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121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全套教程(1 10摄影构图)ppt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构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画幅的确定 第三节构图的一般技巧 第四节特殊构图技法简介,本章内容:,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我们说一幅有价值的优秀照片首先要有好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内容,其次要有与内容相一致的优美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所谓优美的艺术形式是指结构明确、光线协调、色调和谐、情节生动的构图。想要拍摄一幅有新意的照片,必须注重被摄对象的特点,根据被摄对象的特点进行构图,而不能生搬硬套或模仿别人的照片。,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什么是摄影构图呢?我们说摄影构图是创作思想的再现过程,就是围绕着主题思想,通过艺术手段,将画面里的各个部分的景物巧妙地

2、组合在一起,使主从关系分明,前后照应,相互衬托,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利用一切造型表现手段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摄影构图属于平面构图,构图应该在由四条边围成的画幅内进行,在这个矩形画幅内把画面的诸要素进行赏心悦目的安排。,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1.主体:,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2.陪体:,3.前景:,4.背景:,5.空白:,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1.主体:是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对象,是构图的主要部分,画面中其他的人或物都应该围绕着主体,与主体相互呼应。,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第十一章

3、 摄影构图,2.陪体:是指在画面中与主体密切相关,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陪体的作用是帮助主体阐明主题,帮助观众理解主体。,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3.前景: 是指主体物前面的景物,一般处于画面的四周边缘部分。它的作用是增加画面层次,表现画面层次感,表现空间透视感,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使构图增加变化。同时,它可以点明主体事物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和时代气氛。,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4.背景: 是指主体物背后的景物,它起着衬托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它同样可以点明主体事物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和时代气氛。在形式上以空间、色调和线条来衬

4、托主体,产生多层次的景物造型效果。,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5.空白: 在画面中不反映任何内容,但是又是必不可少的单一色调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空白留取得当,画面显得简洁。(2)空白可以创造意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要素,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景别是指被摄对象现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依照范围的大小不同,景别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1. 远景(含大远景)

5、 大远景的画面壮观而有气势,具有较强的抒情效果,远景则更着重于叙事性。 远景是表现开阔空间的景别。这是画面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景别类型。画面内的空间极为广阔,如果以成年人为衡量标准,则人物在画面内所占面积极小,甚至只有一个小点。,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2. 全景 全景画面是指拍摄场景时表现场景全貌,或者拍摄人物时表现成年人的全身的景别。全景画面能有效地体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3. 中景 中景画面是指拍摄人物时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者拍摄一个场景时只表现场景局部的画面。,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

6、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4. 近景 近景画面以神态和质地为表现对象,是指拍摄成年人的胸部以上的部分或物体局部的景别。 拍摄人物时,着重于表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及情绪特征,拍摄物体时,着重于表现物体的细部特征以及物体的质地、质感等细部部分。,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5. 特写 特写画面是指拍摄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画面或拍摄物体的细微部分画面的景别。 特写在拍摄物体时,用来表现事物的细小局部,有强调和突出的意味,可以让观众看到一些重要的、关键的部位,揭示具有一定内涵的细节,表示特定的视觉意义。,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二、景别:,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线条是对万事万物

7、的抽象。线条是影像所表现出的景物之间的明暗分界线或景物之间的连接线,画面的线条都是直接来源于被摄对象,都需要创作者去发现、选择和提炼。整理和提炼画面结构线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作者依靠对线条的敏感,熟练地运用各种造型技巧,使画面有序化的过程。线条分为可见的线条和由视觉特性所感知的虚拟线条。,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一)线条:,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一)线条:,1.垂直线条表现高耸、挺拔。,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

8、面构图中的作用:,(一)线条:,2. 水平线条表现开阔,宁静。,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一)线条:,3. 曲线展示出事物的柔美。,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一)线条:,4. 斜线富有动感。,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线条并不是构成画面的首要因素,而是作为轮廓线,作为影调的界限,由影调派生出来的。影调是构成画面的第一因素,这是与绘画理论绝然相悖的认识。影调是构成摄影画面

9、形象的基础。有光才有影,有影才有形,有形才有线。在构成摄影画面的各种要素中,明和暗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明和暗,画面中各种物体才能成为可以看得见的影像,所有其他要素,包括形状、线条、质感和立体感等,都是由明和暗衬托出来的。,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1. 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根据画面内容的要求,运用影调明暗对比映衬的方法,可以突出相关的表现对象。突出亮的物像,一般采用暗影调背景;突出暗的物像,则采用较亮的影调为背景。,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

10、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2. 影调可以增强画面的透视感。 要在二维的屏幕平面中获得三维的立体效果,除了线条的几何透视作用外,浓淡不一的影调可以形成层次丰富的空气透视(又称影调透视或阶调透视)。,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3. 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所谓质感,是指物体的表面结构感,质感是物体最鲜明的外部特征。是粗糙光滑,还是柔软坚实,画面能够充分表现这些特征时,物体将显得更加突出。光洁的玻璃器皿或粗糙的木器,都因为有恰到好处的影调控制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1、,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4. 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画面的气氛可以深化主题,加强其思想感情色彩。浓淡阶调的配置,使画面因黑、白、灰所占的面积大小而形成各种“调子”。,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画面上黑色影调占的面积大,称之为“低调”,低调往往宜于表现力量、深沉、苍劲、忧郁、沉重等情绪内容。,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

12、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画面上白色(或浅色)影调占的面积大,称之为“高调”,高调宜于表现明朗、欢快、恬静等情绪内容。,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二)影调:,如果各影调参差过渡,配置和谐,中间层次丰富,称之为正常调子。各种“调子”的选择均以画面内容的要求和对象的特征为依据。,影调在摄影画面构图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色彩是对生命历程的体悟,色彩与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

13、在一起。色彩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联想和感情,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色彩联系起来便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也是摄影画面创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构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色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色的饱和度和色的明度。,1. 色的基本特性:,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摄影画面创作中的色彩语言掌握和运用,应该以三色成因理论为基础,对色别、色调、色彩搭配,画面色彩基调控制,色彩还原基础内容作深入了解,综合考虑

14、环境、季节和人们的习俗、思想情绪及心理状况等多个因素对于色彩语言构成的影响。,1. 色的基本特性:,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色彩构图的内容,包括色调的冷暖,色度的明暗,色彩的变化、对比、和谐、渐变以及画面上的色块分布等。,1. 色的基本特性:,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色调是画面中呈现的色彩总和,它指的是画面上给人的总的色彩感觉,也就是画面的整体色彩效果。色调犹如音乐中音调的概念一样,和谐的音调给人以深刻的感染(传播效力)。色

15、调对表现时间、环境、气氛等作用有很大的渲染作用。一个画面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色彩基调。,2.色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根据整个画幅中色调的总和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2.色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暖色调画面表现为红黄基调。,2.色调,冷色调画面则以明亮的蓝白色为基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自然界景物是具有丰富多彩

16、的色调关系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整体。这种多样性的对比,称之为色彩反差;这种多样性的统一,称之为色彩和谐。,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在处理色彩的反差关系时,必须考虑到色彩的和谐,在色彩和谐的前提下,又要充分考虑色彩的多样性。所以也可以说,色彩反差就是颜色的对立;色彩和谐就是颜色的统一。和谐与对比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和谐,色彩将失之平淡,甚至产生灰暗,致使画面眉目不清;过分强调对比,会造成色彩堆砌,以致喧宾夺主,杂乱无章。因此,色彩运用要恰到好处,达到色彩反差与色彩

17、和谐的统一。,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冷与暖的对比,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自然界景物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近处景色要比远处的景色鲜艳、饱和,它能使彩色画面更富于变化。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之为色彩渐变效应。颜色在画面上的分布大都成块状,我们称之为色块。色块分布表现出不同颜色在画面上的组合、穿插。构图时先要注意观察被摄对象是由哪几种色块所组成,然后决定取舍,应使近景中

18、有较大面积的饱和色块,结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面积相等、大块的、互为补色的色块相邻(会形成强烈的对比)。,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3.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色块的对比,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4.色彩与光的配合,色彩的表现与光的亮度、色温及环境色光的反射有着密切关系,彩色构图必须注意光的配合。实践表明,各种类型的光线,会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色相。例如顺光色彩饱和、透明度高,但缺乏阴影,色调平和,适宜于表现色彩丰富的题

19、材;侧光色彩明暗对比强,应加补充光,以降低反差;斜射光能表现景物的丰富色彩,富有质感、立体感;逆光则使色彩大量失落。,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三、线条、影调、色彩和形状在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作用:,(三)色彩:,4.色彩与光的配合,总之,色彩构图主要是要求色彩饱和、明快、色调统一、色块组合和谐、邻色过渡柔和,给人以鲜明舒畅的感受,应以提高画面内容的有效传播为最终目的。,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我们对于一个景物或人物的拍摄可以选择到无数的拍摄角度。用不同角度拍摄同一物体的画面所表达的内涵是不同的。,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

20、,四、摄影角度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从水平方向上我们把拍摄角度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背面角度、斜侧角度、反斜侧角度 。,(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正面角度: 展示主体物正面风貌,产生庄重、均衡、平稳的效果。,(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侧面角度: 用来表现被摄人或物的侧面轮廓线。,(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背面角度: 是指照相机处于被摄主体的背面方向的角度。,(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

21、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斜侧角度: 是指照相机处于被摄主体的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所以兼有这两种角度之长,使所表现的物体形象具有丰富多样的变化。,(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反斜侧角度: 是指处于背面角度与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角度。,(一)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从垂直方向来看,拍摄角度可分为: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顶角度。,(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1.平角度: 平角度是指照相机镜头

22、与被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角度。 这种角度符合人眼观察事物的习惯。,(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2.俯角度: 俯角度是指照相机镜头高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此时地平线升高,视野开阔,拍摄景物会显得气势磅礴。如果拍摄人物会有些压抑。,(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3.仰角度: 仰角度是指照相机镜头低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拍摄角度。用这个角度拍摄由于地平线下降,背景物下降,画面非常干净,拍摄人物会显得高大。这种角度常用于部分体育项目的拍摄。,(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

23、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4.顶角度 顶角度是指照相机镜头近似于与地面垂直,从被摄体上方自上而下进行拍摄的角度。 这个角度通常用于大型团体操的拍摄、水上芭蕾等体育项目的拍摄。,(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四、摄影角度的选择,另外,改变拍摄距离会改变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即改变景别。,(二)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几何中心是画幅的中心点,在这一点上放置物体非常引人注目,而且左右对称,形成一种均衡的画面效果。,1.几何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

24、,五、构图的结构元素:,均衡: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要求,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它有两种形式:绝对均衡和相对均衡 。,1.几何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1)绝对均衡: 在几何中心主体居中,左右对称。,1.几何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2)相对均衡: 由于人的心理作用,在视觉感受上的相对均衡。,1.几何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如果把照相机的取景屏的边框三等分,对点连线会形成一个“井”字格,这四条线就是趣味线,四个交叉点就是趣味点,这四个点围起的部分就是趣味中

25、心。这四个趣味点,也是近似黄金分割点,四条趣味线,也是近似黄金分割线。把被摄主体放置在趣味点或趣味线上,画面会显得更加富有变化。,2.趣味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2.趣味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一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五、构图的结构元素:,趣味中心之外,边角之内的有限画幅。这是属于人眼视觉范围的边缘部分,这种意味中心构图本身并不是对被摄体的不重视,或看不起,而是有更深的含义。,3.意味中心:,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当我们拿起照相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使用横幅拍摄,还是竖幅拍摄,然后在这个固定的画幅中再进行构图。,第十一章

26、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那么根据什么确定拍摄横幅画面还是拍摄竖幅画面呢?首先要根据拍摄画面的主题需要,其次要根据被摄体的外型组合与摄影者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画面当中最突出的线条决定你应该采用横幅还是竖幅。,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135画幅的单反相机通常是横长方型,长宽比为3:2 。奥林巴斯单反相机采用4/3系统长宽比为4:3,家用数字相机长宽比一般为4:3 。 在多数家用数字相机上通过菜单可以调出3:2的长宽比例的横长方型画幅来,这种比例的画幅也可以在数字扩印机上正常扩印出来。,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另外 “三星815”数字相机开拓了一种新的横幅比例

27、是169,这是高清摄像机的画幅比例,这是一种新的尝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因此横幅是我们最常采用的画幅形式,使用横幅我们感到十分自然,这是由于人双眼的视场范围的生理结构决定的。,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横幅拍摄的画面一般显得安静、平衡、松弛,符合人们的视觉心理感受。表现出平和、随意、安详的特质。因此在拍摄辽阔的风景画面,几行横排的人物集体照,呈水平分布的人群时,我们通常使用横幅拍摄。,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当你把照相机旋转90时,这时拍摄的画面成为竖幅。在被摄对象是人、山等纵向“物体”时,竖幅画面有利于表现其高大、孤傲、冷静、陡峭,这时的

28、画面在上下的空间容易造成对比和悬念。,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例如拍摄人物时,通常人是直立的,竖幅构图可以让人物的身体以更大的比例摄入画面当中,这样人物会更加突出、自然。在进行人物的构图时,如果拍摄角度为前侧,应该让人目光注视的一侧空间略大一些。,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二节 画幅的确定,竖幅构图的照片能够表达出紧迫感和张力,如果照片中有垂直线条这种感觉会加剧。,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构图能够使画面显得优美,在构图的过程中,你应该总揽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外部特征,结合照片的主题思想,创造性地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根据被摄物体的外缘轮

29、廓特点构成正三角型,这样的画面会显得稳定。,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三角形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倾斜或倒三角形富有动感。,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三角形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正方形或横长方型构图稳固,但有些呆板。,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二、正方形或横长方型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曲线构图画面具有动感,富有变化,生动有趣。,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三、曲线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对角线构图显得非常不稳定。,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四、对角线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三节

30、构图的一般技巧,圆形构图显得画面活泼,柔和、充实、完美。,第三节 构图的一般技巧,五、圆形构图:,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在摄影实践中,我们应该在了解一般构图知识的基础之上,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照搬构图规则,采用教条主义的方式处理构图问题。实际上构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探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摄影构图方法。,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被摄的景物中,如果有水,它就倒映出岸边的实景。拍摄照片时,如果能把实物与水中倒影一起拍摄下来,画面就会增添一种宁静的神韵。,一、倒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

31、介,在低角度拍摄时应加镜头遮光罩,用来防止杂散光射入所产生的眩光现象。,一、倒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拍摄倒影的最佳光线是低光位的逆光。不要采用顶光和顺光。在理想的光线条件下,天空和实景会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投到水面上的影像就显得清晰、分明。,一、倒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拍摄时,曝光量要控制准确。虽然水面有杂散光摄入,但是亮度并不高。可以参照逆光条件下拍照的曝光值,再加大1-2档光圈或放慢1-2档快门速度。,一、倒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取景时,如果同一种物体反复出现,构成三个以上的排列,就形成最简

32、单的节奏形式。比如图书馆一排排书架、工厂车间的一排排纺织机器等。单纯的节奏是一个有秩序的进程,一旦建立了一定的节奏,我们就能预见它的连续出现。复杂的节奏形式就是两种以上形态各异的物体(或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相同)反复交替出现,于是它给节奏带来了多样性,使节奏富于变化。,二、节奏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节奏能够激发和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它是激发情感表达情感的最理想的手段。如果你采用这种节奏法构图方法,会使你的摄影作品显得形式新颖,引人注目。,二、节奏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韵律是音乐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音乐中的主调,不断地重复,

33、但在重复之中却有微妙的变化,有进一步的发展。,三、韵律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摄影作品中的韵律,是指在单一元素重复的前提下,有规律地加入高低起伏的变化,就产生了我们摄影的韵律。具体说来,对于摄影而言,只要被摄物体大小有规律的变化,或者色块错落有序地排列就会给我们一种韵律感。比如海上的一层层巨浪、山区层层叠叠的山峦等等。,三、韵律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韵律感的把握属于摄影构图的较高境界,要真正掌握并不容易。,三、韵律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景深与光圈和镜头的焦距有关。开大光圈,景深变浅,主体物的部分前景和背景

34、会变得模糊;而长焦距镜头本身的景深范围就比较小。当前景或后背景上一些杂乱无章的物体有碍于主体物的表现时,使用小景深法,可以淡化前、后背景,用模糊、虚化、朦胧的背景来烘托清晰的主体,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四、景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当然有时你需要拍摄景深较大的照片,这时你就要缩小光圈,比如采用F/16或F/22就可以获得大景深的照片。,四、景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充分利用背景物与主体物之间点滴的关系,比如一群幸福的孩子在鲜花盛开的花园中嬉戏,花是美丽的,孩子们在花的衬托下更加美丽。这就是衬托法。使用衬托法,虽然“牺

35、牲”了背景物的光彩,但是为了突出主体这也是值得的。,五、衬托和对比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另外,大小、高矮,胖瘦、富裕与贫穷的对比,黑与白、红与青等大面积色块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五、衬托和对比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把视觉因素中的图形,有意识地加以改变,拉长或压扁,抽象地表现或夸张地突出主体的某一部分,用以强调主体的某一特征,从而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我们知道,由于透视规律的作用,会产生近大远小透视效果。一般来说,采用短焦距(超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对于物体的变形拍摄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六、变形法:,第

36、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不论景物是否是深远,使用超广角镜头都可以把空间无限延伸,使景物空间显得十分广阔。这时要注意曝光的准确。,六、变形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使用剪影方法拍摄照片,背景是曝光正常的,而作为主体的人或物却呈现全黑或近似全黑的影象。这种明暗对比,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通常情况下白天剪影的拍摄,采用逆光,如果在夕阳西下时拍摄,画面会呈现橘红色的暖色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用这种拍摄手法构图,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者(或被摄者)的一种心情故事。,七、剪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拍摄剪影的时候,需要把相机调到点

37、测光模式,拍摄模式为光圈优先,把光圈调到最小,对着太阳附近的天空测光,并按下AE LOCK锁定光圈值,重新构图。,七、剪影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在拍摄的作品画面当中,如果具有相异的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就会形成较大的视觉反差。这里我们提到的相异的因素,必须是在大面积的统一图形中,出现一种(相对少数)与这种图形相反的形状,是在一种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又保持共性的原则,变异能够消除统一形态的单调,这样通过对比,突出了被摄主体。,八、变异法:,第十一章 摄影构图,第四节 特殊构图技法简介,变异构图法分为:画面主体排列方式变异、局部与整体的变异、表现形式的变异。通过变异更好地表达主题。,八、变异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