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310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培训教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第一讲:心理学与我们 心理学:psychology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 “心理学虽然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2、一种组织的意义。(三角形)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人物:詹姆斯 观点:不关心心理的结构,注重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的心理机能;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强调“适应”和“实用”。 行为主义(behaviorism)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吧,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和小偷!” 华生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暴露法、厌恶疗法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

3、支配人的行为。“人无秘密可言,即使他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也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弗洛伊德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重点: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种类:1、

4、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2、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优点:1、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2、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缺点:1、难以重复验证;2、难以精确分析;3、研究现象没有出现4、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基本要求:1、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2、效度:测验的有效性优点:1、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2、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缺点:难以推出

5、因果性的结论 个案法(case method)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第二讲:心中的世界感知觉和意识 感觉的内涵: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意义: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3、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体现感觉能力的差别。同样的声音,有人听得到有人听不到。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

6、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视敏度:即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细节的能力。 嗅觉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 肤觉内涵: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种类: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触压觉内涵: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 温度觉:温度引起的感

7、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 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 知觉内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特性:1、知觉中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整体优于个别2、 知觉的理解性: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3、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知觉定式: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种

8、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深度知觉 单眼线索 双眼视差:物体大小、掩蔽或重叠、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运动视差、结构极差 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2)借助计时工具。如日历、时钟、手表等,也可准确地记录时间。 (3) 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人们依据身体组织的节律性活动估计事件持续的时间。如根据饥饿感估计现在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生物钟给我们提供了时间的信息。 运动知觉:1、 自主运动:游动效应。2、动景运动:似动现象。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

9、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3、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错觉内涵: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意义: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利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意识 睡眠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约10分钟。偶尔会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约20分钟。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约40分钟。深度睡眠阶段,以大多数波出现为标志。 睡眠的功能1、 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

10、、修正和恢复。 2、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 注意1、不随意注意:概念: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等。2、随意注意:概念: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原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3、随意后注意:概念: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注意的基本品质:1、注意广度: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

11、意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3、注意转移:由于任务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4、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第三讲:学习的革命 教育心理学 记忆: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我们大脑中的复现。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大脑的某些区域专门负责与记忆有关的活动。1、海马(hippocampus)位于大脑的颞叶2、杏仁核与情感记忆有关 3.突触结构:信息刺激的持续作用可以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例如,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变长。 信息必须通过以下三个不同的存储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

12、长时记忆。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前要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短暂存储。1、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就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是一种储存信息的瞬象,可能是视觉的、也可能是听觉的或者其它的感觉信息,这种信息如果不及时被转移到另一种记忆中,就会马上被新的信息所取代。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信息存贮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果这些感觉信息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是相当有限的,大约为7+-2个

13、组块。另一个成份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容量扩大。通过复述(以便一遍一遍地重复信息),信息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这种复述,只是将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被称之为维持性复述;而精确性复述,则涉及信息的意义,便于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 短时记忆的特点:主动、容易提取、储存顺序与呈现顺序相同、容量有限(神秘的七)科学研究,7个组块是可以保持在短时记忆的。比如一个7位数的电话号码。有的组块也可以是更大信息量的组成。3、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具有巨大容量,可以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

14、存。它人保存时间长,从2分钟到一生,容量没有限度。 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 遗忘的原因:1、记忆痕迹消退。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所造成的。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u 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u 前摄抑制:过去的信息干扰了对新信息的回忆。u 倒摄抑制:新材料使回忆旧信息变得困难。狗熊掰棒子。3、情绪压抑。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4、检索困难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

15、曲线 如何战胜遗忘:1、提高加工水平,拒绝死记硬背 2、多组编码 3、记忆术:1.归类记忆法2.协同记忆法3.联想记忆法4.开头结尾记忆法5.歌诀记忆法 4、过度学习 5、合理利用人体生物钟 提高记忆力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如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 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2点

16、: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对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 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的最高峰时期,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

17、好时期。 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 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 2224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6、及时复习和延后复习大量研究发现及时复习的效果优于延后复习的效果,这主要是遗忘的发生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7、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一般说来,分散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复习,像背外语单词,一次学习的数量不宜太多最好是每次课后都分散学习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单词学习之间的干扰。 学习 巴甫洛夫 ( , 18491936)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1、习得律

18、: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件反射。 在实验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可以有多种配对方法。由于条件刺激在条件作用过程中起信号的作用,预示无条件刺激的到来,因此,在逆向条件作用过程中,条件刺激在无条件刺激之后出现,这就起不到预报或信号的作用,因而不可能建立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还系统研究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对形成条件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无条件刺激在条件刺激出现之后的05秒时呈现,确立条件反射的效果最好。 2、消退律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逐渐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但是,条件反射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习惯再也没有

19、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自发恢复。但这种自发恢复是不完全的,即不能达到原来的强度。 3、泛化律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巴甫洛夫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机体在开始时一般都以同样的方式对与原来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 例如,如果原来的条件刺激是500hz的音调,现在用400hz或600hz的音调也能引起条件反射。就一般而言,刺激与原来的条件刺激越相似,引发条件反对的可能性就越大。 4、辨别律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通过辨别学习,有机体有选择地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不对其它刺激作出反应,在条件作用中,辨别是与泛化相反的过程

20、。 如前所述,如果有机体已对500hz的音调建立了条件反射,会对400hz或600hz的音调产生分化反应。但是,如果采用有差异的配对方法,即把500hz的音调与无条件刺激配对,而在呈现400hz或600hz的音调时不伴随无条件刺激,这样,有机体对400hz或600hz的音调的反射就会消退,而只对500hz的音调形成条件反射。 5、高级条件作用律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可以用其他各种刺激来替代原来的条件刺激,以唤起已确立的那种条件反射。换言之,原来的条件刺激可以在后来的尝试中起无条件刺激的作用。 例如,狗在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把铃声(CS1)与灯光(CS2)配对,也能使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射。

21、狗对灯光(CS2)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也就是高级条件作用的过程。厌恶条件作用 班杜拉 (Albert Bandura1925- )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观察学习理论实验1、仿学习的实验“宝宝玩偶实验” 实验2、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人的主体能力中替代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的基本涵义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

22、出实际的外显操作”。1、替代性强化: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2、直接强化:学习者行为本身受到强化,如教师对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表扬。 3、自我强化: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系统包括自我评价、调节和自己规定的奖励。 替代强化和直接强化属于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属于内部强化。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协同作用,都对行为产生影响。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能给行为以最大的激励作用。 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简称LD。世界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做出(1963)。 学习障碍是指一组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失常,表现在听、

23、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出现明显困难。(美国全国学习障碍委员会,1981) 成因及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 u 儿童在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由于某种病伤而造成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 u 遗传因素。有些学习技能障碍具有遗传性,如儿童的父亲、爷爷或其他亲属可见到类似情况。 u 身心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乳牙脱得慢、走路说话迟、个子特别矮小等;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或运动协调功能差。 u 身体疾病。孩子若体弱多病,经常缺课,会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或存在注意缺陷,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会导致学习困难。 2、环境因

24、素: u 不良的家庭环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儿童从小就未得到大人充分的爱抚,特别是缺乏母爱。 u 儿童在幼年时未得到良好教养,在儿童早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没有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教育。 u 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拔苗助长,不按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常在是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违反教育规律。如学前儿童小学化,小学儿童初中化等。 3、营养与代谢: u 近来研究证实,儿童学习困难与营养代谢相关,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可影响智力发育。过去认为碘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锂元素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学

25、习。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发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儿童,而铁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4、心理因素: u 儿童学习困难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过去已有认识,近来大量研究得以进一步证实,儿童学习困难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普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5.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显示,学习困难是由于小脑发展迟缓造成的,小脑功能若无法有效发挥,将导致各类的学习困难。因为每一个人的小脑发育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学习困难的症状也不会完全相似,症状也常常相互重叠。 学习障碍的类型划分: 书写障碍:许多学习障碍儿

26、童在精细动作能力上发展不足,造成了不同的书写障碍。书写障碍也叫书写缺陷或视觉动作整合困难。 包括:握笔方法不正确、书写姿势不正确、力量控制不当、字不均匀、字间距不当、笔顺不正确、字迹潦草、字混写 阅读障碍: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包括:阅读习惯方面、朗读方面、回忆方面、理解技能方面、阅读策略的运用方面 数学障碍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

27、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计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像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包括:阅读与书写数字困难、数数困难、数位困难、计算技能不良、问题解决缺陷、空间组织困难 注意力障碍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第四讲 情绪情感与动机 情绪概述 情绪概念 :(emotion)是一种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它通常包含生理的和认知的

28、成分,对行为具有影响作用。(1)主观体验: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2)生理唤醒: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害羞时满脸通红。脉搏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的。(3)外部行为:在情绪产生时, 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时人们的外部行为会出现与主观体验不一

29、致的现象。比如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讲时,明明心里非常紧张,还要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 u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 u 言语表情 (body express) u 身体语言 (intonation express)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依赖于情绪 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 情绪是指那些与某种机体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人与动物共有。 情感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独有的。 2、从反映角度看: 稳定性:情绪带有情境性; 情感则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与长期性。反应方式:情绪具有外显性; 情感具有内隐性。反应强度

30、: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具有更多的冲动性。 情感显得隐蔽,更难显示其强烈的性质。 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情绪的种类: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基本情绪至少应该包括:快乐、愤怒、害怕、悲伤和厌恶。其他一些人认为范围更广,应包括像惊讶、轻视、内疚和喜悦这样的情绪。 情绪的等级结构n 积极的 u 爱 l 喜爱 l 迷恋 u 快乐 l 幸福 l 满意 l 骄傲 n 消极的 u 愤怒 l 烦恼 l 敌意 l 轻视 l 嫉妒 u 难过 l 痛苦 l 悲伤 l 内疚 l 寂寞 u 害怕 l 恐惧 l 担忧 情绪的种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1、心境(mood):

31、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他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都会蒙上一层相应的情绪色彩。 2、激情(intenseremotion):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往往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很容易失去理智,采取一些鲁莽的行为。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3、应激(stress) :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应激的状态不能维持过久,因为这样很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若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

32、 可能导致适应性疾病的发生。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求真理等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情绪的功能:(1)激发我们的行为。 (2)塑造我们以后的行为。 (3)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与他人互动。(4)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5)影响人的心理发展。 情绪理论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 情绪必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正是由于生理反应,个体才产生了情绪。 情绪体验并非由于刺激,而是由于对

33、刺激反应之后产生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生理变化所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就产生了情绪。 坎农一巴德的情绪理论(CannonBard theory)根据实验的结果,坎农认为,当受纳器接收的信息通过丘脑部位时 , 冲动一方面上行传到大脑皮层 , 另一方面下行激活自主神经系统。皮层兴奋下行时 , 解除了丘脑的抑制状态 , 释放了丘脑兴奋。而丘脑兴奋上行 到皮层时 , 皮层感觉与丘脑兴奋的结合 , 专门性质的情绪体验就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 , 才是情绪体验产生的机制。据此 , 他提出了情绪的 “ 丘脑学说 ”。 坎农一巴德理论的意义在于把情绪研究推向神经中枢机制的研究,但是完全否定外周生理反应在情绪产

34、生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沙赫特一辛格情绪理论(SchachterSinger theory)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的神经机制的现代观点关于生理唤醒的特定模型与特定情绪相联系的证据越来越多。 例如,研究者发现特定的情绪会激活大脑的不同部分。在研究中,对被试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ET扫描结果很明显:快乐与大脑皮层某个区域活动的减少有关,而悲伤与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活动的增加相联系,而且,我们有可能把每一种特定情绪对应的大脑的具体

35、部分表示出来。 情绪的表达:在情绪状态下,人体的外部也发生变化,称为表情动作。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u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 面部表情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面部表情有泛文化性,同一种面部表情会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承认和使用,以表达相同的情绪体验。u 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身段表情不具有跨文化性,并受不同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

36、可能截然不同。u 语调表情: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想法/ 信念。 A (Activating events): 引发事件 B (Beliefs):信念,内心对下雨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 C (Emotional consequences):基于这看法和 解释作出的情绪 反应,行为结果。 合理信念:能符合现实、客观、合理、合逻辑、有弹性的想法。 例如:人非圣贤, 总会有犯错的时候 不合理信念:不合理、夸张的、绝对化、完美主义,缺乏清楚思考,

37、 易引起负面情绪及造成困扰的 荒谬 想法。 例如:1.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我;2.我永远比不上別人;3.他应该答应我的要求, 怎么可以拒绝我呢? 11种不合理信念:(1)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喜爱和支持(2)一个人应该是全能的,完美无缺的(3)坏人都应该受到责备与惩罚(4)若事情未如人愿,那实在太可怕了(5)不幸是由外部引起的,人无法控制(6)一个人应该时时警惕是否有危险或可怕的事情发生(7)逃避某些困难和责任,要比面对它更容易(8)人应该依赖他人,尤其是依赖强者(9)历史是现在的主宰,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10)任何问题均有正确或完整的答案,若找不到正确而完整的答案,结

38、果是相当可怕的(11)应该为别人的问题与困扰而烦恼 与不合理信念有关联的字:一定、应该 、必须 、永远 、总是、受不了、糟透了、完蛋了 学习矫正不合理信念:我应该如此 我喜欢如此沒有办法 很难一定 或者总是 有时候所有 某些糟透了、完蛋了 失望、可惜我不好 我表现不好 注意:1、矫正非理性的想法并不是找理由安慰自己,不求上进,它会促进我们成长,使我们更积极努力。2、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已建立了好一段时间,故此矫正非理性的想法需要不断尝试,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情绪与健康有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

39、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良好的情绪可抗病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爱、感激、满足感等都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号称“信任激素”,是脑部下视丘自然分泌的激素,它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也能调节脑部其他主管情绪和社会行为区域的活动。它还可以放松神经系统,从而释放掉压力。 动情痛哭会伴随着压抑情绪,分泌更多激素和神经传递素,去除体内压抑的化学成分。 A型性格 弗雷德曼和罗森门(Friedman & Rosenman,1974)两位学者在对心脏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A型性格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有冲劲、精力旺盛、竞争性强的性格,

40、求胜心切,总想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无数难以确定的事物。而这种长期处于压力下的紧张状态付出的代价是导致心脏病。 动机 动机涵义: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n 激活功能n 指向功能n 维持和调整功能 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本能理论詹姆斯、麦独孤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驱力理论赫尔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诱因理论赫尔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在习惯导引下产生相应行为唤醒理论赫布和柏林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人的最佳唤醒水平认知理论托尔曼等人的行为受主观期待、结果归因、自我认识、目标认识影响 动机的归因理论n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

41、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n 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稳定性内在的外在的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 动机的一般分类1、根据动机的性质n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n 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n 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n 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 生理性动机:饥饿: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渴: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社会性动机:兴趣n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n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由认识事物本身所引起;后者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n 兴趣也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后者是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需要及其种类n 内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n 需要种类:u 按起源:自然需要vs.社会文化需要u 按对象:物质需要vs.精神需要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