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096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其探索.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有这么一个数据,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98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0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115万,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十年时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在这期间,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每年都要增加这么一个庞大的就业人口,这不再仅仅是关系着大学生这么一个群体,而且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毕业了的大学生,即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是这个社会中成千上亿个劳动力中的一个,必然的,他们的就业对GDP的那一个一个数据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然而对于目前的状况却令人担忧,不论是从社

2、会对这些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的看法、心里理解上,或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帮助,或是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条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当今的大学生都明白的着这么一个道理,在大学中都考些证书,以提高自身在企业招聘中的竞争力,但,这真的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吗?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在一个方面体现出这个国家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如今的大学生还存在这这么一个问题,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停留在传统模式。许多大学生走进校园之后就像脱缰的野马,玩游戏、看电影、睡懒觉、去旅游等等,即便有的同学没有经历这些也只是在教师、餐厅、宿舍照例过着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大学四年,不学无术者找不到工作;拿着优异的成绩单者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那些证书

3、也就不过是单纯的书面凭证,只是死读书、读死书,没有社会经验。对于这样一个毕业的大学生毕业状况,毫无疑问的,企业也对这些毕业生的选择要相当的谨慎。温家宝总理也曾公开表示:最让他感到担忧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到沈阳人才市场进行了个调查,从应届毕业生和大学生需求企业两个方向,对人才供需、求职和招聘各个环节,以及薪酬福利期望和给付方面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双方的矛盾和利益取向,并对矛盾的调和给出自己的意见。一、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就业信心强,对收入预期较高。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比较强,有超过六成(60.1%)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自己今

4、后就业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而对自己工作后首月的收入(扣除三金后)大学生表现出比较高的预期,有四成二(42%)的被调查大学生对首月的收入预期在3000元以上,其中一成多(11.1%)的被调查的大学生的预期在5000元以上,另有近五成(48.9%)的被调查大学生预期在1500到3000元;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前几年发布的毕业生平均薪酬相比,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首月收入预期较高。 遍拥有技能证书,但工作实习经历不足。 书是国家或者相关机构对于个人某方面技,能力的认证,拥有技能证书往往对于个人的求职有相当大的作用。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校大学生普遍拥有一张以上技能证书(92.5%)。大学生认为有

5、用的技能证书依次是外语等级证书;职称证书(会计类,经济类)计算机等级证书;以此相对的是,在校大学生比较缺乏工作实习经历,有超过六层(60.7)的被调查大学生没有实习经历。即使排除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没有工作实习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也是偏高的。这种偏重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而轻视工作实践的做法会对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就业或创业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就业信心较强,对择业面临的困难缺乏理性的认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工作意愿,有近七层(69.8%)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而选择不马上工作的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58.5%)想继续读书,提升学历或技能,也有一部分(22.6%)是因为想出

6、国留学或者在国外工作,而只有极少部分(3.8%)是因为家庭条件好而选择不马上工作。对于择业所面临的困难认识,有超过一半(51.2%)的大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毕业学校名气不大、学历和专业不够好,这也表现出大学生对自身以及就读学校和专业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有着理性的认识。 择业标准呈现多元化,外资公司、国家政府机关是首选单位,普遍认可职前培训的必要性。此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标准主要有四个,依次是发展空间大、薪水高、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工作稳定。与前三年的同类调查数据相比,辽宁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又少到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毕业以后工作单位的选择,在校大学生比较偏爱外资公司(44.6%)和国家

7、机关和企事业单位(36.9%),对于进入民营企业、从事蓝领技术工种或者自由职业的热情则相对小很多。此外大学生普遍认为职前培训是必要的,他们最希望参加的培训内容是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势分析,而他们现在最希望的到的服务是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创业训练、岗位推荐,这也表现出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为日后工作做准备的各种需求比较强烈。 创业意愿仍不够强烈,创业行业范围不广,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意愿有所欠缺,仅三成多(30.2%)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再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中,对于创业行业的认识稍有不足,范围比较狭窄,紧仅仅局限在

8、创意产业、零售业和IT行业;对于创业条件和困难,他们的认识则比较深刻,缺乏资金,缺乏社会关系、没有专业技能、担心风险问题、没有适合创业项目都是大学生眼中阻碍他们创业的困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逐渐认识到了创业门槛逐步提高的趋势;正是因为对创业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大学生希望政府对他们创业提供帮助,他们主要希望的到资金、创业培训和开业指导、市场需求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此外,对于政府鼓励和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校大学生也了解不多,很多了解这种优惠政策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之是有一个一半的印象,而也有很多被调查大学生表示并不是他们不愿意了解政策,而是缺乏了解的渠道。大学生就

9、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调查辽宁省不同层次的部分青年,通过分析得出以下部分原因。二、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1 毕业生多,而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大学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僧多粥少的状况下就业难也不足为奇。2 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现在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有相关引导,不过这种引导还不够具体,多流于形式。3 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很多专业的设置不合理,而且在全国大环境下已成饱和状态,比如历史、法学等文科方面的专业,大多学校都必设这样的专业。另外,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我国现阶段还停留在“制造大国”的阶段,对于有些专业社会需求量相对

10、较小,从而导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4 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很多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高不成、低不就,不肯吃苦,加之在大学期间不够努力,专业知识不过硬。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工作忠贞度较低。5 缺乏职业规划。有一项面向七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所作调查显示: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只有10.3%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6 社会对大学生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对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企业愿意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相当于工资要求较高,不肯吃苦的“天之骄子”,更愿意选择要求较低、吃苦耐劳的民工。而刚毕业的青年,又何来经验?三、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11、的对策通过以上对于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不够丰富,社交能力不强,社会关系网路缺乏;其次,大学生对于工作收入预期偏高,对工作选择比较单一;第三,大学生创业意愿不足,创业条件不成熟,创业信息不够;第四,毕业生过多而且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在是凤毛麟角,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业难;第五,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待完善;第六,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很多专业的设置不合理,而且在全国大环境下已成饱和状态;第七,缺乏职业规划等。 基于这些问题,着眼于拓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一方面必须

12、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岗位以及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培训信息等,丰富他们工作实践经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形式合理的工作和收入预期。1 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完善见习岗位制度 结合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实施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继续完善见习岗位制度,进一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智育德育双促进,就业能力和就业岗位双保障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加他们的适应性,同时针对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在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式分析、技能、创业培训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可以在职业

13、见习计划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满足大学生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职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一起建设,将职业见习计划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或将职业见习计划逐渐建设成一个一体化服务平台,一避免职能重复,节约资源。2 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搭建就业和创业平台秉持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原则,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高校、企业等机构的资源整合起来,搭建一个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可以考虑以地方共青团组织和高校的团组织、政府的劳务局和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以及企业的招聘部门这两条线来构建,并且将这个平台逐渐做大做强,把提供社会实践和见习、信息发布和咨询、就业培训和创业

14、指导等职能集于一体,这样一方面有了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可以吧最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新政策及时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梳理、整合区域内的企业资源,从而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求职就业的各种信息。另外,还可以考虑吧其他社会力量,诸如志愿者、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整合进来的,真正实现社会各方面参与,让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在社会各方的联动下得到有效地解决。 树立广义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众化就业”时代,大学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大学生要按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要树立职业

15、不分贵贱,适应社会需要,靠劳动体现自我价值的优良传统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择业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冲破精英就业观的束缚,走出心理误区,形成有利于广义就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大众化的广义就业观念,最终使大学生接受只要是凭借自身能力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获取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同时大学生的自身就业能力才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才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毕业生自己更应积极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突出个体优势,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只是本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掌握只是与技能,为将来打好坚实

16、的基础。4 鼓励自主创业,开放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不离的问题,出来要继续制定相对优惠的政策之外,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一是帮助大学生获取开业贷款担保和开设大学生创业基金。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减免创业规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工资倾斜政策,落实国家代偿助学贷款等措施,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就业,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二是推出一批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创业见习基地和开业服务项目等。政府和各相应部门可加强与个高校的联系,合作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及时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信息。比如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代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建立绿色通道,构建创业跟踪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支持。三是积极开发符合大学生需要的创业园区,向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政府可以考虑与社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者减少初期的成本支出,相关部门还应畅通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办企业的注册门槛。当然,也可以考虑把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内进行。就业问题不仅仅是社会某个群体的问题,当这个群体被忽视的时候,就将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所以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承担起自己所应有的那份责任,真的很希望“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句话不再经常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