查阅,并注意做好防虫鼠、防潮等工作以防止记录的损坏、变质和丢失。B:采用其他媒介的记录,也应有相应的贮存条件,如软盘,应注意防潮、防磁,以免贮存丢失。必要时,可复制备份。4.5 外来记录的控制。4.5.1 相关方投拆、建议,以及相关方不符合记录,由对应部门向生产部移交。由生产部予以管理。4.5.2 其他相关方的质量、环境记录由对应部门保存。4.6 记录

27、的保存期。记录的保存期按行业的规定执行,没有特别的,保存期为三年。4.7 记录的处理。4.7.1 已超过保管期或无查考价值的记录,可剔除处理。4.7.2 记录的处理方式为销毁。4.7.3 需销毁的记录,由其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文件管理员负责销毁。5、记录5.1 记录汇总表。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公司总经理批准发布第一版JMHX/QE-2014B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本人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并以本人名义郑重地向本公司所有业主作如下承诺: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及评估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环境,使每个员工理解、贯彻本公司的质量方

28、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八项一体化管理原则和四大过程,按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持续改进公司的业绩,为使公司提供的产品生产的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业主满意。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的成功取决于理解和满足顾客(业主)及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超越这些需求和期望。总经理应以实现顾客(业主)满意为目标,为此应做到:5.2.1确定顾客(业主)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市场调研、预测或与顾客(业主)的直接接触来实现。5.2.2将顾客(业主)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对产品的要求、过程要求和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等,只有完全满足顾客(业主)的

29、需求和期望时,顾客(业主)才能满意。5.2.3使转化的要求得到满足A:公司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B:顾客(业主)的期望和需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随时间而修订,因此公司转化的要求及已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5.3 一体化管理方针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以一体化管理原则为基础,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考虑相关方的要求,制定一体化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一体化方针为制定、评审目标提供框架和基础,便于一体化目标依此逐层分解。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各级管理、执行、验证人员应充分沟通,达到上下理解一致。并

30、在管理评审时对其实施情况及持续适宜性方面进行评审。公司的一体化方针内容:科技创新,质量领先;遵守法规,达标排放;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上述一体化方针体现了本公司的总的宗旨,也体现了顾客(业主)的需求和期望,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也是公司对顾客的承诺。批准发布公司的一体化方针,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望公司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一体化方针,理解其内涵,在各自岗位贯彻执行一体化方针,确保一体化目标的落实。5.4 策划5.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以实现公司的一体化目标:A:确定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相关的过程及其活动,确定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所进行的删

31、减及充分的理由;B:确定为实现目标要求,而建立的过程需要投入的资源; C:不断提高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性及效率,定期评审目标的现状,寻找差距和改进的机会,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D:对公司相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文件、过程、资源等的变化做出判断,必要时按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公司能够控制的、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2、适用范围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环境因素的批准。3.

32、2生产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制订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3.3各部门配合生产部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4、工作程序4.1 资料准备通过一系列资料的收集,为环境因素的识别做准备。4.2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各车间主要通过环境因素现场调查的方法,来识别环境因素。4.2.1 环境因素现场调查A:生产部负责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发放到车间。B:车间的安环员根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内容组织车间相关人员,从其活动、产品、服务中找出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并将此表报主控部门。C: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交付全过程D: 生产部对填

33、写的内容进行确认、汇总、登记,形成公司环境因素台帐,并将其下发到有关部门或单位。E:新项目成立后,半个月内将环境因素信息按以下方式反馈给公司生产部。a)环境因素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形式报给公司生产部。b)生产部根据有关部门反馈来的环境因素,补充到公司环境因素台帐。4.3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个方面:4.3.1 三种状态:(1)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2)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的作业。(3)紧急状态:指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或环保设施失效的紧急状态。如:发生火灾事故、地震、爆炸等意外状态。4.3.2 三种时态:(1)过去:以

34、往遗留的环境问题。(2)现在: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未来的环境问题而会对目前的过程,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3)将来:不可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变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3.3 环境体系覆盖公司所有活动场所及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行政许可除外)活动:(1)向大气的排放;(2)向水体的排放;(3)废物和副产品;(4)能源使用;(5)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6)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7)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4.4 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环境因素评价是在识别因素的基础上,为改进本公司环境绩效而确定重

35、要环境因素。4.4.1 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所在地区范围、社区强烈关注、客户的合理抱怨、对公司形象有影响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4.2公司在其他情况下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1)影响范围(2)影响程度(3)发生频次(4)法规符合性(5)社会关注程度(6)万元产值消耗量(7)可节约程度(8)产生量4.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生产部对环境因素的评价采用打分法。4.5.1 对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污染物及废气、污水排放的评价按下表进行:内容得分内容得分a影响范围d发生频次所在地区范围(县市)5持续发生5周围社区(乡镇)4夜间发生4场界内(

36、厂区)3白天发生3b影响程度e法规符合性严重5超标准5一般3接近标准3轻微1达标准1c产生量f社区关注程度大5强5中3一般3小1弱1 污染物及废气、污水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 注:a=5,e=5,f=5,总分15时或任意三项之和15时,可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4.5.2 能源、资源消耗评价: 评价方法:内 容得 分a万元产值(年)消耗量大5中3小1b可节约程度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5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3较难节约1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注:两项之和大于5分。4.6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生产部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7 环境因

37、素的更新4.7.1 为保持信息的有效性,由生产部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公司环境因素重新识别、评价,如有变化予以更新。4.7.2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生产部应及时组织与下列活动有关人员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当本公司活动、产品发生变化时;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当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4.7.3 当生产工艺及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各部门应重新识别环境因素,并将变化的环境因素通过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反馈给公司生产部确认、评价、更新。4.7.4 公司生产部及各部门对环境因素的重新评价、按上述相关步骤进行。 4.8 记录4.8.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

38、生产部保存。4.8.2 车间负责保存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台帐5、相关文件5.1文件控制程序5.2记录控制程序6、记录6.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6.2重大环境因素清单5.4.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目的 及时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的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以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相应的法规和其他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的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3、职责3.1行政部分别负责环境收集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其适用性进行确认。3.2行政部分别负责保存相关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原件,负责发放相关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3.3各部门负责

39、将相关环境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4、工作程序4.1与公司相关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内涵。与公司相关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国际公约; 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省、市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 相关执法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相关方提出的规范性要求等。4.2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的方法和渠道。行政部应经常与省级、地方级相关部门保持联系,获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最新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行政部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图书馆、报刊杂志、书店、互联网、相关方等多种渠道,收集各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保持对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的及时跟踪。

40、4.3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选择与确认。4.3.1行政部分别对已收集到的法规和其他要求逐一进行确认,并与相关部门、管理者代表共同确定出适合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在确定出的法规和其他要求上加盖“外来文件确认章”。4.3.2编制“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编制时,最好按控制对象进行分类,每一类按“国际国家省市县(区)”次序登录。4.4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实施。4.4.1行政部分别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盖章”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批通过后,按受控文件管理方法发放至各部门。4.4.2行政部保存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原件,负责将“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的文件复印汇编成集

41、,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后发放到公司相关部门和相关方;也可以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文件进行针对性的摘编,而后将摘编的内容分发到公司相关部门和相关方。4.4.3各部门要组织学习与本部门相关的与环境因素相关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要求纳入到相关的作业指导书中,严格遵照执行(公司按国家、省、地方标准、规范) 4.4.4生产部分别按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的要求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公司的环境活动及表现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符。4.5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4.5.1当外来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需要更新或增加时,行政部分别应及时修正“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

42、单”,并将新的内容补发至相关部门。4.5.2对过期或作废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行政部应及时收回,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5、相关文件5.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5.2文件控制程序5.3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6、记录6.1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5.4.4一体化目标和指标A:总则依据一体化方针和确定的重大环境因素,制定质量目标及环境目标和指标。通过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使各车间和职能部门的环境目标得以量化,使其具有针对性,以确保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持续改进。B:职责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公司的一体化目标和指标。行政部、生产部分别负责提出和每年修订公司一体化目标和指标,定期对各部门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各车间依据总体目标和指标制定本单位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确定后在适当范围内对内外相关方公布。C:目标、指标的制定检查和修订行政部、生产部至少每半年对公司及车间目标、指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当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行政部、生产部及时更新调整一体化目标和指标,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目标评审。各职能部门对本单位的目标、指标负责,各车间每月目标、指标进行检查和控制。每季度将控制情况上报行政部、生产部。公司质量、环境目标、指标:1、产品检验合格率达到96.5%以上指本公司生产的半成品经抽检检验,合格率大于等于96.5%以上。 2、顾客满意率:90.5%以上 指本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