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640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7.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判读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 为海拔,B为_,C为_。,相对高度,海拔,基础梳理,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_,B处表示_,C处表示_,D处表示_,E、F相比,E表示_部位,F表示_部位,G处表示_。3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_。(2)作用:反映地势起伏状况。,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垂直剖面图,2等高线地形图,1.判断地形类型,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四周低中间高,山峰(山丘),说明,判读方法,等高线图,景观示意图,地形特征,地形(或地貌),重点突破,考

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示坡线画在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地形特征,地形(或地貌),景观示意图,等高线图,判读方法,说明,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凸向低值处;脊线处海拔高于两侧,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凸向高值处;谷线处海拔低于两侧,虚线为谷线,也叫集水线,集水线往往发育成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是山脊线的最低处,山谷线的最高处,风从缓坡吹向陡坡,等高线形似新月,相对高度较小,背风坡(凸坡)等高线密,迎风坡(凹坡)等高线稀,新月形沙丘,

3、陡崖符号一般画在数值低的一侧,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符号,近于垂直的山坡,陡崖,背风坡,迎风坡,一是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如火山口湖、地上河、蘑菇石、梯田等特殊地形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如: 1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梯田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火山口处容易积水成湖泊,从示坡线海拔变化可判断火山坡度,等高线近似圆形,最中心处数值向内递减,外围向外递减,火山,建在缓坡;沿等高线修建;保持水土,增加土地面积,等高线稀疏与密集处差别大,海拔较低,梯田,2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AB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3蘑菇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4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

4、图及景观图,平原,高原,试一试,你能行,山地,丘陵,A,B,2.等高线的特征,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差值为零(即相等,如在鞍部)或差一个等高距。,)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重叠为崖,)疏缓密陡,陡崖、峭壁、落水洞、,)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相邻两条等高线,(ab)之间,有闭合的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计算,() 海拔高度的计算,计算一地可能的海拔,应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如图中A地的海拔HA应为: 0米H00米;300米HA400米,()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若在等高线图上,AB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AB两点的相对高度

5、H可用下面公式计算:(n-1)d米 H(n+1)d米。,方法如计算与的相对高度,可以用上面两式交叉相减,()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T差0.6H相100。,()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最大(小)海拔:,最大海拔:H高 H大H高d;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低处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高处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最大高差)为:方法一:H高H低H相H高H低2d;方法二:以上与交叉相减,方法三 最大高差的计算公式:(n1)d最大高差(n1)d,n为图中等

6、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陡崖有关的计算, 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方法一:(n-1)d米H相(n+1)d米(n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方法二: 与交叉相减,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为:,大H(大+d),( 大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小-dH 小(小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6)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已知:等高线a、b、c,ab,即“大于大的”。的滞留。,(7) 、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大小的比较,1)在同图上坡度的大小:,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若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密陡疏缓,例如,下图中(数

7、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密陡疏缓 “坡度相对高度/水平距离”,CADB,若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例】 读图,回答(1)(2)题。,(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Aa图 Bb图 Cc图 Dd图(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bcd Bacdb Cbdca Dcbad,B,B,例1读图,回

8、答下面两题,(1)若该图为等高线 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C D,(2)若该等高线图中,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200M,则a与b的数值可能是( ),A 1100,1250B 1100,1350C 1500,1250D 1500,1350,A,C,例2. 该地最大高差约为A. 50米100米B. 50米150米C. 100米150米D. 100米200米.该地若有河流最有可能的流向大体是A.自南向北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向东D.自西南向东北,例3 图5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D,D,D,(1)

9、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乙,甲,(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3)如果M点温度为10,则N点的温度为 。,8.2,600,700,例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鞍部,鞍部是两脊线的最低处是两谷线的最高处,例5:下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1)(2)题。,(1)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其正下方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50米 B240米C360米 D420米,(2)经过环保部门检测,发现桥下河水农药残留物超标,这些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B,C,【解析】

10、第(1)题,根据“同图等距”确定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再逐一判读桥梁AA海拔约1 000米,其正下方谷地海拔700800米,故两者相对高度为200300米,B选项正确。第(2)题,桥下河水农药残留物来自AA桥上游的河流流域,四地中只有丙地符合。,答案: (1)B (2)C,方法技巧1.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标准(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1 000米左右为低山,3 500米以上为高山。,(4)高原:海

11、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2.某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从海拔、地势变化、地表起伏、地貌类型及结构、主要地形、典型地貌等几个方面表达。有三个步骤:(1)简单描述地势(如,东高西低)。(2)描述地形及分布(如,沿海有小面积平原分布等)。(3)描述特殊地貌(如,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等);沿海地区还要描述海岸线情况(如,海岸线漫长,且曲折)。,典例探究例6 (2014湖南长沙模拟)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12、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地坡度最陡C.地分布有茶园D.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450米 B.500米C.550米 D.600米,C,A,变式精练7.(2014广东湛江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1)-(2)题。,(2)水土流失与地形相关,图中水土流失严重区位于 ( )A.鞍部 B.山顶C.山脊 D.山谷(3)图示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26米 B.148米C.198米 D.220米,C,C,(1) 林

13、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B,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河流地貌的形成规律是高处侵蚀、低处沉积,水土流失是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分布在山谷中,山谷两侧是山脊,降水从两侧山脊汇集到山谷里,将山脊的土壤冲刷到河道中,C项对。鞍部、山顶一般不会形成河流,水土流失少,A、B项错。山谷地势低,是以泥沙沉积为主,容易形成沿岸平原,D项错。第(2)题,读图,可以数一下,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根据等高线高差计算公式,(n-1)dH(n+1)d,计算出150H200,所以C项对。A、B、D项错。,例8 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14、读图回答46题:,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5、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 H 41 B、49 H 50C、59 H 60 D、60 H 616、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B,C,C,例9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地形及相关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有一瀑布,其落差不小于 。,50米,五等高线地形剖面图,A做水平基线:将剖面线ab极其控制点19照搬到作图区域,(与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相同)并做垂直的纵坐标,C在下图上标出各控制点对应的海拔,并描出点,1 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定线,取

15、尺,描点,连线,2 地形剖面图的用途:,A 计算工程土石方B 了解通视状况 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的通视情况;如图,由观察点S向目标点C(如图)绘直线,直线没有被地物所切断,表示通视良好,否则就不能通视。图上阴影部分,是不能由S通视的地区,看两地是否通视,要看两地之间是否山脊,山峰等地物;若无,可通视,若有,还需看剖面图,高,低,高,低,坡面凸凹:,通视情况:凸坡上上疏下密的两点不能通视。凹坡上上密下疏的两点能通视,上疏下密凸坡,上密下疏凹坡,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B,例10游客被困在下图所示的山区

16、(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中C处陡崖高度可能为( )A.390米 B.420米C.220米 D.180从地形要素看图甲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的是 。,甲,Ac,B,甲,乙,图乙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 B. C. D. ,B,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B,泥石流爆发时,游客正确的逃生路线应为与等高线垂直,向高处逃生。,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

17、回答14题。,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B,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C,3.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A,4.在N点()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D.两村都无法看到,C,(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方法技巧,1.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1)观

18、察剖面线经过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3)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如下图所示:,300,100,变式演练13下图为“北纬48与东经122交汇附近的等高线图”,下 列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X至Y剖面相吻合的是( )。,D,解析 根据剖面的起伏趋势和控制点判断,例4 (2010浙江)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

19、形剖面线。、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问题。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 B.乙、甲;C.甲、乙; D.乙、甲;,【答案】 C,【答案】 C【解析】 从总体看图中的地形剖面线MN的海拔南部高于北部,PQ的海拔西部高于东部,故分别对应甲、乙两个地形剖面图。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远,且图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需要动力把水提升到较高的地区,不能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较近,且全程可以自流引水。,4.(2014东北模拟)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1)-(2)题。,(1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河流流速最快B.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C.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D.点位于点正西方向,B,(2)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A.L1 B.L2 C.L3 D.L4,B,解析 第(1)题,点位于山脊,没有河流;点视野开阔,与主峰之间没有阻挡物,适合拍摄主峰照片;点海拔最高,且东坡为凹坡,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对照指向标可知,点位于点的西南方向。第(2)题,由图中海拔数值 1 125、1 175可知,图中最高点点海拔大于1 200 m。剖面图示意剖面线海拔最高超过1 200 m,即经过主峰,因此排除L1和L4;剖面图显示剖面线穿过两

21、个山峰,因此再排除L3。,例11.读图回答: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在剖面图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是 A B C D,B,C,E,【12】(2013天津卷)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C,【思路分析】 (1)分析地形剖面图:第一步,确定剖面线起点甲(400-500米)和终点乙(300-400米)的高度。第二步,找出甲乙剖面线与图中等高线6个交点(图内-数码)及海拔(-400米,-300米,-300米,-300米,-200米,-30

22、0米)。第三步,分析甲乙剖面线之间地势的变化,甲-之间整体下降途中经过山脊,-之间先降后升,-之间先升后降,-乙先降后升。,(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Cc处 Dd处,A,14(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月考)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问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D该河段最主要

23、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D,C,【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了等高线、剖面图、区域地理知识。第(1)题,在等高线地图中H地为山脊,G地位于河谷附近,而且等高线高密低疏属于凹坡,可通视;根据等高线分布原则,G处海拔为100米,H处海拔为300米;根据气候资料表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主要由雨水补给。第(2)题,图中H地海拔为300米,而最低处海拔在0100米,故最大相对高度无限接近300米,四个选项中C最接近。,跨越瓶颈图表解读系列等高

24、线地形图的判读母图索引,读图指导1.看图名、图例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地理事物。2.看递变等高线数值增大的方向为山顶所在区域。3.看疏密在同一比例尺的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4.看凸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5.看闭合在等高线图中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判读。6.看特殊关注等高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相交处的陡崖,等高线图中特别密集的地方等。,常见变式1.分层设色地形图,(1)根据分层设色高度表,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三面环山,中间以东北平原为主。(2)根据河流水系特点,可以看

25、出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2.经纬网型等高线地形图将经纬网与等高线有机结合,可以反映实际的地理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该图的经纬网显示了图示区域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同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图中甲坡大于乙坡。,3.高程设计型地形图在图例中使用高度表代替传统的等高线,反映图示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该类图中可以简单勾画等高线进行判读。,4.等深线与海底地形A处等深线较密集,水域较深,为海沟处;B处为海岭(海底山脊);AB之间为洋盆。,5.简单型等高线分布图此类图借助等高线分布特征,判读其他地理问题,上面甲图中根据等高线弯曲,可判断河流由湖泊流出,反映出此湖泊为淡水湖,而在乙图中反映出河

26、流流入湖泊,可看出乙湖只进不出,应是咸水湖。,6.地形剖面图此图可以反映微观区域的地势起伏,坡度大小,也可以反映宏观区域的地形区类型及地势。,六 等高线的综合应用:,水系特征:山地放射状;盆地向心状;山脊分水岭;山谷河流。,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1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起方向相反。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依据:水往低处流,【例练3】 读图,回答(1)(2)题。,(1

27、)关于河流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向东(2)若图示比例尺较大,且(ab)为100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运条件好 B水能丰富 C含沙量大 D有冰期,答案(1)B(2)B,解析,B,B,水库库区,确定水库位置,水库坝址宜选择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原因: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工程量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注意:依等高线高程定坝高、水平距离定坝长,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 “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原因: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如图:坝高在(,5)米范围内坝长则量出水平距离再用比例尺计算,例读图,回答()()题,()

2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5m B 55m C 60m D65m,(2)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图示区域建一座水库设计坝高约米,若仅考虑地形,最适合建坝的坝顶长度约,C,C,A 15m B 40m C 65m D 90m,2 与气候结合:,若该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A两地哪降水多?为什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3 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

29、市适当的距离等,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港口,点的类型,区位要求,点的类型,区位要求,陡坡发展林业,坡度较小处可修水平梯田,梯田往往沿等高线修建,(2014福建福州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3)题。,(1)ab段河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2)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B,D,(3)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

30、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A,(3)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 (1)B (2)D (3)A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第(2)题,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第(3)题,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甲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1

3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主要粮食作物是_图中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排在_;蔬菜、畜禽业应安排在_;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填代号),水田,水稻,(4)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画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C,在盛行风向垂直郊外,不污染城镇,食品厂污染小,接近消费市场,筑坝的工程量小、投资少、蓄水量,大效益高,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是A.种草放牧山羊 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马尾松等喜阳林木 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3)在城镇周围准备建水泥厂和食

32、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水泥厂应建在_,理由是 _;食品厂应建在_,理由是_ 。(在图中四地中选择),(1)、画集水区域沿山脊线与鞍部画。(2) 、画脊线与谷线在等高线最弯曲处,若等高等线由高处指向低处,可画上山脊线;若等高线由低处指向高处,可画上山谷线。 (3) 、画示坡线等高线上由地势高处向低处画一短线即可。,(4)绘公路图:路线要尽可能平行于等高线;绘河流图:先要在图中确认山谷,再将河流绘在表示山谷的等高 线的最大弯曲处;绘大坝图:在选好坝址后,应垂直于河流,按题目要求绘至两端相应的等高;绘水库的库区图:要根据大坝及与大坝相交的等高线所围出的区域来确定水库的最大库区水面;绘水库的集水范围图,即画分水线,线条应沿水库库区四周的山脊线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绘图内容:,画库区的集水区域,该区域由于建水库,要淹没150米以下地区,画出淹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