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86912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原理讲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身心关系,。其余部分讨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大家读了这些原理,都写了哪些读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一本入门书籍。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

2、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余条“参考文献”以

3、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

4、。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

5、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2上完今天的课,我有很多感触,可又不知如何更好地去表达,所以想就几个感触很深的点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1、“不幸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传播,幸福需要很努力才能传播。”当屏幕上出现这一行字时,当听到丁老师讲到婚外恋所导致的诸多不幸,以及一连串的循环效应时,我有点难以置信,原来抽象的情感也可以比枪弹炮药更具有摧毁

6、性的。2、还有那句“有帮人的欲望却没有帮人的能力时去帮人也许会害人。”生活中的我只会单纯的想“乐于助人”却没有考虑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一种同情的心理以及姿态去单纯的给予我认为是对他有益的帮助,却没有理性的去思考,我自己是否有充足的能力,并且我的这种帮助是否真的对他有益。通过这节课,我懂得了以后的日子里,我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恩恩,真正做到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帮助,把正能量传达给别人,同时要有保护自己的不被别人的不幸传染的能力。3、“当你认为习以为常的东西被人拿走后,要学会接纳。”丁老师在这里讲到,被抢走习以为常玩具的小朋友,为了那一个玩具,而忽视了诸多的其他玩具。老师解释说失去会导致聚焦

7、,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分散注意力。曾经听过一篇*讲的是“气”与中国人的上访,貌似是说中国人为了气(我理解为面子)去上访,而这次,丁老师换个角度,讲了这么个例子。一个人非常有前途,他自己也认为未来非常美好,却因为一次偶然成为跛子,因此他去上访,希望别人赔偿他无限美好的未来,最终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距离美好的未来越来越远。相反,吉林大学的一名因疾病成为跛子且上肢畸形的女生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缺,并凭借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这确实这的我们每个人思考,当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所不能改变的时候,我们只能坦然的接受,淡然的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为自己尽最大的可能争取。4、自尊即Self-esteem 把自

8、己看做什么。听完丁老师自己学英语的艰难历程之后,我似乎看到自己学英语存在的问题了,我一直告诉自己的是,我的听力不好,去迟迟未采取行动去补救,每次英语考试考差事,我都安慰自己,是听力错多了,看来以后我要换用另一种角度去激励自己学习英语了。“到此一游”似乎也能很好地解释我高考前模拟考试忽高忽低的现象,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骄傲的心理作怪,今天才明白原来是我自己的不自信,从不相信自己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好,一直用运气或者巧合安慰自己,而没有进一步去思考自己考好 与考差的真正原因。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3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生活中的心理学” 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

9、的,而这些 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 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 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 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 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 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焦老师上课的时候有问到,你觉得给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哪一本书,大概是这么问的,不能 是教科书,不能是小说。我第一本想到的是佛

10、洛依德的梦的解析 ,那时候看这本书差点 没看疯掉。不能否认佛洛依德果真是一个天才, 他大胆的想象与逻辑推断让我对心理学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梦的解析对于我这个非心理学专业,又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的人来说是很 难懂的,几乎是一本天书,但是我还是坚持读了下来。还记得那时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都 用梦的解析中写的方法为自己解梦,还拉这周围的同学为他们解梦,呵呵,很疯狂。这 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最近打算重读等重读完再介绍吧。或许有同学也在看这本书我们可以 互相研究一下,因为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宿舍的人都被我研究怕了。记得当时每天早 上, 我第一句问他们的话就是 “你们昨晚做了什么梦?” 而这次介绍的让我

11、印象很深刻的书, 是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国外的译本,是国外心理学的入门教程,写得非 常通俗易懂, 书中用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 看过这本书的人 对心理学都有大概的了解,而且会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 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 并且大大提升了对 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 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 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 而不是从

12、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 这点让 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 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我曾经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一定要看这本 书, 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 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某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 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子,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 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

13、础的书也完全可以仿照这本书的写法。国内的学科 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东西,介 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学科的 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 但是我觉得应该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 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4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必须接

14、受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己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现在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非常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现在,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一定

15、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可以参加各类社团,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心情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起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起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己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己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心情。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轻松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己:

16、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希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己说:“我无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计划。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

17、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助。所以,认真学习心理学非常重要。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5三年前开始接触心理学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始的。性学三论,意识,无意识,潜意识让我真的觉得大脑中有一股意识在流动,很多状况似乎都能对号入座,问题似乎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他的人格理论,梦的解析,冰山理论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有一种无形的意念在操控着自己的行为。本我,自我,超我在内心一些所不能接受的冲动在寻

18、求释放。自我防御机制,各种依恋关系,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做着不同的事情。继而听到不同的声音就是他的学生荣格的理论,发现了他的人格面具,有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知道了不同的人格面具和原型。男人的阿尼姆斯原型和女人的阿尼玛原型,让我想到伍尔夫的一句话,伟大的灵魂是雌雄共同。其实掌控人生命运的是潜意识,尤其是被压抑的潜意识。这个时期的阿德勒也是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他的自卑与超越是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后的个体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并纳入了对儿童的培养与分析。同时期的霍妮也是人格分析的代表人物,她的书我只是粗略的过一遍,没有很深的印象,还可以重新再阅读一遍。直到这两天读懂了这本心理学

19、与生活,我才发现我对心理学的认知太浅薄了。心理学理论试图揭示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的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性。精神分析理论与个体人本主义理论只是庞大心理学中的一角,还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和自我理论等等,可能我仍旧处在概念模糊的状态。这本书的伟大在于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又可以独立成章成书的,并且可以延伸到很多领域。突然的归纳与理解让我能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指引我去寻找那个不一样的自己。从生物理论到心理人格分析,到行为主义,再到个人主义最终想要达到的是自我认知来对行为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是如果可以意识到,改变了潜意识,是否意味着是可以改变行为抉择呢?

20、看完书后我一直在思考“认知”两个字,认“言”和“人”,知“矢”和“口”,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自我认知,对自己的了解如果能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该是怎样的一种英明。“我”从出生起,就包涵了太多的基因密码,遗传因素,在子宫中被孕育,直到出生已经形成完善的生理体质。从婴儿到儿童,到青少年再到成人,身体机能不断完善,身心都得到成长,可是有一天突然问你,自己你是谁,你该怎么回答呢?是赤裸裸的血肉之躯在日复一日的趋于成长灭亡,还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心灵意识在暗潮涌动。你的每一种行为背后在被什么支配,你的潜力究竟有多少,你真的了解吗?当生活中一个突发事件发生时,你能分析归纳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吗?小时候学过一首

21、诗,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现在想想这首诗包涵了这本书的全貌心理与生活。生物的我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具备了最完善的生理体质,包涵了神经,脑,内分泌等一系列系统。有大脑中的下丘脑,杏仁核,海马,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也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精神递质。进而产生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各个感觉系统。去年研究心经,认识到了心经与心理学的关联“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应该说得正是这个意思吧!佛说人有众生相,着相了便是执迷于表象而偏离了本质。破相了,便是觉性,才能见性皆佛。从感觉到知觉,需要组织,辨认与识别,各种研究知觉的方法与理论应用而生。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后天

22、习得与记忆而来的。引领我们进入心理意识状态。怎样学习与记忆,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目标。特别是对于渴求知识的人来说是一件法宝。记忆的外显作用和内隐作用,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感觉记忆是如何完成的。什么是学习,怎样去记忆,这里都可以找到解答。学习和记忆的最终目标其实是为了达到认知而做准备的。行为主义,社会过程和关系,我们是该接受社会给予我们的角色,从众与社会的期望,还是做个格格不入者呢?每个人期望值或许都是不一样的。自我认知,是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自审的东西。认知就是了解自己行为动机,认识并掌控自己的情绪,清除内心的心理障碍。我在反思中发现,无论生活与工作,我并没有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包括行为才导

23、致了一次次内心冲突与人际交往的障碍。自我认知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学习是模仿,但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那才是真实的自己。虽然我不再执着与相,不再那么焦虑,对自己不再那么攻击,可是仍旧给身边的人带来了伤害。最近也看一些形而上学的哲学书,我深感自己的无知。是接受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质疑我在故我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上帝死了,尼采疯了。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我喜欢的叔本华自杀了。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让我沉迷于背后的逻辑。人生而孤独,他人即地狱。虽然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一直寻寻觅觅,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找到自己与身边的人与这个社会共存之的一种状态,找到那个我不认识的自己。自己被生活深爱着,但却沦为自己的lower。感激儿子治愈了我,孩子的爱比父母的爱要单纯的多。父母只不过是打着爱的旗号进行控制和发泄自己的情绪。感激这本书对自我的认知,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理解而并非控制。有时候突然害怕去听懂一首歌,读懂一本书。感激自己丰盈的精神世界,让我找到了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每一个都是进入另一个地方的入口。人人生而平等,想要爱,先学会懂自己,去尊敬自己,然后去理解。有关2020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