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7258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镇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根据XX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镇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重点场所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原则各村、社区要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从严控制、审核、组织举办各类涉及人群聚集性的活动,有序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行业在复工复产前要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各村、社区要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每一个细节、每

2、一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二、组织机构在XX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成立XX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场所工作小组。组长:XX成员:各蹲点干部、相关科室人员、各社区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三、责任分工全面加强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包括落实菜市场、餐饮场所、诊所、药店、商业综合体、超市、酒店、旅馆、网吧、休闲场所、养老场所、便民中心等重点场所的各项防控措施。1、集贸市场:加强菜市场人员的值班值守,辖区内每个菜市场保留一个进出通道,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一码三查”,正常者方可进入,引导人员进出通道,人员不聚集。顶棚式或露天市场交易区应宽敞通风;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做好重点经营区的隔

3、离防护,严禁贩卖活禽。保持市场内清洁卫生,市场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公共厕所应做好清洁消毒,配备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每天结束经营活动后,应做好地面、台面、柜台(摊位)、货架、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村、社区)2、诊所、药店场所: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疫情防控“哨点”作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督促零售药店做好人员档案、健康台账,每日消杀记录、每日体温记录等工作。居民购药前需做到“一测一扫三查验”,符合要求的再进行购药。对于因年老、无手机等情况

4、无法提供X通码的人群,应做好台账登记。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传播风险,药店需要设置门禁(在门口放置桌子或者拉线),购药人员均不能进店,统一在门口取药。(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村、社区)3、餐饮场所、理发店等:对进入餐厅(馆)的顾客、网约配送员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一码三查”,正常者方可进入。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大厅和电梯口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根据疫情要求实行配送制和分餐制,餐厅(馆)提供公

5、筷公勺,用于顾客自取或外送的餐食,宜采取密封方式盛放,防止运送过程中污染餐食。在前台、收银台、取餐点、等待区等区域设置“一米线”,提倡顾客等人员保持安全距离。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进店人数要与餐位数相匹配,不得造成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村、社区)4、镇村社办公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对进入的办公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一码三查”,正常者方可进入。5、宾馆、酒店、旅馆、网吧、休闲娱乐

6、场所等:对场所工作人员、配送餐员、顾客进行体温检测和“一码三查”,正常者方可进入。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客房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和客房走廊等区域环境整洁,并及时清理垃圾。公共卫生间需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建议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前台应设置T米线”,并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期间,需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各村、

7、社区)6、商业综合体、超市: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对进入商场和超市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一码三查”正常者方可进入。商场、超市及其对外租赁的商铺,应严格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营业面积、营业区域、营业内容、客流高峰时段等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时段内的顾客最大接待量,防止造成人员聚集。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日正式对外营业前,集中空调提前运行1小时,每日正式结营业清场后,集中空调延长运行时间1小时。对

8、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购物车筐、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电梯、咨询台和售货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应设置“1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时保持安全距离。商场超市营业时间内设置卫生防疫监督员,提醒商户及顾客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人员聚集。(责任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村、社区)7、养老机构: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老年人及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注意加强对老年人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入口处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非封闭管理期间允许探视的,对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9、、核验健康码并进行登记,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加强老年人居室通风换气,气温适宜时首选自然通风,分体式空调使用期间需定期清洗消毒。加强办公区域、食堂、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等清洁消毒。养老机构内设食堂的,应当严格遵守原料控制、餐具饮具清洁消毒、食品留样等规定。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封闭管理期间,不允许探访。非封闭管理期间,控制探访人员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对探访人

10、员进行实名登记,必要时可实行预约管理。完善健康档案,加强对老年人原有疾病及症状监测,提前规划好就诊医院、时间、乘坐车辆、出行路线、陪同人员、检查项目等。(责任单位:镇民政所、相关村、社区)8、其他重点场所根据街办指挥部分工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根据责任分工要做到三个全面。1、全面落实各方责任。一是落实各村、社区属地责任;二是落实各部门督查监管责任;三是落实各重点场所单位管理责任;四是落实各工作人员个人健康责任,引导居民落实个人防护责任。2、全面加强风险人群排查管控。全面加强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红码黄码”人员排查、转接、核酸检测及健康监测。3、全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监测预警。对于可疑

11、人员、可疑情况处置措施要果断,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四、防控措施各重点场所务必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落实以下防控措施:(一)加强工作人员健康排查和自我防护。做好近14天内旅居史排查及“双码”(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码)检查,要求每日开展员工健康监测,加强员工自我防护,上岗时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等)。(二)加强旅(游)客健康码查验和测温。发现“双码”任一为“红码”/“黄码”或者体温升高者,工作人员立即将其引导至临时隔离点,并向村、社区、镇疫情防控办报告。(三)加强重点场所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环境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设置专门垃圾桶回收废弃口罩,并妥善处理

12、,公共区域每天至少开展2次消毒(电梯按钮、门把手、吧台等高频次接触部位增加消毒频次),加强空调清洗消毒和环境通风。(四)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五)加强重点场所人员限流管理,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员扎堆聚集,保持间距,落实公筷公勺制。(六)加强工作人员新冠疫苗接种。重点场所工作人员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按要求及时全程完成免疫程序。各村、社区要压实属地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加强统筹调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强化监督,安排专人协调监督各行各业防护指南的落实情况,要开展重点场所专职防疫培训,保证防护效果,要加强指导与科普宣传,指导联防联控、精准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