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7247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区关于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创新困难群体社会救助方式,建立健全全区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实现“主动救助、综合救助、温暖救助”目标,让XX处处充满社会温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对象范围本工作方案所指困难群体重点包含以下人员: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人员;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困境儿童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抚养缺失或照护不到位的留守儿童;其他困难人员。二、工作内容(1)主动发现,评估需求1 .做好政策宣传。在原有印发政策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制作社会救助公示栏,公布社

2、会救助服务热线的基础上,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广播、新媒体等老百姓听得懂、看得到方式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区级民政部门要收集好困难群众诉求,并督促属地落实政策,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2 .强化部门数据比对。加强信息联结,强化数据比对。民政、医保、人社、教体、住建、卫健、残联、妇联、工会等部门间定期进行数据共享、比对,自动筛查潜在对象,区级民政部门将潜在对象名单发各属地,由属地上户进行评估,实现精准找人,主动干预。3 .加强人员摸排。依托挂点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基层民政干部、网格员、第三方机构等开展走访、摸排,对对象范围中五类人员逐户逐人进行全面排查,评估需求,登记造册,建立“一户一档

3、”,由民政专干负责收集需求汇总表,并逐级上报民政部门汇总。同时发现潜在困难对象。(二)精准帮扶,合力关爱1 .部门联动,政策帮扶。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区级民政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构建民政、医保、人社、教体、住建、卫健、残联、妇联、工会等部门共协作、共关爱、共帮扶的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机制。民政部门负责落实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医保部门负责落实医疗救助;教育部门负责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住建部门负责落实城镇困难家庭配租公租房或发放租赁补贴;人社部门负责落实创业贷款、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帮扶政策。各乡镇(街道)将困难群众需求汇总表交民政部门汇

4、总,民政部门根据困难群众不同政策需求反馈相关部门落实,同时帮扶责任干部要主动对接业务部门,帮助困难群众落实政策。2 .定期探视,温暖帮扶。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由乡镇(街道)、社区(村)干部组成的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组,充分发挥挂点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基层民政干部、网格员、第三方机构作用,落实落细监护人(委托监护人)、赡养人职责和村(居)、社区干部、乡镇(街道)干部进行包保联系,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建立定期关爱走访制度,原则上每月要对困难群体进行不少于1次走访探视或电话慰问,及时了解困难群体需求。3 .社会参与,个性帮扶。发展“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

5、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体提供探视巡访和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等专业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资救助、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样化的介入服务。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设立项目、提供服务等方式,参与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工作。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有关工作,区民政、医保、人社、教体、住建、卫健、残联、妇联、工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常态

6、化救助帮扶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区民政局,具体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街道)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切实做好本乡镇(街道)辖区内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近期,拟对全区开展困难群体开展一次全面系统梳理,并建立综合性、动态性、及时性的帮扶机制。(二)强化经费保障。区财政部门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支持部门、乡镇(街道)开展好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会同区民政等部门,开展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工作。(三)严格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和精神,切实把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纳入本乡镇(街道)、本单位工作总体安排,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

7、,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四)强化监督问责。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乡镇(街道)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检查,定期通报工作情况。每季度对乡镇(街道)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人员按照总数的30%进行抽查,乡镇(街道)在时限内自行组织开展其余70%检查,确保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责任落实不留盲区。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将困难群体常态化救助帮扶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考核内容,对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乡镇(街道)、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究相应责任。附件:1.XX区社会救助热线接听(接访)受理情况汇总表2. XX区困难

8、群体信息采集表3. XX区困难群体需求汇总表XX区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接听(接访)受理情况汇总表序号乡镇(街道)来电(访)日期电话号码来电(访)类型反映诉求接听人员派单时间接单人员办结情况1234567891011XX区困难群体信息采集表户主姓名:家庭成员人数:其中困难对象人数:。家庭住址:县(市、区)街道(乡、镇、场)社区(居委会、行政村)街(路、巷、组)。户籍所在地:。项目家庭成员一家庭成员二家庭成员三家庭成员四家庭成员五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与户主关系1.本人2.配偶3.父母4.子女5.兄弟6.(外)祖父母7.(外)孙子女8.其他1.分散特困人员2.低保人员3.生活照料存在困难的重度残疾困难群体人、重病患者类别及4.生活自理能力保障标准不足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5.困境儿童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抚养缺失或照护不到位的留守儿童主要需求因残因无住房因子女教育因灾祸意外因失业因其他原因结对帮扶情况帮扶人姓名帮扶所属单位帮扶人职务联系电话登记时间:年XX区困难群体需求汇总表家庭成员基本信息与户主关困难群体系类别主要需求帮扶人结对帮扶信息帮扶所属单位帮扶人联系电职务代码代码元/月是1否是1否是1否。是1是1是1否。是11-81-5OO否O否O否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