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718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9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法规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主讲 李岳君 2005年4月,1.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2.熟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3.掌握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4.了解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第一章考核要点:,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概述第二节 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第三节 安全生产方针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国家监督管理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义务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主要内容,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概述,一、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概念二、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重要作用,一、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概念,1.职

2、业安全卫生法规是指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2.广义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包括:,二、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重要作用,1.确保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合法权益2.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法制化管理3.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建设发展4.保持社会稳定,第二节 主要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我国安全生产相关重要法规简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七、刑法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我国安全生产相关重要法规简介,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十、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十一、使用

3、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十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十三、工伤保险条例十四、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十五、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包括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法律依据,任何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均不得违背宪法规定的原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

4、度 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 共7章97条,主要内容,1.总则(15条)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28条) 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9条) 4.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15条) 5.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9条) 6.法律责任(19条) 7.附则(2条),1.总则,(1)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1.总则,(2)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5、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1.总则,(3)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核心内容),安全生产法用了28条款重点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作出了基本规定:,(1)安全生产条件的基本要求(2)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3)安全生产投入的要求(4)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的要求(5)有关人员任职的资格要求(6)有义务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7)特种作业人员的特殊资质要求(8)建设工程项目的“三同时”要求 建设项

6、目的安全条件论证及安全评价(9)对设施、设备、场所、工艺的要求(10)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及危险性作业的要求(11)交叉作业的特别规定(12)承包租赁中的安全管理 发生安全事故时对主要负责人的要求,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保障权利主要是:,(1)知情权 (2)建议权 (3)批评、检举、控告权 (4)拒绝权 (5)紧急避险权 (6)赔偿请求权(7)社会保障权,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业人员的义务 :,(1)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3)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4.安

7、全生产的监督管理,(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监督管理(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管理(3)监察机关的监督(4)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5)社会公众的监督(6)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督(7)新闻媒体的监督,5.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2)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3)有关人员应立即赶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抢救(4)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责任及失职、渎职行为的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6.法律责任,(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责任。(2)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3)从业人员的责

8、任,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共13章107条,1.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第36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38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39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1.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第41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 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

9、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43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2.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1)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第52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第54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关于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三同时”制度的规定,第53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

10、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关于特种作业的上岗要求的规定,第55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4)关于劳动者在安全卫生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第56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5)关于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处理制度的规定,第57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

11、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3.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的规定,第58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第59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60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的规定,第61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62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3.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的规定

12、,第63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第64条: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第65条: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共7章79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基本方针和基本管理原则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 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4.关于职业病的诊断管理 5.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1.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13、和基本管理原则,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建设单位应当对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人员的影响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或者使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用人单位

14、应当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2)为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评价发现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职业危害因索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方可重新开工,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3)生产、经营、进口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索的设备、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中应当

15、载明与职业危害相关的事项和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治等措施;并在醒目位置标明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5)对隐瞒事实、不告知真相、不提供防护条件的规定: 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事项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写明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危险 劳动者因调换岗位或者工作内容改变而从事合同中未事

16、先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危险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有关职业危害、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6)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等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

17、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存,4.关于职业病的诊断管理,(1)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获准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4.关于职业病的诊断管理,(2)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3)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诊断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5.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1)对疑似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

18、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2)对已诊断为职业病的病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造成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承担,5.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3)关于对职业病病人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职业病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

19、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共8章50条,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共6章54条,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火灾预防2. 消防组织,1.火灾预防,(1)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1.火灾预防,(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职

20、责: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1.火灾预防,(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2)的职责外,还应履行下列职责: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2. 消防组织,下列单位应

21、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大型港口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上述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七、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七、刑法,对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有:,第130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

22、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七、刑法,对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有:,第131条: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刑法,对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有:,第132条: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刑法,对因违反安全

23、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有:,第134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刑法,对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有:,第397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年月日第七届全

24、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修正,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2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克扣职工工资的 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3

25、条:工会依照国家规定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进行监督。对工会提出的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4条: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6条: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26、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30条: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 法规 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第344号令于2002年3月15日起公布施行 共7章74条,344号令,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第397号令于2004年1月13日起公布施行 共24条,397

27、号令,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2条: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3条: 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4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第5条: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十一、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第352号令公布

28、施行 共8章71条,352号令,十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第373号令于2003年6月1日起公布施行 共7章91条,373号令,十三、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第375号令于2004年1月1日起公布施行 共8章64条,375号令,十四、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一)标准体系与分类1.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强制性GB 推荐性GB/T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分类: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卫生标准,十四、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8类)1.基础性综合性标准:2.管理性标准3.特种设备及产品

29、安全标准4.特种作业安全标准,5.职业卫生标准6.安全设备、工具类标准7.方法标准8.个人防护用品标准,十五、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八届十次会议批准,我国承认并实施170号公约和177号建议书,170号公约(分为7部分27条),170号公约宗旨:要求政府主管当局、雇主组织、工人组织,共同协商努力,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免受化学品危害的影响,有助于保护公众和环境,170号公约(分为7部分27条),170号公约的主要内容:1.会员国应制定和实施有关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政策2.实行危险化学品分类、标识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3.化学品制造商(进口商、经销商)的责任4.

30、雇主的责任5.工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三节 安全生产方针,问题:1.怎样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如何处理保证生产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目标之间的矛盾?3.怎样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第四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国家监督管理,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四、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1.概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法律授权行政部门设立的监察机构,具有法律形式的监督管理(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一种国家监察

31、,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1.概述(2)安全生产监察具有专门的监察对象和特定的监察任务监察对象生产单位,包括国家法规确定的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有关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监察任务对监察对象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情况(3)必须依法监察,2.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如何理解“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4)坚持行为监察和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什么是行为监察?技术监察?(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6

32、)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对本地区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法赋予政府监督管理部门4项职权:1.进入生产单位进行检查以及了解情况的职权2.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职权3.对事故隐患的处理职权4.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设施、器材、物料等的处理职权,四、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33、四、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1.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有哪些?2.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有哪些职权?3.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行政性审批制度行政性审批制度包括哪些内容?(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制度 申请许可证时需提供哪些文件? 申请许可证的企业必须达到什么样的基本条件?(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何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3)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许可证制度,四、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3.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行政性审批制度(4)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由谁

34、定点生产?(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资质认定制度(6)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登记有哪些主要内容?安全标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向用户提供应急咨询服务,主要有哪两种途经?(7)剧毒化学品的购买使用许可制度购买剧毒化学品应遵守什么规定?,第五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义务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一、生产单位的基本义务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一、生产单位的基本义务,1.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2.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3.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是“五同时”什么是“五同时”?4.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1.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怎样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哪些主要内容?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安全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什么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什么要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事故,关爱生命,再见,关注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