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6999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0讲 福克纳与西方意识流小说,思考问题,意识流文学流派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代表作家?小说喧哗与骚动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一、意识流小说的由来,意识流小说是继象征主义之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现代文学流派,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二战后的众多现代派文学流派都受到它的影响。意识流小说还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抛弃传统小说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将飘忽不定、流动不已的心理活动作为基本内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心隐秘的意识活动。,最早的尝试是1887年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杜亚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意识流流派的开创作品,是1913年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发表的追忆逝

2、水年华第一卷。,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与流布,意识流小说在英美盛行起来,并波及全欧以至拉美、日本诸国,尤以英美的作家作品最多,影响最大。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但常用的表现手法被其他现实主义流派,特别是现代流派广泛采用。,二、理论基础,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 “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 (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 ,1884) 柏格森明确提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 弗洛伊德精神

3、分析学着重强调潜意识人的意识受下意识支配,下意识是精神的真正实际,三、基本特征,表现对象是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的潜意识活动; 表现手法是内心独白、内心分析、自由联想、蒙太奇和象征; 表现形式是故事性、情节淡化,多角度、多层次结构;,四、代表作家、作品,1、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细节赏析:“小玛德兰点心”,等待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然而,回忆却突然出现了:那点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晨吃过的“小玛德兰”的滋味,我到莱奥妮姨妈的房间里去请安,她把一块“小玛

4、德兰”放到不知是茶叶泡的还是椴花泡的茶中去浸过之后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我还想不起这件事,当我尝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头。,“无意的记忆”(突如其来的回忆、联想)具体性感官性有序性,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一间自己的房间,“内在真实论”,“他们(传统作家)之所以令我们失望,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躯体而不是心灵。” 弗吉尼亚沃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伍尔夫论艺术创作,“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碎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

5、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其侧重点就和以往有所不同;重要的瞬间不在于此而在于彼”小说家应该“按照那些原子纷纷坠落到人们心灵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不论“从表面上它们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爱尔兰乔伊斯(1882-1941),(一)文学地位爱尔兰经典作家;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芬尼根们守灵,福克纳(18971962),出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巴。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一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以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地理背景,人们称他的作品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6、。 代表作品: 喧哗与骚动 我弥留之际(本特伦家族) 押沙龙!押沙龙!,喧嚣与骚动(1929),题目出自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喧嚣与骚动,康普生家族的没落昆丁:精神脆弱杰生:冷酷无情班吉:精神失常凯蒂:热情开朗,失身遭遗弃,喧嚣与骚动,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1928年4月7日):回忆康普生家子女的童年 ;二、昆丁的部分(1910年6月2日):叙述青年时代事情 ;三、杰生的部分(1928年4月6日):写成年的事情 ;四、迪尔西的部分(1928年4月8日):写当前的事小昆丁的出走,杰生的狂怒与追寻 。南方种植园主家族的一曲“挽歌”。,福克

7、纳小说艺术分析,“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意识仿佛从人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人物常从这一思想活动跳跃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自由联想)潜意识、下意识之类的意识活动(内心独白等)“你叫他昆丁这很好嘛我要我的孩子们比朋友还亲密是的凯丹斯跟昆丁比朋友还亲密 父亲啊我犯了乱 真可怜你没有兄弟姐妹 没有姐妹没有姐妹根本没有姐妹 别问昆丁他和康普生先生一看到我身体稍微好些下楼来吃饭就觉得受了侮辱似的不高兴我现在是胆大包天等这婚事已过去我就要吃苦头的而你又从我身边把我的小女儿带走了 我的小妹妹也没有了。”,福克纳小说艺术分析,多角度叙述、重复叙述使小说具有“空间形式” (spatial

8、 form) 。托多罗夫认为:“重复性叙事由下列几种因素产生:一个人物多次重复同一个故事;几个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实作补充叙述;一个或数个人物相矛盾的叙事,使人对事实或一个具体事件的确切内涵产生怀疑。”不同的叙述者对同一事件或人物进行重复性叙述,但他们的叙述并未导致情节/故事的发展,也没有传统小说中情节的连贯性与统一性,而是让读者发现故事已然存在故事未发展、时间是静止的、中断的。“空间形式”的首要特征:是时间的变形,事件的前因后果及逻辑顺序被取消,甚至会出现时间流动的停顿、中断以及对时间顺序的轻视弃绝。,福克纳小说艺术分析,“神话模式”是喧哗与骚动所用的另一种手法“神话模式”: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时,有意识地使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第三、一、四章的标题分为1928年4月6日-8日,正好是耶稣受难日到复活节。反讽:以基督的庄严与神圣反衬康普生家族的委琐、怯懦、自私、凶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