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隐记忆讲解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隐记忆,近20几年来形成的一个较新的记忆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有人Warrington & Weiskrantz,1974)发现遗忘病人虽然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但利用一些特殊的测验任务却发现这些词仍对病人的测验成绩有影响。这表明,被试存在着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其特点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确确实实地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了。说明在外显记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即就是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的根本特征是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2、,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一、内隐记忆的提出,(一)启动效应的研究 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段补笔。 (二)遗忘症的研究 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证明:在遗忘症病人身上,和外显指导相关联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而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并未受影响。这强烈暗示了内隐记忆作为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的存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记
3、忆。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影响较大,而对内隐记忆则影响较小。,2、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速示辨认和词干补笔的的作业成绩不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或下降很少,再认的作业成绩则下降很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不同的影响,雅克比和达拉斯(Jacoby Dallas, 1981)发现,学习阶段所用听觉方式呈现材料,测验阶段用视觉方式呈现
4、材料可减弱启动效应,使以单词辨识为指认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而对以再认为指标的外显记忆则没有影响。格拉夫等人(Graf et al, 1985)用单词补全和线索回忆测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张厚粟等(1989)的实验表明汉字音似的启动效应显著而形似的启动效应则不显著。,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不同 干扰对线索回忆作业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干扰对词对补全作业成绩的影响不明显,二、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围已化现象。目前影响最大、争议最热烈的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加工说这二种理论。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这二种理论。Tulving
5、等人提出的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认为记忆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几个系统组成的。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PRS(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Roediger等人则提出迁移加工的观点(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认为记忆测验是由各种认知过程构成的,测验之间的不一致反映了不同过程的结果。,13,(一)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Tulving主张人的记忆是由多重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s)构成的。该理论认为记忆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
6、组成。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该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1972年Tulving把长时记忆区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与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对记忆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1982年,他认为启动效应反映了一种新的记忆系统的功能。,塔尔文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并将其细分为字词系统、结构描述系统和概念语义系统。多重记忆系统说能较好地解释遗忘症患者的记忆分离现象,但划分多重记忆系统的标准尚在争论之中。,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1),15,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2),T
7、ulving和Schacter认为,记忆系统的思想来源于多种研究的综合发展:发现遗忘症病人的记忆障碍是高度选择性的,即他们外显记忆很差但内隐记忆正常。海马结构(the hippocampal structures)在获取某类信息中起着关键作用。发现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分离,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分离和陈述记忆与程序记忆的分离。认识到许多记忆形式有时以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1995年Tulving把人的记忆区分为五大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工作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16,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3),17,(二)迁移加工理论,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外显
8、记忆与内隐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而已。这种观点包括4个基本假设: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要求的提取过程不同,结果,这两类测验从学习时不同的加工过程获益也就不同;学习时的意义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映象等加工过程导致大多数外显记忆(回忆和再认等)成绩良好;大多数内隐记忆测验严重地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的匹配程度。,18,迁移加工理论(1),Roediger区分了某些测验中的知觉基础和另一些测验中传输的语义基础,分别对应于材料驱动(data-driven)过程和概
9、念驱动(conceptually-driven)过程。材料驱动过程是通过呈现的测验材料的信息来发动或指导的,而概念驱动过程则反映了被试主动产生的活动,如精细编码,有意义组织或对材料的重组。虽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验都可以包含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的成分,但对于大多数内隐记忆测验来说,其传输基础看起来是知觉性的,即主要依靠材料驱动的加工过程;相反,对于大多数外显记忆来说,其传输基础看起来是概念性或语义性的,即主要依靠概念驱动的加工过程。因此,内隐与外显记忆测验结果的分离就是由于材料驱动和概念驱动过程的差异造成的,即两种测验之间的不一致反映了不同加工过程的作用。,19,迁移加工理论(2),传输适当程序
10、的观点如何解释两类记忆测验的分离现象呢?Roediger提出如左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他认为,如果我们同时比较4项记忆测验结果,我们就有可能判断,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是符合多重记忆系统观点的预测还是符合程序观点的预测。,20,迁移加工理论(3),迁移适当加工理论对正常被试在直接和间接测验间的许多分离现象提供了较好的解释。但在对遗忘症患者的分离现象进行解释时却不理想。,22,三、启动效应和记忆系统,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传输适当认知程序,23,(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1),启动效应(primin
11、g effect)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的基本特征是与意识分离,所以它又被称为无意识的记忆。它与正迁移类似,但正迁移是在总体效果上进行测量,而启动效应的测量单位却十分具体。,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direct priming)与间接启动(indirect priming)。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是相同的;直接启动又称为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因为,同一项目在学习和测验中都出现过;而在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有关,但并不相同。目前记忆研究中未作说明的启动效应就是指直接启动。,25,(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12、2),任务分离程序(task-dissociation procedures)过程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s),任务分离程序(1)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分别对应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因而这种分离也被称为任务分离。外显记忆测验(explicit memory tests):自由回忆和再认等传统的测验记忆的方法。在指导语上明确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想他们经历过的某些事件并把它们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任务分离程序(2)内隐记忆测验(implicit memory tests):知觉辨认、词干补笔和补笔等测验记忆的方法。在指导语上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
13、,而是通过他们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被试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任务分离的逻辑:若同一自变量使不同测验任务有不一致或类似的结果,就可据此推测完成这些不同测验任务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之间存在差异或类似。当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结果相反时,就能推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不同的心理过程。类似这样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实验性分离包括四种类型:单一分离、非交叉双重分离、交叉双重分离和双向关联。,任务分离程序(3),29,(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3),知觉辨认(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指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在速示条件下对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
14、学过的单字进行辨认。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几个字母而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补笔(word-fragment completion),30,(一)启动效应的概念与测量方法(4),进行内隐记忆测验时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内隐记忆测验会受到外显记忆的影响。Schacter等人1983年提出了“有意提取标准”。这一标准包括两个关键成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测验中客观的线索是相同的,只是提取的指导语不同;实验操作程序是相同的,但它对两种测验的影响不同。,加工分离程序(PDP),1加工分离程序的提出 (1) 加工分离
15、程序的基本思路: 分离在一个记忆任务中可直接观察到的意识与无意识成分的贡献。 (2) 加工分离程序依赖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样的。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也是一样的。另外,它还有一个假设,即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而自动提取则是有对有错的。,加工分离程序的实验步骤,1、 两种测试条件包含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为协同关系;排除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为对抗关系。 2、雅各比(1991)的实验 被试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呈现一些单词要求被试阅读,并呈现一些变位字,要求被试重新排列其余字母以组
16、合成单词。在第二阶段以听觉形式呈现一组单词,要求被试听到单词后大声读出来,并努力记住以备后来的再认测验。在测试阶段进行再认测验,包含测验条件下,被试被要求对所有学习材料进行再认判断;排除测验条件下,被试仅被要求对听觉呈现词进行积极的再认判断。,加工分离程序的计算,R:意识性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A:自动提取完成测验的概率。意识性提取,其贡献为 R(1A)。自动提取,其贡献为 A(1R)。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两种过程的共同作用,其 贡献为 RA。 包含条件下对变位字和视觉呈现词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包含)=R+A(1R) 排除条件下对变位字和视觉呈现词再认判断为“旧”的概率为:P(旧|排除
17、)=A(1R) 因此: R= P(旧|包含)P(旧|排除) A= P(旧|排除)/(1R),加工分离程序的评价,加工分离程序将意识性提取与自动提取看作两种独立的加工过程,从实验逻辑上结束了对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分离的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分离逻辑所面临的直接和间接测验存在记忆任务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不纯净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设定两种测试条件:包含条件及排除条件。通过计算,就能将混合于各种任务之中的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分离出来。,36,(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1),人们把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 dissociation)。T
18、ulving曾对实验性分离作过如下描述:“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37,(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2),记忆的神经心理学关于遗忘症病人的研究是目前启动效应研究的原动力。遗忘症病人由于某种形式的脑损伤而丧失记忆,不过,这些病人的知觉能力、语言和智力基本上保持完好。长期以来,人们相信遗忘症病人不能把语词信息从短时记忆传递到长时记忆中去,即他们不能保存新鲜的经验。但是,1970年Warri
19、ngton和Weiskrantz的实验却改变了人们的看法。,38,(二)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3),他们让4位遗忘症病人(3位Korsakoff综合症病人与1位颞叶切除术病人)与16位控制组病人(无脑损伤)学习字单,然后进行4种记忆测验:自由回忆与再认,模糊字辨认(word fragment identification)与词干补笔。结果表明,遗忘症病人也能保持词语信息,但是这种保持要在特定的测验中才能表现出来。,39,(三)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Tulving(1982)用正常人为被试,学习96 个低频英语单字,学习后1小时进行再认测验与补笔测验,7天以后重复这两种测验,实验结果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