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教案05.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118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教案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教案05.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交通大学教案第5章 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因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反映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标。也是我们修建隧道工程对围岩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隧道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其性质、大小、方向以及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5.1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隧道围岩分级是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一个较好的、符合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围岩分级,多改善地下结构设计,发展新的隧道施工工艺,降低

2、工程蛰价,多快好省地修建隧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用苏联的岩石坚固系数进行分类,即通常所谓的普氏系数(f值)。在长期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发现:这种单纯以岩石坚固性(主要是强度)指标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不能全面反映隧道围岩的实际状态。逐渐认识到: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强度,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风化程度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从围岩的稳定性出发,1975年编制了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这个分类由稳定到不稳定共分六类,代替了多年沿用的从岩石坚固性系数

3、来分级的方法。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量的公路隧道修建,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工期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于1990年,根据我国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从国内外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基础进行分级是总的趋势。但分级指标方面,大多数正在从定性描述、经验判断向定量描述发展。5.1.1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围岩分级的指标,主要考虑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或其组合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种:1单一的岩性指标一般有岩石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参数;岩石的抗钻性、抗爆性等工程指标。在一些特定的分级中,

4、如确定钻眼功效、炸药消耗量等,土石方工程中划分岩石的软硬、开挖的难易,均可采用岩石的单一岩性指标进行分级。一般多采用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作为基本的分级指标,具有试验简单,数据可靠的优点。但单一岩性指标只能表达岩体特征的一个方面,用来作为分级的唯一指标是不合适的。如老黄土地层,在无水的条件下,强度虽然低,但稳定性却很高。2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以单一的指标,反映岩体的综合因素。这些指标有岩体的弹性波传播速度 弹性波传播速度与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成正比,其指标反映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岩体的破碎程度的综合因素。岩石质量指标(RQD) 是综合反映岩体的强度和岩体的破碎程度的指标。所谓岩石质量指标是指钻探

5、时岩心复原率,或称为岩芯采取率。钻探时岩芯的采取率、岩芯的平均和最大长度是受岩体原始的裂隙、硬度、均质性的影响的,岩体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岩芯采取长度小于10cm以下的细小岩块所占的比例。因此,岩芯采取率是以单位长度钻孔中10cm以上的岩芯占有的比例来判断的。即 RQD() 10cm以上岩芯累计长度 100 (5.1.1)单位钻孔长度 岩石质量指标分级认为: RQD 90 为优质; 75 RQD 90 为良好; 50 RQD 75 为好; 25 RQD 50 为差;RQD 25 为很差。围岩的自稳时间 以被认为是综合岩性指标,隧道开挖后,围岩通常都有一段暂时稳定的时间,不同的地质环境,自稳时间

6、是不同的,劳费(H.Lauffer)认为隧道围岩的自稳时间ts可用下式表示:ts = 常数 L(1a) (5.1.2)式中:L 隧道未支护地段的长度;a 视围岩情况在01之间变化,好的岩体可取 a =0;极差的 a = 1。劳费(H.Lauffer)根据围岩的自稳时间和未支护地段的长度,将围岩分为: 稳定的、易掉块的、极易掉块的、破碎的、很破碎的、有压力的、有很大压力的七级。具体的取值标准可参考有关专著。单一综合岩性指标一般与地质勘察技术的水平有关,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复合指标是一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性指标或综合岩性指标所表示的复合性指标。具有代表性的复合指标分级,是巴顿(N.Ba

7、rton)等人提出的岩体质量Q指标,Q综合表达了岩体质量的六个地质参数,见下式: Q ( RQD/ Jh)( Jr/ Ja) ( Jw / SRF) (5.1.3) 式中 RQD 岩石质量指标,其取值方法见式(51); Jh 节理组数目,岩体愈破碎,Jh取值愈大,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 没有或很少节理, Jh 0.51.0; 两个节理组时, Jh 4; 破碎岩体时, Jh 20。 Jr 节理粗糙度,节理愈光滑,Jr取值愈小,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 不连续节理, Jr 4; 平整光滑节理, Jr 0.5等。 Ja 节理蚀变值,蚀变愈严重,Ja取值愈大,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 节理面紧密结合,节理中填充

8、物坚硬不软化,Ja 0.75; 节理中填充物是膨胀性粘土,如蒙脱土,Ja 812等。 Jw 节理含水折减系数,节理渗水量愈大,水压愈高,Jw取值愈小,可参考下列经验数值; 微量渗水,水压 1.0为原生型或构造型密闭巨块状结构较发育23组平均间距0.4呈X形,较规则,以构造型为主,多数为密闭部分微张,少有充填物大块状结构发育3组平均间距3组,杂乱,平均间距9585757586507525504.53.54.52.54.01.53.01.02.01.01.5(饱和粘土)I0.81.00.60.80.40.60.20.40.2 锤击法时采用低值(I)划分。(四)隧道施工围岩分级施工阶段围岩级别的判定

9、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评定因素采用围岩坚硬程度、围岩完整性程度、和地下水状态三项因素,细分为十三个子因素,见图5.1.2。 图5.1.2 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评定因素在三个因素中,最困难的是围岩完整性程度的评定,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数据评价围岩的完整程度。由于隧道开挖,掌子面的地质状态暴露无遗,为评定掌子面的稳定,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根据对国内外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调查,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围岩完整程度进行分级,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可采用图5.1.3的指标 图5.1.3施工阶段围岩分级完整程度的分级指标5.2 围岩压力的确定 5.2.1 围岩压力的概念 人们对围

10、岩压力的认识,是从开挖侗穴后围岩的出现初坍塌的现象开始的。随着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发展,人们从支撑和衬砌的变形、开裂和破坏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围岩压力的存在。在稳定的地层中开挖坑道,由于围岩在爆破后发生松动以及暴露后受到风化,个别落石现象也不可避免。在完整而坚硬的岩层中开挖隧道,也会遇到小块岩石突然脱离岩体向隧道内弹出,人们称为“岩爆”,这些都是围岩压力的现象,为了保证隧道有足够的净空,就要修建支护结构,以阻止围岩的移动和崩塌,支护结构就是用来承受围岩压力。本节所阐述的围岩压力系指松动压力,至于所涉及的弹塑性理论在“新奥法”一节中介绍。5.2.2围岩压力的产生围岩压力的产生是隧道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力学

11、特征,隧道是在具有一定的应力历史和应力场的围岩中修建的。所以,围岩的初始应力场的状态极大地影响着在其中发生的一切力学现像,这是和地面工程极其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隧道开挖前后围岩的应力状态,这对指导我们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意义。(一)围岩的初始地应力场通常所指的初始应力场泛指隧道开挖前岩体的初始静应力场,它的形成与岩体构造、性质、埋藏条件以及构造运动的历史等有密切关系。在隧道开挖前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应力场中修建隧道就必须了解它的状态及其影响。岩体的初应力状态与施工引起的附加应力状态是不同的,它对坑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分布、变形和破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不了解岩体初应力状态就无法

12、对隧道开挖后一系列力学过程和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 图5.2.1地表水平时的自重应力场 岩体的初应力状态一般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第一类因素有重力、温度、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的构造、地形等经常性的因素;第二类因素有地壳运动、地下水活动、人类的长期活动等暂时性的或局部性的因素。因此,初应力场是由两种力系构成,即 + (5.2.1) 式中:一 自重应力分量; 一 构造应力分量。 在上述因素中,目前主要研究和使用的是由岩体的体力或重力形成的应力场,称为自重应力场。而其它因素只认为是改变了由重力造成的初应力状态。一般来说,重力应力场可以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它的可靠性则决定于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岩

13、体的构造一力学性质的研究,其误差通常是较大的。而其它因素造成的初应力场,主要是用实验(现场试验)方法完成的。 1自重应力场我们研究具有水平成层。地面平坦的情况。如图5.2.1所示,设岩体是线性变形的,在xz平面内是均质的,沿y轴方向是非均质的,设E、分别为沿垂直方向的岩体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E1、1为沿水平方向的岩体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因岩体的变形性质沿深度而变,故可假定:EE(y); =(y) ; E1E1(y);1=1(y)。单位体积重量也认为是沿深度而变,即(y);这样,距地表面h深处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5.2.1所示,其计算式可表示如下: y=(y)dy x=x(y) (5.2.2) z=

14、z(y) xy=xz=yz= 0 式满足了地面的边界条件,h0,y0。 一般认为,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岩体内,沿水平方向的变形等于零,故 x=z(E/E1)1 /(1-) y (5.2.3) 当EE1=常数,1常数时,则得出大家熟知的公式 x=z/(1-) y (5.2.4) 设=/(1-),称之谓侧压力系数,则上式可写成 x=zy (5.2.5) 显然当垂直应力已知时,水平应力的大小决定于围岩的泊松比。大多数围岩的泊松比变化在0.150.35之间,因此,在自重应力场。水平应力通常是小于垂直应力的。 深度对初始应力状态有着重大影响。随深度的增力,y 和x(z)都在增大,但围岩本身的强度是有限的,

15、因此当y 和x增加到一定值后,各向受力的围岩将处于隐塑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围岩物性值(E、)是变化的,值也是变化的,并随深度的增加,值趋于1,即与静水压力相似,此时围岩接近流动状态。上述各式所表达的应力场是理论性的,实际情况中,由于地壳运动,岩层会产生各种变动,如形成向斜、背斜、断裂等,在这种情况下,围岩的初始应力场也有所变化。如以垂直成层为例,由于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应力分布可能是不同的;在背斜情况下,由于岩层成拱状分布,使上层岩层重量向两侧传递,直接处于背斜下的岩层受到较小的应力(图5.2.2),在被断层分割的楔形岩块情况中(图5.2.3)也可观察到类似情况。在实际工

16、作的应用中是不能忽视的。图5.2.2 背斜构造的自重应力场 图5.2.3 断层构造的自重应力场2构造应力场地层的应力场是由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构成的。地质学家认为:地层各处发生的一切构造变形与破裂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因而地质力学就把构造体系和构造形式在形成过程中的应力状态称为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场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场。由于构造应力场的不确定性,很难用函数形式表达。它在整个初始应力场中的作用只能通过某些量测数据来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一般认为,构造应力场具有以下特性:(1)地质构造形态不仅改变了重力应力场,而且以各种构造形态获得释放,还以各种形式积蓄在岩体内,这种残余构造应力将对隧道工

17、程产生重大影响。(2)构造应力场在较浅的地层中已普遍存在,而且最大构造应力场的方向,近似为水平,其值常常大于重力应力场中的水平应力分量,甚至大于垂直应力分量,这与重力应力场有较大的差异。(3)构造应力场是不均匀的,它的参数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它的主应力轴的方向和绝对值的变化很大。求解初始应力场,结果常常有极大的偏差。因此,在理论分析中,常把初始应力场按静水应力场来处理。在某些重要的工程中,多采用实地量测的方法,来判断主应力的大小及其方向的变化规律。(二)隧道开挖后的应力场隧道的开挖,移走了隧道内原来受力的部分岩体,破坏了围岩初始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围岩从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变为变动的

18、状态。围岩力图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其应力和应变开始一个新的变化运动,运动的结果,使得围岩的应力重新分布并向开挖的隧道空间变形。理论和实验证明,隧道开挖后,解除了部分围岩的约束,在隧道周围初始应力将沿隧道一定范围重新分布,一般情况下,应力状态如图5.2.4所示,形成三个区域。 图5.2.4 隧道开挖后的应力状态I区域称为低应力区,在有裂隙和破碎的岩石中,或松软围岩中,由于岩体强度小,隧道开挖后,岩体不能承受急剧增大的周边应力而产生塑性变形,使隧道周边的围岩应力松弛而形成一个应力降低的区域,使高应力向岩体深处转移,被扰动的这部分岩体就开始向隧道内变形。变形值超过一定数值,岩体则出现移动、坍塌或处于蠕

19、动状态。 II区域称为高应力区,这一部分岩钵也受到了扰动,在应力重分布的过程中使这个范国内岩体的应力升高,但强度尚未被破坏,实际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承载环,起到承载的作用。 III区域为原始应为区,距离隧道较远的岩体未受到开挖的影响,仍处于原始的应力状态。 在极坚硬面完整的围岩中,隧道周边应力急剧增高,由于岩体强度大,未形成如松软破碎岩体那种变形过大和开裂坍塌的情况,因而不存在应力降低区,而只有高应力向原始应力过渡的重分布特点,所以往往不需要设置支护结构来提供外加平衡力。换句话说,这种隧道是自稳的。 综上所述,隧道的开挖,破坏了围岩原有的平衡,产生了变形和应力重新分布。但是这种变化发展不是无限的,

20、它总是为了达到新的平衡而处在一种新的应力状态中。上述分析说明开挖隧道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是较大的,影响的程度视地质条件、隧道形状、施工方法而异。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隧道开挖破坏了的岩体的重量就是作用在支护结构上围岩压力的来源。当然,现代隧道施工技术是不会让这种现象自由发展,从爆破手段和初期支护上采取措施,阻止隧道周边岩体过大的变形和坍塌,使围岩成为主要的承载体。5.2.3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围岩压力的确定目前常用有下列三种方法:1直接量测法; 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方法,对隧道工程而言,也是研究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受量测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还不能普遍常用。2经验法或工程类比法; 是根据大量以前工程的

21、实际资料的统计和总结,按不同围岩分级提出围岩压力的经验数值,作为后建隧道工程确定围岩压力的依据的方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3理论估算法;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围岩压力的方法。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又非常多,这些因素本身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企图建立一种完善的和适合各种实际情况的通用围岩压力理论及计算方法是困难的,因此,现有的围岩压力理论都不十分切合实际情况。在理论计算方法中,考虑几个主要因素,使其结果相对地接近实际围岩压力的情况,是目前隧道工程设计中采用较多的方法。一般来讲,都是以某种简化的假设为前提,或以实际工程的统计分析资料为基础。(一) 深埋隧

22、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所采用的计算围岩竖向匀布压力的计算式,是以工程类比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我国数百座隧道坍方调查资料而拟定的。围岩竖向匀布压力q按下式计算: q = 0.45 26-s (kN/m2) (5.2.6)式中 S 围岩级别,如属II级,则S2; 围岩容重, (kN/m2); 1+ i(B-5) 宽度影响系数; B 隧道宽度,(m);i 以B5m为基准,B每增减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当B 5m.,取i 0.1。公式(5.2.6)的适用条件为:1 H/B 1.7, 式中H 为隧道高度;2 深埋隧道;3 不产生显著偏压力及膨胀力的一般隧道;4 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

23、。围岩的水平匀布压力e ,按表5.2.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 表5.2.1 围岩水平匀布压力围岩级别VI、VIVIIIIII水平匀布压力00.15q(0.150.3)q(0.30.5)q(0.51.0)q 图5.2.5 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在确定了围岩压力的数值后,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考虑压力分布特征。根据我国隧道围岩压力的一些量测结果表明: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在V及IV级围岩中,局部塌方是主要的,而其它级别的围岩中,岩体破坏范围的形状和大小受岩体结构、施工方法等因素的控制,也是极不规则的。根据统计资料,围岩竖向压力的分布图大致如图5.2.5所示。用等效荷载即非匀布压力的总和应与

24、匀布压力的总和相等的方法,来确定各种荷载图形的最大压力值。另外,还应考虑围岩水平压力分布情况。上述压力分布图形只概括一般情况,当地质、地形或其它原因可能产生特殊荷载时,围岩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在分析支护结构时,一般以竖向和水平的匀布荷载图形为主,并用局部压力、偏压以及非匀布的荷载图形进行校核,较好的围岩着重于局部压力校核,(二)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 浅埋隧道一般出现在山岭隧道的洞口附近,埋置深度较浅,深埋和浅埋隧道的分界,按荷载等效高度值,井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判定,接荷载等效高度的判定式为: Hp(225)hq (5.2.7)式中Hp深浅埋隧道分界深度; hq荷载等效高度,按下式计算: hqq/ (5.2.8) q深埋隧道竖向均布压力(kNm2); 围岩客重(kNm2)。 在矿山法施工的条件下,I一III级围岩取 Hp25hq (5.2.9) IVVI类围岩取 Hp2hq (5.2.10)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分下述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1埋深(H)小于或等于等效荷载高度hq时,荷载视为均布竖向压力 q =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