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9856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7.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第三节、标准作业的现场应用第四节、标准作业的持续改进,目 录,一标准作业定义,三标准作业的目的,五推行标准作业的意义,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二标准作业的起源,四推行标准作业前后对比,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一、 标准作业定义,标准作业是为了实现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个作业基准。具体讲:以人的操作为中心,去掉浪费的动作,把真正有意义的工作集合起来,编出顺序,使之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反复进行这样的作业,并且与机床的配置和时间相符合。,前提条件, 以人的活动为中心, 重复作业,二、 标准作业的起

2、源,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进入“科学管理时代”,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和工业工程的经典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工程被美国人带入日本,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工业工程科学中,标准化作业被日本企业熟练运用,在员工培训、效率提升、现场改善等环节中作用显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部门开始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并逐步推广。,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必要的、最小数

3、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 是产品的生产方法和管理的根本 标准作业体现的是监督者的意志即消除浪费;满负 荷生产;保证质量和安全。,() 改善的工具 无标准就无法改进,无法区别正常和异常为了发现无效劳动和不均衡的现象要实施标准作业,三、标准作业的目的,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四、推行标准作业前后对比,()推行标准作业之前 现场所使用的指导文件是工艺文件 新员工入厂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培训 员工的操作没有依据,随意性强,()推行标准作业之后 现场所使用的指导文件是工艺文件和标准作业 新员工入厂依据标准作业进行培训 员工操作依据标准作业,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焊装车间压合乙班前

4、门一工序的标准作业改善案例,运用工具,达到效果,标准作业卡标准作业组合表,减少无效劳动时间提高生产率,案例1,标准作业卡:清晰展示作业路线现状: 1、前门1工序共装配9种零件,由于零件多而且集中摆放,所以操作者需要在工位 器具和夹具台之间往返四次。2、夹具的操纵手柄位于夹具台的一侧,操作者在零件装配中途时要围着夹具台转一圈来操作夹具。3、经过前次消除前门生产瓶颈的改善,操作时间由318秒降为214秒,但操作者的 劳动强度大。 4、在标准作业组合表中体现了长时间的无效劳动。,夹具手柄,案例1,330,装件时间84秒,案例1,1、经过对工位器具和夹具手柄的改善缩短装件时间30秒。,装件时间54秒,

5、案例1,减少走动距离13米。,改善后的标准作业卡,夹具手柄,夹具手柄,案例1,五、 推行标准作业的意义,第一节、推行标准作业的目的和意义,(1) 提高作业精度 推行之前节拍以分来计算,目前节拍以秒计算,提高了作业精度。,(2)提高工作效率 将总作业时间分为要素作业时间、辅助时间、走动时间三类,使改善目标更明确。,(3)质量过程控制能力增强 推行标准作业后,体现品质三不原则,即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流出不合格品。,一标准作业的三种方式,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二编制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一、标准作业的三种方式,类型 ,工位,循环时间=节拍时间,测时表标准作业要领书要素作业卡标准作业

6、组合表工序管理板作业顺序表要素作业连接表,测时表标准作业要领书工位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卡,表格,能计算生产节拍,但种类繁多且很难书写的工位,利用标准作业三要素组成循环作业的工位,类型 ,类型 ,根据安东系统进行工作的工位,机械加工、注塑、冲压焊接定量搬运作业,刀具更换、质量检查换模、搬运等,部门,总时间=生产节拍,测时表标准作业要领书作业原单位表山积表,总装、涂装、焊接机械装配,时间,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编制标准作业部门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每个工位和作业点有作业的标准 能够把握原单位时间(要素作业的时间等) 按生产节拍时间分配工作量,()编制标准作业部

7、门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内部条件:工艺装备状态完好、生产质量稳定 外部条件:原材料零件质量稳定、满足条件,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3)编制标准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够实际操作能力:从事过所编制岗位或与编制岗位类似的工作,并且具备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能力。 按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TPS生产管理知识,熟悉标准作业的制作方法。 文化程度:具备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微机操作能力:具备计算机初级以上水平,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E

8、xcel和Word。,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4)编制标准作业需要准备的工具 测时工具:秒表 测量工具:卷尺 绘图工具:铅笔、橡皮、刻度尺 裁减工具:剪刀、壁纸刀 照相工具: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计算机设备及打印设备,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5)编制标准作业的相关流程 a、标准作业的编制流程,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确定作业循环时间,测定各个单位作业的完成时间,编制生产要素山积表,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将作业进行组合,编制标准作业要领书,用循环时间分配工位的作业内容,确定节拍内的工作顺序,细化单位作业的操作要点,确定标准作业顺序,编

9、制标准作业卡,平衡工位的作业内容,确定必要的作业内容,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a、标准作业的编制流程,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作业循环时间:是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域,用一天必要的 生产数量和一天实际的劳动时间按以下公式计算。 循环时间=一天实际的劳动时间/一天必要的生产数量。 确定一个单位作业的纯作业时间(既各要素作业的完成时间,在这里 要分解到纯作业时间、准备时间和走动时间。 编制生产要素山积表(详见后表) 确定标准作业顺序:根据要素山积表确定应分配给每个操作者要素作业 的数目和顺序。 确定每一位操作者在一个节拍时间内的工作顺序。确定每位操作者在规定 的循环时间内必须执行的全部作

10、业顺序,既作业人员从物品的准备、拿取、 走动、纯作业、机械自动运送,操作完毕返回到作业的起始位置的顺序和 程序。,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a、标准作业的编制流程,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进行作业组合,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详见后表)。确定标准在制品。确定质量检验时间。 确定安全等注意事项。编制标准作业卡(详见后表)。细化各要素作业的操作要点。对于作业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品质保证作业和安全方面的要点等仔细研究,细化出分解步骤。 编制标准作业要领书 (详见后表)。,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b、编制标准作业的工作流程,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成立标准作业编制小组(由班长、员工参加),依据控制计

11、划、标准作业编制流程编制标准作业,班长自我确认后填写“编制”一栏,技术部现场工艺员、质保部工艺员确认后填写“汇签”一栏,车间标准作业主管确认后填写“审核”一栏,车间主任确认后填写“批准”一栏,车间主任对安全标准、责任人及计划措施等进行确认,工艺员对零件名称/号、技术参数、工装辅具等进行确认,标准作业主管对作业内容、顺序、时间等进行确认,并负责电子文件的维护,班组长、员工在文件修改栏内手写更改,更改时依据标准作业改善。,2、工艺更改、点检发现问题等情况下不需要重新编制标准作业时,1、作业顺序、作业内容、生产节拍变化等情况下需要重新编制标准作业时,标准作业正式运行(车间负责电子版文件管理,班组将标

12、准作业悬挂到工位),N,Y,Y,Y,N,N,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6)标准作业应用的几种表格,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a、 测时表,二、标准作业的基础条件,(7)标准作业样表,第二节、标准作业的编制方法,b、工序能力表,例:表样,c、 标准作业组合表,为了确定作业分配和作业顺序的工具 标准作业组合表是将手工作业时间和自动运送时间组合起来用时间来表示的工具 标准作业组合表用于判断作业顺序和作业时间正确与否和发现作业改善的必要内容 标准作业组合表用来安排循环时间内的作业,并决定作业顺序。从表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人员的工作和机器工作的时间过程,可以发现工作负荷是否平衡。,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的

13、方法:1、根据工艺要求,事先确定操作者的作业内容和操作顺序。2、对操作者的作业内容进行写实,明确该工位的操作内容及操作顺序。3、准备现场测时记录表,对各要素作业进行测时。 测时要注意包括走动时间、检查时间、安全预防措施时间、准备时间和等待时间等。4、准备标准作业组合表,在表格内填写必要的内容,并填写每一项作业名称和在每一步动作上填写纯作业时间及走动时间,然后按 表格要求对实际的作业时间和走动时间进行累加。,c、 标准作业组合表,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的方法:5、标准作业组合表中时间轴的划分。 在作业的时间轴上(轴)用红线垂直画出循环时间所在的位置,每一格代表1秒(或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每一格所代表

14、的时间值);在表格的轴上标明作业顺序、作业内容和每一个动作的时间; 在标准作业组合表中,水平的直线代表纯作业时间,斜向连接两个动作节点的波浪线代表走动时间, 虚线代表机器自动运行的时间; 作业终止回到起始位置的走动时间用波浪线斜向上表示,同时在作业的终止处标注操作者的作业时间; 在标准作业组合表的下方填写编制人(班长或标准作业小组人员)、审核人(技术部工艺员)、批准人(车间主任)的姓名。 标准作业组合表制作完成后,班长要实际确认最终的标准作业顺序,如果班长能够在规定的循环时间内完成,则可以下发给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使用。,c、 标准作业组合表,编制标准作业组合表的方法:6、如果从作业开始到作业最

15、后终止,操作者返回到起始点的作业时间与循环时间基本吻合,说明这个作业顺序是合理的。 如果作业最后的返回点在循环时间之外,说明这个作业顺序是有待改善的,应该研究一下是否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作业或通过改善该操作者的操作方法使其达到规定的循环时间。 如果最后作业的返回点在循环时间之内,说明这个作业顺序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应该研究一下是否可以再增加一些作业内容,以避免时间的浪费。 考虑各工艺的不同要求及文件使用的合理性,各部门制作的标准作业文件的式样会略有不同,但必要的内容必须是不变的,这关乎企业的管理和形象问题。,c、 标准作业组合表,c、 标准作业组合表,例:表样,为了了解工位全体操作人员的作业状态

16、,记入标准作业三要素之外的质量确认、安全注意等方面的内容,并在现场进行目视记录了每个操作者的作业范围,是为监视生产线作业状态而用的工具。 管理者 现场管理的工具 监督者 发现工位问题点和指导员工的作用,d、 标准作业卡,编制标准作业卡的方法:1、准备标准作业卡。2、表格中的尺寸与实际现场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根据 现场面积的大小自行按比例设定。3、表格中的工位器具、工作台、零件架的投影面积要根据实 际大小等比例缩小。4、在表中填写必要的内容。5、在标准作业卡的图表区域根据实测的结果画出作业位置、 工位器具、工作台和零件架的摆放位置。6、根据作业顺序中的走动步骤,用实线标明操作者的作业路 线,

17、在每项作业中填写必要的作业顺序号。7、在标准作业卡的下方填写编制人(班长、标准作业小组人 员)、审核人、批准人(车间主任)的姓名。,d、 标准作业卡,d、 标准作业卡,例:表样(装配类),例:表样(机加类),d、 标准作业卡,e、 标准作业要领书,是标明标准作业顺序中各项作业的操作顺序、作业重点、作业指示图、使用工具、质量要求、操作要求、安全标准和设备操作证等相关要素的表格。,标准作业要领书的制作依据工艺的不同会略有不同。,编制标准作业要领书的方法:1、在表中填写必要的内容,再根据标准作业组合表的作业步骤确定标准作业要领书 中每项作业内容和编号。2、根据作业内容确定该项作业的重要项目,如力矩要

18、求、A类项(重点项)、漏 雨、必要的参数等。3、为便于标准作业的改善,减少由于工位的变动而带来的整个标准作业文件内容的 改动,在条件允许时建议以要素作业内容为单位进行标准作业的制作,当作业内 容更改时就可以将此页内容直接移动到相应的工位,减少文件重复制作的麻烦。4、根据每项作业的操作内容,通过图示及标注的方式表示其作业顺序和作业方法, 并要对每一个要素作业的操作内容和操作方法进行细化(达到能够指导新人操作 的目的);5、在表中详细填写每一要素作业的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操作、劳保用品 等),某项操作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和上岗证;确定零件具备的功能项(如防锈 作用、减震作用),操作时间和标准在

19、制品数量。6、标准作业要领书制作完成后需通过车间标准作业小组和技术部门的审核、签字、 认可,最后由主管领导签字批准。7、当操作内容、操作顺序发生变化时,要在标准作业要领书的修改栏当中体现,及 时填写变更时间、内容,同时班长要签字,并重复以上4、5、6程序。,e、 标准作业要领书,e、 标准作业要领书,例:表样,e、 标准作业要领书,例:表样,e、 标准作业要领书,例:表样,e、 标准作业要领书,例:表样,f、要素山积表,确定要素作业时间,以搭积木的方式在目视板上对全班的工作内容进行要素拆解和重新排列,以发现操作中存在的浪费,并予以消除,同时确定最简单、科学的操作顺序。,1、用摄像机记录每个工位

20、操作的全部动作(操作动作要连贯)。2、根据录像将操作动作分解成走动时间、准备时间和纯作业时间,用秒表分别对每个 人的每个要素作业进行测时。3、根据具体情况设定节拍时间(秒)与动作标识(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将磁条按 比例剪成节拍时间的长度。4、在目视板的 轴上依工位顺序标明每位员工的姓名,轴上标明时间刻度、目前 生产节拍时间和预期目标节拍时间。再将磁条分别贴在每个操作者的姓名上面。5、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硬板纸分别代表走动时间(红色)、准备时间(浅黄色)和纯作 业时间(浅兰色)。将每位操作者的走动时间、准备时间和纯作业时间的要素作业依据设定的比例和前后次序(为了便于改善,将纯作业内容放到最底层,依

21、次向上为准备时间和走动时间。),分别将三种不同颜色的硬板纸粘贴到目视板的磁条上。,编制要素山积表的方法:,1、进行全班工作量的平衡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的瓶颈。2、走动时间和准备时间是改善重点,要最大限度地压缩走动和准备的时间,并合理分配工作顺序以达到最佳的工艺组合。3、在调整时要遵守四个原则:保证装配的技术要求;减少走动距离;合理分配劳动负荷;慎重调配安全件。,f、要素山积表,例:图样,案例2,运用工具,达到效果,要素山积表标准作业卡标准作业组合表,平衡作业内容减少无效劳动时间提高生产率,总装高架班标准作业改善,现状作业员:12 名班长:1 名生产品种:CA7180A3E主要装配内容:司机杂物箱

22、、排气管、轮胎、座椅、 机仓管线连接、扶手、加注油水等内容生产线开动时间:8 小时加班时间:无生产计划:51 台/班生产节拍:9 分钟,改善目标,生产节拍由 9 分钟降到 8 分钟 实现日产由 105 台提高到 115 台,案例2,等待时间过长,走动时间过长,超出节拍,问题点描述,案例2,问题点分析装配内容不均衡,工位间操作时间相差较多手提料斗使用不合理,增加走动时间无效走动多,改善措施,调整装配内容,平衡操作时间 改变料斗使用方法,减少走动时间 取消无效作业内容,案例2,节拍满足8分钟要求调整工序 9 个劳动生产率提高 9%减少走动时间 46 秒减少等待时间 9 秒,改善结果:,案例2,一员

23、工标准作业培训,第三节、标准作业现场应用,二标准作业文件的日常管理,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岗位标准作业实际操作培训,标准作业相关知识培训,岗位标准作业培训,存档、新员工上岗,基本技能培训,确认,确认,N,确认,确认,Y,Y,N,Y,N,Y,N,一员工标准作业培训,1新员工标准作业培训流程,N,Y,一员工标准作业培训,2转岗员工标准作业培训流程,岗位标准作业实际操作培训,确认,N,存档、员工转岗,Y,岗位标准作业培训,确认,1 标准作业文件电子文档在车间保管。 2 班组将标准作业文件目视到工位,管理者和 操作者随时可以拿到标准作业文件。,二标准作业文件的日常管理,1 点检制度a、通过日常点检对员

24、工标准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监察。b、由车间标准作业管理员和班长对员工进行点检。将点检结果进行记录,并在月底进行分析,制定改善措施并在下月进行改善。,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2点检项目,例:总装车间点检项目,各单位的点检项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执行力的提高,点检项目会深入变化。,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2点检项目,例:涂装车间点检项目,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3点检表格,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编制点检表格。,例:总装车间点检表格,表格中虚线上侧填写点检项目的编号,虚线下侧填写点检日期,此表格在班组目视板目视,由标准作业主管和班长填写。,三标准作业执行力提高,4标准作业执行情况,例:总装

25、车间班组标准作业月执行情况,通过标准作业逐渐完善和点检过程的不断纠正,员工标准作业执行率在不断上升。,一标准作业改善流程,第四节、标准作业持续改善,二标准作业的更改,三几点体会,标准作业,必须改善点的发现,改善,标准作业,问题、浪费的发现,改善,原因追查,一标准作业改善流程,以下四种情况要对标准作业进行更改 :a、效率提升(节拍发生变化)。轿车公司M6生产节拍从2002年至今经过了6次调整,分别是6分钟节拍、4.2分钟节拍、3.8分钟节拍、3.2分钟节拍、2.7分钟节拍和2.7分钟节拍,每次节拍调整之前,都要对标准作业进行更改。更改节拍由公司经管会发出指令,工业工程科进行工时测算,物流规划科进

26、行物流规划,技术部负责对设备能力调查及工艺文件准备,车间和技术部共同进行作业排布。 b、新产品生产。 当有新产品生产上线时,要对专用件装配方面标准作业更改。如M6手 动档车型上线,要对操纵机构装配、刹车踏板及离合器踏板装配等作业 内容标准作业进行更改。,二标准作业的更改,以下四种情况要对标准作业进行更改 :c、工艺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如设备更新、工具变更、零件ECN更改等都要更改标准作业。 d、作业内容调整。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有时要对工作量进行调整。,二标准作业的更改,标准作业更改流程,二标准作业的更改,第一版由班组长、员工共同编制标准作业,标准作业点检发现问题更改,节拍变化、

27、新产品上线、工艺变化、作业调整,班组长、员工制定标准作业更 改方案,班组对标准作业更改,技术部工艺员确 认,标准作业更改后工艺员会签、车间主任批准,更改后标准作业执行、存档,下发标准作业更改通知单,Y,Y,N,N,车间标准作业主管确认,标准作业是基础管理文件,是员工作业的标准。标准作业是一个培训教材,它是作业标准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传授,无论是新员工上岗还是老员工转岗,都必须在学会标准作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节拍变化、新产品上线、工艺变化、作业调整后,标准作业更改一定要及时,要有时效性,这样才能做到对员工操作有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员工标准作业执行力,车间要加强对员工的考评,使员工遵守标准作业。遵守标准作业是非常必要的,无论多么完美的标准作业,员工如果不遵守,就没有通畅的作业流程,同时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三几点体会,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